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捐款倡议书2025(精选32篇)
地震捐款倡议书2025 篇1
各位老师、同学们:
xx年xx月xx日时分,突然发生x级地震,随后余震数次,到我们发稿为止,已经有生命在这场万劫不复的灾难中永远离开了我们,还有数xx人流离失所,饥寒交迫。由于交通通信的中断,我们的救援行动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等待救援的幸存者将面临缺乏矿泉水、庇护所、食物、卫生设施和药物等困难。
在这场和大自然的较量中,我们的同胞伤亡数字不断上升,每天都有不幸的人离开我们而去。看着受灾现场的断垣残臂,相信我们的心中都会涌起无限的哀思和痛楚。十月的,在阴雨和地震的突袭下把大地变的伤痕累累。在这寒心的时刻,也许一顶挡风的帐篷、一床御寒的被褥、一碗热乎的面汤、一句真诚的问候,对灾区人民来说都是希望,都是激起他们勇敢前进、勇敢站起来的动力。
国难当头,众志成城,中华民族素有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传统美德。同舟共济、携手同行也是我们学校一贯坚持的文化内涵,我们不仅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更要用我们的爱心和善行来饯行。现在灾区人民正经历着丧失亲人,无家可归等等。我们无法想象的痛苦、难道我们大家的心就不为之震撼吗?虽然我们不能为他们分担这些痛楚,但是我们却有能力给他们一些无私的帮助和爱。
在此我们呼吁全体师生伸出我们的援助之手,奉献我们的爱心,为灾区的`人民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于危难中托起爱的方舟,帮助受灾的同胞度过难关,让我们将心比心感受一下受灾同胞的伤痛,让我们帮助他们在饥寒的危难中挣脱,让我们用我们的爱心,激起爱的泉流感化自然,驱走自然给我们带来的危难,让我们共同伸出双手奉献出我们微薄的力量。虽然我们的力量是微薄的,但是将他凝聚在一起时将是无比强大的,足以振动自然。让我们帮助那些受灾的人民,因为我们对生命有着共同的尊重,更因为我们都是中国人,有着强烈的爱国热情,有着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024年地震捐款倡议书范文(精选28篇)
2024年地震捐款倡议书范文 篇1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
爱,因感动而美丽,生命因互助而精彩。当我们正享受欢乐,体味幸福之时,我国四川省地震已造两万八千多人死亡,十九万多人受伤,六万余人仍杳无音迅,生死不明,还有几十万人无家可归,正渴望家的温情,渴望幸福的降临。可交通运输中断,电瘫痪,房屋倒塌,家人死亡,已无法正常生活。上万的同胞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扶危济困,乐善好施,历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面对前所未有的地震灾难,电视上一幅幅动人的悲惨画面令人凄然泪下。全国都已经行动起来了。
同学们、老师们,天灾敌不过火热的心,敌不过脉脉的情,作为有社会责任感的教师、中学生,作为灶四中学的学子,我们也应真正践行“求真、向善”,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献出我们的爱心,伸出援助之手,帮助那些同胞们、姐妹们、兄弟们!或许一个人的力量过于弱小,但积土成山,聚沙成塔,只要我们都献己的微薄之力,整个校园就会迸发出强大的力量。为此,学校团委、红十字会和学生会筹划组织一次为四川灾民爱心募捐活动,献出我们的一份爱心,让我们做一切力所能及的事去护佑和温暖,让我们的人生充满更多阳光。
20xx年x月x日
2024年地震捐款倡议书范文 篇2
20xx年7月3日9时07分,新疆和田地区皮山县发生里氏6.5级地震(北纬37.6度,东经78.2度),震中距皮山县城7KM,波及面广,给灾区人民的生命和财产造成严重损失。
为帮助灾区的抗震救灾,恢复生产、重建家园,兵团慈善总会启动二级应急响应工作,倡议社会各界积极行动起来,发扬中华民族“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传统美德,积极捐款捐物,为灾区人民奉献爱心。
关于地震捐款倡议书范文(精选30篇)
关于地震捐款倡议书范文 篇1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北京时间20__年4月14日7时49分,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发生了7.1级地震,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看着许许多多无家可归的同胞们,看着不断攀升的遇难人员数字,看着受灾现场的残垣断壁,我们每个人的心中都涌起无限的哀思和悲痛。
在地球的大家园里,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我们共同承受着生命的剧痛。大灾有大难,我们心连心。亲爱的老师、同学们,伸出你我的援助之手,以对生命的尊重和珍爱,共同为玉树人民筑起爱的港湾!
天灾无情人有情,博爱之心无地域!为帮助青海玉树灾区同胞度过难关,请伸出你我的双手,献出我们的爱心,以捐款方式为受灾同胞提供援助吧!你的一颗爱心就可能救助一位正处于风雨之中的青海灾区同胞,让他们看到生的希望!
作为正在求学的大学生,我们的能力有限。在这里,我们倡议大家理性支援抗震救灾。希望大家能够节省出自己的零花钱,少喝一瓶水,少吃一点零食,少上一小时网,为玉树同胞奉献出自己的一片爱心。
最后,我们再次向在玉树地震中不幸罹难的同胞表示深切哀悼,向受灾群众致以诚挚的问候,向在第一线的救援人员表示崇高敬意!我们坚信,有全国人民强大的支援作后盾,玉树人民一定会战胜灾难,重建美好家园!
大学学生会
二〇一——年四月十八日
关于地震捐款倡议书范文 篇2
广大市民朋友们:
北京时间20xx年4月20日8时2分,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发生7.0级地震。芦山地震,牵动着深圳人的心。连日来,广大市民和社会各界纷纷以各种形式表达对灾区同胞的关心和对抗震救灾的支持。
关于地震捐款倡议书(精选29篇)
关于地震捐款倡议书 篇1
老师们,同学们:
20xx年4月20日8时02分,山崩地陷,江河呜咽,满目疮痍。时隔仅仅不到五年,一场突如其来的浩劫再度降临在这座饱经磨难之城。数万间瞬时坍塌的房屋,不断上升的伤亡人数,难以估量的财产损失令华夏子孙悲恸不已。截止目前,这场发生在雅安芦山县的里氏7级地震,已导致181名同胞罹难,11227,数十万人流离失所。
然而,无情的灾难远没有结束,由于交通和通信的中断,宝兴镇一度沦为孤岛;具体伤亡人数仍在不断上升;黄金救援72小时已过去了近一半的时间。水源、食物、药物的缺乏,以及随时可能出现的'次生灾害,无不令接下来的救援工作愈加艰难。逝去的家园和生命、受灾现场的残垣断壁、掩埋在废墟下的微弱气息,让亿万中华儿女的心中涌起无限的哀思和痛楚。救援官兵昼夜坚守与时间赛跑,医护人员恪尽职守与死神抗争。
此时此刻,我们能做些什么呢?也许,我们只是沧海一粟;也许,我们只是普通的一个沙粒,然而,再小的爱心乘以13亿,也会变成爱的海洋;再大的苦难除以13亿,也会变得可以承担。成都望子成龙学校呼吁广大师生和家长伸出您的援手,献出您的爱心。
滴水汇江,碎石成山。一顶避雨的帐篷,一床御寒的被褥,一碗热乎的面条,一句真诚的问候,对于灾区人民来说或许就是希望,就是明天。亲爱的朋友们,擦干眼泪,将我们的力量拧成一股绳;擦干眼泪,把我们的悲痛化作一份力量。这一刻,我们不再用眼泪去纪念苦难,而是用我们的行动点亮灾区的暗夜,用我们的温情融化苦难的坚冰!
地震捐款倡议书(精选28篇)
地震捐款倡议书 篇1
20__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县7.8级地震,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看着无数无家可归的人们,看着不断攀升的伤亡数字,看着受灾现场的残垣断壁,心中都会涌起无限的哀思和捶叹,伸出我们的双手,献出我们的爱心,以捐款方式为受灾人民提供援助,帮助四川汶川县灾民度过难关!
我们充分理解他们的心情,因为我们对生命有着共同的尊重,更因为我们都是中国人!
五金·中国及全体网站会员,向在四川汶川县地震中遭遇不幸的罹难者表示深切的哀悼,向受灾人民致以诚挚的问候!我们相信四川汶川县人民一定会战胜这次地震带来的困难,重新建立美好的家园!
灾区人民需要我们的无私帮助,灾区人民需要我们的温暖爱心。自然灾害突然其来,地震无情人有情,请伸出我们善待和谐的双手,献出我们善待和谐的爱心,让我们与灾区人民携手同心、众志成城,共渡难关,抗震救灾,早日重建和谐家园!“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看到满目疮痍的灾区,看到摆满遇难群众遗体的广场,我们怎么能无动于衷?为响应各级政府号召帮助灾区群众渡过难关,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向灾区群众伸出援助之手,踊跃捐款,奉献爱心。
涓滴之水,终能汇流成河,捐赠不论多少,善举不分先后,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哪怕仅仅是一元钱,我们的爱心善举,也一定能够汇成爱的暖流,流进灾区群众的心田,让我们与灾区人民风雨同舟,心手相连,共渡难关!
地震捐款倡议书 篇2
地震捐款倡议书范文(精选32篇)
地震捐款倡议书范文 篇1
各位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4月14日7时49分,一次7.1级强震,再一次撕裂中华民族刚刚开始愈合的、源自汶川大地震的深创巨痛。这一次,是高原之巅的青海玉树,那是格萨尔王悠久而美丽的故乡,是三江之水奔流不息的源头。它保存着最纯净最宝贵的风景和记忆,它居住着最朴实最坚强的汉藏百姓……
然而,就在那突如其来的一瞬间,曾经温馨幸福的家变成了残垣断壁,满目疮痍;曾经快乐自由的人们变成遗骸尸骨,无家无亲。学校变成孤儿院,死里逃生的孩子,看到的是自己残缺的身体,想念的是所有逝世的亲人;家园变成人间地狱,抢救生命的官兵,用双手和时间争分夺秒,用血汗换来生命的奇迹。
两年前的汶川,同样是一片净土的毁灭,我们用自己的心灵为逝者祈福,用自己的力量为生者祝愿。那是我们内心的一次强震,为生命奇迹的震撼,为众志成城的震撼,为大爱无疆的震撼;那也是我们生命中永远烙印的记忆,记住谭千秋用并不伟岸的身躯为学生们筑起最坚实的围墙,记住小战士怀抱中与获救婴儿相视纯真的微笑,记住我们每一个人都与灾区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心灵拯救。
两年后的今天,面对玉树的天塌地陷,那份被我们渐渐藏在心底的动容再一次被唤起。然而,这一次玉树的环境,远比汶川更加危险和艰难。海拔4493米的青藏高原腹地,越剧烈的活动就会带来越强烈的高原反应,但救援的官兵不能停歇,因为时间就是生命的希望,时间就是废墟下重获新生的可能。玉树一日有四季,时而晴空万里、阳光刺眼,转眼乌云遮日、冰雪交加;时而极目千里、澄澈空明,转眼风沙弥天、碎石乱走。官兵们在零下十几度的严寒中穿着满身尘土的单薄衣衫,所有的棉衣都已捐给了老乡,他们的心中早已忘记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