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化学教学工作反思(精选2篇)
高二化学教学工作反思 篇1
现在很多教师会从自己的教育实践中来反观自己的得失,通过教育案例、教育故事、或教育心得等来提高教学反思的质量。以下是一片呢关于高二化学教学工作反思的范文,供大家参考。
高二化学教学工作反思一
根据教学调查,我觉得学生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
第一,学生基础稍为薄弱,故在学习化学原理的时候倍感吃力。在问卷的第一题中,“你觉得化学哪一方面掌握得最薄弱”,有约40%的同学认为是元素化合物知识,而这部分内容是安排在必修一和必修二里的,现在高二学习学习反应原理是但凡涉及相关物质反应就会觉得无从下手,另外有约30%多的学生认为化学实验这部分知识也比较难把握。
第二,学生欠缺正确的学习方法。在“你觉得学习化学的困难来自哪里”的调查中发现,85%以上的同学认为是方法不对,不会灵活运用知识。这说明学生在学习过程还没养成正确的学习习惯。
第三,部分学生缺乏学习兴趣或并未引起重视。在调查问卷在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同学每天花在化学上的时间小于半个小时。也有学生反映学习化学的困难主要是缺乏学习动力。
为此,我将会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重视双基教学。上课务必充分备好课,提前研究和筛选新课内容相关的辅导资料上的习题,挑选适合难度的题目给学生做,避免偏题或难题等加重学生负担。对于重要的知识点在课堂讲解上尽量简洁有条理,思路清晰,让学生充分理解并转化为自己的知识,能做到灵活运用。
高二化学《乙醇》教案(精选12篇)
高二化学《乙醇》教案 篇1
一、素质教育目标
知识目标:掌握乙醇的分子结构、化学性质(1.与活泼金属的反应2.发生氧化反应3.发生消去反应)
能力目标:学会由事物的表象分析事物的本质、变化,进一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人人动手实验,规范学生操作,全面培养、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观察能力和对实验现象的分析能力;通过收集乙醇用途的信息,培养学生通过网络收集信息、筛选信息的能力,以及合理利用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通过网络进行学习和交流的能力。
德育目标:通过分析结构的特点,推断乙醇的化学性质,对学生进行结构是本质,性质是形象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观点的教育;通过分析乙醇在铜催化剂条件下,氧化生成乙醛,铜作为催化剂结论的得出,培养学生严谨的、一丝不苟的治学态度;
美育目标:学生自学发酵法制酒的发展历程以及对人类社会的重要作用,让学生体会人类伟大的创造力,体会化学化工为人类社会创造了美。另外,通过酒对人类社会的带来美的享受的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危害,甚至导致严重的社会问题,使学生体会到美与丑的辩证关系。
科学思想:通过对乙醇性质的学习,使学生获得物质的结构、性质之间关系的科学观点。
科学品质:通过新旧知识的联系,培养学生知识迁移、扩展的能力,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望;通过学生实验,培养学生求实、严谨的优良品质。
科学方法:从观察实验现象入手,学生分析产生现象的因果关系和本质联系,从而使学生了解学习和研究化学问题的一般方法和思维过程。
关于高二化学的教案(精选2篇)
关于高二化学的教案 篇1
【教学目的】
以学生为中心,以科学探究为主线,采用"动手实验→启发探索→动手实验→分析归纳→巩固练习"的教学方法,注重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成,引导学生从身边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
【教学目标】
1、掌握原电池的构成条件,理解原电池的工作原理,能正确判断原电池的正负极,正确书写电极反应式、电池反应式,能根据氧化还原原理设计简单的原电池。
2、通过实验探究学习,体验科学探究的方法,学会分析和设计典型的原电池,提高实验设计、搜索信息、分析现象、发现本质和总结规律的能力。
3、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感受学习快乐和成功喜悦,增强学习的反思和自我评价能力,激发科学探索兴趣,培养科学态度和创新精神,强化环境保护意识以及事物间普遍联系、辨证统一的哲学观念。
【教学重点】
原电池的构成条件
【教学难点】
原电池原理的理解;电极反应式的书写
【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学生实验与演示实验相结合
【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教学法
【课前准备】
将学生分成几个实验小组,准备原电池实验仪器及用品。实验用品有:金属丝、电流表、金属片、水果。先将各组水果处理:A组:未成熟的橘子(瓣膜较厚),B组:成熟的橘子(将瓣膜、液泡搅碎),C组:准备两种相同金属片,D组:准备两种不同金属片。
【教学过程】
[师]:课前我们先作个有趣的实验。请大家根据实验台上的仪器和药品组装:将金属片用导线连接后插入水果中,将电流表串联入线路中,观察会有什么现象发生?
高二化学选修1教案(精选3篇)
高二化学选修1教案 篇1
[重点]
1、蛋白质的组成和结构
2、蛋白质的性质
[难点]
蛋白质的螺旋结构
[知识点讲解]
1、氨基酸组成了蛋白质
氨基酸分子中至少包含一个氨基(—NH2)和一个羧基(—COOH)。氨基酸的通式是:
氨基酸分子中,氨基显碱性,能与酸反应生成盐;羧基显酸性,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即氨基酸具有两性。
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是氨基酸,所以说氨基酸组成了蛋白质。被吸收的氨基酸在人体内重新结合成人体所需的各种蛋白质。人体所需的氨基酸中有些是人体自身不能合成的,必须由食物获得,称为必需氨基酸。
2、多肽
一个氨基酸分子中的氨基跟另一个氨基酸分子中的羧基之间消去水分子,发生缩合反应而生成的产物叫做肽,其中的酰胺基结构(—CO—NH—)叫做肽键。
由两个氨基酸分子消去一个水分子而形成的化合物叫做二肽。由多个氨基酸分子消去水分子形成的含有多个肽键的化合物就是多肽。多肽常呈链状,因此也叫肽链。
3、蛋白质的螺旋结构
由于氨基酸的种类很多,组成蛋白质时种类不同、顺序不同以及排列次序不同造成蛋白质的结构很复杂。一个蛋白质分子中含有一条或多条肽链,肽链中一个肽键中的氧原子与另一个肽键中氨基中的氢原子通过氢键连接(见下图),形成类似于螺旋状的结构,从而形成具有三维空间结构的蛋白质分子。
4、蛋白质的性质
①蛋白质分子中含有氨基和羧基,因此具有两性。
②有的蛋白质能溶于水,有的则不溶。
③蛋白质的盐析
向蛋白质溶液中加入某些浓的无机盐溶液后,可以使蛋白质凝聚而从溶液中析出,这种作用叫做盐析。
2023高二化学寒假作业答案(精选2篇)
2023高二化学寒假作业答案 篇1
1⑴3 NO2(g)+2H2O(l)==2HNO3(aq)+NO(g),ΔH=-1385kJ/mol ⑵Fe2O3(s)+3CO(g)==2Fe(s)+3CO2(g)ΔH=-24.8kJ/mol ⑶HgO(s)==Hg(l)+1/2O2(g) ΔH=+90.7kJ/mol⑷B2H6(g)+O2(g)==B2O3(s)+H2O(l)ΔH1=-649.55kJ/mol
2.⑴226.7kJ/mol ⑵-628.8kJ/mol 3.略。
4.⑴装置略 阳极Ag - e-→Ag+ 阴极Ag++e- →Ag ⑵阳极Cu - 2e- →Cu2+ 阴极Cu2++2e- →Cu 0.64g
5.略.6.A高二寒假作业第2次答案: 7.D 8.负极Fe - 2e- →Fe2+ 正极 O2+2H2O+4e-→4OH-2Fe+O2+2H2O→2Fe(OH)24Fe(OH)2+O2+2H2O→4Fe(OH)2 9.⑵>⑴>⑶>⑷ 10.2O2-4e-O2↑ Al3++3e- →Al 2Al2O3==4Al+3O2↑ 11. (1)H2+2OH-→2H2O+2e-(2) O 2+4H++4e-→2H2O 12、(1)正、负(2)紫色向D移动(3)4OH-→O 2+2H2O+4e 2H2O+2e-→H2+2OH (4)是,形成了氢氧燃料电池。1.当焓变与熵变的影响相同时,若反应为放热、熵增反应,该反应一定能自发进行;当焓变与熵变的影响相反时,如果二者大小相差悬殊,可能是焓变对反应的方向起决定性作用。2.氨气与氯化氢气体的反应为熵变反应,碳酸氢钠分解为熵增反应。3.反应能自发进行。△H-T△S=-17.53K J/mol<0
4.变深 逆向 5.(1)放 (2)< (3)可以采取的措施有:降低反应温度、降低压强、及时将C或D从反应体系中移走、向反应体系中充入B等。6.K=1.0 CO的转化率 是60%,H2O的转化率是40%7.(1)初始状态不是化学平衡状态。(2)化学平衡逆向移动。8.由于液氨能与次氯酸结合成更稳定的 NH2Cl,使消毒液不会因次氯酸分解而失效。在消毒过程中,当次氯酸被消耗时,由于次氯酸浓度的降低,将使化学平衡逆向移动,NH2Cl会重新转化为次氯酸,从而延长杀菌消毒时间。9.CO的转化率=50%10..0.25mol.L-1.S-111.(1)低温将使反应速率降低,延长药品的保质期。(2)向篝火鼓风会增加氧气的浓度,加快化学反应速率。(3)二氧化锰做催化剂。12.均会加快化学反应速率;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常数变大,反应速率加快;加入催化剂,降低了反应的活化能,反应速率常数变大,反应速率加快;充入氢气,睁大了反应物的浓度,反应速率加快。
人教版高二化学教案(通用12篇)
人教版高二化学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掌握原电池的构成条件,理解原电池的原理,能正确判断原电池的正负极,正确书写电极反应式、电池反应式,能根据氧化还原原理设计简单的原电池。
2.通过实验探究,体验科学探究的方法,学会分析和设计典型的原电池,提高实验设计、搜索信息、分析现象、发现本质和总结规律的。
3.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感受学习快乐和喜悦,增强学习的反思和自我评价能力,激发科学探索,培养科学态度和创新精神,强化环境保护意识以及事物间普遍联系、辨证统一的哲学观念。
【教学重点】
原电池的构成条件
【教学难点】
原电池原理的理解;电极反应式的书写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学生实验与演示实验相结合
【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教学法
【课前准备】将学生分成几个实验小组,准备原电池实验仪器及用品。实验用品有:金属丝、电流表、金属片、水果。先将各组水果处理:A组:未成熟的橘子(瓣膜较厚),B组:成熟的'橘子(将瓣膜、液泡搅碎),C组:准备两种相同金属片,D组:准备两种不同金属片。
【教学过程】
[师]:课前我们先作个有趣的实验。请大家根据实验台上的仪器和药品组装:将金属片用导线连接后插入水果中,将电流表串联入线路中,观察会有什么现象发生?
(巡视各组实验情况)。
[师]:请大家总结:有什么现象发生?
[生]:总结:出现两种结果:
①电流表指针偏转 ②电流表指针不发生偏转
[师]:电流表指针偏转说明什么?为什么会发生偏转?
[生]:说明有电流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