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碗少年教案

时间:2025-04-05

《顶碗少年》教案(精选13篇)

《顶碗少年》教案 篇1

  教学内容:

  理解课文第二部分内容,结合课文了解句子的含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使学生懂得不论遇到多少艰难曲折也不要退缩,坚持下去就一定可以成功的。

  教学过程:

  一、细读课文,扎实训练

  1、自由读第一部分

  找一找:“一叠金边红花大瓷碗”在文中出现了几次?每一次的出现你都有什么感受?

  (充分地让学生在读中去感受)

  2、自由读第二部分

  理解所要表达的含义(小组讨论学习)

  3、理解句子的含义(出示投影)

  “在山穷水尽的绝境里一定会迎来温暖的春风。”

  (在小组内结合课文理解、讨论)

  4、指导用词语造句

  座无虚席、不知所措

  (在理解词语意思的基础上指导学生造句)

  二、指导朗读、背诵

  三、谈一谈:读完课文后你的感受。(根据学生学习课文的情况来说出自己的感受)

  四、课堂小结

  五、布置作业:抄写词语背诵6、7自然段

《顶碗少年》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学习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作方法。过程与方法仔细听读把握故事梗概,通过有感情地朗读,圈画少年几次失败后的表现,感受顶碗少年不怕失败,勇于拼搏的精神。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明白不论遇到多少艰难曲折也不要退缩,只要坚持下去就能获得成功的道理。

  重点

  通过有感情的朗读,体会人物的思想情感。感受顶碗少年不怕失败,勇于拼搏的精神。

  难点

  了解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作方法及其作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查看全文

《顶碗少年》教案(通用16篇)

《顶碗少年》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语言。

  2、引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懂得不论遇到多少艰难曲折,也不要退缩,只要坚持下去就能获得成功的道理。

  3、透过对人物动作、神态的描写,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感知作者表达情感的方式。

  教学重点:

  抓住课文对顶碗少年的动作、神态的描写,了解少年是怎样从失败到获得成功的。

  教学难点:

  领悟作者看表演时受到的启示。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观看录像: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看杂技表演吗?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段精彩的杂技表演,想看吗?这是少儿电视台兔年春晚的一个顶碗杂技。参加演出的可都是和你们年龄相仿的孩子们。

  师:谈谈你的感受。

  师:是的,杂技是一项很复杂的表演,有时一个节目经过几年的训练,可以说是台上3分钟,台下十年功。但是你想过没有,当一个杂技演员在表演时两次出现了失误,他还有信心表演下去吗?今天

  我们就来读读顶碗少年的`故事,你或许你会从中悟出一定的道理来。(板书:顶碗少年)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本文一共写了少年几次顶碗表演?失败了几次?

  三、细读课文,理解文意

  1、作者是怎么评价这场表演的?用书里的一句话回答。

  生:一场惊心动魄的拼搏!

  2、顶碗少年的表演精彩吗?他表演成功了吗?

  由精彩成功?不精彩,不成功?让学生展开争论。从课文中寻找相关句子证实自己的观点。

查看全文

《顶碗少年》教案(通用13篇)

《顶碗少年》教案 篇1

  教学内容:

  理解课文第二部分内容,结合课文了解句子的含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使学生懂得不论遇到多少艰难曲折也不要退缩,坚持下去就一定可以成功的。

  教学过程:

  一、细读课文,扎实训练

  1、自由读第一部分

  找一找:“一叠金边红花大瓷碗”在文中出现了几次?每一次的出现你都有什么感受?

  (充分地让学生在读中去感受)

  2、自由读第二部分

  理解所要表达的含义(小组讨论学习)

  3、理解句子的含义(出示投影)

  “在山穷水尽的绝境里一定会迎来温暖的春风。”

  (在小组内结合课文理解、讨论)

  4、指导用词语造句

  座无虚席、不知所措

  (在理解词语意思的基础上指导学生造句)

  二、指导朗读、背诵

  三、谈一谈:读完课文后你的感受。(根据学生学习课文的情况来说出自己的感受)

  四、课堂小结

  五、布置作业:抄写词语背诵6、7自然段

《顶碗少年》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一、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语言。

  二、弄清课文内容,了解课文的表达顺序,懂得“失败乃成功之母”的人生哲理。

  三、透过对人物动作、神态的描写,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感知作者表达情感的方式。

  教学重点:把握主要内容,弄清顶碗少年是怎样面对失败,坚持一次次表演,最后获得成功的。

  教学难点:领悟作者看表演时受到的启示。

  课时安排:一课时

  一、导入课题

  1、同学们,你们看过杂技表演么?在观看杂技表演的时候,你有什么感受?杂技是指演员靠自己身体技巧完成一系列高难度动作的表演性节目,“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今天我们就去了解一位顶碗少年的故事。(展示课件1)

查看全文

《顶碗少年》教案(精选13篇)

《顶碗少年》教案 篇1

  本课的教学重点:通过指导学生阅读顶碗少年两次失败后的表现来感悟少年在挫折面前永不放弃的精神。

  在教学中,为了引导学生突破重点,我通过让学生对比在表演两次失败后观众的反应和少年的表现来让学生感悟少年在连续两次失败后,在观众的巨大压力下永不放弃的精神。当时我设计了两条线来帮助学生理解。一条是抓两次失败后观众的反应,另一条是抓两次失败后少年的表现。在这两条线的设计力度上很平均,致使学生没有把

  更多的时间放在少年由失败再失败直到成功这一过程的理解上,使学生的感悟不够到位。

  现在回头想想应当是以抓两次失败后少年的表现为主,为了更好的'理解这一过程,再逐步引导学生找观众的反应,因为观众的反应只是为了能更好的衬托少年失败后当时的心理,也是为了更好的让学生去感悟少年在挫折面前永不放弃的精神。

《顶碗少年》教案 篇2

  课前准备

  1.预习课文,自学生字词。给学生推荐赵丽宏的作品《三峡船夫曲》《雨中》《学步》《雨中的鸽子》等。

  2.搜集并阅读其他面对失败,勇敢坚强战而胜之的故事。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教师谈话:学习第三课《桃花心木》,我们知道林清玄是个善于观察生活的人,他看种树的人给桃花心木浇水,悟出了人的成长的道理。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也会偶然遇到一些人和一些事,从这些偶遇的人和事中,有心人也能得到启示,悟出一些人生的哲理。今天,就让我们去看一场杂技表演,去认识一位顶碗少年。

查看全文

《顶碗少年》优秀教案(精选14篇)

《顶碗少年》优秀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掌握文中重点字词。

  2、学习“顶碗少年”不怕失败、勇于拼搏的精神。

  3、理解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相结合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学习“顶碗少年”不怕失败、勇于拼搏的精神。

  教学难点: 理解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相结合的写作方法。

  教学课时:一课时。

  课前预习:熟读课文,利用工具书疏通字词,完成课后阅读题和积累题。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1、你看过杂技表演吗?请说一说你看杂技表演时的感受?(台上完美三分钟,台下辛苦十年功)——引出《顶碗少年》

  2、 介绍作者,

  赵丽宏 青年散文家、诗人,1951年生,上海市崇明县人。1968年高中毕业后回故乡插队,当过木匠、乡邮员、教师、县机关工作人员。1978年考入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并开始创作诗歌和散文。大学毕业后当过《萌芽》杂志编辑,后为上海作家协会专业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曾任上海市青年联合会副主席,全国政协委员。现为上海作协副主席。出版有《珊瑚》《生命草》《心画》等三十多部诗集、散文集、报告文学集。作品曾数十次获奖,《诗魂》获新时期全国优秀散文集奖。发现和表现社会生活和自然的美,是赵丽宏散文创作的主旋律,他的作品感情真挚细腻,文风清丽典雅,被誉为“捕捉生活色彩和芬芳的诗”。代表作有《三峡船夫曲》、《雨中》、《学步》、《雨中的鸽子》等。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想一想:顶碗少年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并说说理由。

查看全文

《顶碗少年》教案(精选18篇)

《顶碗少年》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掌握文中重点字词。

  2、学习“顶碗少年”不怕失败、勇于拼搏的精神。

  3、理解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相结合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学习“顶碗少年”不怕失败、勇于拼搏的精神。

  教学难点: 理解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相结合的写作方法。

  教学课时:一课时。

  课前预习:熟读课文,利用工具书疏通字词,完成课后阅读题和积累题。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1、你看过杂技表演吗?请说一说你看杂技表演时的感受?(台上完美三分钟,台下辛苦十年功)——引出《顶碗少年》

  2、 介绍作者,

  赵丽宏 青年散文家、诗人,1951年生,上海市崇明县人。1968年高中毕业后回故乡插队,当过木匠、乡邮员、教师、县机关工作人员。1978年考入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并开始创作诗歌和散文。大学毕业后当过《萌芽》杂志编辑,后为上海作家协会专业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曾任上海市青年联合会副主席,全国政协委员。现为上海作协副主席。出版有《珊瑚》《生命草》《心画》等三十多部诗集、散文集、报告文学集。作品曾数十次获奖,《诗魂》获新时期全国优秀散文集奖。发现和表现社会生活和自然的美,是赵丽宏散文创作的主旋律,他的作品感情真挚细腻,文风清丽典雅,被誉为“捕捉生活色彩和芬芳的诗”。代表作有《三峡船夫曲》、《雨中》、《学步》、《雨中的鸽子》等。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想一想:顶碗少年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并说说理由。

查看全文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