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诗教学设计

时间:2025-04-05

儿童诗教学设计(通用12篇)

儿童诗教学设计 篇1

  教学目标

  1、学习《阳光》、《太阳》两首童诗,体会诗歌语言特点,仿写《太阳》一诗。

  2、学习《夕阳》、《为天量身高》和《标点符号》三首童诗,体会诗人的奇思妙想,指导学生写一首想象诗。

  3、让学生体会到:想成为小诗人要拥有一颗爱心,拥有一双发现的眼睛,拥有一个富有想象力的脑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学习《阳光》和《太阳》两首诗,仿写《太阳》一诗。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今天孙老师想成为魔术师,在课堂上把你们每个人变成小诗人,你们愿意吗?怎么成为小诗人呢?我们先来看看人家诗人写的儿童诗。

  二、学习林武宪的《阳光》

  1、读熟《阳光》

  2、品味《阳光》

  (1)、为什么说“爬着”、“笑着”、“流着”、“亮着”?

  (2)、“流着”能否改为更恰当的词呢?

  3、仿说《阳光》

  (1)阳光在树上________,

  (2)阳光在路上________,

  三、学习梁上泉《太阳》

  1、齐读《太阳》

  2、品味《太阳》:你认为什么地方写得好?

  3、仿写《太阳》

  (1)、在山顶,

  太阳是被___________;

  (2)、在学校,

  太阳是被___________;

  四、总结两首诗的特点,练写小诗

  1、这两首诗有什么特点呢?

  (1)、句子整齐(2)、语句简洁(3)、想象合理

  2、以《太阳》为题,仿照《阳光》或《太阳》写一首小诗。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学习《夕阳》、《为天量身高》和《标点符号》三首诗,练习写想象诗。

查看全文

儿童诗《我想》教学设计(通用16篇)

儿童诗《我想》教学设计 篇1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2.使学生理解诗的内容,体会表达的思想感情。

  3.鼓励学生大胆想象、仿照课文再续编一段诗歌。

  4.对学生进行爱祖国、爱家乡的思想教育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使学生理解诗的内容,体会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大胆想象、仿照课文再续编一段诗歌。

  一、谈话导入,揭题。体会儿童奇特的想象

  1、师出示符号“0”,让学生根据 “0”的形态特点观察、想象:“0”是什么?

  生:数字零、字母0、鸡蛋、石子、张开的嘴、圆圆的盘子、圆圆的月亮、红红的太阳…

  师:同学们,你们的想象力很丰富,能把一个简单的符号想象成一个个事物。接下来老师还要考考你们,能从这样的句子中想到什么?

  2、师:出示“小手﹢桃树枝”,如果把你的小手安在桃树枝上,会长出什么呢?(预设:我会长出稚嫩的花蕾,在阳光下尽情地绽放。我会长出稚嫩的枝条,在春风春雨中尽情地生长。)

  师:此时的你会有些什么想法?(预设:我会与树上的小鸟、桃树枝、桃树叶成为好朋友。我会让小鸟在我的枝条上筑巢、搭窝,让鸟的家族自由地歌唱。

  3、出示“脚丫十柳树根”,如果把你的脚丫接在柳树根上,又会长出什么呢?

  (预设:我会长好多好多的根。我会发好多好多的芽。我会长出很多很多的柳枝、柳叶。我会长出很多很多的柳树,长成一片茂盛的柳树林子。)

  师:此时的你会有些什么愿望?(预设:我会给人们遮荫,让我的同学在树下乘晾、读书……)

查看全文

儿童诗《我想》教学设计(通用15篇)

儿童诗《我想》教学设计 篇1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2.使学生理解诗的内容,体会表达的思想感情。

  3.鼓励学生大胆想象、仿照课文再续编一段诗歌。

  4.对学生进行爱祖国、爱家乡的思想教育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使学生理解诗的内容,体会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大胆想象、仿照课文再续编一段诗歌。

  一、谈话导入,揭题。体会儿童奇特的想象

  1、师出示符号“0”,让学生根据 “0”的形态特点观察、想象:“0”是什么?

  生:数字零、字母0、鸡蛋、石子、张开的嘴、圆圆的盘子、圆圆的月亮、红红的太阳…

  师:同学们,你们的想象力很丰富,能把一个简单的符号想象成一个个事物。接下来老师还要考考你们,能从这样的句子中想到什么?

  2、师:出示“小手﹢桃树枝”,如果把你的小手安在桃树枝上,会长出什么呢?(预设:我会长出稚嫩的花蕾,在阳光下尽情地绽放。我会长出稚嫩的枝条,在春风春雨中尽情地生长。)

  师:此时的你会有些什么想法?(预设:我会与树上的小鸟、桃树枝、桃树叶成为好朋友。我会让小鸟在我的枝条上筑巢、搭窝,让鸟的家族自由地歌唱。

  3、出示“脚丫十柳树根”,如果把你的脚丫接在柳树根上,又会长出什么呢?

  (预设:我会长好多好多的根。我会发好多好多的芽。我会长出很多很多的柳枝、柳叶。我会长出很多很多的柳树,长成一片茂盛的柳树林子。)

  师:此时的你会有些什么愿望?(预设:我会给人们遮荫,让我的同学在树下乘晾、读书……)

查看全文

儿童诗《我想》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2.使学生理解诗的内容,体会表达的思想感情。
  3.鼓励学生大胆想象、仿照课文再续编一段诗歌。
  4.对学生进行爱祖国、爱家乡的思想教育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使学生理解诗的内容,体会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大胆想象、仿照课文再续编一段诗歌。
一、谈话导入,揭题。体会儿童奇特的想象
1、师出示符号“0”,让学生根据 “0”的形态特点观察、想象:“0”是什么?
生:数字零、字母0、鸡蛋、石子、张开的嘴、圆圆的盘子、圆圆的月亮、红红的太阳…
师:同学们,你们的想象力很丰富,能把一个简单的符号想象成一个个事物。接下来老师还要考考你们,能从这样的句子中想到什么?
2、师:出示“小手﹢桃树枝”,如果把你的小手安在桃树枝上,会长出什么呢?(预设:我会长出稚嫩的花蕾,在阳光下尽情地绽放。我会长出稚嫩的枝条,在春风春雨中尽情地生长。)
师:此时的你会有些什么想法?(预设:我会与树上的小鸟、桃树枝、桃树叶成为好朋友。我会让小鸟在我的枝条上筑巢、搭窝,让鸟的家族自由地歌唱。
3、出示“脚丫十柳树根”,如果把你的脚丫接在柳树根上,又会长出什么呢?
(预设:我会长好多好多的根。我会发好多好多的芽。我会长出很多很多的柳枝、柳叶。我会长出很多很多的柳树,长成一片茂盛的柳树林子。)
师:此时的你会有些什么愿望?(预设:我会给人们遮荫,让我的同学在树下乘晾、读书……)
4、出示“眼睛十风筝”,如果把你的眼睛装在风筝上,你会看到些什么?

查看全文

《儿童诗两首》 教学设计(精选12篇)

《儿童诗两首》 教学设计 篇1

  学习目标

  1.借助拼音读准本课出现的生字"丫",读读记记"花苞、柔软、柳絮、喧闹、梳妆、虎牙、水墨画"等词语。

  2.朗读课文,读出童年的幸福快乐。

  3.通过朗读课文,感受儿童丰富的想象力,感悟儿童诗的特点。

  4、通过学习诗歌,会仿照《我想》前四小节写诗句。

  评价设计:

  1、目标1通过课前预习,课上检查的方式了解和指导,使全班100%的学生会读生字"丫",认识"花苞、柔软、柳絮、喧闹、梳妆、虎牙、水墨画"等词语。

  2、目标2通过多种方式的朗读、课堂观察、教师点评、读悟结合的方式,使全班80%以上的学生会读出童年的快乐。

  3、目标3通过课堂观察学生的表情,以及学生回答问题来检查。

  4、目标4通过课堂小练笔来检测。

  过程预设:

  一、谈话引入

  童年是一幅画,画里有我们五彩的生活,童年是一个梦,梦里有我们的想象和憧憬。今天我们就来学习9 儿童诗两首 (板书)分享童年的快乐。

  二、教师范读,激发情感。

  三、初读儿童诗,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诗,读通顺,读流利。

  2.找喜欢的伙伴读诗、互评、互相正音。

  3.再自由读诗,把不理解的词语勾画出来。

  四、品读诗歌,深化情感。

  1.再读诗,把你印象最深的地方勾出来

  2.指名学生读自己喜欢的诗

  你最喜欢哪首诗?为什么?

  《童年的水墨画》使我感受到童年快乐

  3.小组内读诗,

  4.全班齐读此诗。

  五、想象画面,体会情感

查看全文

儿童诗两首教学设计(精选13篇)

儿童诗两首教学设计 篇1

  教学过程:

  一、学习《我想》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师:同学们,通过本组前几篇课文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我们的童年生活因为无忧无虑而快乐,因为有了梦想而精彩。现在谁原意来告诉大家你的愿望是什么?

  2.是呀,大家的愿望是那么多,那么美好。这不,有一个孩子就把自己的愿望写进了诗里,他的愿望是什么呢?赶紧去书上读读吧。(师板书课题)

  (二)初独诗歌,明白大意

  1. 生带着问题自由朗读诗歌。

  2.全班交流每小节所表达的美好愿望,师相机板书。

  (三)精读诗歌,进入情境

  1.师:这么多个愿望中,哪个最令你神往呢?说说理由。

  2.生再读诗,并在令自己神往的愿望旁做批注。

  3.指名诵读令自己最神往的愿望,想象画面,说出理由。

  (四)赏析诗歌,领悟写法

  1.生自由朗读全诗,体会这首诗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

  2.小组交流自己的发现.

  3.师引导小结:

  a.每一小节都以“我想……”作为开头,表达自己的梦想。

  b.每一小节里都有一个叠音词如“悠呀,悠──”“长呀,──”这样的语句。

  c.押韵。

  4.师配乐范读,生想象画面。

  5.全体配乐齐读,感受诗歌的韵律、节奏

  二、学习《童年的水墨画》

  (一)自由读诗

  1.生自由朗读全诗,理解诗歌大意,在不理解的地方的打上“?”。

  (二)理解大意

  1.指名生读诗,其余生边听边试着概括主要内容。

  2.生回答,教师随机板书。

  三)赏析诗句

  1..诵读印象最深的童年生活镜头,划出写得精彩的语句,反复诵读体会。

查看全文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