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雷家书教案

时间:2025-04-05

《傅雷家书两则》教案(精选16篇)

《傅雷家书两则》教案 篇1

  广东惠阳良井中学 余思达

  教学目标 :

  1.掌握书信格式

  2.理解傅雷所说的“坚强”的含义,认识到敢于面对现实、勇于回顾历史、理智地对待成功并继续奋斗,才是真正的“坚强”。

  3.体会信中讲述道理和抒发感情的两种方式。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1.第一课时前,阅读《傅雷家书》,了解傅聪所写信的内容,并对傅雷有整体的了解。布置预习作业 ,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准备一封自己的或记忆深刻的书信。

  2.第二课时前,了解傅雷的艺术观,准备傅聪弹奏的钢琴曲磁带,阅读《傅雷之死》。

  ◆学生准备

  1.第一课时前,完成预习作业 。查找傅雷、傅聪父子的资料,有条件可以欣赏傅聪的钢琴曲磁带。

  2.第二课时前,熟读课文,思考父母与子女之间是否可以成为朋友。

  重点难点:

  重点:作者对人生的深刻体悟、对儿子的殷殷期望,难点:对于“坚强”完整而深刻地理解。

  教学过程 及内容要点:

  (一)整体把握

  这两封家书,分别写于儿子消沉苦闷和欣喜成功的时候,从两个方面表达了傅雷对人生的深刻体悟、对儿子的殷殷期望;以两种不同的风格展现了傅雷对儿子的舐犊深情,以及对音乐艺术的真切感受。

  第一封家书,写于儿子精神消沉时,劝慰他如何面对感情的创伤,学会泰然处之;第二封信,写在儿子取得了巨大成功、被鲜花与掌声簇拥的时候,激励他保持谦卑、不惧孤独,勇于攀登艺术的至境。前者,如和风细雨,款款相慰;后者,则满怀欣喜,激情洋溢。前者偏重理性,后者充满感情。但融汇、贯穿于两封信中的主旋律,都是要儿子做一个坚强的人,无论遭受了怎样的起伏跌宕、矛盾孤独,都要保持对艺术的不懈追求,对生活的赤子之心。

查看全文

《傅雷家书》教案(精选16篇)

《傅雷家书》教案 篇1

  教材分析

  《傅雷家书》是一本书信集,由傅雷写给儿子的很多信构成。贯穿全部家书的情意,是要儿子知道国家的荣辱,艺术的尊严,能够用严肃的态度对待一切,做一个“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贯穿本文两则家书的主旋律是要儿子做一个坚强的人,无论遭受怎样的起伏跌宕、矛盾孤独,都要保持对艺术的不懈追求,对生活的赤子之心。傅雷和傅聪,已经超出父子的界限,已成为朋友,成为艺术上、思想上的知音。

  一、教学目标

  1、学习课后重点字词,读准字音,理解含义。

  2、整体感知两封家书中作者对人生的深刻体悟、对儿子的殷殷期望。

  3、理解傅雷所说的“坚强”的含义。

  4、理解父子之爱、朋友之谊、知己之情的交融。

  5、领悟突破挫折和成功、以平和心态面对现实和过去、以积极心态迎接未来的人生境地。

  二、教学重点、难点

  1、读懂两封家书,体会到其中不同的期望和情感。

  2、能够准确而深刻地理解“坚强”的双层内涵。

  3、认识到个人的成功、事业的胜利和国家的荣誉之间的关系。

  三、教学课时

  两课时

  四、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略

  (二)整体感知

  1、检查“读一读,写一写”

  2、阅读课文,说说两封家书分别在什么情况下给儿子回信的?你从文中哪些地方得知?

  第一封信,写于儿子精神消沉时,劝慰他如何面对感情的创伤,学会泰然处之。

  第二封信,写在儿子取得巨大成功,被鲜花与掌声簇拥的时候,激励他要保持谦卑、不惧孤独,勇于攀登艺术的高峰。

查看全文

《傅雷家书》教案(通用15篇)

《傅雷家书》教案 篇1

  (说明:第一封信内容简单,学生理解较易,教学时宜以学生自主讨论、探究为主。)

  一、导入 新课:

  简介人物:傅雷(1908—1966)

  傅聪的有关介绍

  (要求学生课前利用网络资源查找有关的材料。)

  二、学生自读课文,教师出示问题。

  1、这封信是傅雷在儿子什么心境下写的?找出句子。

  讨论明确:这种情绪消沉的情形,以后还是会有的……

  2、开头为什么这样称呼?

  讨论明确:称呼:“聪,亲爱的孩子。”

  这样称呼起了宽慰儿子,给他以感情上的慰藉。

  3、对于情绪的高低起伏,傅雷给儿子提出了哪些忠告?

  讨论明确:(1)面对情绪上起伏跌宕的正确态度之一:泰然处之,保持心理相当平衡。

  (2)面对情绪上起伏跌宕的正确态度之二:正视错误,冷静对待,彻底感悟,引为借鉴。

  4、课文中有两处生动的比喻,请找出并体会其含义。

  讨论明确:(1)太阳太强烈,会把五谷晒焦;雨水太猛,也会淹死庄稼。

  (比喻说明控制情绪的必要性,否则只会适得其反。)

  (2)像对着古战场一般的存着凭吊的心怀。

  (恰如其分地表达出傅雷要求儿子在回首往事的时候要以一种平静的心态,做到冷静、洒脱。)

  三、归纳与总结:

  参照课文段落层次的划分,学生明确第一封书信层次及其大意,并总结划分的方法与体会。

  明确:

  四、课堂练习:

  理解下列词语的形、音、义。

  舐犊之情:

  重蹈覆辙: 庸碌:

  惊心动魄: 凭吊:

《傅雷家书》教案 篇2

查看全文

《傅雷家书两则》教案(通用16篇)

《傅雷家书两则》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

  知识与能力

  1.学习庸碌、凭吊、扶掖、谀词等字词,读准字音,理解含义。

  2.理解傅雷所说的“坚强”的含义,认识到敢于面对现实、勇于回顾历史、理智地对待成功并继续奋斗,才是真正的“坚强”。

  3.体会信中讲述道理和抒发感情的两种方式。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朗读课文,体会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浓浓父爱。

  2.理清傅雷讲述道理和抒发感情的线索,从而学会如何表达自己的感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能够领悟突破挫折和成功、以平和心态面对现实和过去、以积极心态迎接未来的人生境地。

  2.理解父子之爱、朋友之谊、知己之情的交融。

  【教学重点 】

  1.读懂两封家书,体会到其中不同的期望和情感。

  2.认识到个人的成功、事业的胜利和国家的荣誉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 】

  1.能够准确而深刻地理解“坚强”的双层内涵。

  2.学会给亲人写信,婉转并诚恳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教学突破】

  理解“朋友”的内涵。

  【教学方法】

  利用多媒体,引导法、讨论法。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具学具准备】

  教师准备

  1.第一课时前,阅读《傅雷家书》,了解傅聪所写信的内容,并对傅雷有整体的了解。布置预习作业,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准备一封自己的或记忆深刻的书信。

  2.第二课时前,了解傅雷的艺术观,准备傅聪弹奏的钢琴曲磁带,阅读《傅雷之死》。

  学生准备

  1.第一课时前,完成预习作业。查找傅雷、傅聪父子的资料,有条件可以欣赏傅聪的钢琴曲磁带。

查看全文

《傅雷家书》教案(精选16篇)

《傅雷家书》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

  整体感知两封家书的内容和蕴涵其中的感情,体会作者严密的思维特点、富有逻辑性的表述方式,把握主题思想。继续提高品味语言的能力。

  2、过程和方法:

  在反复朗读中理解书信的内容;通过仔细研读,再联系生活实际认真品味“坚强”、“孤独”、“赤子之心”等饱含哲理、耐人寻味的语句的含义。鼓励学生对文中提到的艺术、人生等问题产生独特的、个性化的体验。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感知、理解父母对孩子的舐犊深情、殷殷期望,对于“人生”问题形成自己的思考和感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教学设计】

  一、导入

  由介绍傅聪引出《傅雷家书》,了解傅雷和《傅雷家书》的主要内容。

  二、通读两封家书,感知内容

  1、读傅雷的两封家书,看看它们分别写于什么时候,有什么目的?把两封信结合起来看,傅雷希望儿子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怎样完整而深刻地理解“坚强”?

  2、怎么理解“赤子之心”?

  傅聪曾说过:“‘家书’的基本精神就是艺术的献身精神而不是功利。我父亲追求的是一种精神价值。”“赤子之心”是纯洁的,它剔除私心杂念,远离欲望纷争,只容纳人间最美好、最真挚的感情,所以“永远能够与普天之下的赤子之心相接相契相抱”。赤子的现实生活中也许不如意,身边的世界让他孤独,但人类最纯洁最美好的感情和思想是相通而永存的,普天下的赤子都将称为他的知音和朋友,就是这些心灵的朋友和美好的感情,成为赤子创造的.博大宽广的精神世界。

查看全文

傅雷家书两则 教案(通用14篇)

傅雷家书两则 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中流露出的浓浓的父爱。

  2、理解文中“坚强”的涵义。

  3、领悟突破挫折和成功,以平和的心态面对生活的人生境界。

  4、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父母之爱如缕缕春风,抚慰着我们,又如丝丝阳光温暖着我们。可我们又知晓几分,感受多少呢?现在我们就从《傅了雷家书》中来掂量一下这份爱吧!

  2.简介作者及《傅雷家书》

  《傅雷家书》是我国著名的翻译家写给在国外学习的儿子傅聪的家信。通信时间12年,信的数量有180多封。在这些信件中展现了傅雷对儿子的殷切期望,对儿子的舔犊深情以及对艺术追求的真切感受。

  傅雷是我国一代翻译巨匠,几乎译遍法国著名作家如伏尔泰、罗曼·罗兰的重要作品。儿子傅聪是著名的钢琴表演艺术家。

  二、初读课文,理解内容

  投影显示导学提示:

  1.两封信分别是在儿子什么情况下写的?其主要内容是什么?

  学生自学后再分组讨论,交流成果

  教学明确:

  第一封信写于儿子精神消沉时,劝慰他遇到挫折时要保持心理平衡,正视错误,理智分析。第二封信写于儿子取得成功时,激励他要保持谦卑的品质,不惧怕孤独,保持一颗赤子之心,勇攀艺术高峰。

  2.傅雷希望儿子成为什么样的人?

  学生阅读课文,归纳总结,相互交流。

  学生展示成果:

  希望儿子成为坚强的人。及遭遇挫折时要正视错误,理智分析;取得成功时不要被胜利冲昏了头脑,也可以说胜不骄,败不馁,宠辱不惊,永保赤子之心,勇攀艺术高峰。

查看全文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