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基本性质教学设计

时间:2025-04-05

《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学设计(精选13篇)

《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学设计 篇1

  学习目标:

  1.使学生初步理解并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知道分数的基本性质与整数除法中商不变的规律之间的联系。

  2.会运用分数基本性质把不同分母的分数化成分母相同而大小不变的分数。

  3.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抽象概括能力和观察能力。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感受学习数学知识的价值。

  学习重点:归纳分数的基本性质,并运用性质转化分数。

  学习难点:归纳分数的基本性质,并运用性质转化分数。

  学习准备:教学课件。

  学习过程:

  环节预设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复习导入 1.直接口答下面各题的商,说说是怎样想的?根据什么知识?

  120÷20=

  (12O×3)÷(30×3)=

  (120÷10)÷(30÷10)=

  2、分数与除法有什么联系? 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 通过复习导入,引导学生观察思考,从而提出本节课课题。

  二、合作探究 1.教学教材第57页的例1。

  让学生拿3张同样的长方形纸片,平均分成2份、4份、8份,并分别表示其中的1份、2份、4份,涂上颜色,分别用分数表示涂色部分

  问:把3张纸条的左端对齐,平放在桌上。观察比较,你发现了什么?

  通过动手操作、观察比较,我们知道、这三个分数的大小相等。这三个分数的分子、分母都不相同,但是它们的大小却完全相同,它们的分子、分母各是按照什么规律变化的呢?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请代表发言。

  随着学生汇报,老师板书。

  教材59页第8题。

  观察以上例子,你得出什么结论?(学生讨论,汇报。)

查看全文

《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学设计(精选16篇)

《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学设计 篇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知道分数基本性质与整数除法中商不变性质的关系。能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把一个分数化成分母相同而大小不变的分数;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抽象概括及动手实践的能力,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思维。

  过程与方法:

  经历探究分数基本性质的过程,感受“变与不变”,“转化”等数学思想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积极主动的情感状态,养成注意倾听的习惯,体验互助合作的乐趣。

  教学重点:

  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会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

  教学难点:

  自主探究出分数的基本性质

  教学准备:

  PPT课件、每小组准备三个同样大小的圆形纸片、三张完全一样的长方形(正方形)纸、直尺、彩笔等。

  教学流程:

  一、故事导入激趣引思

  引言:细心的同学一定听出来了,刚刚老师播放的是哪部动画片的主题歌?对,我们今天的学习就从西游记的故事说起。

  讲故事:话说唐僧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一路上历经磨难。一天,他们走得又累又饿,幸好路过一个村庄,化缘得到三块同样大小的饼。唐僧心想:三块饼,四个人不太好分呀!但是很快他就想到了一个分饼的方案,他对徒弟们说:我准备将第一块饼,平均分成2份,八戒吃其中的二分之一;将第二块饼平均分成4份,沙和尚吃其中的四分之二;将第三块饼平均分成8份,悟空吃其中的八分之四,你们同意这样的分配方案吗?师父的话音未落,猪八戒便跳出来说:“我不同意这样的分法,师父你太偏心了,凭什么猴哥吃那么多有八分之四,而我却吃那么少才二分之一。同学们,请你们判断一下,猪八戒说的对吗,师父真的偏心吗?

查看全文

《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学设计(精选7篇)

《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学设计 篇1

  学习目标:

  1.使学生初步理解并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知道分数的基本性质与整数除法中商不变的规律之间的联系。

  2.会运用分数基本性质把不同分母的分数化成分母相同而大小不变的分数。

  3.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抽象概括能力和观察能力。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感受学习数学知识的价值。

  学习重点:归纳分数的基本性质,并运用性质转化分数。

  学习难点:归纳分数的基本性质,并运用性质转化分数。

  学习准备:教学课件。

  学习过程:

  环节预设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复习导入 1.直接口答下面各题的商,说说是怎样想的?根据什么知识?

  120÷20=

  (12O×3)÷(30×3)=

  (120÷10)÷(30÷10)=

  2、分数与除法有什么联系? 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 通过复习导入,引导学生观察思考,从而提出本节课课题。

  二、合作探究 1.教学教材第57页的例1。

  让学生拿3张同样的长方形纸片,平均分成2份、4份、8份,并分别表示其中的1份、2份、4份,涂上颜色,分别用分数表示涂色部分

  问:把3张纸条的左端对齐,平放在桌上。观察比较,你发现了什么?

  通过动手操作、观察比较,我们知道、这三个分数的大小相等。这三个分数的分子、分母都不相同,但是它们的大小却完全相同,它们的分子、分母各是按照什么规律变化的呢?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请代表发言。

  随着学生汇报,老师板书。

  教材59页第8题。

  观察以上例子,你得出什么结论?(学生讨论,汇报。)

查看全文

百分数应用教学设计(通用2篇)

百分数应用教学设计 篇1

  教材分析:储蓄存款利息的计算与百分数的知识密切相关,本课是在学生掌握了解百分数的一般应用题之后,学习解答有关利息的计算问题.教材设计了每个学生都熟知的"过年拿压岁钱一一存银行一一得利息"的情景,引人新课,使学生感受到利息的计算就来源于自己的生活实际.然后在学生认识了"本金,利息,和利率"之后,利用规定的算法计算利息及税后利息.

  利息有规定的算法,我认为把算法告诉学生,理解算法的数量关系,是比较适宜的教学方法.

  教学目标:

  1, 初步认识储蓄的意义,理解本金,利息和利率的含义.

  2, 掌握利息的计算方法,会正确计算存款利息.

  3, 使学生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教学准备:计算器 存款单 现行存款利率表 课前了解储蓄的知识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从古到今,每逢过年,大人们都会送给孩子们压岁钱,以祝愿小孩子们岁岁平安.相信大家都能得到压岁钱吧,说一说你们是怎么处理自己的压岁钱的.......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引入新课,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有着密切联系,从而主动参与教师组织的数学活动.)

  二,新授

  (一)了解储蓄的知识,认识本金,利息,利率

  1,认识交流:介绍有关储蓄的知识.如存款方式......

  2, 认识现行年利率表.说一说你已经了解到了什么,如存期越长,年利率越高.

  (加强课前积累,为课内学习奠定基础,培养学生到生活中学习数学的意识)

  3, 认识本金,利息和利率

  ▲出示真实存单,认识本金与利息,本金指存入银行的钱;利息指多支付的钱;(本环节可以由学生课前了解,向大家介绍)

查看全文

百分数的应用教学设计(精选2篇)

百分数的应用教学设计 篇1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

  1、进一步认识“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意义,加深对百分数意义的理解。

  2、能解决“比一个数增加百分之几的数”或“比一个数减少百分之几的数”的实际问题,提高运用数

  3、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会百分数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理解“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意义,能解决有关“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注意问题】: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根据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和多百分之几的意义解决问题,而不是依靠记忆类型和套用公式方法解题。

  【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景,导入新课

  观看火车的相关课件!

  (出示课题:百分数的应用(二))

  谈话导入:同学们,在过去的几十年中,我国的老百姓出远门首选的交通工具便是火车,铁路系统也因其在交通客运中的地位而被人们称之为“铁老大”。但是,火车的服务质量、速度等却没有多大的改变。这种情况直到1997年至今,全国铁路经过多次大面积提速,而得以改变,人民群众坐火车出行也变得更加方便快捷!

  我们的好朋友淘气对此做了一个相关调查:

  二、小组合作,探索新知

  1、课件展示情景图

  从1997年至今,我国的铁路已经进行了多次大规模的提速,有一列火车,原来每小时行使80千米,提速后,这列火车的速度比原来增加了40%。现在这列火车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

查看全文

《百分数的应用》教学设计(精选16篇)

《百分数的应用》教学设计 篇1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

  1、进一步认识“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意义,加深对百分数意义的理解。

  2、能解决“比一个数增加百分之几的数”或“比一个数减少百分之几的数”的实际问题,提高运用数

  3、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会百分数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理解“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意义,能解决有关“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注意问题】: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根据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和多百分之几的意义解决问题,而不是依靠记忆类型和套用公式方法解题。

  【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景,导入新课

  观看火车的相关课件!

  (出示课题:百分数的应用(二))

  谈话导入:同学们,在过去的几十年中,我国的老百姓出远门首选的交通工具便是火车,铁路系统也因其在交通客运中的地位而被人们称之为“铁老大”。但是,火车的服务质量、速度等却没有多大的改变。这种情况直到1997年至今,全国铁路经过多次大面积提速,而得以改变,人民群众坐火车出行也变得更加方便快捷!

  我们的好朋友淘气对此做了一个相关调查:

  二、小组合作,探索新知

  1、课件展示情景图

  从1997年至今,我国的铁路已经进行了多次大规模的提速,有一列火车,原来每小时行使80千米,提速后,这列火车的速度比原来增加了40%。现在这列火车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

查看全文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