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公开课教案

时间:2025-04-05

幼儿数学公开课教案(通用2篇)

幼儿数学公开课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正确感知比6少的数量,理解数的意义。

  2、有良好的操作习惯,能积极地与材料互动。

  3、在操作中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4、让幼儿懂得简单的数学道理。

  5、让幼儿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学具:塑料空瓶若干,黄豆、蚕豆若干,1~8各个数量的实物条人手一份,1~7的数字人手一份。

  教具:1~6的数字卡,1~6的圆点卡,1~6的动物图卡,大瓶子、背景图。

  活动过程

  一、开火车游戏,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

  老师手拿点子、数字、动物卡片,和孩子们进行问答游戏。

  师:嘿嘿,我的火车几点开?(随机出示6以内的点卡、数卡)

  幼:嘿嘿,你的火车x点开。

  师:嘿嘿,来了几位小客人?(出示动物卡片)

  幼:嘿嘿,来了x位小客人。(反复进行几次)

  (自评:以集体、个别、小组相结合的形式问答,孩子们对此游戏非常感兴趣,一方面集中了幼儿的注意力,为下面的活动做好了铺垫,另一方面提高了幼儿目测数群的能力。)

  二、通过看看说说,理解数字"6"的意义

  师:呜呜,火车开到了数字城。(出示背景图,拿出数字6)看,数字6来迎接我们了,6可以表示什么?(幼儿先讲述,老师再出示贴有6只小白兔的大瓶子)6也可以表示这个动物瓶上的6只小白兔。6只小白兔可以用几个圆点来表示?请一幼儿上来选出6个圆点的卡片贴在数字6的右边。

  (自评:当问到6可以表示什么的时候,孩子们发言非常积极,他们说6可以表示6个苹果、6个小朋友、6张桌子、6架飞机、6条小鱼等等,理解了6的意义,为下面的操作活动埋下了伏笔。)

查看全文

数学公开课教案模板(精选2篇)

数学公开课教案模板 篇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学会列方程解决一些稍复杂的生活问题。

  2,学会找出生活问题中相等的数量关系,正确列出方程。

  3,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灵活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

  4,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功体验,培养学生积极的数学情感。

  教学重点:

  用方程解"已知比一个数的几倍多(少)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问题。

  教学难点:

  分析问题中的等量关系,并会列出方程解答。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知识回顾:

  1,解下列方程。

  X+2x=147 y—34=71

  2,根据下面叙述说说相等关系,并写出方程。

  ①公鸡x只,母鸡30只,是公鸡只数的2倍。

  ②公鸡有x只,母鸡有30只,比公鸡只数的2倍少6只。

  3,(媒体出示教材情景图)讲述:一天,学校的足球场上,善于观察的小军,勤于研究的小华和爱提问题的小刚三人休息时,突然发现足球的秘密。小军发现……小华发现……小刚提出……

  (足球上黑色的皮都是五边形,白色的皮都是六边形的。黑色皮共有12块,白色皮比黑色皮的2倍少4块,共有多少块白色皮)让学生独立做,集体订正时,(板书线段图)。

  二,合作探究:

  1,教学例1(媒体出示教材情景图)。

  "足球上黑色的皮都是五边形,白色的皮都是六边形的。白色皮共有20块,白色皮比黑色皮的2倍少4块,共有多少块黑色皮"

  (1)审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有用信息。

查看全文

怎样才能上好一节数学公开课

每当我自己讲公开课或者听别人讲公开课时,我经常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怎样才能上好一节数学公开课呢?经过十几年的探索与实践,我从中悟出了几点粗浅的体会.我认为一节成功的数学公开课应该具备"新趣活实美"的特点,即:  
  新:理念新、思路新、手段新 
  趣:引发兴趣、保持兴趣、提高兴趣 
  活:教法灵活、教材用活、学生学活 
  实:内容充实、训练扎实、目标落实 
  美:语言美、教风美、板书美 
一、新  
  新——就是不步人后尘,不因循守旧,不照搬别人的教案,努力把课讲出新意来,在某些方面有所突破。具体来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理念新——即先进的教育教学思想 
教师的教育观念决定着教师的行为。实施素质教育,关键是端正教育教学思想,打破传统的教育观念的束缚,围绕"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树立新的质量观、教育观和学生观。教育观念的更新包括多方面的内容,对于小学数学教师来说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关于学生的观念。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在基本理念第一条就指出: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义务教育的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具体来讲就是: 
  (1)每一个学生都可以学习数学。虽然学生的智力水平、经验背景和学习习惯存在差异,但每一个智力正常的儿童,都可以学习大纲规定的数学内容,都有条件按教学要求学好数学。 
  (2)不同的学生学习不同水平的数学。学生之间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教师应当承认学生的差异,并向不同的学生提出有差别的学习要求,而不是让每一个学生都按同一个水平发展,学习完全一样的数学知识和达到同样程度的数学水平。 

查看全文

小班数学公开课图形宝宝教案(精选7篇)

小班数学公开课图形宝宝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初步了解春天的特征,喜欢爱护小草。

  活动准备:

  选择合适的场地和时间

  活动重点难点:

  知道春天来了,小草发芽,了解其简单特征。

  活动地点:

  户外

  活动形式:

  集体活动

  活动过程:

  1、和幼儿一起到社区的草地上,欣赏这一片绿色。以游戏形式向幼儿介绍新朋友,教师以小草的口吻向小朋友问好:“小一班的小朋友,你们好!我可以和你们一起游戏吗?”

  2、引导幼儿说一说小草是从哪里来的?为什么现在来和我们做朋友呢?现在是什么季节?

  3、请小朋友蹲下来,仔细看看小草长的什么样?(长长的、尖尖的)小手轻轻的摸一摸(软软的),小草还会向我们摇摇它的头,我们深深吸一口气,引导幼儿说一说有什么味道?

  4、大家一起围个圆圈,做“丢手绢”的游戏。孩子们还可以在地上爬一爬、滚一滚,享受春天的温暖和草地游戏的快乐。

小班数学公开课图形宝宝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使幼儿了解,只有空气清洁才能保证人体健康。

  2、知道吸烟对人有害;建立初步的健康保护意识。

  3、发展幼儿思维和口语表达能力。

  4、愿意与同伴、老师互动,喜欢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图片:蒙头大睡的人;禁止吸烟标志。

  活动过程:

  1、教师和幼儿一起讨论:午睡后为什么要开窗通气?使幼儿知道,午睡后室内空气变得污浊,易使人传染疾病;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有益于人的健康。

  2、请幼儿观看蒙头睡觉的图片,并讨论这样睡有什么不好。

查看全文

幼小衔接数学公开课教案范文(精选14篇)

幼小衔接数学公开课教案范文 篇1

  教学内容:

  1-10的数数、1-10的认识与书写

  教学目标:

  1、通过师生互动,让小朋友在活动中能够熟练的掌握1-10的数数,认识并能书写1-10

  2、让小朋友通过动手操作、用眼看,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

  3、通过小朋友之间合作游戏、学习,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

  课时:第2课时教学目标:

  1、理解0的含义

  2、初步理解10以内的序数,让小朋友知道物体在序数中的位置

  3、掌握序数词,能用第几表示物体在序数中的位置。

  4、注意倾听各活动中的规则,大胆讲述自己的操作过程课时:

  第3课时教学内容:比长短教学目标:

  ①通过观察,初步感知物体有长有短;通过操作,学会比较一般物体长短的方法;知道长和短是比出来的。

  ②培养小朋友的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③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④使学生初步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课时:第4课时

  教学内容:

  1~5的分解与组成

  教学目标:

  1、让小朋友感知数字的组成和分解,了解数与数之间存在一定的逻辑关系。

  2、能学会1~5的多种分法。

  3、培养小朋友参与数学活动的兴趣,并能从其中得到快乐

  课时:第5课时

  教学内容:认识“>”“2,2”“

  师:现在,这边的拔河比赛开始了,这一次比赛公平吗?

  生:公平。

  师:为什么?

  生:每一对都是两名。

  师:对,很好,左边一队两名,右边一队也是两名,2等于2,我们可以写作2=2。“=”等于号

查看全文

幼小衔接数学公开课优秀教案(精选13篇)

幼小衔接数学公开课优秀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感受概率,正确认识生活中很难抽到大奖的现实。

  2.学习推理,会对事件的可能性做出相应判断,并能说明理由。

  3.根据自己的意愿与想法制作转盘,并用清晰简练的语言说明设计意图。

  4.培养幼儿相互合作,有序操作的良好操作习惯。

  5.让孩子们能正确判断数量。

  活动准备

  摸球抽奖工具(1个摸袋、8个橙色乒乓球、1个白色乒乓球)、转盘抽奖工具各1套,依据2个游戏设计的统计纸和与统计纸相配对的色笔各一套,2种糖果奖品,已裁好的圆形卡纸人手1份。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起好奇教师鼓励孩子根据过去的生活经验回答问题:你们玩过抽奖游戏吗,是怎么玩的?老师昨天也玩了3次,为什么总是拿不到奖呢?

  教师承接孩子的回答,适时拿出魔术袋,引出活动内容:今天我们也来玩两个抽奖游戏,找找为什么总拿不到一等奖,看看问题到底出在哪儿?

  二、游戏进入学习游戏一:转转盘教师出示转盘:这是转盘,观察一下,上面有几种颜色?想一想,转盘停止转动后,指针可能会指在哪里?(如果幼儿只说停在某一种颜色上,继续追问:能肯定吗?那应该怎么说?教师再次引导孩子用"可能"推断游戏结果,如转盘停止转动后,指针可能会指着红色。可能会指着黄色,还可能会指着蓝色。)教师:是不是真的会出现这些情况?请A组8个小朋友轮流拨动转盘试试看。每个人只转1次,注意观察每一次转动停止后,指针指在哪里?(教师在统计表上帮助记录。)教师引导孩子观察统计表并讨论:转盘停止转动后,指针曾经指过哪里?指着哪里的机会最多,为什么?

查看全文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