队列队形教案

时间:2025-04-05

队列队形教案(精选10篇)

队列队形教案 篇1

  一、活动目的:

  通过训练,使学生强化组织纪律观念和集体主义观念,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提高综合素质,促进德智体全面发展。

  二、组织机构:

  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特检教官领队、主管德育副校长为副组长的队列训练领导小组,全体行政、少先队大队辅导员、品德组组长为领导小组成员。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三、参与队列训练组织指导的相关人员:

  1、各班正、副班主任。

  2、任该年级体育课的教师。

  要求如下:

  1、班主任教师每天训练要求到位,认真组织好学生,将学生移交给负责本班训练的特检教官,不允许学生无故缺席、迟到、早退。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当天军训结束后同样进行交接,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并作简单小结。填写《出勤及安全情况登记表》。

  2、体育老师要预先制定方案,安排好各班出队、归队路线以及各班位置,协助教官操练。

  3、训练时有该班课的教师要到场协助。

  4、各年级主管行政要参加到蹲点年级协助训练。

  5、全校师生要高度重视,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训练中;参训学生要服从命令,听从指挥,认真体会动作要领,熟练掌握训练内容。

  四、具体安排:

  1、特检部队每班派出2名教官,共40名。

  2、全校除一年级体育课外,其余年级下午体育课暂停(由语、数、英老师上课或在室内上体育课),以免影响训练。

  3、上午体育课照常。

  五、训练时间、内容:

  第四周(9月19号——9月23号)每天下午2:30—4:05。

  周一、周二(19号、20号)下午三、四年级(共8个班)。

查看全文

队列队形教学教案(精选2篇)

队列队形教学教案 篇1

  学习目标:

  积极参与各项活动,乐于进行反复练习,能与同学合作开展活动。

  学习内容:

  1、队列队形练习

  2、游戏:快快集合

  学习步骤:

    一、复习队列队形

  教师活动:

  1、集合学生,进行课堂常规教育,明确课堂要求。

  2、排体育课队形,调整学生站位,并组织学生进行队列练习稍息、立正、向右看齐。

  3、学生注意力集中较短,在练习中穿插小游戏——集中注意力练习。

  4、复习学过的稍息、立正、向右看齐,动作规范,注意力集中,反应快。

  5、及时纠正练习中出现的错误,邀请学生上台展示动作,并点评。

  6、教师及时鼓励学生,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对于个别学生耐心地指导。

  学生活动:

  1、集中注意力听讲,遵守课堂常规,不讲话打闹。

  2、积极参与队列练习活动。

  3、积极投入小游戏活动,明确游戏方法,思想集中,反应迅速。

  4、能熟练做出稍息、立正、向右看齐的.动作。

  5、对自己充满信心,勇于纠正同学的错误动作。

  6、学会坚持,加强自我控制能力。

  组织:

  ★★★★★★★

  ★★★★★★★

  ●●●●●●●

  ●●●●●●●

  ※

    二、交流合作

  教师活动:

  1、组织学生分组自主练习队列(重点:原地踏步),教师巡视指导。

  2、组织学生进行队列展示,引导学生进行评价。

  3、再次分组练习。

  学生活动:

  1、积极参与队列练习活动,能与队员和睦相处,相互配合,认真完成任务。

  2、认真做好动作,大胆展示自己,能积极发言评价。

查看全文

常规训练:队列队形  分队并队走  广播操

常规训练教学目标:(水平二)1、通过队列队形的练习让学生养成遵守纪律的好习惯。2、  掌握分队走与并队走的方法。 3、  复习广播操,为大课间的练习做好准备。学习类容:队列队形  分队并队走  广播操学习过程:一、酝酿情绪,激发兴趣阶段教师活动:组织学生成四列横队集合,并巡视检查是否整齐让间歇的学生站出队伍用解放军叔叔的高大英姿引起学生向往的兴趣,达到让学生主动联系的目的说明规范的重要性,引起学生重视二、合作探究、完成动作学习教师活动:教师先讲解后做示范采用分组的方法进行练习{由小组长负责}请同学上前做镜面示范,教师口令指挥采用分组比赛的方法激励学生认真练习 学生活动:
能发挥集体的智慧进行动作的研究和学习,
对练习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探讨,或向其他小组请教
积极参与动作学习展示,并能对其他小组的练习做出简要的评议
学习动作,纠正错误,再练习组织:分成四个小组由组长带领三、合作探究,完成动作阶段教师活动:组织学生分成四组,启发学生合作探究站队变队的方法和怎样才能做好广播操,并对练习结果进行汇报;
巡回指导,参与学生的学习对有困难的小组给予帮助
组织学生进行学习成果展示,对学生学习情况做出评议
讲解示范动作要领,纠正学生练习中的错误;
组织学生进行正确动作练习 
组织:分成四个小组由组长带领学生活动:积极思考动作和方法
在组长的带领下积极参与学习
积极参与动作表演,大胆展示自己的优美动作,并能说出他人动作的不足之处并加以改正
学习他人动作 ,看教师与同学示范,说出不同的原因
积极参与集体练习和比赛,大胆展示自己的动作,并能努力提高自己的动作水平。 
组织:田径场上按场地分组有序练习四、稳定情绪,恢复身心阶段教师活动:
和学生一起交流一节课的收获
引导学生交流感受,评议总结
布置课后作业
回收器材,宣布下课,师生再见
学生活动:
在欢快的气氛中交流自己的感受 
归还器材,师生再见
器材:

查看全文

队列队形体育教学的反思

    小学队列队形一直是让体育教师颇感头痛的教学任务,可又不得不完成,因为只有完成队列队形的教学任务,才能更好地组织教学。        队列队形教学内容比较枯燥无味,学生练多了,学习积极性不高。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就要在教学设计上下工夫,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手段来活跃课堂气氛,提高练习效果,达到锻炼身体陶冶情操的目的。例如,在小学低年级进行原地踏步、立定的教学中。我尝试过很多方法,可能是教学方法太单一、陈旧的原因或练习次数多
查看全文

对《队列、队形》教学的反思

队列、队形教学是体育教学内容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由于队列、队形的练习是集体多人练习为主,所以在体育教学中,教师的示范尤为重要。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实践,使我更加明确了教师的示范对教学效果的重要性。因此,我认为在队列、队形教学中,应注意下面的三点:
1、在队列、队形教学中,教师应多次反复地做示范,并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如何观察老师的示范动作加以指导,使学生学会观察。
2、在示范位置上,教师也应考虑,应选择一个使全体学生都能看的见的位置进行示范,这样才能达到示范的目的和应有的效果。
3、在教学组织和教学方法,也应采用多变的形式,因为队列,队形教学不是一两节课就能学会和掌握,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多从教学形式上多加考虑,使学生有新鲜感,这样,才能克服队列、队形练习的乏味,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以达到练习最佳的效

查看全文

队列队形练习之我见——反思“原地踏步练习”

小学一年级的队列队形练习一直是让体育教师颇感头痛的教学任务,担任一年级体育教学的我也有同感。但这个教学任务又不得不完成,因为只有完成了队列队形的教学任务,才能更好地进行组织教学。队列队形教学内容比较枯燥,特别是在进行原地踏步练习的教学中,要想使学生的动作协调一致,的确有一定的难度。如果要求他们的动作合上音乐的节拍,那就难上难。表面看来,原地踏步动作很简单,不就是两手前后摆,两脚依次上下起落。但对于活泼好动,而且注意力又很难长时间集中的一年级学生来说难度就比较大了。先提哪只脚?先摆哪只手?……这些一直是困扰学生进行练好此动作的关键。我也在练习中反复地示范和强调,注意力比较集中的学生就容易模仿,而注意力不集中的学生就不会跟着老师的指挥棒走,做起动作来总是反的。但这种手和脚的动作的简单重复,让学生越练越没劲,老师教起来也感心烦。
  一周来,我也尝试过很多方法,但效果不是很好。后来,我不断地走近学生,了解学生的实情,发现有些学生连左右都分不清,找到这个根源以后,我调整了我的教学方法。首先,让学生弄清身体的方位(左、右、前、后);然后,将原地踏步动作进行分解教学,即先练脚的动作,后练手的动作。在练习脚的动作时,首先让每一个学生找准了自已的左脚,提脚时要先提起左脚既起动脚为左脚;然后,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我还设计了一个小小的情景:假设我们现在站在一个很欠的池塘里,我们的脚下有许多泥鳅,你们想不想用脚去踩泥鳅?回答的声音里没有一个说“不”的,这时学生的情绪高昂了起来,脚也越踏越有劲了。并且在练习的过程中让学生喊着“1-2-1或左-右-左”的口号,这样不仅提高学生的注意力,而且将本来非常枯燥的脚的上下起落动作变得有趣起来,并结合“表扬”、“奖励游戏活动”、“个人或小组展示”等激励机制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学起来更主动,效果就更明显。事实证明,以上训练方法,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通过一周的队列队形教学实践,我深深体会到:老师在对低年级学生进行队列队形练习时必须要有足够的耐心和细心,同时,也要给学生一定的练习时间,并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创设出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乐学的“情境”非常重要。它能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模仿、交流等活动获得基础知识和技能,也更能进一步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增强学生学好体育知识、技能的乐趣和信心。

查看全文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