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亚纳森林的故事》读后感作文450字
我们今天学习了《维也纳森林的故事》,维也纳森林给我们留下的记忆很美。《维也纳森林的故事》的作者是作家冯翼才,这篇课文写的都是维也纳的美丽景象。
而且,整个国土的44%被森林覆盖。到处都是树木,而且人们也十分爱环境。奥地利是个美丽的音乐城市,许多著名音乐家都生活在奥地利呢!这篇课文写得很美,而且让人一读就想去揭开维也纳那神秘的面纱。步入其中,享受美好。 让我们来用《维也纳森林的故事》去比对下一课《楼兰的悲剧》。《维也纳森林的故事》里写的多美啊!而梅洁写的楼兰却是另一番景象。
楼兰是个“马蹄哒哒,驼铃声声”,商贾使节络绎不绝的城市,而因为人们不爱护环境,才导致了这个悲剧!听老师说,宁夏水土好,还出美女呢!而如今,人们却为了一点私人利益,去破坏宁夏的生态环境。我们不能再破坏环境了!否则就会变成中国的悲剧了!现在,中国大多数地区都会有很多砍伐树木的人,为了谋取利益而砍伐树木,破坏环境。在前几年四川还发生了那么大的地震,地震中已有多少人已死去。
读《维也纳森林的故事》有感500字
读了《维也纳森林的故事》后,我感到很兴奋。这篇课文向我们展示了维也纳森林的广阔与美丽,它是维也纳人的福气,也是维也纳人的骄傲。维也纳人也珍爱每一棵树木,他们对方前屋后的草地,就像对居室内的地毯一样爱惜,可见他们对绿色的珍爱。他们与三千年前的楼兰古国产生了鲜明的对比。
楼兰,一个古老而悠久的国家,一个极度繁华的国家,同时也是一个充满悲惨的国家。
曾经的楼兰,“马蹄哒哒,驼铃声声,商贾使节络绎不绝。”由于人们大量砍伐树木,不保护环境,是繁华的楼兰古城被沙海渐渐地湮没了。这一切的一切,哪是楼兰的忧郁,分明是我们人类的忧郁。
现在,地球越来越拥挤,随之而来的是环境的日渐恶化,资源日渐匮乏。自1950到1980年的30年间,全世界有一半以上的森林被毁,其中非洲的三分之一林地已经变成不毛之地,进入20世纪50年代之后,人和动物赖以生存的绿色植物正在衰退,全球土壤流失量以增加到每年245亿吨。
维也纳森林的故事读后感800字3篇
维也纳森林的故事读后感800字1
太美了,太美了,我简直被维也纳的美景所迷惑了。那里的一草一木,一花一景,都令我难忘。你可曾去过这么美的地方?
在维也纳,人们被绿色包围着。他们生活在绿色的海洋里。这个被称作“森林王国”地奥地利,拥有370万公顷森林,整个国土的百分之四十四被森林覆盖。处处都是森林相连。人们也从来不砍伐树木,也不缺乏树木,更不缺乏绿色。人们也从来不伤害动物,他们与动物和谐相处。而我们生活的地方,却时时刻刻要提防沙尘暴。因为人们乱砍滥发,不保护花草树木,还残忍的捕杀动物。现在,我们本应该坐在家里,倾听着悦耳的鸟鸣,欣赏着美丽的花草树木。可人们却不想享受大自然给予我们地恩赐。无休止的砍伐树木,捕杀动物,让我们随时提防沙尘暴。难道这一切不是人类亲手造成的吗?
有一次,我在放学回家的路上看见有好几个人拿着斧子和电锯,不停地向树上砍去。我止住了脚步,顿时觉得这个世界是那么的陌生,人类是那样的残忍。我替这些树感到惋惜,感到可悲,它们一心一意为我们付出,而我们却做了多少伤害它的事,砍它、卖它、烧它。一切的一切,都是我们人类亲手造成的,我们才是真正的罪人,而 它却是忠实地受害者。我们辜负了它、伤害了它、背叛了它。如今,沙尘暴像幽灵似的来无影去无踪,怨谁呢?只能是我们自己。伤害了它,谁来替我们挡风沙;伤害了它,谁来给我们蔽阴的地方;伤害了它,谁来保护我们美好的家园?
动物也同样,知道疼、知道享受,它们也值得我们去尊重去保护。
维也纳森林的故事读后感400字_读维也纳森林的故事有感400字
《维也纳森林的故事》的作者是作家冯翼才,这篇课文写的都是维也纳的美丽景象。下面是第一范文网小编给大家整理的维也纳森林的故事读后感400字,希望能帮到大家!
维也纳森林的故事读后感400字1
读了《维也纳森林的故事》,我被维也纳森林清新宜人﹑温文尔雅的景象深深的迷住了。我为维也纳的人民能够拥有维也纳森林感到骄傲和自豪。生活在那么优美的环境中,有谁不会去嫉妒?又有谁不会去羡慕?可是后过头来想想,维也纳人的这种幸福仅仅是上帝给予的恩赐吗?不,不是的,维也纳人的这种幸福不仅仅是上帝给予的恩赐,更重要的是他们爱惜上帝给予的这种恩赐。
在我国,人们大量的排放污水,大量的砍伐树木,造成空气污染,使得森林的小动物流离失所、无家可归。这与奥地利的人民与孔雀一起奏乐相比我国是多么的残酷无情。
现在我们的生活都富起来了,家家几乎都有了小轿车。但是车主们在开车的时候有没有想过,汽车排放的废气会对环境造成什么样的危害。维也纳人对房前屋后的草地比对自家的地毯还要爱惜,连汽车内的空调都不敢开。维也纳的空气是那么的清新宜人;维也纳的天空是那么的蓝,维也纳的人与小动物相处的是那么和谐。我国的空气是那么浑浊;我国的天空是那么灰暗;我国人民对待小动物是那么残酷无情。 我们身边严重缺少绿色,那为什么不行动起来?为什么不一起来保护环境呢?为什么不一起来植树造林呢?就让我们从今天开始,行动起来!一起来保护环境吧!一起来植树造林吧!
维也纳森林的故事读后感400字2
维也纳森林的故事读后感600字4篇
维也纳森林的故事读后感600字1
《维也纳森林的故事》这篇课文主要是介绍维也纳森林美丽的景象以及维也纳人与大自然的和谐相处。
我觉得维也纳人真是幸福,他们生活在层层叠叠的绿色包围中,拥有国土44%的森林。我相信,站在任何一个地方放眼望去,一定全都是绿色的。我还觉得奥地利这个国家能有这样的环境、这么多的森林,和奥地利人的行为是分不开的:他们的森林能神奇的调节着气温,都是他们长年累月珍惜、保护的成果。早在1852年就颁布了《森林法》的奥地利,谁也不会去伤害任何植物和动物,甚至后院的小草都倍加爱护。
回想起中国,真是要感到内疚。
一千六百年前的人们因为破坏环境,曾经“马蹄哒哒,驼铃声声,商贾使节络绎不绝”的繁华城镇——楼兰消亡。现在,我国西部的宁夏、青海等地区也正渐渐重蹈楼兰的覆辙。其中,对内蒙古沙区湖泊风沙灾害危险度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安全湖泊只占7.3%,轻度危险湖泊占22.5%,中度危险湖泊占24.7%,重度危险湖泊占了25.4%,强度危险湖泊占9.1%,极度危险湖泊占11%。在内蒙古沙区湖泊的安全湖泊占地最少,这可见湖泊安全形势严峻。
如果按这样的趋势,用不了多少年,这里也会变成一片沙海。我希望我国人民也能像维也纳人那样,保护树木,保护小动物,保护那些将要消失的植物,让我国也成为一个美丽的家园,成为一个能让大家感到幸福的家园!成为第二个维也纳!
维也纳森林的故事读后感600字2
上周,我读了《维也纳森林的故事》这篇课文,文章描写了维也纳森林的美丽景色以及维也纳人和大自然和谐相处的故事。故事让我深有感触,至今深深吸引着我。
森林的故事
神奇的森林之旅
犍为县新城小学四·一班 帅帆嘉(8岁)
第一章
一天,真直儿东 东和小燕一起去逛街,街上的东西好多呀!有红红的胡萝卜、绿绿的青菜、黄黄的南瓜……他们一路上都很开心。
突然,刮来一陈大风,他们被大风吹到一个奇怪的地方——那里,天空蓝蓝的,有许多白云在空中飘啊飘。那里茂盛的树木多得数也数不清,树下长满了一朵朵蘑菇,好似一把把可爱的小伞。空气也十分清新。
“这是哪儿呀?”小燕吃惊地问道。
“哦!这是森林。可是大风为什么会把我们吹到这儿来呢?”东东说道。
一向胆大的真直儿看了看四周,高兴地说:“哈哈,森林?我们也正好可以在这儿冒一次险呀!”
“那,我们就出发吧!”东东说。
走着走着,他们发现前面有一棵大树被砍断了,树桩上面显露出一圈一圈的年轮。
东东说:“看!年轮长得稀疏的一面是南,年轮长得密集的一面就是北。”
真直儿说:“你还挺聪明的嘛!”
小燕夸道:“东东真棒!”
一会儿,他们又走到了一条小溪边。小溪里的水清清的,绿绿的。
“啊!我的口渴极了!”小燕大声说道。
“等一等。”东东说。他又仔细地向四周看了看有没有动物拉的屎,结果没有,他又说:“啊,看来这是天然的水,没有污染。你们可以在这儿放心饮用。”
“谢谢你,东东。”说着,小燕就大口大口地喝起水来。
第二章
真直儿、东东、小燕继续往森林深处走去。
突然,一只高大的鹿从前面窜了出来,小燕吓得躲在了真直儿的背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