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曲教学(通用2篇)
歌曲教学 篇1
音乐课中的歌曲教学,学生唱会的很多,但唱好的,唱出韵味的却很少,这一点,我觉得应从几方面来找原因。a我们是否一开始确定的目标就太低,太表层,这必然导致这一结果,这也反应出教师是否重视这一教学。b学生的学唱态度、学唱方法、姿势及对歌曲的表现都是需要教师去纠正、指导的。如普遍出现的学生“喊”唱现象应让学生轻声去唱,并聆听自己的声音并去辨别哪种声音好,这样既可改正错误,又可提高审美体验能力。
歌曲教学 篇2歌曲教学是中小学音乐教学活动中十分重要的内容。在歌曲教学中,为了完成教学目标,我们需要围绕歌曲的重点,关注歌曲中的难点,进行层层深入的教学。在歌曲教学中,解决好重难点教学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
歌曲的重难点,尤其是歌曲学习过程中难点的出现是有规律性的,掌握了这些规律性,将对我们的音乐教学带来许多帮助。今天,我想就这一话题提一些自己粗浅的看法,供大家参考。
所谓歌曲教学中的重点,是指为完成歌曲教学目标,在歌曲教学中应着重体现的方面,如引导学生理解歌词的意义,感受歌曲的艺术形象,有感情地表达情趣与风格等。而歌曲教学中的难点,一般是指在歌曲教学中,学生较难掌握、表达的某些乐句,甚至是某个节奏、某个音、某个字,它一般只是歌曲中的某一片段。对于歌曲中的难点,我们可以从旋律、节奏、歌词、呼吸等方面去分析它们:
一、从旋律上看,下面这些可能是难点:
a) 变化音程:如游击队歌中的3 3 3 6 6 6 2 22 3 #4 5 -,有变化音。
歌曲《秋》的教案设计(精选4篇)
歌曲《秋》的教案设计 篇1
山东邹平实验三小 马玲玲
教学目标:
★学生能大胆、自信地演唱歌曲《秋》,从中表现劳动丰收的愉快、唱出劳动的美。
★启发学生利用自己的手、脚、嘴等身体部位为歌曲伴奏,即兴编创动作进行歌唱表演等
。
教学重、难点:
★能大胆、自信地参与创编、表演。
★能用优美的声音 演唱歌曲《秋》。
★让学生在各种音乐活动中,领悟到劳动的快乐、劳动的美。
教与学的准备:
课件、电子琴、道具
教学的安排:
1课时
一、激趣活动:(猜一猜)
1、教师模仿劳动的动作让学生猜。
2、指名学生,说说自己会做那些力所能及的事。
3、请个别同学上来表演一遍,其他同学猜一猜他在干什么(随电子琴播放出的节奏)
4、教师带着大家一起做动作(播放《秋》的歌曲音乐旋律)。
二、感受并学习歌曲主要节奏
导言:同学们刚才可爱的样子吸引来了两位小客人,你们想认识他们吗?它们想考考大家
,它们敲一段节奏后,你们能模仿出来吗?试一试!
用口技模仿节奏。(这一练习为之后的为歌曲伴奏,奠定了基础,分散了难点)。
三、学习歌曲:
导言:同学们这么聪明肯定能听出他们在干嘛!你们听!
1、观看课件,使学生理解歌词大意。
2、学生学习歌词。
3、欣赏《秋》歌曲mtv。
4、教师范唱。
5学生张口默唱。
6、轻声唱。
7、启发学生带着高兴的情绪演唱《秋》。教师与学生合作演唱《秋》。
抗日救亡歌曲联唱(精选2篇)
抗日救亡歌曲联唱 篇1
第21课 历史的回响——“抗日救亡歌曲联唱”
——学习与探究之四
活动目标
通过学唱优秀的、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抗日救亡歌曲,重温历史,加深对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解放战争的理解。
从抗日救亡歌曲的词曲内容、创作背景中获取丰富的历史信息,提高从艺术作品的角度来了解历史和感知历史的能力。
在学唱抗日救亡歌曲的过程中,真切体会抗日战争时期亿万民众奔赴战场、捍卫中华民族的爱国情感和万众一心、同仇敌忾的高昂斗志。
学习通过多种途径查找相关资料、学唱抗日救亡歌曲,以及交流学唱后的感受,培养主动获取历史知识的能力。
通过小组合作收集资料、布置场景、合唱救亡歌曲,培养互相帮助和集体协作的精神。
活动准备
学生熟悉所学课文中反映抗日救亡音乐作品的内容,掌握背景性知识。
全班分四个小组,组内分工协作。教师给学生提供参考书目。各组或查阅书面、影像资料,或借助互联网技术,或采访相关人士(经历过抗日战争的老同志)收集以下资料:(1)有关抗日救亡歌曲作者、词曲内容等方面的资料;(2)有关抗日救亡音乐作品的影像资料片,诸如影片{英雄儿女) (青春之歌》、伴唱带等;(3)与抗日救亡运动相关的历史图片、标语等。
教师将课文中列出的抗日救亡歌曲印成歌片,分发给学生,让学生学唱,每组同学至少学会3首(学生也可选择其他抗日救亡歌曲)。
每小组选出若干名代表组成参赛队,另抽出1名学生组成裁判组(其中记分员两名),各组其余学生均作为本参赛队的啦啦队。
买菜歌曲优秀教案(通用2篇)
买菜歌曲优秀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能有表情地演唱《买菜》,感受并表现劳动时的快乐。
2、回忆生活中劳动的动作,能随着音乐有节奏地律动。
3、培养小朋友从小做个爱劳动的勤劳人,激发一种积极向上,爱劳动、爱生活的态度。
活动准备:
磁带《买菜》,钢琴,录音机,各种蔬菜、太阳、我和奶奶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师:今天老师要来问问小朋友,你们在家有没有和爸爸妈妈一起做过家务事呢?谁上来用动作表示,让我们大家猜一猜。
幼儿上台用动作表示,其余小朋友来猜一猜。
师:小朋友们真不简单,能帮爸爸、妈妈做这么多事,真棒!今天,老师要给大家介绍一位新朋友,我们来听一听他在家里干了些什么事情呢。仔细听,一会告诉老师。
二、学习歌曲。
1、初听歌曲,感受歌曲情绪。
师:你听到了什么?
幼儿根据听到的内容回答,如果有些不能回忆出来,教师利用图片来帮助幼儿回忆。
并且让幼儿说说:鸡蛋长的什么样子啊?引出“圆溜溜”这个词语;青菜是什么颜色的啊?
母鸡还会怎么样啊?鱼的本领是什么啊?
教师通过引导让幼儿对这些菜有一个特征上的了解,并且通过复述来帮助幼儿理解和记忆歌词。
师:买了这么多的菜,装也装不下,拿也拿不下,你们会发出什么声音呢?
引导幼儿读“哎”时的那种解脱的感觉。
2、有节奏地朗读歌词。
把准备好的图片按照歌曲的内容摆好,让幼儿看图片有节奏的朗读歌词。表现菜的特征的歌词,让幼儿反复多次朗读。
歌曲:《丁冬小门铃》(通用3篇)
歌曲:《丁冬小门铃》 篇1
活动准备:
1、 歌曲录音。
2、 钢琴。
活动过程:
一、 复习歌曲《小宝宝要睡觉》。
1、 引导幼儿演唱时嗓音轻柔,速度缓慢地把摇篮曲的情感唱出来。
1、 简单进行歌表演,突出左手动作。
二、 欣赏新歌《丁冬小门铃》。
1、 感受乐曲欢快、愉悦地情感节奏。
2、 教师引导幼儿用左右手打节拍的.各种方法听音乐打准节奏。
3、 再次欣赏歌曲,感受歌曲意境。
三、 学唱歌曲。
1、 幼儿听音乐并跟教师念歌词。
2、 幼儿和教师一起唱歌曲。
3、 引导
幼儿想想可以根据音乐做什么表演动作。
活动目标:
1、 引导幼儿欣赏欢快的丁冬门铃声。
2、 激发幼儿喜欢唱歌、表演的情感。
歌曲:《丁冬小门铃》 篇2丁冬门铃响(一)
活动准备:
1. 歌曲录音。
2. 钢琴。
活动过程:
一. 复习歌曲《小宝宝要睡觉》。
1. 引导幼儿演唱时嗓音轻柔,速度缓慢地把摇篮曲的情感唱出来。
1. 简单进行歌表演,突出左手动作。
二. 欣赏新歌《丁冬小门铃》。
1. 感受乐曲欢快、愉悦地情感节奏。
2. 教师引导幼儿用左右手打节拍的各种方法听音乐打准节奏。
3. 再次欣赏歌曲,感受歌曲意境。
三. 学唱歌曲。
1. 幼儿听音乐并跟教师念歌词。
2. 幼儿和教师一起唱歌曲。
3. 引导
幼儿想想可以根据音乐做什么表演动作。
活动目标:
1. 引导幼儿欣赏欢快的丁冬门铃声。
2. 激发幼儿喜欢唱歌、表演的情感。
歌曲《夏》优秀教案(精选13篇)
歌曲《夏》优秀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知识:用自然的声音表现歌曲,了解音的唱名。
方法:听唱法与视唱法。
情感:通过学习音乐,感受夏天带给人们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重点:
用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学会演唱音的唱名。
难点:用唱名演唱歌曲。
教学准备:
多媒体、音乐课本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老师范唱一首关于夏天的歌曲《夏天的'雷雨》,让学生说说这首歌曲描写的是那个季节的情景。
师:同学们,谁能告诉我老师刚演唱的这首歌曲表现的是哪个季节的情景吗?
生:夏天。
师:说的非常对。同学们,在夏天我们都能做哪些有趣的事情呢?
生:......
师:今天,老师就带你们走进希腊美丽的海边,看看那里的人们在夏天,是如何在海边尽情玩耍的。
(出示希腊海滩的图片,播放希腊民族音乐。让学生感受人们在海滩嬉戏、玩耍的场面)
师:同学们,你们是不是觉得很美很羡慕呢?有机会也让你们的父母带你们去海边玩儿玩儿。不过,在水边玩可一定要注意安全啊。)
二、学习歌曲。
1、欣赏歌曲《夏》。
师:同学们,游览了希腊美丽的海滩,接下来再让我们一起在歌声中去感受一下人们在海边戏耍的情景,听完后请同学们说说这首歌曲的情绪如何,速度如何。
(师范唱歌曲,生随乐律动。)
2、生回答问题。
师:同学们,刚才你们所听到的歌曲叫做《夏》,是一首希腊儿歌,表现了人们在海边嬉戏玩耍的场景和对夏天的喜爱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