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美术上册教案(通用14篇)
二年级美术上册教案 篇1
一、教 材 分 析 :大嘴巴
本课大嘴巴是一节以折纸、剪贴装饰为主要内容的综合制作课,取材于深受儿童喜爱的传统自制折纸玩具——“东南西北”。大嘴巴其折法和折纸“东南西北”的折法完全相同,加上一步“粘合”,就成了“大嘴巴”的基本形。再通过剪、贴和添画的方法突出具象化的大嘴巴形象特征。
教材大嘴巴左页的折纸图示清晰明了,折法简单,学生一般都能自己识图制作。通过对教材右页范图的欣赏,学生可以了解剪贴装饰的基本方法和要求。教师则需帮助学生把握表现对象的形象特征,同时鼓励学生不受表现对象本身色彩、花纹的束缚,从而得到生动活泼、与众不同的作业效果。
由于本课大嘴巴从儿童熟悉的自制玩具入手,有亲切感,难度不大,学生大都能够轻松、愉快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在做好后展示、游戏的过程中,气氛尤其热烈。
小学美术教案二年级上册:09课 大嘴巴
二、教 学 目 标
掌握折和粘的方法制作出“大嘴巴”的基本形。
学会把握剪贴装饰的基本要求。
培养细致、耐心和整洁的习惯。
三、教 学 设 计
本课教学设计强调学生自主的学习行为,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从学生自己识图制作,到欣赏范图,分析剪贴装饰的基本要求和方法,再到如何把握表现对象的形象特征并制作出自己喜爱的“大嘴巴”形象,均以学生为主体,摒弃“填鸭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学习。
教学策略设计如下:
回忆导入——自学方法——观察分析——自主表现——交流评析——游戏活动。
二年级美术上册教案(通用16篇)
二年级美术上册教案 篇1
[教材分析]
孙悟空是神话故事《西游记》中的形象,他有七十二变、跟斗云、火眼金睛等能力,孙悟空大闹天宫、三打白骨精等惊险故事,都深深印在孩子们的脑海中。教材以孩子们熟悉的形象为内容,让学生找特征、变形象、巧制作,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表现能力和设计制作的能力教材以作品的形式展示名著的几个经典故事,体现美术教学的人文性:以简单的孙悟空造型图解其特征,帮助学生抓住特征,描绘惟妙惟肖的孙大圣;以不同造型特征的孙悟空形象,给学生们提供了想象的基础,激发设计与创作的热情;以活动画页制作步骤示例,一目了然,简单易懂,为学生提供了技法学习参考。同时,教材还提供了同龄人有代表性的范作,供学生学习借鉴。
[学情分析]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感知孙悟空的形象特点,设计制作变身的活动画页。教学中,首先可以收集各种孙悟空的故事和艺术造型素材,通过引导学生观察、解读和局部趣味组合练习等,认识孙悟空的形象特点;其次,可以设置各种有趣的“变身”游戏活动,解决孙悟空变身设计的难点,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设计思维,帮助学生理解不同的孙悟空形象设计的创意和方法;最后将设计的各种形象装订在一起,通过翻阅产生“变身”的效果,体验“设计·应用”的价值和意义,并与同学分享学习成果,增强学习兴趣和成功感。
[教学目标]
1.了解孙悟空艺术造型的特征,能进行其他“变身”造型设计。
2.依据孙悟空的艺术造型的特征,创作和多个“变身”形象,设计一本简单的画页。
二年级美术上册教案人民美术出版社(精选7篇)
二年级美术上册教案人民美术出版社 篇1
一、教材分析
本课大嘴巴是一节以折纸、剪贴装饰为主要内容的综合制作课,取材于深受儿童喜爱的传统自制折纸玩具——“东南西北”。大嘴巴其折法和折纸“东南西北”的折法完全相同,加上一步“粘合”,就成了“大嘴巴”的基本形。再通过剪、贴和添画的方法突出具象化的大嘴巴形象特征。
教材大嘴巴左页的折纸图示清晰明了,折法简单,学生一般都能自己识图制作。通过对教材右页范图的欣赏,学生可以了解剪贴装饰的基本方法和要求。教师则需帮助学生把握表现对象的形象特征,同时鼓励学生不受表现对象本身色彩、花纹的束缚,从而得到生动活泼、与众不同的作业效果。
由于本课大嘴巴从儿童熟悉的自制玩具入手,有亲切感,难度不大,学生大都能够轻松、愉快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在做好后展示、游戏的过程中,气氛尤其热烈。
二、教学目标
掌握折和粘的方法制作出“大嘴巴”的基本形。
学会把握剪贴装饰的基本要求。
培养细致、耐心和整洁的习惯。
三、教学设计
本课教学设计强调学生自主的'学习行为,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从学生自己识图制作,到欣赏范图,分析剪贴装饰的基本要求和方法,再到如何把握表现对象的形象特征并制作出自己喜爱的“大嘴巴”形象,均以学生为主体,摒弃“填鸭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学习。
教学策略设计如下:
回忆导入——自学方法——观察分析——自主表现——交流评析——游戏活动。
可从回忆“东南西北”这种玩具的角度导入新课,再通过教师的示范和展示引导学生转换思维,认识到经过怎样的变化就可成为本课的新玩具。接着引导学生看教材左页的折叠示范图,自学折法,折出“大嘴巴”的基本形。
二年级美术上册第九课《蜻蜓飞飞》教学设计(精选6篇)
二年级美术上册第九课《蜻蜓飞飞》教学设计 篇1
教材分析:蜻蜓是一种我们常见的小昆虫,学生对他们有着更直观的印象,描绘起来就会更加得心应手,教材展示了蜻蜓的写实图片,便于学生更细致的观察蜻蜓的外形特征,又展示了一部分学生的作品,便于学生学习表现的方法。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正处于思维缤纷的年龄,他们喜欢观察,喜欢思考,乐于表达。他们思维开阔,想象丰富,可塑性非常强,表现事物将更有创造力。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认真的观察蜻蜓,了解蜻蜓的基本结构,生活习性。
创作一幅以蜻蜓为主题的作品。
2.情感目标:让学生更加热爱自然,热爱同学,和对生活无限的赞美和对生命的无比尊重。
3.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欣赏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蜻蜓的外形特点和画面的情景组成。
教学准备:彩笔
教学过程:
环节一、
(设计思路:一年级的小学生思维简单而活跃,争强好胜的心理使他们更加热衷于智力游戏。谜语导课,能够快速抓住学生的思维,尽快进入课堂,而且,此谜面本身就紧紧抓住了蜻蜓的外形及习性。非常有利于本课的学习。)
1.谜语导入:
师:通过一段时间的共同学习,老师感觉咱们班的小朋友可聪明了,今天老师想出个谜语,相信大家一定很快就能猜出来。
身型苗条长又细,身后背着四面旗。
斗大眼睛照四方,气象预报它最内行。
(如果学生猜不出来,教师可以适当提示,)
生回答:蜻蜓。
2.师:大家真的是太聪明了,你们是怎么猜出来的?(请同学回答,学生会根据体型特征进行回答,通过交流,学生会对蜻蜓的外形有一个更直观的认识。)
北京版二年级美术上册教案 我爱老师
我爱老师
课 时:2
教学目标:简单的装饰设计,色彩的搭配,剪、粘、组合等基本制作技巧。通过造型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并使他们认识到美术与生活的关系,以及建立尊敬师长的观念。
教学重点:了解基本的制作技法。
教学难点:制作精美,设计有新意。创设情境,赏析激思
作业要求: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为自己喜欢的教师制作一份礼物
学生准备:根据自己的设计准备材料,如:彩纸、剪刀、胶水、毛线等等
教学过程:1、教师介绍一位自己最喜欢的老师,和喜欢老师的原因。
2、学生向大家介绍一下自己最喜欢的老师。
3、说一说: 9月10日是什么节?
4、讨论:
在老师的的节日里,我们能做些什么呢?
5、利用身边的材料制作一件或几件作品,送给你最喜爱的老师,表达你对老师的美好祝愿,好吗?
6、宣布小组活动内容及要求:
观察作品,按用途分类。
分组讨论制作方法及所用材料。
7、小组汇报。
根据要求进行分组学习,针对实物进行观察与讨论。
(按用途分:小挂件、相架、贺卡、装饰画等;制作方法:剪贴、编插等;所用材料:彩纸等。)
8、 欣赏观察、明确重点
看一看,说一说:
二年级美术上册全册教案(岭南版)
(二年级第三册)美术教案
(岭南板)
教学计划
一、 全册教学要求:
重点:是在小学一年级完成学习的基础上,让学生继续通过欣赏、绘画、工艺设计的制作活动,去感受美、认识美、欣赏美、进而表现美。
难点:着重感性,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喜欢,从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力、理解力、分析力、审美力和造型表现力,不断培养学生热爱美术、热爱自然、热爱美好事物。
要求:在教学中充分发掘教材中的教育因素,有极地、生动地对学生进行思政治教育和品德教育。
二、 教学课时安排:
1.全册共33课:
2.欣赏课2课。
3.绘画课21课。
4.工艺课8课。
5.自行补充教材2课。
三、 教学方法:
1.做到丰富多才多样,灵活有趣。
2.要贯彻启发式原则,采用多种教学形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使他们生动活波地学习,大胆地进行艺术表现和创造。
3.教师加强示范,充分利用课件、图片、影片、录象片等教学手段进行直观教学。
四、 教学近度表
周次 授课内容 课时 课前准备
一周 民间玩具世界和现代玩具世界(欣赏) 1 实物投影机
二周 我的玩具伙伴 1 实物投影机
三周 恐龙回来了 2 实物投影机
四周 巧救小昆虫 2 实物投影机
五周 可爱的玩具蛇 2 实物和范画
六周 美丽的子 2 实物投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