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委组织部关于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自查报告
中共aa市委组织部:
XX年7月,《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颁布实施,省、市委组织部又相继制定了各项配套制度和措施。我县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干部队伍“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原则,认真落实省委提出的“十用十不用”的要求,严格执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及各项配套制度和措施,以提高素质、优化结构、改进作风、增强活力为重点,着力把各级领导班子建设成为与时俱进、奋发有为,执政为民、坚强有力,结构合理、朝气蓬勃的领导班子,为实现新跨越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按照市委组织部《关于开展干部选拔作用工作检查的通知》(广组通〔〕48号)的要求,认真对贯彻干部工作各项制度、干部工作创新、建立干部监督工作长效机制等情况进行了自查。
一、认真学习干部制度,领会精神实质
《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条例》和其他配套制度和措施相继颁布后,我县及时进行了传达,有的结合我县实际情况提出了具体贯彻意见,还专门向各单位和领导干部印发了700册《条例》。县委中心学习组对《条例》和其他配套制度和措施进行了专题学习;县委组织部在内部职工中进行了集中学习培训,逐条逐款进行了解读,把条款熟记于心;对全县学习贯彻《条例》工作提出了安排意见,并派出辅导员对乡镇、县级机关的学习进行辅导,同时跟踪检查学习情况;在县电视台举办了4期《干部任用条例》专题讲座;与县纪委共同举办了党内法规、知识竞赛,声势大、效果好,在全县掀起了学习党内法规、知识的热潮。通过广泛深入学习宣传,让干部制度入脑入心,使全县干部尤其是县委领导和组织部门干部牢固树立了干部制度意识,领会干部制度的精神实质,准确把握内涵,按制度开展干部选拔任用工作。
2013年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情况的自查报告
县委组织部:
自《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颁布以来,我局党委高度重视《条例》的贯彻落实,在实际工作中始终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以干部“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为原则,建立科学规范的干部选拔任用制度,营造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健康成长的发展环境,形成了富有生机与活力的用人机制,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大幅度提高。现将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XX年上半年,县人民医院公推公选副院长3人,选拔县疾控中心副主任2人,六套和县第二人民医院副院长分别各1人,在选拔的干部中已取得本科学历6人,大专学历10人。
二、主要做法
工作中,我局认真学习《条例》精神,严格干部选拔任用程序,不断完善工作机制,加大对干部的培养力度,努力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顺利进行。
(一)高度重视,深入学习。一是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局党委高度重视《条例》的贯彻落实,把此项工作做为建设高素质的干部队伍,推动我县卫生事业的工作不断前进的重要措施,抓紧、抓实、抓好。二是加强领导,认真学习。积极组织领导班子成员、党员、机关干部以重要思想和党的xx大精神为指导,通过集中学习、专题讨论等形式,认真学习《条例》精神,深刻领会《条例》的精神实质,坚持全面把握《条例》的内容和要求,切实增强了贯彻执行的自觉性。
(二)建立健全机制,强化监督管理。一是加强制度建设。为了保证提拔任用干部工作的纯洁性、严肃性,我局首先围绕选好人、用好人,制定了《干部选拔任用公示制》,认真落实了群众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二是进一步严格干部选拔任用监督。在完善制度的基础上,我局不断强化选拔任用干部监督机制,加强了对领导干部的选拔任用干部工作的监督,有效的防止了违反选拔任用干部原则、程序和纪律的现象发生。真正用科学的制度、民主的方法、良好的作风、严格的纪律,把人选准用好。
天津中医学院2003年度处级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自查报告
天津中医学院2003年度处级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自查报告
2003年是我院深化机构改革和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取得显著成效的一年,为适应中医药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提高我院办学规模和办学水平,为早日建成一流的中医药大学提供坚实的组织保证和人才干部支持,学院进一步加强了教学、科研、医疗机构的调整,完成了第四次处级干部聘任工作,为学院事业的整体发展,选拔培养一支素质过硬,能力出众,作风优良的干部队伍,现将2003年我院处级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选拔任用基本情况
2003年全院共新选拔任用处级领导干部24人,其中2003年8月学院本部在第四次处级领导干部聘任中选拔任用处级干部23人,2003年1月一附院选拔任用1名处级领导干部。在24人中新提任正处级领导干部10名,其中女干部4名;新提任副处级领导干部14名,女干部4名。在新提拔干部中35岁以下的1人;36岁-40岁的9人;41岁-45岁的5人;46岁-50岁的6人,50岁以上的3人。研究生学历15人,大专以上学历9人。副高以上职称22人。另外,中共党员20人,无党派和民主党派4人。
二、聘任工作的指导思想
以十六大精神和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决落实江泽民同志努力建设高素质的干部队伍的要求和胡锦涛同志在全国培养选拔年轻干部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贯彻市委八届四次、五次全会精神,坚决执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的规定,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纲要》的要求,实现新老干部平稳交替,为我院教学、科研、医疗等各项工作全面上水平,早日建成一流中医药大学提供强有力的干部保证。
组工干部个人自查报告(通用3篇)
组工干部个人自查报告 篇1
在“三严三实”的思想体系中,严以修身是起始,是前提,是基础。在自古以来的教化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也是排在第一位。这充分说明“修身”是每个人做好一切工作、事业、家庭最根本的前提和要求。
通过对照检查,发现自身在严以修身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
一、存在问题
1.理论修养有差距。具体表现在:政策理论水平亟待提高,用理论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足,把经验成就上升到理论更是不足;重业务学习,不善于运用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去观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在自身表现尤为突出。由于政治理论修养差,致使思想政治素质难以提升,缺乏应有的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在很多问题上往往人云亦云,看不清实质,抓不住重点。
2.纪律修养不到位。具体表现在:与时俱进严格执纪意识不足,言行上始终坚持正确导向上不足;执行党的政治纪律不到位,个人意识增强,组织观念弱化;本位意识增强,大局意识弱化;名利意识增强,公仆意识弱化。自认为只要个人不拿不贪,就不是违纪违法。这样必然造成纪律涣散,难以正确处理全局与局部、民主与集中、个人利益与党和群众利益的关系问题。
3.作风修养不到位。突出表现在患有严重的“拖拉症”,没有工作的热情,工作效率低下,工作压力很大,一些工作进度迟缓,严谨、细致、求精不够,惰性大。习惯于照抄照转,大而化之,不注意认真落实;工作中主观随意性较大,不少工作计划安排未在规定时限内完成。好存在工作方法片面,统筹协调能力差,往往顾此失彼;有时粗枝大叶,满足于“大概其,差不多,不出大问题”,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工作无起色。
干部教育自查报告(通用4篇)
干部教育自查报告 篇1
按照贵部转发中共阳江市委组织部关于对贯彻执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情况进行检查的通知的通知精神(春组通32号),我镇结合实际,对贯彻执行干部任用条例的情况进行了全面深入的自查。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总体情况
干部任用条例颁布后,我镇非常重视,把学习贯彻干部任用条例列为重要议事日程,利用党委会、中心组学习日对干部任用条例进行了认真、反复的学习和讨论,充分认识到干部任用条例的颁布是我们党关于建立和健全科学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和监督的基本规章,推进干部工作的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努力形成“靠制度管人、按制度办事、用制度规范行为”的长效机制,坚决防止和纠正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20xx年5月以来,我镇共提拔了13名股级以下干部,在选拔任用干部工作中严格按照民主推荐、考察工作实绩、充分酝酿、讨论决定、任前公示的程序进行,把住了选人用人关,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供了坚强有力的组织保证,杜绝了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和腐化现象,干部群众对选拔任用的干部是比较满意的,对提拔的干部是认可的。
二、学习宣传《干部任用条例》情况
在提高认识的基础上,我镇对学习贯彻落实干部任用条例工作进行了统一布置,特别强调了对干部选拔任用的原则、条件、程序、纪律、监督等重点的学习。为保证学习效果,我镇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是召开镇党委会,镇班子成员带头学习,增强了学习贯彻的责任感和自觉性,熟悉了内容要求,进一步明确了今后做好干部工作的原则和程序。
干部现实表现自查报告(通用3篇)
干部现实表现自查报告 篇1
*同志,男,回族,大专文化,高级政工师职称,1969年9月出生,1990年参加工作,199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2019年任**市军粮站站长(正科级),主要负责全市军粮供应和保管工作。
一、历史清楚,政治表现良好。“文革”期间,该同志尚幼,未介入。一九八九年春夏之交北京发生暴乱期间,该同志在校读书,他头脑清醒,坚持不信谣、不传谣,坚守学习岗位,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地拥护中央关于制止动乱和平息暴乱的决定。在同“>>>>”邪教组织的斗争中,他坚决拥护党中央关于取缔“>>>>”邪教组织的决定,本人及家属没有参与邪教活动。工作中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努力学习和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了高度一致。他认真贯彻《国家粮食局关于进一步做好军粮供应工作的通知》精神,团结和带领全体干部职工共同努力,圆满地完成了军粮供应工作各项任务,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我市军粮供应和优质服务工作又跨上了一个新台阶,赢得了部队及社会各界的赞誉。
二、管理科学,工作实绩突出。2019年,该同志被任命为**市军粮站站长。任职以来,他把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做好军粮供应工作的指导思想,深入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用全面协调可持续的观念指导军粮供应工作,采取一系列扎实措施,推进和谐企业建设,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圆满完成了军粮供应任务。一是建立和完善全市军供粮源的保障体系,确保全市军粮供应保障更加有力。随着国家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的全面推开,全市国有粮食企业已没有成品粮库存,军供粮的购入全都需要从市场交易中解决。面对这种情况,不等不靠,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军粮供应的新思路、新办法、新举措,建立了稳固的粮源基地,确保军粮数量安全。为解决军粮需求,平衡库存,降低成本,我们充分利用时间差、季节差、价格差,采取“五个统一”的办法,即统一采购、统一加工、统一包装、统一配送、统一结算,建立和完善了新形势下全市军供粮源的保障体系,保障了部队官兵的粮食安全供应,使全市军粮供应保障更加有力,运作更为规范,达到了军供企业正常运转和部队军需充足供应的目的,把党和政府的关怀真正体现到了战士的餐桌上,提高了部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二是坚持抓好军粮质量管理,确保让部队吃上放心粮。坚持从源头开始一直到最后供出,对整个流程实行全程质量监控,严把“四关”(粮食生产源头关、粮食收购储存保管关、粮食加工出厂关、军粮销售关),确保让部队官兵吃上新鲜粮。为了让部队吃上“放心粮”,他多次拒绝了通过各种关系主动找上门来推销粮食的经销公司和个体商贩,从保证军粮质量和降低军供成本出发,采取与主产区加工厂家直接见面的方式,坚持货比百家,质量优先,与山东省德州、枣庄、邹县、嘉祥等粮食生产基地建立了稳固可靠的定点供货关系。三是严格执行军供政策,落实规范化管理细则,不断提高规范化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从深化军供机构、人员、体制入手,实施了一系列改革,形成了组织机构健全、功能比较完备、管理供应并举、业务财务合一的管理模式。长年坚持送货上门,坚决保证部队吃上“满意粮”。建立了严格的军粮保管制度,严密出入库手续和检斤验质程序,职能到岗,责任到人,保证供给部队的军粮不缺斤少两、不降等降质。为保证军粮及时供应部队,减少部队不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