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利用地方课程资源
新课程决定了学生的学习场所必须从课堂走向社会、走向地方,学习内容的载体也必须从教科书转向丰富多彩的社会实际。因此,如何有效开发和利用课堂外的,蕴藏与社会地方生活之中的课程资源,直接影响到这一课程的有效实施,这对教师课堂讲授的传统角色提出了挑战。而《桥》一课利用了泰安地方富传说的仙人桥, 《唱响心中亲情的歌》也利用当地庆祝用的腰鼓纪念外婆.开发地方课程资源不仅要*学校和教师,还需要当地教育行政部门、地方和家长的支持。学校应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与家长以及其他有关部门建立密切联系。
地方课程资源的开发途径与方式:
⒈ 与地方教育人才建立广泛联系,采用讲座、开课、展演、座谈、组织活动等多种方式,使之参与学校的教育。
⒉ 学校与地方的艺术组织、机构相互合作,开展多种形式的艺术活动。
⒊ 参观地方的艺术展览,参与地方的艺术活动(电影、文娱晚会、庆典活动等),使课内外的艺术教育有机结合。
⒋ 充分利用的雕塑、建筑、市民广场、绿化等资源,丰富艺术教学的内容
开发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就是编写教材吗?
由于教材一直是我国学校教育的主要课程资源,以至于人们常常误认为教材就是惟一的课程资源,甚至就是课程本身,所以在开发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时候就自然联想到编教材、印教材和发教材。其实,这是对于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开发的一种狭隘的理解,甚至是一种误解。
开发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并不能等同于编教材,或者说主要不是编写学生统一使用的、人手一本的教材,而应该充分开发和利用当地的课程资源,更多地采用活动形态以及为开展活动而提供给教师一些参考性的课程方案。否则,就可能使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成为国家课程的翻版,一方面进一步加重了学生负担,另一方面也失去了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应有价值。长期以来,我们实行的是高度统一的国家课程,这为培养统一的国民素质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这种单一的国家课程开发模式受到越来越多的挑战。一方面,单一的国家课程开发模式不可能解决学校遇到的所有课程问题,课程的适应性差。特别是像我们国家幅员广大、人口众多、经济社会发展很不平衡,这一情况就显得更为严重。另一方面,单一的国家课程开发模式不能很好地发挥地方、学校乃至社区独特的优势、传统和办学积极性,难以满足他们的需要,造成大量有价值的课程资源的闲置与浪费。此外,正如许多研究结果所表明的,学生特别是农村学生厌学、辍学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基础教育课程远离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无法满足他们带有地域性和学校特点的发展需要,导致他们对于基础教育课程产生陌生感和自卑感,从而丧失了继续学习的动力。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设置,其目的就是要弥补单一国家课程的不足,发挥地方和学校的资源优势与办学积极性,满足不同地区、学校和学生的不同需求与不同特点,使整个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既能促进国民共同基本素质的提高,又能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和多样化发展。
风景优美的地方课文教案(通用8篇)
风景优美的地方课文教案 篇1
一、教材分析
本课《多彩的风景》属于"造型·表现"类型课。《多彩的风景》编写意图主要是借助自然风景及表现自然风景的艺术作品,引导学生掌握观察自然色彩变化的方法,获得表现自然色彩关系的能力,提高学生对自然界色彩变化与关系的审美感受与认识,并直接为第8课《绚丽的阳光》中印象派风景画作品的欣赏做技术准备。
教材《多彩的风景》以观察和研究自然色彩现象入手,引导学生观察、分析自然界丰富的色彩变化,并思考它们形成的原因。引导他们感受、体会和解释自然色彩造成的视觉印象,领悟艺术表现与自然现象之间的关系。
让学生体会、理解写实绘画作品中色彩表现的方法,以及作者所表达的审美意境。对作品中的色彩、笔触进行仔细地观察、体会和比较,重点找出景物在色相、纯度和明暗上的差别和细微变化,尝试归纳不同景物的色彩倾向,分析这些颜色是怎样协调统一在同一画面空间的。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感受作品中特定色彩关系表达出的情感倾向。
作业最后落实在尝试利用参考图片或外出写生,画一幅写实性的色彩风景画。教材积极倡导学生在户外色彩写生练习,为此,提供了户外写生作画的步骤和参考图片。
"活动一"的设置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对色彩的观察力与感受力,引导学生借助自然风景与摄影、绘画作品,学会分析不同光源下的色彩关系。
"活动二"的设置更多立足于学生动手练习的过程中,在强化学生对自然色彩的观察与分析的同时,培养学生表现自然色彩关系的绘画表现能力。
多有趣的地方》课后拓展练习设计
招聘红领巾生物角的管理员
招聘考试:
1、了解红领巾生物角10分
A、 背诵课文
B、 完成:
红领巾生物角是个有趣的地方。这儿不是江河,却( ),不是山林,却( )。小鱼在水里( )着尾巴,( )着泡泡,花儿( )开放,小树( )着风儿( )地摇。
2、你觉得红领巾生物角还可以添置哪些生物?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