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震演练教案

时间:2025-04-05

防洪防汛演练教案(精选2篇)

防洪防汛演练教案 篇1

  为做好今年的防洪防汛工作,确保教育系统遇重大汛情能够高效有序地做好防洪防汛抢险救灾工作,根据区委、区政府相关工作精神,结合教育系统实际,制定本预案。

  一、指导思想

  统一思想,转变转念,立足防大汛、抗大灾、早部署、争主动,确保师生人身安全和教育资源的安全。

  二、防洪防汛工作的主要任务和措施

  1、落实责任制。认真落实以主要领导负责制为主要内容的各项防洪防汛责任制,完善规章制度,明确工作职责,责任落实到人。

  2、制定防洪防汛应急预案。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充分估计可能发生的问题,科学合理地制定防洪防汛工作应急预案。

  3、认真开展防洪防汛检查。在四月一日前对本单位校舍、教学仪器设备存放及防洪防汛除涝等设施进行全方位的检查,消除一切不利于度汛的隐患。

  4、组建防洪防汛抢险队伍。一旦出现汛情,直接参与防洪防洪防汛救灾行动。

  5、做好防洪防汛工作保障。投入一定资金,储备必要防洪防汛抢险物资,汛期实行24小时值班,确保信息畅通,妥善应对突发事件。

  三、领导指挥及抢险救灾机构

  1、建立教育系统防洪防汛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2、建立教育系统防洪防汛抢险突击队

  队长:

  队员组成:城区中小学校各10人;教育局机关20人。

  四、主要职责

  ㈠教育系统防洪防汛工作领导小组职责

  1、迅速接收与传达区防洪防汛部门和上级领导关于防洪防汛救灾的各项指令。

  2、部署和指挥实施防洪防汛救灾行动。出现险情,城区中小学、幼儿园直接受教育系统防洪防汛工作领导小组指挥;乡(镇)中小学校由各乡(镇)防洪防汛指挥机构指挥。

查看全文

设境演练 寓教于乐——《草》(通用14篇)

设境演练 寓教于乐——《草》 篇1

  教师在教学的巩固阶段,创设了学生背诗给家人听的情境。教师先后扮演了妈妈、哥哥、奶奶。下面是一个给“奶奶”听的片断。

  师:现在,我当你奶奶。你奶奶没文化,耳朵有点聋,请注意。

  生:奶奶,我背古诗给您听听好吗?

  师:好!背什么古诗?什么时候学的?

  生:背《草》,今天上午刚学的。

  师:那么多的花儿不写,干吗写草哇?

  生:(一愣)嗯,因为……因为草很顽强,野火把它的叶子烧光了,可第二年又长出了新芽!

  师:噢——我明白了。背吧!

  (生背)

  师:“离离原上草”是什么意思?我怎么听不懂?

  生:“离离”就是很茂盛的样子。这句诗是说,草原上的草长得很茂盛。

  师:还有什么“一岁一窟窿”?

  (众笑)

  生:不是“一岁一窟窿”,是“一岁一枯荣”。枯,就是干枯;荣,就是茂盛。春天和夏天,草长得很茂盛;到了冬天,就干枯了。

  师:后面两句我听懂了。你看俺孙女多有能耐,小小年纪就会背唐诗。

  (众笑)

  [评析]

  教师根据低年级学生学习的心理特点,并结合教学内容创设情境,通过师生表演练背古诗,让学生去感悟、识记和品味语言,寓知识教学于富有情趣的活动之中。

  这是一种较好的寓教于乐的方法。在游戏性的小品表演中,检测了形义较难的字词(离离、枯荣),加深了对中心思想的理解(干吗那么多花不写要写草哇),情境的设置与语言的训练有机地结合了起来。

设境演练 寓教于乐——《草》 篇2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一篇经典课文,从我们上中学时到现在,无论教材如何变化,这篇文章却为所有编写者青睐。这就是“经典”的魅力。

查看全文

高考综合模拟演练学案(精选3篇)

高考综合模拟演练学案 篇1

  1.如果在去年,全社会销售商品总量为1000亿件,平均价格为1l0元,按实际需要发行纸币l万亿元。今年全社会商品价格总额提高10%,实际发行纸币1.2l万亿元。其它条件不变。这会引起

  a.通货膨胀,物价水平上涨5%    b.通货膨胀,物价水平上涨10%

  c.通货膨胀,物价水平上涨15%    d.通货紧缩,物价水平下欧5%

  2. XX年5月13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了民间资本进入法律法规未明确禁止准入的行业和领域,规范设置投资准入的门槛。这种对民间资本“非禁准入”的原则,有利于(  )

  a.让民营经济发展为公有制经济的有益补充

  b.促使民营经济发展壮大为国民经济的支柱

  c.为民营企业创造更多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d.发挥民营企业对社会主义经济的促进作用

  3.假设某企业XX年的生产条件属于社会平均水平,生产一件甲种商品的劳动耗费为6元,产量为10万件。XX年该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50%。其他条件不变。那么,该企业生产甲种商品的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和价值总量分别为

  a.4元、60万元         b.8元、90万元

  c.6元、90万元        d.6元、120万元[ks5u]

  4.建设“学习型社会”,是新世纪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学习型社会”的内在要求是(   )

  a.全民学习,终身学习           b. 推动教育信息化和构建终身教育体系

查看全文

设境演练 寓教于乐——《草》(精选13篇)

设境演练 寓教于乐——《草》 篇1

  教师在教学的巩固阶段,创设了学生背诗给家人听的情境。教师先后扮演了妈妈、哥哥、奶奶。下面是一个给“奶奶”听的片断。

  师:现在,我当你奶奶。你奶奶没文化,耳朵有点聋,请注意。

  生:奶奶,我背古诗给您听听好吗?

  师:好!背什么古诗?什么时候学的?

  生:背《草》,今天上午刚学的。

  师:那么多的花儿不写,干吗写草哇?

  生:(一愣)嗯,因为……因为草很顽强,野火把它的叶子烧光了,可第二年又长出了新芽!

  师:噢——我明白了。背吧!

  (生背)

  师:“离离原上草”是什么意思?我怎么听不懂?

  生:“离离”就是很茂盛的样子。这句诗是说,草原上的草长得很茂盛。

  师:还有什么“一岁一窟窿”?

  (众笑)

  生:不是“一岁一窟窿”,是“一岁一枯荣”。枯,就是干枯;荣,就是茂盛。春天和夏天,草长得很茂盛;到了冬天,就干枯了。

  师:后面两句我听懂了。你看俺孙女多有能耐,小小年纪就会背唐诗。

  (众笑)

  [评析]

  教师根据低年级学生学习的心理特点,并结合教学内容创设情境,通过师生表演练背古诗,让学生去感悟、识记和品味语言,寓知识教学于富有情趣的活动之中。

  这是一种较好的寓教于乐的方法。在游戏性的小品表演中,检测了形义较难的字词(离离、枯荣),加深了对中心思想的理解(干吗那么多花不写要写草哇),情境的设置与语言的训练有机地结合了起来。

设境演练 寓教于乐——《草》 篇2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查看全文

说课反思:在演练中成长

每次一说到说课,对于我个人来说还是比较害怕和紧张的。其实有时候只是害怕这种场面和过程。一个人说课的好坏,它取决于你每次教学活动开展的成功与否。说课活动也相当于幼儿教师的基本功,在每次的比赛和考编活动中都有,说课的重要性可想而知。通过本次的说课演练,让我们对说课活动的方式和技巧有了更深的认识和理解。
    在活动前师训负责人也通过自己对说课的认识和理解以及在考编活动中的心得跟我们全体老师做了一个小小的讲座。从她的讲述中,再加上自己的领悟,也对说课活动中总结了点滴技巧。比如说在阐述教材分析时应该先说说孩子的原有经验和分析幼儿的现状,以及教师对教学活动中对幼儿有些什么帮助。通过怎么样的方式、方法对孩子的哪些方面有所提高。再说准备中应该说清楚知识经验准备和物质材料的准备,分别有哪些?这样评委一听就明白了需要用到哪些准备,哪些经验孩子在活动前是需要达到的。讲述各个环节时要仔细的讲清楚孩子们在活动的环节分为哪几部分,这些部分分别是由采用了什么方法和策略。这样一来可以让评委听得明明白白。更重要的是在讲述过程时一定要说清楚难点、重点在哪个环节突破,用什么样的提问和方法解决重难点。通过说课的讲座再一次升入,让我感受到说课的环节以及该怎么说,用什么样的方式来说,有了更深的认识和了解。
    在抽到主题式说课——马路上的车,其实这样的主题在中班第一学期时,我们也上过,而且一拿到这样的主题,就知道可以设计多领域的教学活动。我经过思考和梳理后,把教学活动的主方向定位社会,其实马路上的车子有很多,无论从外形、颜色、功用来说都有很多。所以把活动的重点定为了解各种各样车子的功用。难点定为设计各种功用的车子。在环节的设计上采用层层递进和各种策略同时进攻的方式,达到预期的目标。但在环节的设计上可能考虑的点有点多和复杂,涉及的面太广了,可以在范围上加以缩小。不然在活动的展开上对于幼儿来说太难了,也不利于教学知识点的挖深和扩展。

查看全文

高考综合模拟演练学案(二)

一、选择题
1.股市和楼市的过度活跃和投机过热,往往是通胀的前奏。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XX年要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管理通胀预期对于货币政策来说关键是                                           (   )
a.增发国债,提高税率,增加财政支出 
b.提高存贷款利率,减少货币供应量
c.货币供应量要与宏观经济形势相适应 
d.降低存贷款利率,鼓励投资和消费
2.某国当局宣布,从XX年12月1日起全面推行货币改革,旧货币停止使用,旧有的货币100元兑换新币1元。这种新币
①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②价值是旧币价值的100倍  ③国家有权决定其面值,但无权决定其购买力  ④其流通事关该国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3. XX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前,北京市政府在四大城区以财政补贴方式推广500万只节能灯,以“7角”或“1元”的超低价格向居民出售。这里的“7角”或“1元”
a.是节能灯的价格,但不是节能灯价值的货币表现
b.属于财政资金,是社会总需求的一部分
c.是观念中的货币,执行着价值尺度的职能
d.是现实中的货币,执行着流通手段的职能

查看全文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