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游词500字

时间:2025-04-04

导游词作文500字(通用30篇)

导游词作文500字 篇1

  尊敬的游客们:

  大家好,欢迎你们到北滘公园参观游览。

  北滘镇新城区的中央公园,东临诚德路,西临水韵路,北临人昌路,南临林上路。占地十三万平方米,20__年国庆节正式开放并投入使用。北滘公园内有水面面积5万平方米的人工湖,绿化占地面积达8万多平方米。西面为一个儿童乐园。北滘公园钟灵毓秀的自然风光和别具一格的人文景观,漫步其中,处处诗情画意,令人流连忘返。

  大家看,这就是人雕塑,雕塑了四个北滘人,分别是男、女、老、少四个北滘人。这就是人工湖,这个人工湖十分美丽,时不时还有鸭子游过来。

导游词作文500字 篇2

  各位游客们,大家好!我姓林,大家可以叫我林导游,我是一名很有经验的导游。今天,我要带领大家一起去游览五颜六色的九寨沟。

  美丽的九寨沟位于四川省九寨沟县境内,是一个风景如画的自然风景区。湖泊棋布,山谷幽静,简直是人间天堂啊!九寨沟的山高耸入云,秀峰挺立,好似一位画家画的一幅名画一般,九寨沟有“人间仙境”的美称。

  游客们,你们有没有听到响彻云霄的水流声呢?我们很快就要到达诺日朗瀑布了,我们顺着这条路走上去,便是你们最期待的诺日朗瀑布了!你们看,美丽的瀑布就像一条条美丽的轻纱,风一吹,就像是一道道白色的雾一般。这么美的地方,你们千万不要乱扔垃圾哟!也不能去太靠近瀑布的地方玩,不然就会给水当做“早饭”哦!

  游客们,九寨沟还有很多美丽的美景,真是说不尽,道不完啊!接下来,大家可以自由参观,最后,我祝大家旅程愉快。

查看全文

500字导游词(精选30篇)

500字导游词 篇1

  亲爱的游客们:

  大家好,我是你们今天的导游,我姓杨,大家叫我"杨导"好了。很高兴今天成的导游,我带大家去游览颐和园,跟着我,保证能让今天的您快乐无比、大饱眼福!

  北京的颐和园是一个美丽的'大公园。现在,我们先来看看有名的长廊吧!进了颐和园的大门,绕过大殿,就来到了有名的长廊。这长廊长得一眼望不到头,有七百多里长呢!长廊分成273间,每一间横槛上都有五彩的画,画着人物、花草、风景,几千幅画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人物画最好看了,大家可以边走边欣赏。

  接下来,我带大家去参观万寿山。这里是万寿山脚下,你们抬头看见的是佛香阁。也就是耸立在半山腰上那座八角宝塔形的三层建筑,看到了吗?它的琉璃瓦闪闪发亮,它下面的一排排金碧辉煌的宫殿,就是排云殿。

  大家跟随我登上上万寿山吧。站在佛香阁的前面往下望,颐和园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里。你们看,葱郁的树丛,掩映着黄的绿的琉璃瓦屋顶和朱红色的宫墙。正前面的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

  从万寿山下来,我带大家去参观昆明湖吧。昆明湖围着长长的堤岸,堤岸上有好几

  座式样不同的石桥。湖中心有一个葱绿的小岛,树丛中露出了宫殿的一角。走过长长的石桥,就可以去小岛玩一玩了。这座石桥有十七个桥洞,人们把它命名为十七孔桥。桥栏上有上百根柱子,柱子上都雕刻着许多狮子:有的在抢着绣球,有的躺在妈妈的怀里撒娇,有的在一起玩耍......

  颐和园的美丽景色是不是让大家得到了美的享受啊?时间真快,马上就要和大家分开了,希望下次能做大家的导游!祝你们天天都开心,再见!

查看全文

2025导游词作文500字(精选31篇)

2025导游词作文500字 篇1

  各位游客们大家好,欢迎您来到广东省新会县环城乡天马村前的天马河。 现在你正在目睹的就是这棵已有五百余年的历史的大榕树,它可是世界上“独木成林的最伟大的奇观。他占地20多亩地,它的枝干覆盖了整个小岛。

  这棵大榕树的特点是大、茂盛的美,叶子的特点是绿、多、密、亮、富有生命力。

  这棵大榕树的鸟种类多、数量多,鸟还非常欢快。这棵茂盛的榕树也为鸟儿们提供了美好的栖息地,使它们没有危险的繁殖着它们那活泼可爱的后代。

  在这里鸟变成了这里的主人,它们在这棵大榕树上快乐地飞来飞去,自由自在、无忧无虑地生活着,难怪著名作家把金在这里留下那优美、舒畅地散文《鸟的天堂》呢?大家好,今天我带大家去广东省新会成郊的一条河上的‘鸟的天堂’参观。”

  大家走过一段石子路,就能到河边了。那里有-个茅草搭的水阁。穿过水阁,在河边两棵大树下有几只小船。

  我们坐船来到小岛,走近这棵树。看,这棵树占地160多亩,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一部分的树枝垂到水面,从远处看,就像一棵大树躺在水上。现在正是枝叶繁茂的时节,树上已经结了小小的果子,而且有许多落下来了。这棵榕树好像在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览给我们看。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都留一点缝隙。翠绿的颜色明亮地在我们的眼前闪耀,似乎每一片树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

  这里就是“鸟的天堂”鸟在树上做窝,我们不要捉它们。瞧,几只鸟在扑翅。

查看全文

导游词作文500字左右(精选28篇)

导游词作文500字左右 篇1

  景忠山景区位于河北省迁西县境内,三抚、邦宽交叉口南2公里处,距唐山75公里,北京180公里,天津185公里,承德130公里,秦皇岛130公里,交通便利。

  景忠山现为国家AAAA级景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省级森林公园,省级地质公园,河北最美30景,河北省旅游定点单位。景忠山以其鬼斧神工,秀美雄奇的自然景观;以其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佛道文化;以其匠心独具,蔚为壮观的人文建筑被康熙御题为“天下名山”。

  景忠山海拔610米,1872级台阶直达顶峰。景忠山始有庙宇建筑可上溯到宋代。明朝初年,此山建“三忠祠”,祠内供奉诸葛亮、岳飞、文天祥三位爱国忠臣。明嘉靖二年,蓟镇总兵马永又于“三忠祠”东侧建碧霞宫,奉元君像。之后,曾在景忠山脚下镇守20xx年之久的著名民族英雄戚继光先后进行了两次大规模修缮。从此,景忠山的香火日益兴盛。清朝初期,顺治和康熙皇帝对景忠山格外垂青,他们曾六次登临景忠山,不仅拨给大量田产帑银,修复山上山下庙宇建筑,而且御赐一尊十六斤四两的金娘娘一尊及四千五百余卷的《大藏经》一堂4500余卷,成为景忠山镇山之宝。此外又召景忠山性在禅师入京城大内讲佛,每议要政都来景忠山礼佛问卜。据碑刻记载,顺治立玄烨为太子,就是在景忠山问卜后而钦定的。景忠山被看作皇家寺庙,由此,声誉雀起,名驰天下。

  在碧霞宫东南侧,有一个天然生成的'石洞,洞门石匾阴刻隶书“知止洞”。洞内供奉的就是在景忠山乃至中国佛教史上,都产生过重要影响的一代大德高僧——别山惠善普应禅师。

查看全文

导游词作文500字(通用32篇)

导游词作文500字 篇1

  尊敬的游客:

  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世界遗产——黄山风景名胜区。很高兴成为大家的导游!我叫王诗诗,大家叫我王导好了。

  俗话说:“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黄山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冬雪“五绝”闻名中外。今天我就给大家重点介绍黄山的奇松吧。

  大家请看,黄山的松树能在岩石缝中生存,生命力极强。它们形状各异,姿态万千:黑虎松、龙爪松、连理松、迎客松等很多松树都因为它们的形状而得名呢!迎客松是黄山著名的景点之一,外形更是特别:它的树干中部伸出长达7.6米的两大侧枝展向前方,恰似一位好客的主人,挥展双臂,热情欢迎海内外宾客来黄山游览,成为中华民族热情好客的象征。等会儿我们还可以在那儿尽情拍照,作为纪念。

  黄山的奇观说也说不完,看也看不够。现在,请大家尽情去欣赏黄山的美景吧!

  请大家在游玩的时候不要乱扔果皮和和食品包装袋,不要到危险的地方去。

  祝大家玩得愉快!

导游词作文500字 篇2

  大家早上好!欢迎来到八达岭观光景区游玩,我是李导游。今天,我很高兴能带你们去长城游览。长城东西南北交错,翻越巍巍群山,穿过茫茫草原,跨过浩瀚的沙漠,奔向苍茫的大海。今天我们游览的只是其中保存得最完整的一段——八达岭长城。

  八达岭长城是明长城中的杰出代表,因为这里四通八达,故成八达岭。可能大家会问,为什么把长城修筑在这里?其实这主要是因为八达岭地区重要的地理位置。它不仅守卫着明皇陵,而且也是京师的大门。

查看全文

导游词的作文500字(精选30篇)

导游词的作文500字 篇1

  各位游客们,大家好!我叫张艺潇,你们可以称我为张导。

  今天我来带领大家畅游黄山一景。黄山位于安徽省南部黄山市境内,为三山五岳中三山之一,有“天下第一奇山”之美称。徐霞客在游览黄山之后,留下了“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的赞叹。

  大家都听说过黄山有四绝。今天,我们来游览一下四绝之一的“云海”。

  自古黄山云成海,走到高峰时总会看到云雾缭绕,密林中,云雾在枝间飘动,给幽静的树木增添了一丝神秘的美感,向前远眺,云在山间翻滚着,时而浓时而淡。因为今天我们来的比较早,太阳还未完全升起,远处的天边慢慢变红了,云海好象被洒了一层金光,灰暗的颜色变得亮丽。

  大家快看,天空慢慢地变得亮堂了,这时的云雾已经淡了一些,群山露出了峰顶,有的被云雾照住,好像害羞的小姑娘不敢露脸。这时再向前一望,云雾中隐约有几座小峰顶,像一群小姑娘在打闹中若隐若现。此时大家再深吸一口气,一股清新的味道会向我们飘来。

  我们现在往上已再走了一段路,看到的风光与方才的已截然不同,所有山峰都被笼罩住了,这里的云雾几乎与天相接,每当人们来到这里,就像来到了‘人间仙境’,仿佛自己己置身于九霄云外了。

  各位游客们,今天游览就讲解至此,大家可以原地休息,稍后我们返程。

导游词的作文500字 篇2

  长久以来,即被人们推崇为理想的注茶器。紫砂壶优良的实用功能,在明清两代的文献中即有所记载。明清两代人们认为茶壶之所以“黜银锡及闽豫瓷,而尚宜陶”,是由于紫砂壶能发出茶之色、香、味、,并且既不夺香,又煮熟汤气。关于“越宿不馊”的说法也有其一定的道理。

查看全文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