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

时间:2025-04-05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精选14篇)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 篇1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积累文中关于人物外貌、语言描写的佳句。

  3.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感受父亲对儿子的爱以及儿子从父亲身上汲取的力量。

  4.领悟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语言、动作进行描写,反映人物品质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能充分体会文中的思想感情,并通过朗读体现。

  教学难点:领悟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语言、动作进行描写,反映人物品质的表达方法。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17课《地震中的父与子》(板书课题)(强调“震”的写法)

  2、由“地震”你联想到了什么?(3-5名)——地震是多么可怕呀!

  3、这篇课文故事的背景是美国的洛杉矶地震,你知道这一场怎样的地震吗?——结合课文具体描写谈谈你的感受。(认真读课文前两个自然段,结合课文的具体描写谈谈你的感受)

  出示句子:有一年,美国洛杉矶发生大地震,30万人在不到四分钟的时间里受到了不同程度的伤害。(学生说,师小结30万人,不到四分钟,灾难就是这样突如其来、伤害巨大)

  那个昔日充满孩子们欢声笑语的漂亮的三层教学楼,已变成了一片废墟。(师:昔日是一片欢声笑语,今日是一片废墟。这就是大地震带给我们的惨烈对比

  你们从课文描写的字里行间中感受到了这场地震的可怕。看——这份图片资料就记录着洛杉矶这场惨烈的大地震后的情景。

  4、放录像——30秒(自动播放——加音乐)

查看全文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精选13篇)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 篇1

  【教材简析】《地震中的父与子》讲述的是1994年美国洛杉矶大地震中,一位父亲冒着生命危险,抱着坚定的信念,在废墟中经过38小时的挖掘,终于救出儿子和儿子同伴的传奇而感人的故事。歌颂了父爱的伟大,赞扬了深厚的父子之情。

  描写具体、情感真挚是本篇课文的主要特点。作者抓住父亲的外貌、语言、动作进行描写,刻画了一位伟大父亲的形象。父亲因为抱着坚定的信念,不顾劝阻,历尽艰辛,坚持了38小时不吃不喝、不眠不休地挖掘,终于救出了儿子;儿子因为有坚定的信念,在黑暗的废墟下,同样不吃不喝38小时,终于迎来了父亲救助的时刻。爱与信念,创造了生命的奇迹。

  【设计理念】本节课要引导学生潜心钻研文本,充分感悟,在读中悟情,在想象中悟形,在回味中悟神。在听、说、读、写中落实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理解“昔日、废墟、疾步、瓦砾、破烂不堪”等词语。

  2.从课文的体描述中感受父爱的伟大力量,受到父子情深的感染。感悟父与子的“了不起”。感受坚定的信念与爱的传递创造了生命的奇迹。

  3.初步感受作者借人物外貌、语言的描写刻画人物形象的表达方式。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感受到父爱的伟大力量──父亲对儿子深沉的爱和儿子从父亲身上汲取的巨大精神力量。感悟坚定的信念与爱的传递,创造了生命的奇迹。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查看全文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精选13篇)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 篇1

  【教材简析】《地震中的父与子》讲述的是1994年美国洛杉矶大地震中,一位父亲冒着生命危险,抱着坚定的信念,在废墟中经过38小时的挖掘,终于救出儿子和儿子同伴的传奇而感人的故事。歌颂了父爱的伟大,赞扬了深厚的父子之情。

  描写具体、情感真挚是本篇课文的主要特点。作者抓住父亲的外貌、语言、动作进行描写,刻画了一位伟大父亲的形象。父亲因为抱着坚定的信念,不顾劝阻,历尽艰辛,坚持了38小时不吃不喝、不眠不休地挖掘,终于救出了儿子;儿子因为有坚定的信念,在黑暗的废墟下,同样不吃不喝38小时,终于迎来了父亲救助的时刻。爱与信念,创造了生命的奇迹。

  【设计理念】本节课要引导学生潜心钻研文本,充分感悟,在读中悟情,在想象中悟形,在回味中悟神。在听、说、读、写中落实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理解“昔日、废墟、疾步、瓦砾、破烂不堪”等词语。

  2.从课文的体描述中感受父爱的伟大力量,受到父子情深的感染。感悟父与子的“了不起”。感受坚定的信念与爱的传递创造了生命的奇迹。

  3.初步感受作者借人物外貌、语言的描写刻画人物形象的表达方式。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感受到父爱的伟大力量──父亲对儿子深沉的爱和儿子从父亲身上汲取的巨大精神力量。感悟坚定的信念与爱的传递,创造了生命的奇迹。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查看全文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精选19篇)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 篇1

  【教材简析】《地震中的父与子》讲述的是1994年美国洛杉矶大地震中,一位父亲冒着生命危险,抱着坚定的信念,在废墟中经过38小时的挖掘,终于救出儿子和儿子同伴的传奇而感人的故事。歌颂了父爱的伟大,赞扬了深厚的父子之情。

  描写具体、情感真挚是本篇课文的主要特点。作者抓住父亲的外貌、语言、动作进行描写,刻画了一位伟大父亲的形象。父亲因为抱着坚定的信念,不顾劝阻,历尽艰辛,坚持了38小时不吃不喝、不眠不休地挖掘,终于救出了儿子;儿子因为有坚定的信念,在黑暗的废墟下,同样不吃不喝38小时,终于迎来了父亲救助的时刻。爱与信念,创造了生命的奇迹。

  【设计理念】本节课要引导学生潜心钻研文本,充分感悟,在读中悟情,在想象中悟形,在回味中悟神。在听、说、读、写中落实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理解“昔日、废墟、疾步、瓦砾、破烂不堪”等词语。

  2.从课文的体描述中感受父爱的伟大力量,受到父子情深的感染。感悟父与子的“了不起”。感受坚定的信念与爱的传递创造了生命的奇迹。

  3.初步感受作者借人物外貌、语言的描写刻画人物形象的表达方式。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感受到父爱的伟大力量──父亲对儿子深沉的爱和儿子从父亲身上汲取的巨大精神力量。感悟坚定的信念与爱的传递,创造了生命的奇迹。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查看全文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精选18篇)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 篇1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积累文中关于人物外貌、语言描写的佳句。

  2、从课文中感受父亲的了不起。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感受父爱的伟大力量。

  2、引导学生领悟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语言、动作进行描写,反映人物思想品质的表达方法。

  课前准备:

  1、课前预习

  2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预习探究

  1、我们先来看一组图片

  师:能说说图片反映了什么事吗?(板书:地震)用一个词语或一句话来形容一下你的感受。(惊心动魄、令人恐怖、残酷、惨不忍睹、损失惨重……)

  师:是啊,地震是那么地残酷,它使很多人失去了亲人,流离失所。1994年1月17日,一场里氏6.6级的地震侵袭了美国洛杉矶,在地震中,有一对父子用他们的真情,演绎了一段令人感动的故事。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个故事17课地震中的父与子(出示课题)。齐读

  2、我们课前已经预习了这篇课文,大家预习得很认真,老师检查

  洛杉矶 混乱  昔日  废墟  爆炸  瓦砾  砸着 颤抖  疾步

  3、回想刚才的一组图片,你觉得从图片中可以读懂哪几个词语?

  二、合作交流

  默读课文

  1、这是一场怎样的地震?

  2、在这场地震中,父子之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

  3、读了文章,你觉得这对父子怎么样?

  1、这是一场怎样的地震?

  有一年,美国洛杉矶发生大地震,30万人在不到四分钟的时间里受到了不同程度的伤害。

查看全文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精选19篇)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 篇1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积累文中关于人物外貌、语言描写的佳句。

  2、从课文中感受父亲的了不起。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感受父爱的伟大力量。

  2、引导学生领悟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语言、动作进行描写,反映人物思想品质的表达方法。

  课前准备:

  1、课前预习

  2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预习探究

  1、我们先来看一组图片

  师:能说说图片反映了什么事吗?(板书:地震)用一个词语或一句话来形容一下你的感受。(惊心动魄、令人恐怖、残酷、惨不忍睹、损失惨重……)

  师:是啊,地震是那么地残酷,它使很多人失去了亲人,流离失所。1994年1月17日,一场里氏6.6级的地震侵袭了美国洛杉矶,在地震中,有一对父子用他们的真情,演绎了一段令人感动的故事。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个故事17课地震中的父与子(出示课题)。齐读

  2、我们课前已经预习了这篇课文,大家预习得很认真,老师检查

  洛杉矶 混乱  昔日  废墟  爆炸  瓦砾  砸着 颤抖  疾步

  3、回想刚才的一组图片,你觉得从图片中可以读懂哪几个词语?

  二、合作交流

  默读课文

  1、这是一场怎样的地震?

  2、在这场地震中,父子之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

  3、读了文章,你觉得这对父子怎么样?

  1、这是一场怎样的地震?

  有一年,美国洛杉矶发生大地震,30万人在不到四分钟的时间里受到了不同程度的伤害。

查看全文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