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端午节作文:家乡端午节习俗

时间:2025-04-05

2016年端午节的作文800字:家乡端午节习俗

  说起端午节,想起了小时候在家过的端午节来!

  在家乡的端午节中,有很多习俗,在离开家乡的这些年里,不经意的深深回忆起来,总觉得有种尘封的感觉!掐指一算,有近xx年没有过个正宗的家乡的端午节了!

  在家乡,端午节的前个晚上,各家都要备一盆水,水里面泡上艾叶,然后放在外面,在端午节的早上,全家洗脸的水,都要从这一盆水里面取,人多的家庭可要节省着用了,免得有人没的水洗脸。有小孩子的人家,一大早要早早把小孩子叫起来,到外面的池塘,河里,或者湖边去洗澡,据说这样可以洗去一年的晦气,而且还有避邪的作用,为什么各家要用这样的水洗脸?小孩子要到外面去洗澡呢?据说,在端午节的前晚,月宫里的嫦娥,会让捣了一年药的玉兔,把药撒向人间,让人们洗去疾病和苦难,而且还有避邪的作用!这里面还要插上一个小插曲就是,在月宫上面,我们总是可以看到有一棵桂花树,树下有个貌似人形的玉兔总是跪着作捣药的动作,所以在小时候,晚上闹人了,老人们总会哄小孩子说,走走走,到外面看玉兔捣药去,小孩子们总是记得,月宫里的玉兔捣了一年的药,终于在5、4日的晚上悄悄的撒向了人间,所以,小孩子们在5、5的早上,总是争着去外面洗澡,觉得用玉兔撒了药的水来洗澡是件神圣的事情,而没有去外面洗澡的,只有用放在屋外面的水来洗一下脸了!当然,去外面洗澡的孩子,要身体好才行,以免感冒,因为在记忆里,5、5那天的早上,还是很冷的,也听在外面洗了澡的哥哥回来说,洗完,好冷。所以,我和弟弟只有在家用艾叶泡过的水洗脸,那样的水,泡了一夜艾叶后,颜色会变的绿绿的,还伴着一股艾叶特有的香味!用这样的水洗完了脸,心里总是有种安全感,在想:在这一年里,我又是健康的了!

查看全文

关于端午节的作文:家乡端午节习俗

  说起端午节,想起了小时候在家过的端午节来!

  在家乡的端午节中,有很多习俗,在离开家乡的这些年里,不经意的深深回忆起来,总觉得有种尘封的感觉!掐指一算,有近xx年没有过个正宗的家乡的端午节了!

  在家乡,端午节的前个晚上,各家都要备一盆水,水里面泡上艾叶,然后放在外面,在端午节的早上,全家洗脸的水,都要从这一盆水里面取,人多的家庭可要节省着用了,免得有人没的水洗脸。有小孩子的人家,一大早要早早把小孩子叫起来,到外面的池塘,河里,或者湖边去洗澡,据说这样可以洗去一年的晦气,而且还有避邪的作用,为什么各家要用这样的水洗脸?小孩子要到外面去洗澡呢?据说,在端午节的前晚,月宫里的嫦娥,会让捣了一年药的玉兔,把药撒向人间,让人们洗去疾病和苦难,而且还有避邪的作用!这里面还要插上一个小插曲就是,在月宫上面,我们总是可以看到有一棵桂花树,树下有个貌似人形的玉兔总是跪着作捣药的动作,所以在小时候,晚上闹人了,老人们总会哄小孩子说,走走走,到外面看玉兔捣药去,小孩子们总是记得,月宫里的玉兔捣了一年的药,终于在5、4日的晚上悄悄的撒向了人间,所以,小孩子们在5、5的早上,总是争着去外面洗澡,觉得用玉兔撒了药的水来洗澡是件神圣的事情,而没有去外面洗澡的,只有用放在屋外面的水来洗一下脸了!当然,去外面洗澡的孩子,要身体好才行,以免感冒,因为在记忆里,5、5那天的早上,还是很冷的,也听在外面洗了澡的哥哥回来说,洗完,好冷。所以,我和弟弟只有在家用艾叶泡过的水洗脸,那样的水,泡了一夜艾叶后,颜色会变的绿绿的,还伴着一股艾叶特有的香味!用这样的水洗完了脸,心里总是有种安全感,在想:在这一年里,我又是健康的了!

查看全文

家乡端午节450字作文

  家乡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节日——端午节。端午节的习俗是吃粽子、吃凉糕。我爱吃黑白糯米粽子,平时妈妈经常从超市买来给我吃。我们家只有姥姥会包粽子。

  端午节这天,我早早就来到姥姥家,一进门,就已经看见姥姥在认真地包粽子了,我赶紧洗了手帮姥姥包粽子。只见姥姥先取了三片粽叶,让后把这三片叶子卷成空心的圆锥形,我学着姥姥的样子拿了三片叶子想把它卷成圆锥形,可怎么也卷不好,在姥姥的指导下我卷好了粽叶,然后把糯米放在里面,最后用粽子叶包紧用绳子捆住,这个粽子就包好了。我看见姥姥包的比我好不错哦 你也可以投稿,心里想只要认真仔细,一定可以超过姥姥。随着第二个第三个……我一连包了好几个,包到最后一个时,姥姥笑着直夸我包的好,进步很大。我乐得笑开了花。包完粽子,我和姥姥还一起“拍”了凉糕。凉糕是用蒸熟的江米做的,两层江米中间铺着一层红枣豆沙馅,还撒着白糖,江米上面铺着一层粽子叶,这样吃起凉糕时还能闻着散发着粽子叶的清香。

查看全文

家乡端午节作文素材:包粽子

  今天是端午节,按照习俗,我和爸爸妈妈回乡下看望爷爷奶奶。

  我坐在车上自言自语:“啊哈,回家又有新鲜粽子吃了!”“你呀,尽知道吃,不知道怎样做!只有付出劳动才有收获,这回你要亲自动手学着包几个粽子。”妈妈拍着我的小脑袋说道。“我的妈呀!”我痛苦地高喊。

  来到爷爷奶奶家,我二话没说就直奔厨房。正如我所料,爷爷奶奶正在包粽子,我也加入到他们的行列里去了。

  开始包粽子了,我先把放置在开水中煮好的芦叶拿出4片,然后按顺序把一张放在另一张的边上,这样一个近似三角形就出来了,我将它横过来,把芦叶卷成一个圆锥形。接着我用勺子舀了一小勺糯米,小心翼翼地灌进去。我又挑了一块的肉放入中间,然后倒了点儿米。由于我“心黑”了点儿,趁着爷爷不注意又塞进去一块肉,然后又倒了点儿糯米把它盖住,接下来可就把我难住了,该怎么把粽子“包”好呀?我无奈只好去请教爷爷了。

  爷爷见了,微笑着说:“先用剩下的芦叶把它盖住,两边肯定有缝隙,待会儿米就会从那里钻出来了,所以把这两个角折一折,然后再用一片芦叶把它包好,用一只手按住不放,另一只手拿一根绳子把它绑住,这样一个粽子就包好了。”我按照爷爷说的去做,果真包好了。我让爷爷检查,他看了看,一下子就竖起了大拇指一一质检通过。我开心极了!

  我们把粽子倒进锅里,然后倒上水,直到淹没了粽子为止。然后用大火烧半个小时,过了一会儿再用小火烧半小时,新鲜的粽子就出锅了!我迫不及待也拿起一个,扒开粽叶,轻轻咬上一小口,香喷喷的,可口极了!我一连吃了3个,吃得津津有味的。一旁的妈妈笑我是只大馋猫。

查看全文

家乡端午节作文:端午节的沉思

  自怀石投江之后,屈原便一直为人们传诵至今。人们专设一个节日来纪念一个人并且延续两千多年,这至少在中国是的。

  屈原以自己强烈的爱国心和疾恶如仇,洁身自好的品格,赢得了后人对他的永世敬仰!

  不难想象,作为一个“竭忠尽智,正道而行”的忠信之臣,一再被疑被谤直至被贬,作为一个有着强烈爱国之心的国之栋梁,眼看祖国山河破碎而自己却无力回天,这该有多么痛苦!在极度痛苦之中,用死来求得永恒的解脱,以死来保持自身的清白,以死来报效祖国,这实在令人同情,令人感动,令人油然而生敬意。

  然而,感动敬仰之余,我常常会产生一些疑问。

  死,固然不失为一条保持清白,抗争邪恶的途径,但这未免夹杂着一丝懦弱和无奈。当一个人理想破灭,处于穷途末路之际,死难道就是的选择吗?

  屈原之死,确实悲壮,令人叹畏。但相形之下,孔夫子那种“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倔强斗志,不更令人敬仰吗?

  人生怎么可能没有挫折?人生怎么可能没有幻灭?一旦遇到巨大灾难就以死来解脱,不是显得太消极了吗?

  文天祥出使元营,被掳至北,“分当引决”,终于还是“隐忍而行”。因为他心中有一个坚定的目标——“将以有为也”。正是这个信念,战胜了他求死的念头,支持着他坚持斗争,直至最后。

  我认为,有些时候,活着比求死更艰难更伟大。我敬仰以身殉国的志士;但是,那些面对覆灭毫不退避,宁肯让灾难毁灭自己也决不肯以死来逃避灾难的人,不是更让人崇敬吗?屈原不应该选择死!

查看全文

家乡端午节作文:乡情散记之端午节

  当粽子成了地地道道的商品之后,这个节日失去了它固有的气息,悄然出现在我面前。那天午后,听着窗外哗哗的雨声,我忽然有些心慌,有些失神,关于故乡端午节的记忆,就那么散散地飘出来……

  在家乡,每年端午来临的时候,家家户户都会采集艾叶和菖蒲,艾叶都是整条枝干剪回来的,而菖蒲则巧妙地做成了一把宝剑,这两者一起被悬挂在门框上,它们下方的门上则贴着五毒符,门槛下方,古老的青砖上盘着一圈粗粗的蚊香,正飘出阵阵青烟(不知道什么材料做的,看起来像用极细长的纸筒装了木屑然后盘成的),而厨房的大铁锅里,粽子的清香正随着白腾腾的蒸汽弥漫开来——所有的这一切,混成了一种特殊的味道,打上了故乡的标签,刻在了我记忆的深处。

  端午节的时候,老人们总会用五彩丝线编一些好看的手绳,给调皮的孩子系在手腕上,再小一些的孩子,还会挂上漂亮的小香囊,据说是辟邪驱毒的。记忆中,只有邻居家的奶奶给我系了一次,更多的时候我都是羡慕地看着别的孩子,心底不明白为什么我家就没有这种五彩丝线。我之所以羡慕,并不是我有多喜欢这种五彩交错的丝线镯,仅仅是因为,好多小朋友都有,而我竟然没有。

  只是,我并没有因此不喜欢端午节,相反,我特别期待它的到来,不仅仅因为有粽子可以吃,还因为这一天相对于一年中的其他日子是不一样的。对于这一点,我一直都觉得奇怪,好像从很小的时候开始,我就已经非常清楚有一些日子是特殊的,这种特殊一年才能轮回一次,而一年,在那时候的我看来,是极其漫长的时间。

查看全文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