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数的认识》教案(精选14篇)
《倒数的认识》教案 篇1
一、说教材
《倒数的认识》是人教版小学数学教科书第十一册的内容。教材首先出示乘积是1的分数乘法,从而引出分数的含义,并举例说明倒数的特点。例1教学求一个数的方法。从教材的内容来看,比较简单。数学知识的联系性很广泛,比如本册将要学习的《分数除法》就要运用到倒数的知识。
本课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理解和掌握倒数的意义.
2.能正确的求出一个数的倒数.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认识倒数并掌握求倒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小数与整数求倒数的方法
在于让学生在经历中体验、在做中发现、在活动中理解倒数的意义,能正确的求一个数的倒数,渗透辨证唯物主义关于事物都是普遍联系观念的启蒙教育。
教材内容在编排上没有什么特别之处,
但教学重点难点比较突出,求1、0、小数、带分数的倒数是本课的重点,也是本课的难点。
二、说教法
基于教材内容比较单调,那么只有在教法上体现新、奇、特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让学生想学,要学。
首先,根据小学生一般是从具体的形象思维逐步向抽象的逻辑思维发展的思维特点,我将在教学中联系小学生熟悉的身边的实际,使抽象的内容直观化,同时把要解决的问题通过联系实际,帮助学生架起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桥梁,可以达到理解掌握新知识,培养学生兴趣的目的,同时也体现了数学的趣味性。
比如让学生先理解“互相成为好朋友”就是你是我的朋友,我是你的朋友的意思,朋友必须建立在两个人的基础上的,那么有了这样具体形象思维的理解,学生对倒数有互相依存的特点这一比较抽象的概念就有了比较直观的理解了。
《倒数的认识》教案(精选16篇)
《倒数的认识》教案 篇1
一、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第九册第二单元《倒数的认识》
二、 教材分析:
倒数的认识是在学生掌握了整数乘法、分数加法和减法计算、分数乘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分数乘法应用题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倒数的认识是分数的基本知识,学好倒数不仅可以解决有关实际问题,而且还是后面学习分数除法、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和应用题的重要基础。
三、 教学目标:1.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倒数的方法。
2.能熟练地写出一个数的倒数。
3.结合教学实际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四、 教学重点: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倒数的方法。
五、 教学难点:熟练写出一个数的倒数。
六、 教学过程:
(一)、 谈话
1.交流
师: 我们的黑板是什么颜色?
生:黑色。
师:教室的墙面又是什么颜色?
生:黑色。
师:黑与白在语文上是什么关系?
生:黑是白的反义词。
生:白是黑的反义词。
师:能说黑是反义词或白是反义词吗?
生:不能,因为黑与白是相互依存的关系。必须说清楚谁是谁的反义词。
师:那么,数学上有没有相互依存关系的现象呢?
生:约数和倍数。
师:你能举例说明约数和倍数的相互依存关系吗?
生:例如8是4的倍数,4是8的约数。不能说成8是倍数或4是约数。因为8和4是相互依存的。
2.导入 今天,我们继续来研究数学中具有相互依存关系的现象的有关知识。
(二)、学习新知
对数游戏
1.学习倒数的意义
《倒数的认识》教案(精选13篇)
《倒数的认识》教案 篇1
教学内容:p27倒数的认识,练习六全部习题。
教材简析:这个内容是在分数乘法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主要是为后面学习分数除法作准备的。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注意突出倒数是表示两个数之间的关系,它们具有互相依存的特点。
教学要求:使学生认识倒数的概念,掌握求倒数的方法,能比较熟练地求一个数的倒数。
教学过程:
一、用汉字作比喻引入
1、师指出:我国汉字结构优美,有上下、左右结构,如果把杏字上下一颠倒成了什么字?呆把吴字一颠倒呢?(吞)一个数也可以倒过来变为另一个数,比如3/4倒过来呢?(4/3)1/7倒过来呢?(7/1也就是7)这叫做倒数,随即板书课题。
2、提一个开放性的问题:看到这个课题,你们想到了什么?
(学生各抒己见)
师生共同确定本节课的目标研究倒数的意义、方法和用处。
二、新知探索:
1、研究倒数的意义
师:请大家看书p27第3行的结语:乘积等于1的两个数叫做互为倒数。
学生自学后,问:有没有疑问?
师引导学生说出:倒数是对两个数来说的,它们是互相依存的。必须说,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倒数,而不能孤立地说某一个数是倒数。
2、学生自主举例,推敲方法:
(1)师:下面,请大家各自举例加以说明。
(2)学生先独立思考,再交流。
(a、以真分数为例;如:5/8的倒数是8/5真分数的倒数是假分数。)
(b、以假分数为例;8/5的倒数是5/8假分数的倒数是真分数。)
(c、以带分数为例;带分数的倒数是真分数。)
倒数的认识说课稿(精选16篇)
倒数的认识说课稿 篇1
【说教材】
倒数的认识是一节概念教学课,它是在学生学习了小数、分数及分数乘法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也是为后面学习除法作准备的。照理说,它的难度不是很大,但为了突显数学课的特点,为了让学生积极地思考数学,而不是被动的听讲,简单的模仿和机械的记忆。我对教材做了如下几点整合:
1、倒数的意义它属于概念的范畴,我认为没有必要去讲 。直接让学生看书即可。然后由学生确定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2、对于求倒数的方法,如果教师用讲授的方法去做,学生的思维似乎没有一点提升。这不应该是数学课。因为数学的学习,学习者必须通过“动脑”,把新知识消化、吸收,纳入自己的知识系统,把新知识转化为自己的思维结果,这才是真正的数学课。所以在求倒数的方法时,我是这样处理的:放手让学生各自举例去证明什么是倒数,即倒数的意义。这样处理的原因有:1、进一步深化了倒数这个概念的意义,2、在想办法证明的同时,也就是探究求倒数的方法。
(一)教材重点和难点
基于以上对教材的定位:确定本节课的重点是理解和掌握求一个数(0除外)倒数的方法。对于倒数的意义,学生在理解的时候往往把“互为”两个字丢掉,例如5和0.2 ,应该说成5和 0.2 互为倒数而部分同学会说成5是倒数,0.2 也是倒数,这只要让学生明白他们是互为依存的关系即可。
(二)说教学目标
一节课,只有有了一个明确的目标,才可能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根据大纲要求,教材特点,学生实际,我从知识、能力、情感三方面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倒数的认识》数学教案设计模板(通用16篇)
《倒数的认识》数学教案设计模板 篇1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通过体验、研究、类推等实践活动,理解倒数的意义,让学生经历提出问题、自探问题、应用知识的过程,自主总结出求倒数的方法。
2、通过合作活动培养学生学会与人合作,愿与人交流的习惯。
3、通过学生自行实施实践方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发展创新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倒数的意义和怎样求倒数。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倒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求倒数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课件出示:
1、找规律:指生回答。
2、找规律,填空,指生回答。
3、口算,开火车口算。
4、你能找出乘积是1的两个数吗?指生说。
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倒数”,看看他们有什么秘密?出示课题:倒数的认识
二、新授
1、教学倒数的意义。
(1)学生看书自学,组成研讨小组进行研究,然后向全班汇报。
(2)学生汇报研究的结果:什么是倒数?生生说,举例说明。
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举例说明。课件出示。
观察每一对数字,你发现了什么?
像这样乘积是1的数字有多少对呢?
(3)提示学生说清“互为”是什么意思?(倒数是指两个数之间的关系,这两个数相互依存,一个数不能叫倒数)
(4)互为倒数的两个数有什么特点?
像这样的每组数都有什么特点呢?
两个数的分子和分母交换了位置(两个数的分子、分母正好颠倒了位置)
2、教学求倒数的方法。试着写出3/5 、7/2的倒数。
(1)写出3/5的倒数:求一个分数的倒数,只要把分子(数字3闪烁后移至所求分数分母位置处)、分母(数字5闪烁后移至所求分数分子位置处)调换位置。
倒数的认识 教案(通用3篇)
倒数的认识 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观察算式的特点,引出倒数的意义,并能够真正的理解和掌握。
2.学习求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使学生能够正确地求出一个数的倒数。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正确理解倒数的意义及“互为”的含义。
2.正确地求出一个数的倒数。
教学过程设计
一、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师:我们知道语言文字中有些字是可以倒过来写的。
比如:吴—吞
学生举例:杏—呆。
师:数学中有没有这种情况呢?
你能把4/7倒过来写吗?
板书:4/7--(7/4) 8/3--(3/8) 2--(1/2)
师:你能根据分子、分母的位置关系给这几组数取个名字吗?
生:倒数。
出示课题:倒数的认识。
二、教学倒数的意义.
(1)5/8×1/8 7/15×5/7 6×1/2 1/40×5
(2)3/4×4/3 6/7×7/6 3×1/3 2/9×9/2
教师:“上面的两组题有什么不同?”(第一组每个算式中两个数相乘的积都不是1,
第二组每个算式中两个数相乘的积都是1.)
教师:“像第二组这样,乘积是1的两个数叫做互为倒数.”
教师举例说明什么叫做“互为倒数”.
3/4和4/3互为倒数,就是3/4的倒数是4/3,4/3的倒数是3/4.
教师:“倒数是对两个数来说的,它们是相互依存的,必须说一个数是另一
个数的倒数,不能孤立地说某一个数是倒数.”
让学生试着说一说第二组其它3个算式中两个数的关系.说的时候,注意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