惊喜的发现的1000字作文
上帝赐予了我们眼睛,让我们发现最美的风景;上帝赐予了我们耳朵,让我们发现动人的音乐;上帝赐予了我们嘴巴,让我们发现美味的食品;上帝赐予了我们双手,让我们发现劳动的快乐。总而言之[注: 总的说起来。],发现可谓是多而多,多又多,无处不在,无需寻觅,人人都有,有大有小。如,吾曾发现,上帝赐予吾两眼两耳,却只有一张嘴,莫非是让吾多倾听,放眼看,因沉默是金。而那次的发现,着实让吾大吃一惊而又喜出望外。
在这个适者生存,弱肉强食[注: 原指动物中弱者被强者吞食。比喻弱的被强的吞并。]的世界里,任何事物都处在危险之中,强者才是王道,而蚂蚁如此之弱小,可谓是不堪一击[注: 不堪:经不起。形容力量薄弱,经不起一击。也形容论点不严密,经不起反驳。],但它竟然在此地有立足的一席之地,实在让人可敬可叹,可从古至今谁无死,再强也终究会走向灭亡,而蚂蚁判断生死,则是通过——要想知道,请看下文!
在乡间,时间总是过得如此之慢,一整天都游手好闲[注: 指人游荡懒散,不愿参加劳动。],无所事事。无聊之时,突发奇想,拿起铁锹瞎挖一通,本指望能碰运找出个古董或人参,竟挖出堆蚂蚁,吓得一跳,拔腿就跑,怕它爬到我身上,将我痛痒一番。痴痴地望了那好半天,都没发现有什么动静,壮起胆,走近一看,才知道那是一堆死蚁。顿时,一股奇怪的味道涌了上来,拥有强烈好奇心的我,决定弄清是什么原因,便拿起小铲,随手铲了一把,放在了石头上,刚准备再拿一块石头坐着,好仔细研究一下蚂蚁,没想到脚一滑,“哐当”,石头砸向了蚂蚁,蚂蚁顿时变成了一摊尸灰。正要将尸灰挥之而去时,一只小蚂蚁突然在尸灰中穿梭,我觉得它很碍事,又不忍杀生,便把它捉到蚂蚁洞前。
学会发现作文1000字
“难看,老土,沉闷……”这是同学们在暗地里给她的评价。我虽然为她感到难过,但也并不否认这些评价。的确,没有漂亮的衣服,她没有好看的身材,没有精致的五官,本应飘逸的长发,却像一把干枯的草被束在脑后,总是一言不发……。想起她,我总会想起这些,而我也只能想起这些。
一日清晨,我早早来到学校,只见教室里坐着一个人,是她,在沉默地看书,像雕塑一般一动不动。我像往常一样无视她的存在。走过讲台,看到讲台上有几本没有发下去的笔记本。随手翻开,却惊我一诧,那是一本非同一般的笔记本,从初一到初三的英语知识要点记得整整齐齐,红色的是重点知识,蓝色字的是拓展知识,字迹清晰,一丝不乱。想到我如草书一般的笔记本,脸上不禁红了,真是自愧不如。我捧着这本如艺术品一样的笔记本,小心翼翼地打开封面,寻找它的作者,发现在封面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写着她的名字。往常大家看到她的本子总是躲闪不及,仿佛上面有病菌一样,从未有人会打开来看,没想到……看着她坐在角落里的身影,第一次觉得是那么的安静美丽。
“噼里啪啦……”望着窗外豆大的雨点,我万般无奈,没有雨伞的同学被家长接走,带雨伞的好友也不和我顺路,教室里只剩下望雨哀叹的我和正在自习的她。看着她桌边的雨伞,我突然产生和她一起回家的念头,可是又拉不下脸面,正在犹豫中。她起身离开座位,准备回家,我多么希望她能走到我的身边说:“我们一起回家吧。”然而看着她的身影走出教室,头也不回,我内心的希望瞬间破灭,很是惆怅,伏在桌上顾影自怜。
发现别样自我1000字作文
曾经有人问我:“你活着是为了什么?”年轻的我遇到这样的难题的时候,脑海中竟没有任何想法,可是现在,同样的问题不同点时间,我会回答“我”。
“我”在英文用“I”,而谐音就成了“哎”一声叹息,我,一个说大就大。说小就小的字。
“我”什么是“我”,“我”并不是以自我为中心,也不是清楚周围一切,“我”是基础,是一切的基础,发现自我,发现不一样的自己。
在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中,我发现了坚强的自己,在一次又一次的背叛中,我发现了孤独的自己,字一次又一次的关爱中,我发现了幸福的自己。在人生这条时而坎坷,时而平坦的大道上,每一个人都扮演着各自的角色,一个又一个带着生活,演绎着自己的人生,在一次又一次的“演出”中,人们慢慢找不到真正的自己。每一个人都是好演员。为了自己的目的,为了自己的人生,上演着一场又一场的“电影”。
人是丑陋的,人是罪恶的。正因为如此我们才用一张张精美的脸来遮掩着。“人之初,性本善”可是能保持出淤泥而不染的又有几个那?答案是一个都没有,只有大自然是最真实的,它的愤怒,它的仇恨,它的哀伤,正用自己的方式发泄着。大自然向人类发起了宣战。就真是的大自然看不过人类的丑陋。一张张精美绝伦的面孔下面是一幅幅丑恶的脸,除了自己,还有谁能看得见真正的自己。去发掘真正的自我,用更精美的去掩盖,只有认识才能更好的掩盖,去发现,去掩盖,去用别样的自我去上演更加生动的演出。
太阳的光芒照射着世上的各个角落,却照不到人们内心深处的黑暗自己,那阴暗潮湿的角落。可在这现实的现实社会我们又有什么能力去改变那,还不如发现自我,掩藏自我,为这现实的现实社会去演绎着别样的演出
1000字高二散文:回首过往、才发现你的好
山里的樱花开了,桃花红了。漫山遍野的芬芳,在灿烂中凋零。当花朵变成花瓣、告别了花丛、独自流浪,最后、摇曳在风中,撒一地凄凉。
那些不甘示弱的花蕾,越过枝头,爬上树梢。艰难的生长,倔强着绽放。蝶舞蜂飞的山坡上,万紫千红。看得人眼花缭乱、感慨万千。莫非…这就是:“世外桃源”。
突然,花丛里走出一个小女孩。穿一件浅紫色衣服,戴一顶深黄色草帽。红彤彤的小脸上,住着一双黑漆漆的大眼睛。天蓝色的发卡盘绕着乌黑的头发。两条小辫子垂过肩,随着轻盈的脚步左右摇晃。小女孩右手握竹鞭,左手挽着一条棕色绳索。嘟哝的小嘴哼着幸福的童谣。绳子的另一端。一头小黄牛,正在悠闲的爵嚼着路边的野草。一个小男孩,光着脚丫,倒坐在牛背上。瓜皮帽下,两只灰溜溜的眼珠子在瞳孔里惬意的徘回。乳臭未干的小脸上,挂着一丝不怀好意的笑。旁边,一双破旧的鞋子紧紧地系在一起,挂在牛背上。
在那个鸟语花香,草长莺飞的地方。青山环绕绿水,蓝天依偎白云。那里,生长着一种美叫和谐。
篱笆外那条小路。记载了那些年,你牵我走过的脚步。那时的你,喜欢在小河边歌唱。那时的我,喜欢在田野上奔跑。蓝天下的我们,时而深思,时而浅笑。在风中追逐,在雨里打闹。几多
欢喜,几许惆怅。童年的我们,一起哭、一起笑;一起撒娇、一起撒谎。郁闷的时候就躲在妈妈怀里;高兴的时候就坐在爸爸肩上。
那时候的你,连骗人都不会。犯了错,你都替我抗。伤心的时候,你把自己关进小黑屋一个人哭。舔着伤口,劝自己不难过。有些事,我们明知道是错的,可还是要坚持。不问原因,也不管结局。到最后,从来都是:弟弟挨一回骂,姐姐却要挨一回打。可你从不说委屈,也从不肯道一句后悔。
遇上碎片化,遇上懂得发现、享受的自己作文1000字
老一辈人说,他们的年代,是思想和实践战争的时代;父辈们说,他们这一代是吃苦,白手起家的一代;同辈人说,我们是泡在蜜糖罐里长大的孩子,也是面对全新挑战不可以退缩的孩子。
不同的年代,造就着不同的人儿。不同的生活习惯,不同的价值观念,不同的人生信条……但相同的却是我们生活在同一个当下,生活在一个处于高速发展转型的当下。
“碎片化”早已不是一个新词,然而要一个人真正详解它的话,却好似话在嘴边,又找不到合适的语句来描绘阐述。这种状况从某种程度而言,也就是“碎片化”影响我们于无形的真实投射。
零碎的时间,零碎的片段,在新闻软件中观看的影像片段,整个过程中往往只有极少的几个画面会在我们的脑海中留下些许的印象。
就读书而言,只是阅读整本读物中的一小节或者几句话,而不是根据完整的上下文甚至上下篇章加以理解,是十分容易以偏概全,形成误解。或许可以拿出一些微信推送中确实贯通全文的结论或节选,但即便如此,也是不可避免被“碎片化”的影响。每个阶级每个年龄段每个人的人生经历和阅历都是不同的,一个高中生是可以在教育培训下理解一位60岁老人所凝结出的文笔,但几十年的阅历并不是仅仅依靠训练便可以填充。就如“拔苗助长”的高度,始终不如脚踏实地走好每一步来的扎实可靠一般。而“碎片化”正式那“助长剂”,看完简介便无意于阅读完本的情况早已不少。
发现一条河流的隐秘作文1000字
滴清水,汇以成流;丝丝细流,聚以成河。
人类的祖先与河流有着不解之缘,埃及人将尼罗河奉为信仰,我们则将黄河视为母亲。四大文明古国无不是依河而生的,河流孕育了我们。如果说人类在大自然中也同河流一样有一个源头的话,那我想就是其本身了。
我们从小就是依赖河流的。当我们尚是孩童之时,父母纵然是不会让我们太靠近河流的,但已自然地学会戏水;小时候下雨天总喜欢穿着雨鞋到水洼里乱踩一通,没有过多思想的孩子体现的是本能的冲动。屈原的投江,有如落叶归根,难道不就是他认为河流是自己的归宿吗?我们之所以将黄河称为“母亲河”,无不是因为那是我们中国人的血液开始流淌的地方。
一条河流,一个文明,一道风景,一丝哲理。
河流天然是美的,美的风景大多都由河流连接。“水往低处流”造就了河流与山草树木最大的差别——流动。一条河流的出现给原本静的事物富有动态美,给原先死气沉沉的周遭平添了一缕生机,进而“活”了起来。正因如此,没有一座园林不在其内引入一道河流的。
河流亦有浊清之分。清者,看似宛若无物,直视浅底,自成一方天地,鱼虾皆可飞翔于其中。日本的神社流传着一种习俗:负责侍奉神明的巫女参拜前要以河流清水以净身,进而洗涤污秽的心灵。我们现在又何尝不是呢?望着清澈的河,烦恼亦会被冲走。
而浊者则如飞沙腾天,污迹点点,深不可测。文人不能理解其内涵,其美在于一个“势”字。想到“百万雄师过大江”的磅礴壮阔的场面,唯有浊流方与其相称,声势浩大,如雷贯耳。河流的力量,犹如我傲立于江中之石,纵使惊涛拍岸,也岿然不动,一股敬畏之情油然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