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应教案

时间:2025-04-05

形色对应形成

目标:通过操作使幼儿感知图形和颜色的合成和分解
过程:
1、导入环节,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t:小朋友今天陈老师想带你们去参观数学王国,你们想去吗?我们一起开火车去吧。(幼儿闭上眼,口中念“咔嚓、咔嚓”开火车的声音。教师边出示范例图——《图形宝宝的家》)
2、游戏:送图形宝宝回家
(1):通过实物图片让幼儿感知其两个特征——形状和颜色
t:呜``````,火车到了,我们第一站是图形宝宝的家,夷!图形宝宝的家好奇怪啊,我们进去参观一下吧。这里很多空房子到底是什麽颜色的图形宝宝住的呢?在各个房间的旁边都有颜色和图形的指示标志。(幼儿自由回答)
t;哎!看了这麽久,怎麽都不见图形宝宝呢?他们去那呢?
2):通过引导幼儿将图形宝宝送到图表中相应的位置——形色对应
t:哦!原来图形宝宝都藏在你们的凳子底下,现在请你们把图形宝宝送回家吧!(请幼儿分别把图形宝宝送到图表中,然后教师与幼儿一同检查有哪个宝宝住错了房)
(3):通过变换图表中图形卡和颜色卡的位置,让幼儿再次练习形色对应
(请幼儿闭上眼睛)t:图形宝宝都出去玩了,我们跟它们做个游戏好吗?
(教师把颜色卡和图形卡换位置)t:好啦,它们都回来啦,有谁能把这些图形宝宝送到他们的房间里。(请几位幼儿送宝宝回家)
3、游戏——整理衣柜。用衣服卡演示,练习让幼儿进一步感知形色对应
t:好啦,我们都帮图形宝宝找到家,现在也该去参观数学王国的下一站〈服装店〉,请上车。(  幼儿闭上眼睛口中念“咔嚓、咔嚓”,教师把背景图换成服装店)

查看全文

物体的相对应位置学习

物体的相对应位置学习  warm up: songs (5’) 
(1)  head, shoulders, knees and toes. 
(2)  coconut 
(3)  hello song 
review (10’)  
subject: (1) know the relation of ball and box. they can say a sentence with in, on, under, behind, in front of, next to. (prepare ball and box.) 
  (2) know the relation of teacher and box. 
  for example: where is the ball? /where is milky? 
  the ball is . /milky is . 
  children can say “let me try”. he or she is chosen to take part in it. 
review and presentation (10’) 

查看全文

《形色对应——分类》

活动目标:
1、物体的形状和颜色进行分类。
2、用情景的学习方法培养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
3、发展幼儿的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1、幼儿每人一套操作材料(一个小绿人,红、黄、蓝衣服/裤子各一)。
2、幼儿每人一个图形宝宝(三角形或正方形)。
3、教师一套操作材料(二个小绿人,红、黄、蓝衣服/裤子各一,红、黄、蓝色图卡,三角形、正方形各一个。
4、大分类图一张,√两个,小分类图六张。
活动过程:
一、以导游的身份带幼儿去数学王国——图形宝宝家。
1、找图形宝宝。引导幼儿观察图形的形状和颜色。

查看全文

关系对应教案(通用2篇)

关系对应教案 篇1

  教学目标:引导幼儿在下面找到从起点到终点所以对应路径的颜色并涂色。使幼儿感受到从起点出发到达不同的终点,要走不同的路,帮助幼儿理解起点,重点与路线之间的对饮骨关系。培养幼儿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的习惯。

  使用本页之前的活动

  1、生活经验

  平等在幼儿园活动或散步时,教师有意识的引导幼儿观察,走不同的路径会到达幼儿园不同的地方。

  如:上楼到大班,下口到小班等。

  带幼儿园外出,例:参观幼儿园,教师可以向幼儿介绍,走那条路能看到什么动物或到达什么地方。

  如:进了动物园的大门沿着右边的路一直走就能看到猴山,沿着左边的路一直走就能看到熊猫馆。

  2、学习经验

  在进行此内容之前先完成情景主题“小红帽”中有关路径题的讨论

  师生互动活动

  1、活动材料

  磁性教具:动物卡,颜色性卡。

  路径线路图。

  2、活动过程

  活动过程一:

  [1]教师在黑板上画出一个简单的路径图,中间是路,两各有一个椭圆形。

  [2]请幼儿任选两个不同的动物卡分别放在两个椭圆形里;路径图上自己喜欢的颜色,或任选一种颜色卡放在路径上,表示路径的颜色。

  幼儿用书:

  1、让幼儿翻开书。先看上图,图上有哪些小动物?

  2、说一说胖胖猪到其他小动物家应该走什么颜色的路?

  3、按照上图胖胖猪到其他小动物家路径的颜色,在下图空白格里涂上相同的颜色。

  结束活动:教师总结,幼儿有序收书。

关系对应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的对应能力、观察能力及语言能力。2.幼儿能够进行5以内属于量对应的游戏,让幼儿理解实物与半抽象物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3.提高幼儿对数学的兴趣,幼儿感受数学知识的实用性。

查看全文

《一一对应》教案(精选3篇)

《一一对应》教案 篇1

  学习一一对应(数学)

  目 标

  让幼儿学习把相关物体进行一一匹配,获得对应经验。

  准 备

  1.实物:碗、勺、梳子、镜子、毛巾、脸盆等。

  2.动物和相应的食物卡片多种,填空练习的卡片若干。

  3.配套幼儿用书《数学》上册。

  过 程

  1.游戏《找朋友》

  (1)教师出示实物,启发幼儿说出各种实物名称后,再讨论哪两种实物可以做朋友,为什么?(发现实物之间的关系)请幼儿动手把它们一对一对地配好。

  (2)启发幼儿在室内找有关联的物品,比一比谁找得又对又快。如:黑板与黑板擦,扫帚与簸箕等。

  2.游戏《喂小动物吃食》

  教师出示动物卡片,并从左到右摆成一行,然后引导幼儿讨论:每种动物最喜欢吃什么?让幼儿找到相应的食物卡片-一对应地摆在下方。

  3.分组活动

  幼儿分成四组活动。第一、二组:对应摆放实物卡片。如教师先从一个袋中取出花、帽、伞、手电筒等卡片摆成一行,再请幼儿从另一个袋中取出有关联的卡片(蝴蝶、围巾、雨鞋、电池)一一对应摆放。

  第三、四组:填空格。如空格上一排画有鸡、碗、书、篮球筐等,小朋友在下方空格内填画相应的东西(蛋、筷子、笔、球)。

  4.教师或家长指导幼儿利用幼儿用书第4页的内容进行补充练习。

《一一对应》教案 篇2

  一、说活动教材

  小班幼儿在学会了区别“ l ”和“许多”的基础上,可以学习比较两组物体数量的相等或不相等,即所谓的“一样多”和“不一样多”。在比较的过程中通常会运用一一对应的方法。对应一般有两种:重叠对应(即将第一组物体从上到下或从左到右排成一行,再把第二组物体一个一个分别叠在第一组物体的上面 )。并置对应 (即把第一组物体排成横列或竖行。第二组物体一一对应分别摆在第一组物体的下方或左、右方)。一一对应的内容大致可以分为物与物的一一对应和物与数的一一对应。比较常见的形式有 :相关物体的匹配、数和量的对应匹配、颜色的对应、形状的对应、大小的对应等。小班第二学期的幼儿对5以内的 数量关系 、物体的明显特征 (颜色、形状、大小等)、物体简单的排列(横排、竖排)以及生活中常见的相关事物 (小兔与萝卜,小猫与鱼等 )有了一定的经验积累,为进行一一对应的教学做了较好的铺垫。他们对操作性较强的游戏活动较感兴趣,一一对应的活动正是为幼儿提供了直观生动的操作机会,使幼儿在玩一玩、排一排的过程中感知到抽象的数、物之间的逻辑关系。

查看全文

情境数学:数序与点阵式对应

教学准备:幼儿用书、圆点卡、彩笔学习经验准备:在进行此内容之前完成本册儿童用书的1—10的数字辨识及情境主题 “我的家”教学目标:使幼儿进行数序的复习,培养幼儿的观察和空间的对应能力。教学过程:一、   师幼互相问候幼儿操作1.    翻开幼儿用书2.    请幼儿看一看作图圆点上有什么,圆点上的数字是怎样排列的。3.    从有数字1的点开始,依照圆点上数字的顺序用线把圆点连起来。4.    再在右边画出同样的线路图。5.    提醒幼儿注意观察每组数字排列位置的不同。二、游戏:找位置玩法:1.    场地上有4各圆点,按三角形排列,2.    教师为幼儿准备数字卡和图卡,图卡上有和场地相同圆点,圆点上有数字。3.    幼儿自选一张图卡,并依照图卡上的数字位置,将数字卡放在场地圆点相应的位置。4.    依照圆点上数字的顺序从有数字1的圆点走到有数字4的圆点。5.    其他幼儿检查其数的摆放以及走点的顺序是否正确。6.    幼儿轮流游戏。7.    随着幼儿游戏水平的提高,圆点数可增加。三、结束活动教师总结,幼儿有序整理自己的物品。

查看全文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