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哥教案

时间:2025-04-05

育儿心得-哥哥是讨厌鬼

周末孩子在家玩,老二突然说了句:“哥哥是讨厌鬼”。我很奇怪,没人说脏话,孩子怎么会呢?于是我对二宝贝说:“哥哥怎么会是讨厌鬼呢,哥哥是妈妈的小清新,你是妈妈的小可爱,来,快叫哥哥小清新。”于是小哥俩就小清新小可爱的叫了起来,早把讨厌鬼这个词忘到脑后面去了。对于一个两周半的孩子,他没有错与对这个概念,他对外面的信息很敏感,遇到一个新鲜的东西,他都会去模仿。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积极的引导孩子,而不是责骂甚至是打孩子。孩子生下来是一张白纸,能画成一幅什么样的话,全看家长。

查看全文

教育随笔:哥哥姐姐长大了

  伴随着新学期的欢声笑语,我班幼儿升入了大一班。能看出,作为大班幼儿,他们在很多方面有明显进步。早晨入园时他们能开开心心,主动向老师问好;进餐时他们的饭量更大了;集体活动时孩子们的互相合作更加主动;与人交往更加积极。大班是幼儿园的最后一年,也是进入小学期前最关键的一年。做好幼小衔接工作是这一年的重中之重。其中,独立能力和学习品质的培养至关重要。

  大班幼儿已经掌握了幼儿园的作息规律和常规要求,大多幼儿能主动遵守并约束自己。如:听信号做相应的事。小学上课前会有铃声提示,而在我班,要求孩子们听到老师拍手的信号,就抓紧做好准备上课。但有部分幼儿在听到信号时还没有喝完水,或者没有上好厕所,甚至有的孩子仍然在玩自己想玩的游戏,如果老师一个一个说,这样无疑会浪费很多时间。因此,听信号做相应的事是幼儿必须遵循的班级规则。目前,大班幼儿对数字已有一定的了解。因此,我们采用积分制鼓励幼儿主动约束自己的行为并积极进取。如,主动遵守班级常规、在规定时间内能完成如厕喝水,有进步等均能优先得分,相反的,则会遭到扣分。孩子们都希望自己能得高分,而得到相应高分的幼儿才有优先选择游戏和优先当值日生的权利。这样对孩子们的独立能力有很大的帮助,开学以来,积分制在班里很受欢迎,并且也实实在在的帮助部分幼儿提高了独立能力。

  积分制在孩子们学习品质的培养中也很受用。如:积极主动的参加集体活动、老师布置的任务能按时完成、在游戏和活动中有不同于他人的想象和表现、在每天的故事大王活动中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等,都有机会得分并拿到优先权。

查看全文

教育随笔:我是大哥哥

这是一个春光明媚的上午,根据幼儿园的活动安排,我们带孩子们去九滨公园找春天。孩子们排好队伍后,调皮、活泼而好动的小豪被我拉着手,走在队伍的最后。
一路上小豪跳跳蹦蹦,和我说说讲讲,有时还离开队伍,那样子就别提有多开心了。我不断提醒他要好好走路,可是都无济于事。当他掉队时,就往前跑,差点把前面的小朋友撞了摔一跤,害得我在招呼大部分孩子的同时,把很多精力用在他的身上,真不知用什么办法能让他安静下来。
美丽的九滨公园让孩子们留恋忘返。快接近中午时,按照计划,大班的孩子必须徒步返回幼儿园,而中班的孩子则由家长去九滨公园接回。和我搭班的张老师的女儿宁宁在中2班,我把她接回后,让小豪拉着她的手走。令我奇怪的是:只见小豪接过宁宁装食品的双肩包,斜挂在自己的右肩上,左手拉着宁宁,没有掉队,而是不断地提醒宁宁在花坛边注意地上的泥土不弄脏鞋子,过马路时注意车辆……俨然是一位大哥哥的样子。宁宁走得出汗了,小豪还帮宁宁把衣服的拉链松开。
我不由得重新打量这个平时让我欢喜让我忧的孩子:小豪九月份出生,是我班年龄最小的孩子,能说会道,聪明,同时也好动,鬼点子多,自私,有时还有攻击性行为,为此没有少挨我的批评教育。今天他怎么了?太阳从西边出来了?不管怎样,今天小豪再也没有要我管一下,更没有要我拉着手走,相反他把宁宁安全地带回了幼儿园。这也许是教育的契机。
下午,我忍不住把小豪叫到了我的面前,问:“你春游回来为什么走得那么好?还把宁宁妹妹带得那么好,是不是宁宁妹妹是张老师的女儿你就对她好?”小豪连忙辩解:“没有!没有!”“那你平时为什么不对哥哥姐姐好?还要打他们?”我在平时常称其他小朋友是小豪的哥哥姐姐。“史老师,这次我是大哥哥了。大哥哥要带好妹妹。”我突然明白了,一下子把小豪抱在胸前,小豪,不怪你,一切都是老师的错。

查看全文

教育随笔:老师,我要当哥哥了

  “小宛,你又得了100分,真棒!”

  “老师,我是不是有进步?”

  “当然有进步了,继续努力!”

  “老师,我姑姑要生小孩,我马上要当哥哥了,”

  我停下手中批改作业的笔,望着他说:“恭喜了,但我觉得你未来的弟弟或妹妹肯定不喜欢你这个哥哥?”

  “为什么呀?”他闪动着大眼睛问我。

  “因为哪有哥哥每天把自己弄得脏兮兮的,还喜欢和别人打假,哥哥不是这样当的。”

查看全文

我当哥哥姐姐了


学习活动: (分组)——      学习目标:
1.通过大带小的混龄活动,让幼儿感受到自己长大了,愿意和弟弟妹妹交朋友.
2.初步尝试画侧面的人物动态,表现出和弟弟妹妹在一起的快乐.
学习准备:
事先感受混龄活动的快乐.
学习过程:
一.    导入  活动:从哪里可以感受到自己当哥哥姐姐了?你是怎样和弟弟妹妹一起玩的?去小班你准备了什么礼物送给弟弟妹妹的,
二.    说一说,你是怎样让弟弟妹妹高兴的.
三.    那么高兴的事情怎样把他留下来呢?
四.    欣赏作品:送礼物
(1)    画上的姐姐在干什么?弟弟又在干什么?

查看全文

我做哥哥了教案(精选14篇)

我做哥哥了教案 篇1

  (一)内容简介

  猫妈妈又生了五只小猫咪,小猫野田做哥哥了。妈妈总是忙着照顾弟弟妹妹,野田担心妈妈不喜欢自己,产生了扔掉他们的想法……野田真的会这样做吗?又发生了什么事情让野田成为好孩子、好哥哥呢?让我们翻开图画书去寻找答案吧!

  (二)主题分析

  故事讲述了小猫野田从讨厌弟弟妹妹,到最后成为弟弟妹妹保护者的心路历程,让孩子们懂得了要照顾年纪小的同伴与朋友,学会关心、帮助弱者。

  (三)情节分析

  "妈妈生弟弟妹妹啦!我要当哥哥啦!"这件开心的事情,却让野田愁肠百结:有了弟弟妹妹,妈妈还会喜欢我吗?故事在矛盾的纠结中开始了。

  野田怕妈妈因此不喜欢自己,在这样的愁绪中,野田想把弟弟妹妹扔掉,小读者禁不住为他们捏了一把汗。

  惊险百出的是弟弟妹妹遇到了各种危险,读者的心也随之悬在半空:怎么办?野田会来帮助他们吗?

  弱小的弟弟妹妹对野田的无限信任和依恋,让他幡然醒悟,也唤醒了他心中的善良,使他承担起照顾弟弟妹妹的责任。最后,野田成长为好孩子、好哥哥,他发现妈妈更爱他了,他是快乐的、幸福的。故事的结局也是团圆美好的。

  (四)角色分析

  野田成为哥哥了,他不断变化的表情让我们读出他内心的矛盾。妈妈生弟弟妹妹的那一刻,野田欢欣雀跃,他也为弟弟妹妹的出生而高兴。那什么使他表情发生变化的呢?

  他看到妈妈忙着照顾弟弟妹妹,表情变得沮丧、无奈,甚至是妒忌,这让我们读出他的"不快乐"。野田的笑容怎样才会回来呢?是丢掉弟弟妹妹吗?显然不是,这种想法和做法反而让他变得更焦虑和难受了。最后,他和弟弟妹妹都经历了磨难,他终于担当起了做哥哥的责任,妈妈也表扬他说:"你真是妈妈的好孩子,弟弟妹妹的好哥哥。"这让他舒心、开怀地大笑,原来当哥哥也很有趣啊!

查看全文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