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礼仪教案

时间:2025-04-05

教孩子一些电话礼仪

昨晚在给辅导作业时,放在客厅的手机响了,起身去接了个电话,完后我又紧接着给一位朋友打了一个话。等我通完话后,正准备再回到书桌前给他讲解作业题时。却起身来到我的跟前问道:“妈 妈,你在跟谁打电话呀,怎么那么开心呢?”我听了问话,回想刚电话里没聊什么开心的事呀!孩子怎么这样问呢?于是我对说,妈 妈只是跟一个朋友说几句话而以,没聊到什么开心的事呀!听了不相信的问道:“那你刚刚面带笑容,说话语气那么愉快,不是有开心的事,那是什么呢?”哦!明白了,原来刚刚是看到我跟朋友通话时的表情和听到我说话的语气了。我对说:“那是一种打电话体现出最基本的礼仪。礼仪?那就是说你在装着很开心的样子对吧!追问道,显然他对这礼仪一词感到很陌生不理解,所以就崩出这个疑问来。虽然之前有跟他提过打电话要注意的一些礼貌用语,但真正还从来没有深入的跟他聊过电话礼仪。我想今天就利用这个机会好好跟聊聊这个话题吧!
    于是我对说电话礼仪是一种打电话的礼貌表现,妈 妈只所以会以一种愉快的表现与对方通话,那是一种电话礼仪养成的一种自然习惯,若你感兴趣,等写完作业,妈 妈可以好好跟你聊聊,让你知道什么叫电话礼仪。听了来了兴趣,赶忙点头许应。
    作业写完后,迫不急待的让我跟他谈什么是电话礼仪。我问,打电话时是不是我们双方都见不着对方呀?点点头说:“是的。“那我们是不是可以从对方的语气上,听出对方的心情和与你通话的意愿?当我问到这个时。稍停了片刻,应该在回想自己与他人通话时的情境,然后说:“是的,若对方说话不耐烦,我也就不想跟他聊了。”会给你留下一个不好的印象是不是?当我补充问时,猛点头。那若对方用一种很愉快的心情,并让你感受到他是面带笑容的跟你说话,你还愿不愿意跟他聊呢?高兴的回道:“当然愿意。”有可能还会给你带来好心情是不是?听我这一问,马上回道:“哦!这就是电话礼仪对吧!”我说:“是的,但这只是电话礼仪中,在通话中间的一部份。电话礼仪还包括接通电时和电话结束后以及我们刚刚聊的通话中,共三个部份。“
    这时显然听得不过瘾,忙问,那开始接通电话时礼仪会有那方面呢?我说,在打通对方电话时,首先你要向对方问好,然后再自我介绍。听了,用手做个电话形式学到:“妈 妈您好,我是。”是这样吗?我说是的,真是聪明,一说你就懂。那妈 妈问问你,若你打电话来时,正好妈 妈不在手机旁,电话被妈 妈同事接了,那你要怎么说?脱口而出,听到不是你的声音我就直接挂断。我对着摇摇头说:“这样,就有失礼仪了,你应该对接电话的人说,谢谢叔叔或者阿姨,那我呆会再打来。若有急事就拜托他们给你传达一下,但仍要说,谢谢两个字。听了马上纠正道:”哦,我明白了,若我打给同学,同学不在,我就说谢谢叔叔或者阿姨。“嗯!还可以对他们说声”打扰了“,这样他们会觉得你很有礼貌,对你也就会有好感。你若听到不是同学直接挂断,那他们事后从你同学那查到是你,有可能还会让你同学不再跟这么不礼貌的孩子来往。听了应了声:”哦!“

查看全文

接打电话礼仪教案范文(精选3篇)

接打电话礼仪教案范文 篇1

  一、电话铃响两遍就接,不要拖时间。拿起呼筒第一句话先说“您好”。如果电话铃响过四遍后,拿起听筒应向对方说:“对不起,让您久等了”,这是礼貌的表示,可消除久等心情的不快。如果电话内容比较重要,应做好电话记录,包括单位名称、来电话人姓名、谈话内容,通话日期、时期和对方电话号码等。

  二、电话的开头语会直接影响顾客对你的态度、看法。

  通电话时要注意尽量使用礼貌用词,如“您好”、“请”、“谢谢”、“麻烦您”等等。打电话时,姿势要端正,说话态度要和蔼,语言要清晰,即不装腔作势,也不娇声娇气。这样说出的话哪怕只是简单的问候,也会给对方留下好印象。只要脸上带着微笑,自然会把这种美好的、明朗的"表情传给对方。特别是早上第一次打电话,双方彼此亲切悦耳的招呼声,会使人心情开朗,也会给人留下有礼貌的.印象。电话接通后,主动问好,并问明对方单位或姓名,得到肯定答复后报上自己的单位、姓名。不要让接话人猜自己是谁(尤其是长时间没见的朋友、同事),以使对方感到为难。

接打电话礼仪教案范文 篇2

  1、通话时间:不要在他人的休息时间之内打电话。如,每日上午7点之前,晚上10点之后以及午休的时间;也不要在用餐之时打电话。打公务电话,不要占用他人的私人时间,尤其是节、假日时间。

  2、通话时间的长度:以短为佳,宁短勿长。一般限定在3分钟之内,尽量不要超过这一限定。

  3、通话内容要简明扼要,长话短说,直言主题,力戒讲空话,说废话,无话找话和短话长说。

查看全文

第七课 礼仪展风采(精选2篇)

第七课 礼仪展风采 篇1

  第七课 礼仪展风采

  【教材解读】

  通过前三个单元的学习,学生已初步了解与父母、老师交往的基本内涵,也对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交往、网络交往等有了宏观的了解。在此基础上,本单元重在探索交往的品德与艺术,既是前几个单元内容的自然延伸,也是对前几个单元内容的合理提升,四个单元是有机联系的整体。

  在学生的社会化过程中,学会与人交往是必不可少的一项内容,其中形成良好的交往品德与艺术是根本。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将会进一步理解和把握如何友好交往、如何合作竞争、如何关心他人、如何诚信做人,等等。它已不仅仅是交往的品德与艺术问题,而是涉及到做人的根本问题。因此,本单元也是本册教材的核心部分。

  本单元的第二框是 “礼仪展风采”,本框由两目组成,第一目是“因礼仪而优雅”,第二目是“社交礼仪abc”。

  第一目“因礼仪而优雅”:天安门广场升旗仪式和小茅的事例都是为了帮助学生初步认识什么是礼仪,随后通过表演不同的立、坐、行等姿势使学生亲身体验优雅礼仪带给人的美感,使他们认识讲礼仪的重要性,从而激发他们按礼仪要求去做的积极性。

  第二目是“社交礼仪abc”:本目从学生的日常经验入手,首先探讨与同学、长辈、异性朋友相见时的社交礼仪;然后设计情境,让学生思考在不同场景之下应具有什么样的社交礼仪;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进一步探讨中华民族传统习俗中的礼仪问题,最后从民族大团结的角度提出民族交往中的礼仪习俗问题。

  【三维目标】

查看全文

礼仪教案优秀(精选13篇)

礼仪教案优秀 篇1

  通过教学,使学生知道上课专心听讲有利于学好知识,教育学生上课要专心听讲。做到:眼看、耳听、心想,注意力集中。

  正文:

  一、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师:小朋友,你知道《小猫钓鱼》的故事吗?小猫开始钓不到鱼,为什么后来钓到了呢?请小朋友带着这个问题认真看《小猫钓鱼》的动画片。(放《小猫钓鱼》的动画片,或用幻灯片配上录音)

  二、教师分析:

  小猫开始因为三心二意,一会儿捉蜻蜒,一会儿捉蝴蝶,所以钓不到鱼。后来蜻蜒、蝴蝶又飞来了,它像没看见一样,一心一意钓鱼,所以钓到了一条大鱼。小猫一心一意地钓鱼,这样就叫精神集中,也叫专心。

  三、过渡语:

  小猫只有专心才能钓到大鱼,我们学习知识也需要专心,尤其是在课堂上,我们更应该专心听讲

  创设情境:分四组,每组发给一朵小红花。在黑板上出示兰兰、圆圆、亮亮、乐乐、林林图像。

  师:下面我们来做个游戏:红花给谁戴。这五个小朋友在上课的时候,谁做得好,就给他(她)戴上小红花。(放小品录像《兰兰,好样的》。没有条件的可现场表演)

  四、镜头一:

  数学课上,老师在讲课,同学们在认真听,突然,外面传来笑声,兰兰像没听见一样,专心听老师讲课,圆圆却往窗户外看。

  问:老师在讲课时,外面传来笑声,兰兰是怎么做的?

  (认真听老师讲课,不受其它声音的干扰。)

  五、镜头二:

  语文课上,老师在黑板上写字,林林拿出画片,悄悄地对兰兰说:“你看,我买的新画片,多漂亮。”兰兰摆摆手,还是望着老师写字。

查看全文

礼仪教案(精选12篇)

礼仪教案 篇1

  一、课题:《职场礼仪》

  二、课时:微课程(10分钟)

  三、教学理念:人际交往是当今社会人们所面临和必须掌握的生存技能,然而在人与人的交往中还应该掌握一定的`交往艺术。本节课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原则,努力建立开放而有活力的课堂教学模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积极探索情景教学、合作学习的教学新理念,使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学习,学有所得,使每个学生的素质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提高,实现素质教育。

  四、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树立文明交往意识,养成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 正确对待交往,学会尊重、宽容、平等待人,营造良好的人际空间,在交往中做个受欢迎的人。

  2、能力目标:发展观察、感受、体验、参与社会公共生活的能力,初步培养交往与沟通的能力。初步掌握人际交往的基本交往礼仪,提高人际交往的能力。

  3、知识目标:理解并掌握交往礼仪的原则,掌握基本的交往礼仪。

  教学重点:理解交往礼仪三原则

  教学难点:在日常生活人际交往中会灵活运用交往礼仪的三个原则

  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合作探究法、分析归纳法

  五、教学过程:

  1、 由课堂闹剧情景导入,引出课题(设计意图:由一个突发的闹剧导入,让学生深入生活实际体验人与人的交往,更容易引发学生思考,提高学生兴趣)

  2、 列举三则小故事,让学生通过合作探究分析问题,以组为单位提出交往礼仪中的原则(设计意图:通过合作探究让学生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活跃课堂气氛)

  3、 归纳总结,在以上学生分析问题的基础上完善并归纳分析结果。(设计意图:在老师的指导下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并强调重点)

查看全文

餐桌上的礼仪教案(精选2篇)

餐桌上的礼仪教案 篇1

  教学目标:让学生在情境实践活动中亲身体验,学会就餐的基本礼仪,培养学生文明就餐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重点:知道怎样是文明用餐

  教学难点:把学到的用餐礼仪运用到生活中去。

  教学准备:

  教师:课件,餐盘,筷子

  学生:收集文明用餐的好习惯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孩子们,我们每天都在吃饭, 但是你真的会吃饭吗,老师在课下做了一个调查,了解到很多孩子根本就不会吃,老师把一个同学的吃相录了下来,那请孩子们 和老师一起来分析她有哪些不文明的举止。我们一定要仔细看哟!

  看录像。

  师生逐一分析镜头中不文明的举止。从而引出本课

  (二)讲授

  师:那刚才我们共同分析了这些同学在餐桌上的不文明的举止,小朋友们表现得非常棒,老师以你们为骄傲。我们小学生正是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最佳阶段,文明就餐也是体现我们文明素养的一个方面,今天,这节课就请大家和老师一起来学习餐桌礼仪(板书课题),在生活中,你知道哪些用餐礼仪呢?

  学生举手回答,教师做总结归纳:

  (1)吃饭之前,先把手洗干净。

  (2)入座时应请长辈先坐,自己才可入座。

  (3)入座后姿势端正,脚踏在本人座位下

  (保持上身挺直,双手自然摆放在桌面边缘,整个用餐过程都不能趴在桌上,脚踏在本人座位下。用胳膊肘支在桌面上和用手托下巴都是不好的做法。)

  模拟练习的用餐姿势。先请一、二位同学到台前用餐盘练习用餐的姿势,一人练习,大家评议,全员练习。

查看全文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