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诗两首教案

时间:2025-04-05

《儿童诗两首》教案(通用13篇)

《儿童诗两首》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独立阅读课文,想象诗歌描绘的意境;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感受童年幸福快乐的生活和美好的愿望。

  2.认识本课生字,背诵喜欢的诗歌。渗透写法,尝试写儿童诗。

  [课时安排]:1课时

  [课前准备]:

  [教学过程]:

  一、导读引入,激发兴趣

  1.投影出示:童年是一幅,画里有我们五彩的生活;童年是一首歌,歌里有我们的幸福和欢乐;童年是一个梦,梦里有我们的想象和憧憬。

  2.指名读,师生配乐读这三句。

  3.让学生谈谈读后感受。

  4.师小结:这短短一组排比句就像一首诗,描绘了童年生活的美好与快乐。这节课我们一起读几首描写童年的诗

  二、学习《我想》

  1.自读感知。师:初读诗歌,不仅要读正确,还要用心去感受。请自由把课文读几遍,把字音读准确,把诗读流利。

  2.点拨感悟:

  (1)指名分小节读,正音,认识生字:“丫”(这个字形像什么?怎么记住它?)“汲”(给这个字换个偏旁,比较“汲”和“吸”)。

  (2)从这首诗中我们知道了在美好的春天里,作者有哪些愿望呢?你觉得“我”的想法美吗?你是从哪些词句体会到的?(指导学生抓住“安在、带着、牵着、悠;接、伸进、汲取、长等词及带有这些词的句子边读边想像感悟。)

  (3)感情朗读

  师:从这首简短的小诗中,我们感受到了一个孩子神奇的幻想和美好的向往,感受到了儿童诗语言的美妙,怎样才能读出我们的感受呢?我们也要边读边想像,才能入情入境,请同学们自由练读,看看谁能通过朗读表现作者美好的愿望,表达自己的感受。

查看全文

《儿童诗两首》教案(精选15篇)

《儿童诗两首》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认识本课生字,背诵喜欢的诗歌。如果有兴趣,尝试写一首儿童诗。

  2.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童年幸福快乐的生活和美好的愿望。

  3.过程与方法:能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想象诗歌描绘的意境。

  教学重点

  想象诗歌描绘的意境,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感情。

  教学难点

  想象诗歌描绘的意境,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感情。

  教学方法

  导学法。朗读法,质疑探究法。

  教学准备

  1.磁带;

  2.按要求预习课文,自学生字词;

  3.找几首儿歌读一读;

  4.了解《水浒传》里的英雄人物。

  教学设计:

  一、学习《我想》

  (一)导读引入,激发兴趣 指名读导读部分的前三句。

  师导:今天我们要学习两首儿童诗。刚才同学们读的这几句话实际也可以称得上是一首赞美童年的诗。现在请同学们把课文读一读,看看它能带给我们怎样的感受。

  (二)诵读诗歌,感悟想象

  1.生自由读诗。想想每个小节作者所表达的愿望。

  2.指名分小节读诗,想一想,每节写什么?

  3.指名说作者在每一个小节里所表达的美好心愿。

  4.说一说自己最喜欢哪一个小节,为什么?

  5.学生自由品读诗句。

  (1)“我”为什么想把眼睛装在风筝上?

  (2)“我”为什么想把自己种在春天的土地上?

  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如,平日里看见阳光的感受、脚踩土地的感觉以及结合天空、白云的样子和土地上草木葱翠的情景,谈感受。

  6.生展示读,并说说自己在读的过程中似乎看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查看全文

《儿童诗两首》教案(精选12篇)

《儿童诗两首》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独立阅读课文,想象诗歌描绘的意境;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感受童年幸福快乐的生活和美好的愿望。

  2.认识本课生字,背诵喜欢的诗歌。渗透写法,尝试写儿童诗。

  [课时安排]:1课时

  [课前准备]:

  [教学过程]:

  一、导读引入,激发兴趣

  1.投影出示:童年是一幅,画里有我们五彩的生活;童年是一首歌,歌里有我们的幸福和欢乐;童年是一个梦,梦里有我们的想象和憧憬。

  2.指名读,师生配乐读这三句。

  3.让学生谈谈读后感受。

  4.师小结:这短短一组排比句就像一首诗,描绘了童年生活的美好与快乐。这节课我们一起读几首描写童年的诗

  二、学习《我想》

  1.自读感知。师:初读诗歌,不仅要读正确,还要用心去感受。请自由把课文读几遍,把字音读准确,把诗读流利。

  2.点拨感悟:

  (1)指名分小节读,正音,认识生字:“丫”(这个字形像什么?怎么记住它?)“汲”(给这个字换个偏旁,比较“汲”和“吸”)。

  (2)从这首诗中我们知道了在美好的春天里,作者有哪些愿望呢?你觉得“我”的想法美吗?你是从哪些词句体会到的?(指导学生抓住“安在、带着、牵着、悠;接、伸进、汲取、长等词及带有这些词的句子边读边想像感悟。)

  (3)感情朗读

  师:从这首简短的小诗中,我们感受到了一个孩子神奇的幻想和美好的向往,感受到了儿童诗语言的美妙,怎样才能读出我们的感受呢?我们也要边读边想像,才能入情入境,请同学们自由练读,看看谁能通过朗读表现作者美好的愿望,表达自己的感受。

查看全文

《9.儿童诗两首》教案(精选9篇)

《9.儿童诗两首》教案 篇1

  学习目标

  1.借助拼音读准本课出现的生字“丫”,读读记记“花苞、柔软、柳絮、喧闹、梳妆、虎牙、水墨画”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朗读课文,感受儿童丰富的想象力,体会童年生活的快乐。感悟儿童诗的特点。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独立阅读课文,体会儿童丰富的想象力,感受童年生活的快乐,激发学生读儿童诗的兴趣。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童年是一幅画,画里有我们五彩的生活,童年是一个梦,梦里有我们的想象和憧憬。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儿童诗两首》,分享童年的快乐。

  2.板书课题,齐读。

  二、初读感知:

  1.自由读诗,读通顺,读流利。

  2.指名读,集体正音。

  3.自主提问:你想带什么问题学习这两首诗?

  4.梳理问题:

  (1)“我”有哪些愿望?那个愿望最令你神往?那是一个怎样的情景?

  (2)《童年的水墨画》描写了哪些学习生活场景?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三、自主学习:

  1.默读思考,勾画圈点。

  2.小组内交流。

  3.汇报反馈: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1)自由汇报。

  (2)立体交流。

  (3)感情朗读。

  4.体会写法:默读两首诗,思考这两首诗在表达方式上有什么特点?

  第一首,每小节的结构基本相同,每一小节都以“我想……”作为开头,表达自己的梦想。每一小节里都有一个叠音词如“悠呀,悠──”“长呀,长──”这样的语句。

  第二首,主要通过捕捉镜头来记录童年生活场景,有一种动态的美,还有一定的故事情节性。

查看全文

儿童诗两首教案(精选8篇)

儿童诗两首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借助拼音读准本课出现的生字丫,读读记记花苞、柔软、柳絮、喧闹、梳妆、虎牙、水墨画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朗读课文,感受儿童丰富的想象力,体会童年生活的快乐。感悟儿童诗的特点。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独立阅读课文,体会儿童丰富的想象力,感受童年生活的快乐,激发学生读儿童诗的兴趣。

  课前准备

  学生搜集喜欢的儿童诗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出示童年图,孩子们回忆童年中的趣事,讲给大家听听,一起分享快乐。

  童年是一幅画,画里有我们五彩的.生活,童年是一个梦,梦里有我们的想象和憧憬。今天我们就来学习9儿童诗两首(板书)分享童年的快乐

  二、初读儿童诗,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诗,读通顺,读流利。

  2.找喜欢的伙伴读诗、互评、互相正音。

  3.再自由读诗,把不理解的词语勾画出来。

  (三)再读儿童诗,交流学习

  1.再读诗,把你印象最深的地方勾出来

  2.指名学生读自己喜欢的诗

  你最喜欢哪首诗?为什么?

  预设:《我想》写了一个孩子一连串美妙的幻想,想把小手安在桃树枝上,想把脚丫接在柳树根上,想把眼睛装在风筝上,想把自己种在土地上,童年美好幸福。表示动作的词既准确又形象,如安、接、装、种、悠、长、望、飞

  《童年的水墨画》使我感受到童年快乐

  3.小组内读诗,

  4.全班齐读此诗。

  (四)想象画面,体会情感

  1.教师配乐朗读,学生闭目想象。

查看全文

《9.儿童诗两首》教案(精选6篇)

《9.儿童诗两首》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借助拼音读准本课出现的生字“丫”,读读记记“花苞、柔软、柳絮、喧闹、梳妆、虎牙、水墨画”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朗读课文,感受儿童丰富的想象力,体会童年生活的快乐。感悟儿童诗的特点。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独立阅读课文,体会儿童丰富的想象力,感受童年生活的快乐,激发学生读儿童诗的兴趣。

  课前准备: 学生搜集喜欢的儿童诗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出示童年图,孩子们回忆童年中的趣事,讲给大家听听,一起分享快乐。

  童年是一幅画,画里有我们五彩的生活,童年是一个梦,梦里有我们的想象和憧憬。今天我们就来学习9 儿童诗两首(板书)分享童年的快乐

  二、初读儿童诗,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诗,读通顺,读流利。

  2.找喜欢的伙伴读诗、互评、互相正音。

  3.再自由读诗,把不理解的词语勾画出来。

  (三)再读儿童诗,交流学习

  1.再读诗,把你印象最深的地方勾出来

  2.指名学生读自己喜欢的诗

  你最喜欢哪首诗?为什么?

  预设:《我想》写了一个孩子一连串美妙的幻想,想把小手安在桃树枝上,想把脚丫接在柳树根上,想把眼睛装在风筝上,想把自己种在土地上,童年美好幸福。表示动作的词既准确又形象,如“安、接、装、种、悠、长、望、飞”

  《童年的水墨画》使我感受到童年快乐

  3.小组内读诗,

  4.全班齐读此诗。

  (四)想象画面,体会情感

查看全文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