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江堰之行作文300字
8月19日,天气阴凉,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都江堰游玩
我们来到都江堰就去了南桥。南桥成“凹”字形。上面是龙画,两边有一幅幅书画,真是一座文画桥。南桥上非常凉爽。桥上的人真多啊!有观光的,有赶路的,有画画的……桥下水流湍急,波涛汹涌,一个浪花接着一个浪花向前奔去。
我们又来到风景区都江堰。我一走进大门就看见了许多的银杏树。我好象听见了它们正在说话:“欢迎你来到这里。”我们一边走,一边欣赏着旁边嫩绿的枝叶。不知不觉我们就来到了西关。妈妈告诉我,《西游记》就在这里拍摄过。登上西关城墙向远方去,整个都江堰的风光尽收眼底。
都江堰之行
来到都江堰时,已是八、九点,正值游客高峰期。
山
都江堰的第一大景点便是山,都江堰背负岷山,中分岷江,是历史上一大奇观,岷山被千里岷江力辟为二,志称东岷、西岷。灌县境内,东岷一支至都江堰折转北行,莽莽苍苍,望彭县方向而去,余脉直抵灌县县城。西岷一支自邛崃,崇庆而来,县境内为驰名中外的青城山,群山蜿蜒,连峰接岫,风光十分秀丽。
“两岸奇峰平地涌,源头活水抱山来”站在一望,山光水色,楼阁城坦交相辉映,好幅奇丽的天然图画。
一峰高出一峰颠,高尽群峰直上云,元气混茫帷见水,晴光闪烁尽成烟,。身轻便觉人如蜕,音细兼疑鸟亦仙,孤鹤向南云外去,万重岚翠拥青莲。
古迹
提到都江堰,堪称一绝的便是古迹了。
二王庙在城西二华里,是纪念李冰父子的专祠,庙负山面水,杰阁重楼,映称于山光水色之中,庙内梯回壁转,亭殿交错,飞檐叠阁,宏伟庄严。是都江堰重要文物古迹之一。
二王庙建筑规模宏大,布局严谨,分布在坡陡地窄的山窝里,庙被峰峦簇拥,烟波云树,地极清幽,全庙为木穿斗结构建筑,由“神、膳、舍、园”四部分组成,占地面积约一万零二百平方米,让人感到开朗、舒展。
在二王庙的装饰上,道家讲究清静无为,吉祥如意,健体长生,羽化登仙等玄学,故乐楼的装饰则通过谐音,会意或直书其字等方旨,如装饰的各种山水花鸟,飞禽走兽,灵芝仙果,羽土古人等,比较鲜明地形成了道教建筑的风格。
都江堰作为中华古代文明的象征,以其悠久的历史和科学的创举,使炎黄子孙引以为荣,这座集历史、科学、文化、艺术为一体的博物馆,是向世界展示中华民族智慧的精妙作品。
都江堰之行
,玉垒关又跳了出来,站在城楼上,俯视岷江,将整个都江堰尽收眼底,让我们感到了快慰。
穿过安澜索桥,就到了都江堰重要地区——鱼嘴。由于这里的地形像一条大鱼的嘴,大家就称它为鱼嘴。旁边是座水闸,它封堵了外江水,使我们无法看到浪头一个接一个的壮观景象。只能看见岷江水流向飞沙堰。这次我们意外发现李冰制水时运用的重要工具——杩槎和竹笼。
从人字堤上走过去,再向前走,就是飞沙堰,虽说这只是都江堰的一小部分,但它为都江堰奉献了一份自己的力量。控制住了岷江的流量,并改变它的流向。在飞沙堰旁边,就是宝瓶口,这是一个很窄的缺口。就像一只宝贵的花瓶那一片狭小的瓶口。这个缺口,有效的控制住了岷江的流速,更让岷江可以更多移向它方。
都江堰之行
在成都这个城市里,有一处着名景点是都江堰。一提起它,就让人想到那年代久远的宏大水利工程。是它那清流浸润着千里沃土,才铸就了今天成都“天国之府"的美誉。在暑假里,我们一家就游览了令人向往的都江堰。
我们一进入都江堰景区,就目睹了许多形态万千,栩栩如生的铜像。有的一脸山羊胡子,手持羽扇,头戴葛巾,身穿八卦衣,这应该就是诸葛亮的铜像吧;有的昂首挺胸,手持利剑,身披披风,威严极了,这就是都江堰的修建者李冰的铜像……欣赏完铜像之后,我们就踏着欢快的脚步,匆匆赶往都江堰的三大主体——”宝瓶口“,”飞沙堰“,”鱼嘴“。
从远处看,”宝瓶口“呈倒梯形,是岷江水进入成都平原的咽喉,犹如一个花瓶的瓶口,严格控制着岷江的流速和流向。在”宝瓶口“的旁边,便是”飞沙堰“。清亮的江水平静缓慢地流动着,温柔地抚摸着水坝。”飞沙堰“的主要功能是把从上游冲下的沙石排走,起到防洪排沙减灾的作用,确保内江通畅。
”鱼嘴“顾名思义,如同一只鱼的嘴巴,昂头于岷江江心。听导游说,这鱼嘴的主要作用是把波涛汹涌的岷江分成内外两江。我靠着围栏,俯身凝望着鱼嘴,真是把岷江分成两条渠道流通的。试想,如果是由现代人来修建都江堰,能够超越古人修筑的结果吗?
当我还在惊叹于古人的聪明才智时,妈妈却拉着我走到了安澜索桥面前。我小心翼翼地上了桥。摇摇晃晃的索桥上挤满了人,我低头俯视着索桥下两边的悬崖,立刻就让我毛骨悚然,双腿发软。我们在索桥上缓缓移动着,一眨眼,我们边走过了索桥。
初中记叙文:都江堰之旅
都江堰之旅
都江堰的美丽、壮观和神奇,一直让我难忘。
寒假里,爸爸妈妈带我来到四川的都江堰。走进大门,就看到了葱郁的树丛、五颜六色的花,还有绿得像翡翠一样的池水。继续往前走,你会发现池水旁边立着许多古代名人的雕像。这些雕像穿着长袍,留着长辫子,个个栩栩如生。离池子不远的地方还有古老的亭子,青瓦白墙,古色古香。
突然,我的眼前一亮,前面路中有个条形的大花坛,载满了五彩斑斓的花。花坛两边还有两条石龙,龙的嘴里吐出青绿的水,好像在欢迎游客们的到来。花坛中间还有一个喷泉,它喷出来的形状好似一朵盛开的花。
我们一边欣赏美景,一边拍照,不知不觉就到了一座铁塔。爬上铁塔,站在高处往下看,都江堰内河的景象尽收眼底。绿绿的河水静静地流着,静得一点也听不到河水流动的声音。河水很清很清,清得可以看到游客的身影。河水很亮很平,犹如一条很宽很宽的绸带。看着这么清、绿的水,我不由得想起这句诗: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初三写景作文 :都江堰之行800字
一来到都江堰,这个美丽的地方,我们就深深地吸引了。无论是这的空气,这的花草,还有那陈列着的图画。都给我们一种焕然一新的感觉。
先来说说那形态各异的雕塑吧。城隍庙里,城隍悠闲地坐在正中,而守护他的四大天王却满脸绷地紧紧的,庄严的坐在宝座上,手上紧握着自己的兵器,高度警惕着。脚还踩着许多动物,展现出大将的风范。
随之,我们踏着欢乐的脚步,听着优美的歌曲来到一个关卡——西关。这虽只是一座城楼但有着重要的意义,相传在西关的斗屏台上,这项伟大的工程的,也是一位重要的历史人物——李冰。曾与蛟龙在此战斗过。李冰变成一头牛,和蛟龙变成的犀牛打斗起来,后来在李冰的计策下取得胜利,静静地去感受,仿佛那一幕幕惊心动魄的场面再次浮现。
出西关没多久,玉垒关又跳了出来,站在城楼上,俯视岷江,将整个都江堰尽收眼底,让我们感到了快慰。
穿过安澜索桥,就到了都江堰重要地区——鱼嘴。由于这里的地形像一条大鱼的嘴,大家就称它为鱼嘴。旁边是座水闸,它封堵了外江水,使我们无法看到浪头一个接一个的壮观景象。只能看见岷江水流向飞沙堰。这次我们意外发现李冰制水时运用的重要工具——杩槎和竹笼。
从人字堤上走过去,再向前走,就是飞沙堰,虽说这只是都江堰的一小部分,但它为都江堰奉献了一份自己的力量。控制住了岷江的流量,并改变它的流向。在飞沙堰旁边,就是宝瓶口,这是一个很窄的缺口。就像一只宝贵的花瓶那一片狭小的瓶口。这个缺口,有效的控制住了岷江的流速,更让岷江可以更多移向它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