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儿歌的教案

时间:2025-04-05

儿歌教案(通用15篇)

儿歌教案 篇1

  儿歌:洗小手

  提示:

  1.培养托儿情绪愉快地和同伴边念儿歌边做动作,体验正确洗手的方法。

  2.如托班人数较多,分两次让托儿洗手,主班老师可带领部分托儿玩游戏,配班老师带领小朋友进盥洗室洗手。

  玩法:

  1、托班幼儿围坐在一起。

  2、念(1)句时,托儿双手手心向上,跟着节奏念儿歌,上下抖动4下;念(2)句的前半句时先做卷左(右)边袖子的动作,念(2)句的后半句时做卷右(左)边袖子的动作;念(3)、(4)句时左手在上,搓搓左手的手心,搓搓左手的手背;念(5)(6)句时右手在上,搓搓右手手心,搓搓右手手背;念(7)句时双手十指交叉抱好;念(8)句时用力甩三下。

  准备:托儿已会念儿歌“洗小手”。

  附儿歌《洗小手》

  (1)洗小手,洗小手,

  (2)先卷袖子后洗手,

  (3)手心搓一搓,

  (4)手背搓一搓,

  (5)换只手,

  (6)再搓搓,

  (7)抱起来,甩三下,

  (8)一、二、三。

  儿歌:新房子

  目标:初步理解儿歌中的内容,愿意跟着老师一起学念儿歌。

  准备:

  1、教学挂图。

  2、小狗、小猫、小鸭的动物卡片若干,幼儿人手一份新房子操作卡片。

  过程:

  一、帮助幼儿理解儿歌中的内容。

  师:在一片森林里,住着三只可爱的小动物,这一天,三只小动物一起造了一座新房子,小朋友们看一看这座新房子漂亮吗?(出示教学挂图)这么漂亮的房子里都住着谁?(小狗、小猫、小鸭)这幢房子一共有几层楼啊?我们一起来数一数好吗?一共有三层楼,这三只小动物分别住在不同的楼层里,我们来看一看最下面住着谁?最上面住着谁?中间住着谁?

查看全文

创编儿歌“手影歌”(精选3篇)

创编儿歌“手影歌” 篇1

  创编儿歌:《手影歌》中班

  活动目的:

  1、         组织幼儿玩手影游戏,并在玩游戏的过程中创编手影儿歌。

  2、       在创编儿歌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光和影子的关系,没有光就没有影子。

  活动准备:

  1、         投影仪一台,节目《小孔雀》

  2、       字卡若干,录音机、磁带

  3、       课前引导幼儿变手影,产生对手影的兴趣。

  活动过程 :

  (一) 开始部分:

  1、         导语 :老师为小朋友准备了好看的节目,小朋友想不想去看?(进场)

  2、       看节目《小孔雀》并提问:

  (1)  刚才的节目里表演了谁?

  (2)        用什么表演的?

  (3)        影子是怎样形成的?

  3、教师小结:手影真有趣,我们来玩手影游戏。

  (二) 基本部分:

  1、         玩手影游戏,并引导幼儿创编手影儿歌。(结合提问)

  2、       教师小结:小朋友在玩手影中不知不觉编了一首好听的手影儿歌,下面听老师念给你们听。

查看全文

春天的儿歌教案(精选9篇)

春天的儿歌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理解歌曲《春天》内容,熟悉曲调,并学会演唱。

  2、感知三拍子音乐的节奏。

  3、让幼儿在音乐活动中感到快乐。

  4、愿意参加对唱活动,体验与老师和同伴对唱的乐趣。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图片,黑板,彩色粉笔

  2、配套磁带或光盘。

  活动过程:

  1、复习《蝴蝶飞》。

  老师弹《蝴蝶飞》的曲子,幼儿做蝴蝶飞的动作。

  2、新授歌曲《春天》。

  (1)引导幼儿谈谈春天的特征,听《春天》这首歌的录音。师:春天来了,杨柳随风飘扬燕子从南方飞来,绿绿的秧苗在田野里点头微笑,金黄的油菜花散发出阵阵香味。春天真美好。现在,这美丽的景色被写成了优美的歌曲,请听。

  (2)学习歌词。师示范唱歌,幼儿初步了解内容,讲述歌曲说了些什么。

  师一边朗诵歌词,一边用图画加深幼儿对歌词的理解记忆。

  (3)幼儿随音乐节奏说歌词。

  3、学唱歌曲。

  (1)师边弹钢琴边唱,幼儿跟着轻声唱。

  (2)师突出唱“啦”时的强弱表现。

  (3)用不同的方法练习,巩固。

  4、师幼共同演唱歌曲2—3遍,幼儿分组:一组表演动作,一组唱歌,一组拍手打节奏。三组乱换。

  活动延伸:

  1、让幼儿根据春天的特征自编第二段,第三段歌词并演唱。

  2、画出春天的景物。

春天的儿歌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粗浅地感受歌曲的优美旋律,会用甜美的声音歌唱。

  2、能根据歌词内容用自己喜欢的动作进行表演。

查看全文

儿歌《画狮子》说课稿(精选2篇)

儿歌《画狮子》说课稿 篇1

  一、教学设计的背景与思路:

  传统的美术教学模式,出示范例-讲解范例-幼儿模仿—讲评;对幼儿来说,枯燥的形式缺少领会艺术品的美的感知,幼儿的作品往往千篇一律,依样画葫芦,而信息化技术的融入,是活动声色并茂、动静联合、高度智能化等强大的技术,使传统教学中没有办法或难以表达的内容,形象直观地展示在幼儿的面前,幼儿在其中按照自己的意愿和兴趣来表达自己的体验和情感,获得满足,激发表现美、创造美的兴趣。根据我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发展水平,我把本次活动的重点设置为尝试用边念“顺口溜”边画画的方式学画狮子,活动的难点则是能创造性地画出狮子的不同动态并添画情节背景。

  二、教学实录及分析:

  (一)活动目标:

  1、尝试用边念“顺口溜”边画画的方式学画狮子。

  2、能创造性地画出狮子的不同动态并添画情节背景。

  3、对绘画活动感兴趣,能独立完成绘画作品。

  (二)活动准备:

  剪好的狮子头、身体(椭圆形)、狮子脚、尾巴、狮子PPT等

  (三)活动过程:

  1、以念“顺口溜”导入活动。

  师:小朋友,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首“顺口溜”,请你们仔细听听“妈妈有个买菜的篮,两个手把在上面,买个萝卜放中间,两个鸡蛋搁两边,两个大饼放下面,点点芝麻香又甜,三根葱,三根蒜,啊呜一口味道鲜”。

  (1)提问:这么好听的“顺口溜”我还可以把它变成一只动物呢,你们猜猜看,会是谁?

  (2)幼儿猜测。

  (导入部分我以“顺口溜”的形式引题,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调动了幼儿的已有经验,为接下来绘画狮子做好铺垫。)

查看全文

儿歌《四季》教学反思范文(精选17篇)

儿歌《四季》教学反思范文 篇1

  儿童的思维往往是借助色彩形象来进行的。在教学《四季》一课时,我根据课文内容“春天花儿笑天蝉儿叫,秋天枫叶红,冬天雪花飘。”制成了相应的四个动画,将春、夏、秋、冬这四个季节的美景依次展现在学生面前,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激发学习兴趣。朗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在教学中,通过多种朗读形式引导学生做到“读中有悟、读时有情、读后能仿”。课文无非是个例子。我们的教学活动就是借课文中的“例子”,提高学生兴趣,开发智力,培养能力,陶冶情操。因此,最后我设计了“当当小作家”的环节,让小朋友仿照课文说句话。这样,一方面培养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另一方面也发展了学生的思维。

  复习巩固四个游戏的设计独具匠心,从拼音到字到词再到句,最后回归课文,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课件生动形象,富有童趣,充分展现了课文的思想意境美、艺术形象美、语言结构美,学生为之动情、愉快振奋、沉浸在美的享受之中,不知不觉地获取知识、陶冶情操。

  自己作为一名年轻的教师,深深地感到自己教学中种种的不足。课堂上的即时评价还不够到位,应变能力也有待加强。教师的语言要儿童化,具有亲和力、感染力、扇动力。教孩子学会学习是一种快乐,发现自己教学的不足也是一种快乐。

儿歌《四季》教学反思范文 篇2

  《四季》是新教材中一篇有趣的课文,它以儿歌的形式,通过四季代表性事物的描述,表现了春、夏、秋、冬不同的景色。文章语言亲切生动、文字优美,并且四幅插图色彩艳丽,适合朗读且能很好地体现新课标理念。

查看全文

编儿歌教案(通用3篇)

编儿歌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知道每个人都有两只手,能分清手掌和手指。

  2、愿意和同伴一起做动作、念儿歌。

  难点:

  幼儿能根据儿歌内容做出相应的动作。

  准备:

  丰富幼儿关于手的知识。

  活动过程:

  1. 认识手。

  通过提问引导幼儿知道每个人有两只手,一只左手,一只右手。

  “宝宝们,你们知不知道我们每个人有几只手啊?”

  “伸出来让老师看看是哪两只手。”

  找一找手掌、手指。知道手上白白的、光光的、平平的部分是手掌,手掌上方连接的五根长长的“小棒”就是手指。

  2. 听儿歌:老师边做动作边缓慢地念一遍儿歌,让幼儿根据动作初步体会儿歌内容。

  一只手,两只手:先伸出一只手,再伸出另一只手,五指张开。

  握成两个小拳头:双手握拳。

  小拳头,伸出来:伸展拳头,张开五指。

  长出十个小朋友:随意摆动十根手指。

  3. 学儿歌。

  引导幼儿跟老师一起做动作,并分句跟读,学习儿歌二至三遍。

  边做动作,边跟读。

  “宝宝们和老师一起来念一念儿歌,边念儿歌边试着动动你的小手,看看它们是不是听你的指挥。”

  听儿歌,做动作。

  “下面,老师来念儿歌,不做动作了,宝宝们听儿歌来做做动作,看看你们的小手听不听话。”

  看动作,念儿歌。

  “我们再换一换,老师做动作,你们念儿歌。”

  4. 念儿歌。

  让幼儿两两相对,老师领读,幼儿边念儿歌边做动作,体验乐趣。

  “宝宝们的儿歌都念得真棒,请你也念给自己的好朋友听一听吧!”

查看全文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