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乘法口诀课堂教案(精选10篇)
二年级乘法口诀课堂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使学生掌握6的乘法口诀,能熟练地用6的口诀进行计算,并培养学生初步的综合、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6的乘法口诀教学难点
用6的口诀进行计算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老师出示口算卡片,学生直接报得数,并指名说说你用了哪句口诀?
2、列式计算:1个53个4相加5的2倍
3、导入新课: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1~5的乘法口诀,这节课我们将学习6的乘法口诀。
板书课题:6的乘法口诀。
二、新授。
1、教学例题。
(1)出示例题图提问:图中的小朋友在做什么?
1次可以坐6人,2次可以坐多少人?3、4、5、6次呢?出示表格,让学生自己填写。
坐的次数123456
人数612
(3)一次可以坐6人,是几个6?怎样列出称法算式?你能说一句口诀吗?根据提问依次板书:
1个661=6一六得六提问:一六得六表示什么意思?(6和1乘,积是6)
(4)2次可以坐12人,是几个6?用乘法算怎样列式?
教学过程自我加减
请你们编出一句口诀。根据提问依次板书:
2个662=12二六十二
引导学生观察两个乘法算式:2个6比1个6多几?所以第二句口诀的得数比第一句多几?
(5)3个6、4个6、5个6、6个6相加,各是怎样列乘法算式?可以编怎样的口诀呢?请学生按次序写一道算式,编一句口诀,把85页上的乘法算式和口诀填完整。
(6)让学生说出每道算式和相应的每句口诀,老师依次板书算式和口诀。并指名说出每句口诀表示的意思。
二年级思想与品德教案(精选6篇)
二年级思想与品德教案 篇1
一、思想品德学科教学指导思想
思想品德教学的组织与实施,应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价值体系为导向,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应坚持课程改革的理念和要求,贯彻思想品德教学原则,进行教学改革,提高思想品德教学的实效性;应以思想品德课程标准为依据,遵循初中学生身心发展和思想品德形成与发展的规律。
思想品德教学应结合本省教育的实际情况,结合学校工作的要求,以学生为主体,积极开展教学工作。本科目教学要充分体现思想品德课程性质,能用知识解答学习上的课论问题,又能用所学知识解答生活中的一般现象,同时还要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二、学生情况简析
八年级学生对初中思想品德科目的学习有所了解,但也只是表面上的认识,还欠缺根本上的正确认识。本届八年级学生的总体表现不是很好,基础知识比较薄弱,学习态度还不够认真。
有个别学生的积极性很高,大部分学生还处于学习本科目的门槛边缘。随着难度的加大,学生遇到的困难增多,加上学生对思想品德科目的不重视,难免会在教学中出现许多困难。与其他科目比较,表面上看思想品德容易得分,但要真正取得不错的成绩,却非常让学生头痛。久而久之会打消学生对思想品德科目学习的积极性。所以,思想品德科目教学所面临的形势是比较严峻的。
三、教学目标与要求
思想品德课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旨在促进初中学生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与发展,为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本课程引导和帮助学生达到以下几个方面的目标。
人教版二年级《雷雨》教学设计(精选17篇)
人教版二年级《雷雨》教学设计 篇1
一、教材依据
《雷雨》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二年级下册》中的一篇描写夏季时节雷雨前后景色的优美小文。雨前“黑沉沉的乌云”那凝重的美;雨中大雨倾盆,涤荡万物的美;雨后彩虹高挂,清新隽永的美,无疑是大自然所给予孩子们的伟大的恩赐。这堂课通过形状生动的录像,逼真的雷雨录音,真实的照片,以及多种形式的朗读,深入地感受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美景。
二、设计思想
雷雨对于学生来说并不陌生,他们都有着一定的生活体验。教学中应努力让学生犹如亲身看到,听到,感觉到雷雨的情景,从而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与此同时,进行图文对照,沟通学生的学习与生活,遵循学生的心理特征。引导学生在体验、观察、阅读中感悟课文的内容,激发学生观察生活的兴趣,热爱自然的热情。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学会本课4个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新词,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通过观察比较,找出景物特点的办法。
3.理解课文内容,掌握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自然景象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
1、激发学生观察兴趣,培养学生认识自然的能力。
2、通过看课件与学文的结合,激发学生观察的兴趣,培养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学会热爱大自然、观察大自然、保护大自然。
四、教学重点
1.会认记本课时的4个生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理解课文所描写的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自然景象特点的。
湘版二年级下音乐教案(通用13篇)
湘版二年级下音乐教案 篇1
【教学内容】
学唱歌曲《小红帽》
【教学目标】
1.跟着老师模唱歌谱,根据故事情节,通过力度变化,在听听、唱唱、演演等活动中,指导学生能用愉快明亮的声音唱好歌曲,背唱这首歌曲。
2.通过有感情地演唱叙事歌曲《小红帽》,让学生在童话故事中,尽情地展开想象的翅膀,体验快乐,感受故事中的美好情感。
【教学重难点】
用愉快、明亮的歌声演唱歌曲,注意一字多音处的词曲的搭配。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大家知道《小红帽》的故事吗?可请了解的同学简要介绍《小红帽》的故事内容。
二、学唱《小红帽》
(一)感受歌曲
1.教师范唱,了解歌曲内容。
2.在律动与打击乐器敲击中,感受歌曲节拍、情绪等各音乐要素。
(二)学唱歌曲
1.出示谱例,跟琴拍节奏,找找歌曲六个乐句的异同点,进行对比。
2.用各种方式对唱,达到熟练掌握。
3.先默唱,找到易唱错的地方,再跟唱,解决歌词中的难点,加以解决。
4.歌曲处理
(1)解读歌词,结合表演唱,唱出歌曲中的情绪变化。
(2)配合歌曲的情绪变化,加入小乐器共同表演。
设计说明:
1、教师在歌谱的书写中,可以借助不同色彩,帮助学生找到六个乐句的异同点。
2、歌曲中的有些词语学生可能不完全理解,例:“僻静”,教师可以以提问的方式,让学生共同理解这个词的意思,并启发学生唱好三、四乐句。
【设计思路】
孩子们都喜欢童话,在童话故事中,他们尽情地展开想象的翅膀,体验快乐,感受故事中的美好情感。因此,我在这堂课设计时,结合教材的特点,根据学生的喜好,由“童话”这个主题入手。始终抓住“音乐”与“童话”这两条主线展开。使学生在音乐中品味童话,在童话中学习音乐。
清朝文化 - 初中二年级历史教案(精选3篇)
清朝文化 - 初中二年级历史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清朝的小说:《聊斋志异》、《儒林外史》、《红楼梦》和谴责小说;清朝的诗歌:“诗界革命”及黄遵宪的诗;京剧的形成;清代的绘画:清初朱耷、石涛的山水花鸟画,中期的“扬州八怪”,清末任伯年,吴昌硕的仕女花鸟画及杨柳青、桃花坞和民间年画。
通过本课的教学,培养学生逐步学会用历史的观点分析文艺作品,欣赏文学艺术的能力。
清代的小说,戏剧、绘画等方面在我国传统文学艺术的基础上又有创新新和发展,并在世界文坛艺苑中独树一帜,大放异彩。教育学生不仅要感到自豪,更要继承祖国优秀文化传统并发扬光大,提高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通过黄遵宪的诗,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建议
地位分析
本课讲授文学和艺术的发展,清朝封建末世、半殖民地半封建化过程加深和民族危机日益严重的时代特征,反映在文学和艺术的领域里是出现了一些艺术成就很高的反封建和谴责外国侵略罪行的进步小说、爱国新诗和反对封建束缚、追求个性的绘画艺术作品。清代文学艺术不仅在传统文学艺术的基础上有所发展,还有创新,并在世界文艺史上独树一帜,同时在整个清朝文化史中也占有重要地位。
重点分析
清朝是国画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画家辈出,并有所发展创新。如清初朱耷、石涛的画。朱耷的画以其独特的水墨画体貌,对后来的写意画影响很大。石涛的画意境苍莽新奇,画法有独特性。对当时扬州画派及后世国画都有影响。清中期的“扬州八怪”,追求个性、立意新奇。清末任伯年、吴昌硕二人的画对近代画风都有影响。
二年级下数学总复习教案(精选2篇)
二年级下数学总复习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知道平年、闰年的知识,记住各月以及平年、闰年的天数,能初步判断某一年时平年还是闰年。
2、能与生活联系起来,熟练的运用年、月、日的知识。
3、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判断推理的能力。
教学重点:
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掌握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教学难点:
发现并掌握闰年的判断方法。
教具准备:
1980—20__的年历卡、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讲故事导入
喜欢金田一吗?喜欢柯南吗?那你们肯定很喜欢侦探故事对不对?老师这边有一个,想不想听?
故事发生在1979年3月7日,有一个罪犯逃到了深圳,他拿着一张签发日期是1979年2月29日的边境通行证,在深圳海关准备入关,尽管他经过整容,变了模样可还是被检查证件的武警叔叔一眼识破,将他扣留。你们知道是什么原因吗?
刚刚大家猜了很多,到底对不对呢?学习了今天的知识“年、月、日”就知道了。
2、加深对年、月、日的理解
(1)我们学习、生活了一天,就在日历上撕下一页,说明过去了(一天),(一天就是一日)
(2)当我从1月1日开始到撕下1月31日这一页时,说明已经过去了多久?(一个月)
(3)当我们撕下这本日历的的最后一页时,说明已经过去了多久了?(一年)
关于年月日你已经知道了什么?
二、探索新知
1、观察年历,认识大小月
思考:一年有几个月?每个月有多少天?哪几个月的天数一样多?
师:我们把31天的那个月称为大月,把30天的那个月称为小月,28天或29天的2月我们称他为平月。那家看看一年中有哪几个月是大月,哪几个月是小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