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湖导游词(精选9篇)
翠湖导游词 篇1
我们一下飞机,就感觉一阵阵清凉扑面而来,不知不觉已到了“四季如春”的昆明,住在一个公园叫“翠湖”的岸边上!
走进翠湖公园有一个大池塘,池塘里开着粉红色和雪白色的荷花。风轻轻吹拂,荷花摇动着,走近一看,池塘里还有小鱼,它们“东跑西蹿”好像在捉迷藏。有孩子们跑来跑去,老人们有的散步、跳舞、做操、打拳,有的在凉亭里拉“二胡”,有的在公园里大声朗读英语,有的背着音箱在公园里尽情的唱歌,仿佛在开一个盛大的“音乐会”。
我听我爸爸的一位同事讲起,夏天结束后,到了冬天,冬天的翠湖还是一个欢乐、热闹的公园。冬天红嘴鸥就会从“西伯利亚”飞到昆明的翠湖。红嘴鸥在翠湖公园“飞来飞去”它们非常喜欢这个四季如春的地方。每当红嘴鸥从“西伯利亚”飞来的时候,“成千上万”的人来这儿观赏红嘴鸥,人们把公园挤得“水泄不通”!给它们喂吃食物,红嘴鸥也乐得开心的“自由自在”飞翔,成了“翠湖”公园一道美丽的景象!
翠湖导游词 篇2
翠湖公园内纵贯南北的是阮堤,是1834年云贵总督阮元拨款所筑。直通东西的是唐堤,1919年由时任孙中山的滇川黔三省建国联军总司令的唐继尧拨款所筑。两道长堤,分湖为四。堤畔植柳,湖内种荷,荷柳相映,清翠秀丽。两道长堤将翠湖分成五片景区--湖心岛景区以湖心亭和观鱼楼等清代建筑为主;东南面是水月轩和金鱼岛;东北面是竹林岛和九龙池;南边是葫芦岛和九曲桥;西边是海心亭。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每年冬天有成千上万只北方飞来的红嘴鸥在翠湖越冬,嬉闹戏水,争抢食饵,给翠湖增添了无限的情趣。这是由于昆明四季温暖如春,适合海鸥过冬,加之昆明人视鸥如友,爱护海鸥,昆明市政府也规定不准捕捉海鸥,不准放爆竹惊吓海鸥。这样,红嘴鸥与昆明人结下了"朋友"之情,每年11月份,它们就飞来昆明过冬,第二年3-4月,它们又离开昆明飞往我国东北及西伯利亚等地。
翠湖导游词(精选9篇)
翠湖导游词 篇1
在云南中部,有一片波光浩渺的湖水,俨如高原上镶嵌的一颗璀璨晶莹的明珠,这就是古老的滇南泽,因距昆阳城最近,故又名昆阳湖,即人们熟悉的五百里滇池。以往诗人对她描写是:昆池千顷浩溟漾,浴日滔天气量洪,倒映群峰来镜里,雄吞六河入胸中。坐落在这美丽高原湖畔的城市,就是春城昆明。昆明是云南省的省会,位于云贵高原中部,四面环山,南临滇池,六河纵横,中间一马平川,形成了膏腴沃壤的昆明坝子。
昆明地处云贵高原中部,市中心海拔1,891米。南濒滇池,三面环山。属于低纬度高原山地季风气候,由于受印度洋西南暖湿气流的影响,日照长、霜期短、年平均气温15摄氏度。气候温和,夏无酷暑,冬不严寒,四季如春,气侯宜人,是极负盛名的春城。为此前人有诗描写它的特点是:昆明腊月可无裘,三伏轻棉汗不流,梅绽隆冬香放满,柳舒新岁叶将稠。每年的12月到来年的3月,一群群躲避北方海域寒风的红嘴鸥,万里迢迢地从远方飞来,落栖在昆明城中。
西山龙门
各位朋友,西山景区历史文化悠久,有近千年的开拓史,素以雄、奇、险、秀的瑰丽景色享誉滇中,有云南第一风景名山的称号。西山山峦起伏,形似卧佛,故也称卧佛山。隔水相望,西山宛如一丰盈女子躺卧滇池岸边,又有“睡美人”之美称。西山有国家、省、市级文物9处,集自然山色、佛寺道观、庭院别墅、佛像石雕、古树名木为一园。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自然景观,使西山景区名列全国的奇观胜景。现在我们已经到了西山冷门游览区,昆明有句俗话:“一登龙门,身价百倍。”现在我们将一起去探寻这种“身价百倍”的感觉。龙门概况
翠湖导游词(精选14篇)
翠湖导游词 篇1
清晨,走进鸣翠湖,湖面上飘着薄薄的雾,犹如披上一层青纱。湖里有大片大片的芦苇丛,秋天的芦絮已经变成了银白色,像仙女穿上了白裙子,在湖面上翩翩起舞。这影像让我想到了宋代诗人苏轼的一首诗:《饮湖上初晴后雨》
水光潋滟晴方好,
太阳升起来了,湖边的草地上,开满了野菊花,有红色的、粉色的、黄色的、金黄色的,五颜六色,好看极了!还有火红的爬山虎,使鸣翠湖更加美丽多彩。你看,远处的树林已经被秋天染成了金黄色,一阵风吹过,金色的树叶对我摆着手,仿佛在说:“来吧!快来看看美丽的鸣翠湖。”微风吹过湖面,湖面波光粼粼,阳光撒在湖面上,像撒了一层金子,闪闪发光。岸边有几只天鹅在悠闲地踱着步,梳理着自己的羽毛,咦?他们为什么不去南方呢?哦,原来是被秋天的鸣翠湖迷住了,不舍得离去!
中午的鸣翠湖热闹起来了,钓鱼的人们纷纷赶来,摆好鱼杆,神情专注地看着湖面,他们个个都像木头人一样一动不动。湖面的木桥上有一对对新郎新娘在照婚纱照,他们也想把鸣翠湖的美景留住,陪他们度过幸福的时光。你看湖中央,人们悠闲地划着船,自在地欣赏着鸣翠湖的美景。
该回家了,我恋恋不舍地又看了鸣翠湖一眼,啊!秋天的鸣翠湖像一幅美丽的图画!
翠湖导游词 篇2
银川鸣翠湖国家湿地公园总占地10000余亩,其中湿地8000亩,绿化及其他用地20__亩,是银川市东部面积最大的自然湿地保护区。鸣翠湖通过退耕还湖、封育治理、禁牧禁猎,保存了其原有的自然风貌,给鸟类资源和水生动植物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维护自然生态平衡。这里植被丰富,鸟类众多,有维管植物109种,水生浮游植物69种,以适于湿地的植被为主,如垂柳、沙枣、紫穗槐、 香蒲、芦苇、荷花等;有野生鸟类共97种,如国家一级保护鸟类大鸨、 中华秋沙鸭、 黑鹳、白尾海雕;国家二级保护鸟类大天鹅 、小天鹅、鸳鸯等14种,每逢春夏,成千上万只鸟在这里栖息繁衍,成为鸟的乐园。此时,您可以荡舟于芦苇迷宫,听鹂啼莺鸣,看芦苇瑟瑟,体验山穷水尽疑无路的神秘惊险,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豁然开朗;或品味荷花、水车、千步廊桥的江南小桥流水的自然之味。鸣翠湖的设计完全是人性化无障碍,观光车、观光船是安全无污染的环保交通工具.鸣翠湖以湖水、芦苇、荷花、飞鸟、游鱼,建成了集文化性、趣味性和浓郁生态特色于一身的十大景观景点:“车水排云”吐氤氲,“碧水浮莲”戏红鳟。“千步廊桥”杨柳色,“百鸟鸣翠”啁啾声。“芦花追日”飞白絮,“青纱漏月”点碎金。“迷宫寻鹭”千百度,“白沙落雁”三五踪。“绿帐问茶”清几许,“东堤夕照”黛色新。
翠湖导游词(精选15篇)
翠湖导游词 篇1
银川鸣翠湖国家湿地公园总占地10000余亩,其中湿地8000亩,绿化及其他用地20__亩,是银川市东部面积最大的自然湿地保护区。鸣翠湖通过退耕还湖、封育治理、禁牧禁猎,保存了其原有的自然风貌,给鸟类资源和水生动植物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维护自然生态平衡。这里植被丰富,鸟类众多,有维管植物109种,水生浮游植物69种,以适于湿地的植被为主,如垂柳、沙枣、紫穗槐、 香蒲、芦苇、荷花等;有野生鸟类共97种,如国家一级保护鸟类大鸨、 中华秋沙鸭、 黑鹳、白尾海雕;国家二级保护鸟类大天鹅 、小天鹅、鸳鸯等14种,每逢春夏,成千上万只鸟在这里栖息繁衍,成为鸟的乐园。此时,您可以荡舟于芦苇迷宫,听鹂啼莺鸣,看芦苇瑟瑟,体验山穷水尽疑无路的神秘惊险,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豁然开朗;或品味荷花、水车、千步廊桥的江南小桥流水的自然之味。鸣翠湖的设计完全是人性化无障碍,观光车、观光船是安全无污染的环保交通工具.鸣翠湖以湖水、芦苇、荷花、飞鸟、游鱼,建成了集文化性、趣味性和浓郁生态特色于一身的十大景观景点:“车水排云”吐氤氲,“碧水浮莲”戏红鳟。“千步廊桥”杨柳色,“百鸟鸣翠”啁啾声。“芦花追日”飞白絮,“青纱漏月”点碎金。“迷宫寻鹭”千百度,“白沙落雁”三五踪。“绿帐问茶”清几许,“东堤夕照”黛色新。
鸣翠湖以广阔的水体,优美的自然环境,舒适宜人的气候,吸引了无数的游人来此观光游览或迷宫探险,或静心垂钓,泛舟采莲或望芦花而谈笑,令人陶醉于湖光,忘形于苇色,颐养性情,忘尘世喧嚣,乐而忘返。
翠湖导游词(通用21篇)
翠湖导游词 篇1
翠湖公园内纵贯南北的是阮堤,是1834年云贵总督阮元拨款所筑。直通东西的是唐堤,1919年由时任孙中山的滇川黔三省建国联军总司令的唐继尧拨款所筑。两道长堤,分湖为四。堤畔植柳,湖内种荷,荷柳相映,清翠秀丽。两道长堤将翠湖分成五片景区--湖心岛景区以湖心亭和观鱼楼等清代建筑为主;东南面是水月轩和金鱼岛;东北面是竹林岛和九龙池;南边是葫芦岛和九曲桥;西边是海心亭。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每年冬天有成千上万只北方飞来的红嘴鸥在翠湖越冬,嬉闹戏水,争抢食饵,给翠湖增添了无限的情趣。这是由于昆明四季温暖如春,适合海鸥过冬,加之昆明人视鸥如友,爱护海鸥,昆明市政府也规定不准捕捉海鸥,不准放爆竹惊吓海鸥。这样,红嘴鸥与昆明人结下了"朋友"之情,每年11月份,它们就飞来昆明过冬,第二年3-4月,它们又离开昆明飞往我国东北及西伯利亚等地。
翠湖导游词 篇2
清晨,走进鸣翠湖,湖面上飘着薄薄的雾,犹如披上一层青纱。湖里有大片大片的芦苇丛,秋天的芦絮已经变成了银白色,像仙女穿上了白裙子,在湖面上翩翩起舞。这影像让我想到了宋代诗人苏轼的一首诗:《饮湖上初晴后雨》
水光潋滟晴方好,
太阳升起来了,湖边的草地上,开满了野菊花,有红色的、粉色的、黄色的、金黄色的,五颜六色,好看极了!还有火红的爬山虎,使鸣翠湖更加美丽多彩。你看,远处的树林已经被秋天染成了金黄色,一阵风吹过,金色的树叶对我摆着手,仿佛在说:“来吧!快来看看美丽的鸣翠湖。”微风吹过湖面,湖面波光粼粼,阳光撒在湖面上,像撒了一层金子,闪闪发光。岸边有几只天鹅在悠闲地踱着步,梳理着自己的羽毛,咦?他们为什么不去南方呢?哦,原来是被秋天的鸣翠湖迷住了,不舍得离去!
翠湖导游词(精选12篇)
翠湖导游词 篇1
鸣翠湖湿地区域处于中国西北——澳大利亚鸟类迁徙路线上,并且是黄河流域鸟类迁徙路线的必经之地,作为一个典型的湿地生态系统,湖周边沼泽广布芦苇,蒲草和香蒲等,有大量水生动植物、湿地生物、荒漠植物等生物资源,生物多样性丰富,加之特有的地理位置和独有的环境因素,有机地形成适于鸟类繁衍、栖息和生存发展的生态系统。经20xx年专家组实地考察,鸣翠湖湿地有脊椎动物5纲24目46科129种,其中鸟类14目29科97种;维管植物3门40科82属109种,水生浮游植物7门30科69属,水生浮游动物29种,水生大型无脊椎动物29种,其中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5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14种,发现宁夏鸟类新纪录4种。定期栖息有白琵鹭、苍鹭、夜鹭、斑嘴鸭、赤嘴潜鸭、白骨顶、燕鸥等50多余种, “天时、地利、鸟和”形成了一个自然、适宜、和谐、非常理想的鸟类栖息地和候鸟驿站,为建设银川及西部的鸟类研究、观赏基地,提供了绝好的天然资源。
鸣翠湖是一个百鸟的乐园,这里共有鸟类97种,包括国家一级保护鸟类大鸨、黑鹳、白尾海雕、中华秋沙鸭。国家二级保护鸟类大天鹅、小天鹅、鸳鸯等14种。每逢春夏,成千上万只鸟儿在这里追逐嬉戏,构成鸣翠湖“百鸟鸣翠啁啾声“一景。
据调查,鸣翠湖国家湿地公园共有脊椎动物129种,鸟类97种,其中旅鸟35种、夏候鸟44种、留鸟15种、冬候鸟3种。包括国家一级保护鸟类大鸨、黑鹳、白尾海雕、中华秋沙鸭;国家二级保护鸟类14种:大天鹅、小天鹅、角、斑嘴鹈鹕、白琵鹭、鸳鸯、大?、红脚隼、红隼、黑浮鸥、纵纹腹小鸮、长耳鸮。野生动物29种,包括野兔、水獭、蛇等,水生大型无脊椎动物29种。经过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后,园区有维管植物109种,40多万株,水生浮游植物69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