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奥尔夫音乐教案优秀(精选13篇)
大班奥尔夫音乐教案优秀 篇1
活动内容: 音乐活动
活动名称:化石之舞
活动目标:
1、通过律动感应回旋曲曲式:前-A-A-间-B-A-A-C-A.
2、能够大胆地用肢体动作创编不同的化石造型。
3、积极参与角色扮演,体验奥尔夫音乐活动的欢乐。
活动重点:用肢体创编不同的化石造型。
活动难点:感应回旋曲式。
活动准备:化石图片 铃鼓 ppt
活动过程:
1、故事导入。“扣扣扣、”从地底下传来一阵敲打声,大家又惊又喜地朝着声响处探索,原来地下王国的化石们也兴高采烈地来参加晚会。
二、音乐活动
1、化石介绍
通过图片简单介绍化石的由来。
2、音乐律动
(1)教师引导幼儿运用肢体各部位,尝试模仿化石舞蹈时的僵硬感。
(2)全体围坐,教师带领幼儿伴随音乐感应A段节奏。
三、感应回旋曲式。
全体站立,教师带领幼儿在A段音乐做出不同的化石造型。
四、角色扮演
教师将全体幼儿分组,伴随音乐进行角色扮演的活动
五、活动结束。
幼儿听音乐做律动出活动室。
大班奥尔夫音乐教案优秀 篇2活动目标:
1、复习英语单词donkey和童谣。
2、学习歌曲的两个声部和三个声部的演唱形式。
3、通过不同的演唱形式进行合唱表演,体验合唱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知识准备:歌曲《小毛驴》、单词donkey、英语童谣。
2、教具准备:驴的图片、双响筒、电子琴。
活动过程:
一、图片导入、复习英语单词与童谣
1、教师运用图片,激发兴趣。
(1)、师问:看,我今天把谁请来了?(小毛驴)
大班奥尔夫音乐教案(精选16篇)
大班奥尔夫音乐教案 篇1
活动内容: 音乐活动
活动名称:化石之舞
活动目标:
1、通过律动感应回旋曲曲式:前-A-A-间-B-A-A-C-A.
2、能够大胆地用肢体动作创编不同的化石造型。
3、积极参与角色扮演,体验奥尔夫音乐活动的欢乐。
活动重点:用肢体创编不同的化石造型。
活动难点:感应回旋曲式。
活动准备:化石图片 铃鼓 ppt
活动过程:
1、故事导入。“扣扣扣、”从地底下传来一阵敲打声,大家又惊又喜地朝着声响处探索,原来地下王国的化石们也兴高采烈地来参加晚会。
二、音乐活动
1、化石介绍
通过图片简单介绍化石的由来。
2、音乐律动
(1)教师引导幼儿运用肢体各部位,尝试模仿化石舞蹈时的僵硬感。
(2)全体围坐,教师带领幼儿伴随音乐感应A段节奏。
三、感应回旋曲式。
全体站立,教师带领幼儿在A段音乐做出不同的化石造型。
四、角色扮演
教师将全体幼儿分组,伴随音乐进行角色扮演的活动
五、活动结束。
幼儿听音乐做律动出活动室。
大班奥尔夫音乐教案 篇2《葡萄牙舞曲》
活动目标:
1、通过欣赏,体验乐曲《葡萄牙舞曲》欢快跳跃的情绪。
2、通过节奏、故事和图形谱简单了解该曲子的音乐结构。
3、让幼儿感受友情的快乐。
活动准备:
音乐《葡萄牙舞曲》、故事图片、图形谱
活动过程:
一、幼儿进教室围半圆坐好。
二、感受音乐。(放主旋律音乐一次)
三、听故事导入。
丫丫和哈哈是一对好朋友,可是因为一些原因,哈哈在去年搬家了。丫丫非常想念哈哈,下个星期是哈哈的生日,于是丫丫决定去哈哈的新家给她庆生,于是他便带着礼物出发了。在出发之前啊,好朋友哈哈还给丫丫画了一副路线图,可是小迷糊丫丫看不太懂,让我们一起来帮丫丫看看那个的路线图,帮她找到哈哈家好不好啊?
幼儿园大班奥尔夫音乐教案范文(精选13篇)
幼儿园大班奥尔夫音乐教案范文 篇1
教学设想:
声音的长短是通过一些音乐活动感受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的长短。我认为在音乐教学中应该做到:音乐与律动的结合、音乐与生活实际的结合,不仅有利于音乐教学的完成,提高儿童的学习兴趣,锻炼儿童的表演能力,也是全面提高儿童的音乐素质和审美能力的好办法。
在教学本课时,先播放动物嬉戏的录象,让儿童通过看、听、模仿他们的声音和动作,初步感受声音是有长有短的。在此基础上,让儿童进行二声部、三声部的组合练习,体验多声部节奏的和谐美,然后让儿童用“×— 、× 、”这三个节奏型说话,培养儿童创造节奏的能力。最后播放一段2/4拍音乐,让儿童用打击乐器或肢体语言表现本歌曲中的“×— 、× 、”。
教学目标:
1、通过音乐活动,让儿童感受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时值的不同。
2、会用三角铁、响板、碰铃、铃鼓等打击乐器,及肢体语言等方式表现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
3、让儿童感受、体验多声部节奏的和谐美,培养儿童稳定的节奏感。
4、培养儿童模仿和创造节奏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看一看、听一听、仿一仿
1、课件呈现动物嬉戏的录象。
要求:欣赏完后,让儿童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并模仿一下。
【通过欣赏儿童喜欢的各种小动物,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
2、让儿童模仿自己所看到动物的声音和形态。
(1)指声表演。
(2)集体表演。
【给儿童模仿的空间,是让他们参与学习的过程。首先,调动了儿童自主探索的欲望,其次,让儿童了解到各种动物发出的声音是有长短的,初步感受了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的时值】
大班奥尔夫音乐:小毛驴教案(通用3篇)
大班奥尔夫音乐:小毛驴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小毛驴》,并能背唱歌曲。
2、在演唱歌曲《小毛驴》的同时,学生能尝试用动作表演出自己想象中的动物形象。
3、体验动物与人和谐相处所带来的快乐。
教学重点、难点:
1、背唱歌曲《小毛驴》。
2、培养学生边唱边跳的表演能力。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电子琴等。
教学过程:
一、趣味导入
1、播放驴叫的音频。
2、听,响起了这样的.声音,你觉得是什么动物来了呢?
3、那有谁能模仿一下这个动物走路的节奏?
4、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一首歌里就有很多这种节奏,我们一起去听听吧!
二、教授新课
1、欣赏视频《小毛驴》。
(1)在欣赏视频的时候,想想本曲讲了一件什么趣事?
(2)在欣赏视频的同时,学生可以根据本首歌曲的节奏,自由地做一些动作。
2、学生交流并回答问题。
3、学生认歌词。
4、学习歌曲节奏。(按歌曲节奏读出歌词)|||X—|我有一只小毛驴我从来也不骑,|||X·X|有一天我心里高兴骑着去赶集。我|||X—|手里拿着小皮鞭我心里正得意,|||X—||不知怎么咕噜噜噜噜我摔了一身泥。
5、教师示范演唱歌曲(自弹自唱),学生思考:这首歌曲应该用一种什么样的情绪去演唱?(风趣诙谐)
6、教唱歌曲。
7、学生合唱歌曲。
三、巩固与拓展
1、学生跟着音乐自由创编动作。
2、教师引导学生跟着伴奏音乐表演动作。
3、学生边听、边唱、边跳,来表现本歌曲。
四、课堂小结
幼儿园大班奥尔夫音乐教案(精选14篇)
幼儿园大班奥尔夫音乐教案 篇1
《葡萄牙舞曲》
活动目标:
1、通过欣赏,体验乐曲《葡萄牙舞曲》欢快跳跃的情绪。
2、通过节奏、故事和图形谱简单了解该曲子的音乐结构。
3、让幼儿感受友情的快乐。
活动准备:
音乐《葡萄牙舞曲》、故事图片、图形谱
活动过程:
一、幼儿进教室围半圆坐好。
二、感受音乐。(放主旋律音乐一次)
三、听故事导入。
丫丫和哈哈是一对好朋友,可是因为一些原因,哈哈在去年搬家了。丫丫非常想念哈哈,下个星期是哈哈的生日,于是丫丫决定去哈哈的新家给她庆生,于是他便带着礼物出发了。在出发之前啊,好朋友哈哈还给丫丫画了一副路线图,可是小迷糊丫丫看不太懂,让我们一起来帮丫丫看看那个的路线图,帮她找到哈哈家好不好啊?
四、分段了解音乐结构和创编舞蹈动作。
1、 出示丫丫走过路地全程图片,并开始放音乐,引导幼儿图形与音乐形成配合。
2、 丫丫是怎样走路的?请小朋友创编丫丫走路的动作。
听音乐小朋友和老师一起做丫丫走路的动作。(放主旋律音乐的第一部分音乐) ︱ ︱
3、出示两座山的图片。
教师提问:丫丫前面有几座山?山太高,丫丫爬不上去,只有钻山洞了。
3、启发小朋友创编丫丫钻山洞的动作和左右看哈哈的动作。
请小朋友到前面来表演动作(钻山洞——望一望——钻山洞——望一望),教师示范动作,并和孩子一起表演动作。
4、听音乐小朋友和教师一起做丫丫钻山洞和左右相互望一望的动作。(放主旋律音乐的第二部分音乐)
大班奥尔夫音乐活动《呼噜呼噜清洁歌》
活动目标:
1、熟悉音乐旋律,肢体动作、道具来感应乐曲曲式,感应颤音的特点。
2、鼓励幼儿创编各种洗澡动作,感受音乐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图片、cd碟2、道具:铃鼓、沙球、圆舞板、水袖、呼拉圈(人手一份)活动过程:
一、进入活动室。
音乐《小白兔与大野狼》跟音乐做游戏进入场地坐定(用软垫,席地而坐)二、故事引入,出示图片,讲述故事师:咦!这是谁呀?(出示小花猫)有一天,小花猫很不高兴,妈妈问它为什么?原来啊,小猫身上痒痒非常难受,于是妈妈带小猫来到河马医生的诊所,河马医生拿出了他的秘密武器把小猫身上的跳蚤全都杀光光了,河马医生还送给小花猫一瓶神奇的沐浴乳,他还告诉小花猫每天都要用它来洗澡,这样跳蚤才不会在它身上安家,现在爱洗澡的小花猫变得越来越漂亮了,而且也变得爱清洁讲卫生啦!身上啊香香的!连蝴蝶和蜜蜂都围着小猫亲亲呢!
提问:听了完小猫的故事以后我想请小朋友今天来当一回小猫,老师来当猫妈妈,你们愿意吗?
提问:(幼儿讨论回答)1、小猫是怎么洗澡的?他都洗了哪些地方?
2、小猫洗澡都用了哪些工具呢?
3、小猫是怎样把身上的跳蚤洗掉的呢? (强调抖动这个动作)那么接下来我们来学学小猫洗澡吧!
三、热身操:
音乐第一遍a段:幼儿跟随音乐自由模仿小猫洗澡的动作b段:抖水甩落跳蚤四、洗澡时间孩子们,我现在变成了你们的猫妈妈,我要来检查一下你们有没有把自己洗干净噢!妈妈发现有几只小猫身上还有几只洗澡跳蚤没洗掉噢!妈妈觉得你们应该用上洗澡工具才能把身上洗干净。今天啊妈妈把你们洗澡要用的工具全都带来了,我一样一样把它们变出来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