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山导游词

时间:2025-04-04

湘潭东山书院的导游词(通用3篇)

湘潭东山书院的导游词 篇1

  冬天向我们挥手告别,万紫千红的春天向我们走来,今天我和妈妈迎着和煦的春风来到美丽的东山书院。

  跨入大门,出现在我面前的是一条石板拼成的小路。路旁有一条青青的小河,河岸有一大片紫藤,,枝条浸在清彻的水里,真像一个个婀娜多姿的少女在梳洗长长的发辫。水面泛起微微的波纹,原来是一条小鱼悄悄地把头探出水面,调皮的吹了一个小泡泡又潜入水底。

  我们走上通向书院正门的石板桥,路两旁那高大而挺拔的松树像欢迎我的到来。书院前坪景色让我眼前一亮,小草从土里钻出来,绿油油的,像刚染过似的;草地中央是青翠欲滴的凤尾竹,像久别重逢的兄弟姐妹拥抱在一起。

  进入书院大门,映入眼前的是两棵漂亮的白玉兰树,那盛开的花朵,就如夜空中同时点亮的一盏盏莲花灯,又像少女洁白的舞裙。我被这一自然奇观吸引住了,向前走是的铜像,铜像高大魁梧,令人肃然起敬。我不由得想起《恰同学少年》中,少年那朝气蓬勃的形象,耳中响起“山川在我脚下,大地在我怀中”的呐喊。我恭恭敬敬的朝主席行了一个队礼,毛主席嘴角露着笑意,似乎在鼓励我。经过东斋,来到读书的教室,里面摆着几行古老的座位,有一个位子上写着:坐过的座位。我在上面特意坐了一下,心想:我如果也能像爷爷一样能够造福百姓就好了。

  我爱东山学校,这里不仅是一个风景美丽的地方,也是一代伟人的母校。

湘潭东山书院的导游词 篇2

  湘乡东山书院是伟大领袖走出韶山求学励志、成长报国的第一站。这里历史悠久,英才辈出,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

查看全文

漳州东山岛的导游词(精选5篇)

漳州东山岛的导游词 篇1

  素有“天下第一奇石”美称的东山风动石一直是岛上人民引以为荣,视为珍宝的自然景观。现在它已经是东山岛的标志性景观。诗云:“风吹一石万钧动”,这是对风动石最好的写照。大家请看,耸立在陡崖上的风动石,高4.37米,重约200吨。狂风吹来时,巨石轻轻摇晃不定,你要是有兴趣可以仰卧盘石上,用你双脚推推看,不过可别把它推倒了。站于风动石下。它摇摇欲坠,有一种惊险的感觉,你会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站于此处看风动石象仙桃,传说它是女娲补天时掉下的七彩石,搁在这里,斜放于盘石之上,两石叠在一起,如情侣般亲密,时有动摇,但却永不分开;大家随我走上台阶,站在这台阶上看风动石,像什么?像不像偷吃刚才那只仙桃的老鼠,你瞧他的眼睛还滴溜溜的转,转眼间仙桃被他吃光,只剩老鼠了!关于风动石,还有段传说,明朝嘉靖年间,海上倭寇侵扰东山,企图抢走这奇异的风动石,用了数艘兵舰,套上绳索,他们拼命地拉,可是倭寇费尽了九牛二虎之力,只听“嘣”了几声,绳索全断了,倭寇纷纷落入海里,十分狼狈,风动石依然屹立于原地。它与周围景色交相辉应,难怪文人墨客会在这里留下“这里风景独好”的赞叹。风动石以奇险摇而被载入《中国地理之最》,“不是风摇石而是石摇风”。

  沿着这条幽的小路,大家随我去参观景区内另外一处很有地方特色的名胜古迹——东山关帝庙。关帝庙又叫做武圣殿,始建于明洪武二十二年。大家请看,它那燕尾式飞檐,弯月起翘,鸟兽凌空。显得轻巧灵动。屋脊上雕有八仙过海和唐宋120个人物雕像。都是用各种瓷料剪贴镶嵌而成,长年风吹日晒,色彩鲜艳不变。这种剪瓷、嵌瓷工艺,都是闽南古建筑的传统技艺。东山关帝庙是全国文物保护单位,是本地人民心目中的圣庙。据传郑成功当年收复宝岛前曾到此求得吉签,而后收复告捷,将士对关帝的敬仰之情油然而生。“忠诚昭日月,义气薄云天。”关帝以其忠、信、义、勇而德行天下,数百年来被闽南人民视为保护神。大家站在这里,面对着大海,海的那头就是祖国的宝岛宝岛,东山与宝岛一水之隔,明清之时远涉海峡守护宝岛的将士就曾供奉带到宝岛的关帝。宝岛目前有951座关帝庙,据统计,以东山关帝庙为祖庙的就有470多座。东山也因此成为传播中原文化和关帝文化的发祥地。冥冥之中有一种神奇的力量在召唤,使得跨越海峡前来祖庙朝圣的台胞络绎不绝,关帝文化扎根于海峡两岸,成为联络感情,促进交流的桥梁,如同彩虹,横贯于海峡上空,祥云流彩,灵光普照。

查看全文

东山岭导游词(通用6篇)

东山岭导游词 篇1

  各位游客们大家好,我是您们的导游小红,首先欢迎大家来到海南。今天我将带领大家云游览东山岭。

  东山岭自古以来就有“仙山佛国”之称,海拔只有184米,但却被赋予“海南第一山”的盛誉,可见岭上风景之秀丽和人文、历史之雄厚。正是“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岭上气候温和,四季常青,集奇石、幽洞、灵寺、秀水于一处。沿着“云路初级”,移步换景,您将看到“正芴凌霄”、“仙舟系缆”“蓬莱香窟”,瑶台望月等著名的东山八景。八景之一的“正芴凌霄”位于方丈洞之西,此景观虽历经千百年,但一亭亭巨石却依然气宇轩昂、直逼云霄,像是古代臣子手持玉芴“遥向高天面帝王”一样。“仙舟系缆”

  走过36洞,便到了天造地设、浑然天成的“华封仙岩”胜迹,这个天然洞府高二丈有余,是东山岭最早的石庙。宋宣和四年,有人在这里题刻“华封”二字。如今的东山岭已经遍及了摩崖石刻,可谓集古今书法之大成之地。其中,有一处题刻题写了我国著名诗人、国歌作词者田汉先生的《游东山》:琼州多胜境,此岭独岿然。羊肥爱芝草,茶好伴名泉…….”诗中所提到的羊和茶就是今天的东山岭二绝:东山羊和鹧鸪茶。东山羊是海南四大名菜之一,久负盛名;鹧鸪茶是自古野生,纯天然的绿色佳品。

  沿阶而上,一路山花烂漫,闻名海内外的“潮音寺”就座落在岭腰的一处曲径通幽的地方。庙的正门有一副对联“朝自空中起,音从海外来”。潮音寺的命名也取此对联潮音二字。寺庙采取中国宋代建筑为主要风格,里面供奉着释迦及起弟子的佛像,是为琼籍泰国高僧所捐,体态优美,独具神韵。

查看全文

福建东山岛旅游导游词范文(精选6篇)

福建东山岛旅游导游词范文 篇1

  在我们面前的这条小溪,名叫章堂洞,是武夷山景区北部最长的一条山涧。它与流香涧合流后,往东穿过霞滨峡口,融入崇阳溪,全长约有7.5公里。现在,请大家抬头往上看,这就是远近闻名的天车架。它离洞大约0.5公里路。在雄峙如城的丹霞蟑半壁,有几个互相毗连的岩洞,洞里有几栋小木楼就崖构架,或隐藏于洞,或凭临崖畔,上下悬梯,左右环栏,抬头望去,俨然一栋空中楼阁。据《崇安县志》记载,这些空中楼阁建于清咸丰年间(公元1851一1861年)。当时,崇安县的豪绅为躲避太平军,雇人建造了这种建筑物。该岩洞上仍危崖,下临深渊,地势极为险峻,乍看上去似乎无路可攀,其实不然,只要从山后绕道,经过火焰峰,直上丹霞蟑顶,而后从岩洞口顺梯而下,即可入洞。观赏到此,不知大家发现了没有,明明是悬楼,为何叫天车架呢?这是因为,当时所用的建筑材料,都是从岩底直接吊上去的,悬架在洞外的那些杉木,就是用来作起重机械的架子,于是当地人就称之为天车架。

  各位朋友,继续往前走,我们现在看到的这块巨石,叫鹰嘴岩。它那光秃秃的岩顶,东部向前突出,尖曲如椽。非常奇特的是,鹰嘴上居然长着一株枝干虬曲的古老刺柏,为鹰嘴岩增添了几分飘逸,几许神采。沿岩顶直削而下,岩壁白里透红,微微拱起的岩脊却是一片苍黑,隐约地展现出一条条裂纹,宛如丰满的羽翼。从我们现在站立的角度看去,只见它兀立峰巅,翘首蓝天,振翅欲翔,搏击苍穹。古代有诗人形容道;“雄鹰独立健无伦,锐椽昂头实逼真。岂是神山压凡鸟,欲君奋击绝嚣尘。”多么生动,多么形象,多么贴切!

查看全文

东山岭导游词(通用6篇)

东山岭导游词 篇1

  各位游客朋友,大家好!今天我们要游览的景点是素有“仙山佛国”之称的“海南第一山”——东山岭。

  东山岭位于万宁市城2公里,海拔只有184米,方圆也只有10平方公里,在海南比它高的山比比皆是,为什么却称东山岭为“海南第一山”呢?下面让我们一起寻找“海南第一山”的答案吧。

  俗话说“山不在高,有仙则名”。自唐宋以来呢,东山岭便成为了海南的游览胜地。东山岭四面江河大海,八面风光,是一块风水宝地。唐代开始辟寺修道,两宋以后,儒、释、道三教合流,清代香火鼎盛,历来为海南的宗教名山。东山岭满目皆石,石石皆景,景景奇观,不看不知道,一看真奇妙,原来这本无生命的花岗岩也可以变的如此的神奇。

  移步换景,你还可以看到“正笏凌霄”、“仙舟系缆”、“蓬莱香窟”、“遥台望海”等东山八大景观。据说,当年太上老君发现东山岭上生长灵芝草,就派仙医下凡起灶炼丹,引来了救母心切的南海龙王驾舟而至,不料一日波涛汹涌,潮水退去,龙舟搁浅了。心急的龙王终于在东山仙人指引下走过36洞,回到龙宫救母去了,而这仙舟却永远留在了人间。据当地老百姓讲,心诚的人摸一摸这仙舟,一年都顺心如意。走过36洞,便是天造地设、浑然天成的“华封仙岩“了。华封仙岩也是东山岭的八大景观之一,是东山岭最早的石庙,早在唐朝便有僧人雷真海在此辟寺修道,开坛说法,据今少说也有1200多年的历史了。华封仙岩的东面有一座仙桥,仙桥的侧壁上题刻着我国著名诗人、国歌的词作者田汉先生留下的绝妙诗文《游东山》:“琼州多胜景,此岭独岿然。羊肥爱芝草,茶好伴名泉”。这首诗高度概括了东山岭的八大景观和赞美了东山三绝。这东山三绝就是东山羊。鹧鸪茶、东三泉。东山羊、文昌鸡、嘉鸡鸭和和乐蟹并成为海南的四大名菜。来到东山岭,您一定别忘了品尝一下东山羊的美味。

查看全文

东山岭导游词(通用6篇)

东山岭导游词 篇1

  各位团友,大家好!我们很快就会到达被誉为“海南第一山”的东山岭风景区。这是我们今天下午去兴隆温泉路上经过的第一个景点。东山岭地处万宁市区以东3公里处,历来是海南一处闻名遐尔的名胜。

  东山岭海拔只有184米,与海南中部第一高山—高1867米的“五指山”相比,可以说是小巫见大巫了。但是为什么“海南第一山”的称号却赠给了东山岭呢?俗话说的好:“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东山岭之所以被人称为“海南第一山”,并非是因海拔高度方面的原因。这里有一种说法:

  第一,海南岛自古以来便是“水上丝绸之路”的中途岛,东山岭东临南海,在古代如灯塔般成为海南省的象征。正如海南第一才子,明朝大学士丘浚所颂“环海三千里,琼崖第一山”;

  第二,传说这里是个风水宝地,是古代仙人、道长炼丹养生之地,到现在还有丹灶等遗迹;

  第三,东山岭历来是有名的宗教名山,具有悠久的历史,自唐代便有人在此辟修道,开坛说法,距今少说也有1200多年的历史了。两宋以后,懦、释、道三教四流,留下了许多名胜古迹,清代时更是香火鼎盛。这里先后建起了潮音寺、净土庵,聚集着和尚和尼姑,来这里求神拜佛的人很多,具有“仙山佛国”之称;

  第四,东山岭满山皆石,石石皆景,景景奇观.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为一体,自唐来以来便是旅游胜地。

  站在山顶上,远眺东南大海,水天一色;向西望,万宁市街新楼美,周遭百亩稻田在风中碧波摇曳,恰似一幅立体的山水画,好一个东山岭,好一个海南第一山。凭海临风,遥想当年,海南地处古代“水上丝绸之路”之中途岛,东山岭巍然耸立在南海边上,在当时犹如灯塔般成为海南岛的象征。正如明代大学士邱浚所颂:环海三千里,琼崖第一山。

查看全文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