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数学教案

时间:2025-04-05

初一数学教案(通用16篇)

初一数学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通过对数“零”的意义的探讨,进一步理解正数和负数的概念;

  2,利用正负数正确表示相反意义的量(规定了指定方向变化的量)

  3,进一步体验正负数在生产生活实际中的广泛应用,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难点:深化对正负数概念的理解

  知识重点:正确理解和表示向指定方向变化的量

  教学过程:(师生活动)设计理念

  知识回顾与深化回顾:上一节课我们知道了在实际生产和生活中存在着两种不同意义的量,为了区分这两种量,我们用正数表示其中一种意义的量,那么另一种意义的量就用负数来表示.这就是说:数的范围扩大了(数有正数和负数之分).那么,有没有一种既不是正数又不是负数的数呢?

  问题1:有没有一种既不是正数又不是负数的数呢?

  学生思考并讨论.

  (数0既不是正数又不是负数,是正数和负数的分

  界,是基准.这个道理学生并不容易理解,可视学生的讨论情况作些启发和引导,下面的例子供参考)

  例如:在温度的表示中,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是两种不同意义的量,通常规定零上温度用正数来表示,零下温度用负数来表示。那么某一天某地的最高温度是零上7℃,最低温度是零下5℃时,就应该表示为+7℃和-5℃,这里+7℃和-5℃就分别称为正数和负数 .

  那么当温度是零度时,我们应该怎样表示呢?(表示为0℃),它是正数还是负数呢?由于零度既不是零上温度也不是零下温度,所以,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问题2:引入负数后,数按照“两种相反意义的量”来分,可以分成几类?“数0耽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也应看作是负数定义的一部分.在引入

查看全文

初一数学教案(精选14篇)

初一数学教案 篇1

  大家都听说过一句名言:“世界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大家知道这句话是谁说的吗?不知道没关系,大家记住下一句名言就好:“世界上不是缺少数学,而是缺少发现数学的眼睛——李老师语录”,那这个著名的李老师是谁呢?远在天边,近在眼前。不要太惊讶,想要签名的下课来找我就行。

  好,那我们接下来就用发现数学的眼睛来看一看,生活中常见的几何体都有哪些物体,分别是什么形状?水杯,篮球,冰激凌,金字塔,黑板擦。分别对应圆柱,球,圆锥,棱锥,棱柱。其中长方体,正方体是特殊的棱柱。

  好了,几何体我们都了解了,面对这些杂乱无章的几何体是不是感觉很乱,接下来我们就给几何体分分类:

  一、常见几何体分类

  1、 按照柱、锥、球分类

  圆柱

  柱生活中的立体图形 球 棱柱:三棱柱、四棱柱(长方体、正方体)、五棱柱。

  锥圆锥

  棱锥

  2、 按照有无顶点分类

  生活中的立体图形

  3、 按照有无曲面分类

  二、棱柱(直)

  1、 基本概念

  (1) 棱:在棱柱中,任何相邻的两个面的交线叫做棱。

  (2) 侧棱:在棱柱中,相邻两个侧面的交线叫做侧棱。

  2、 特征

  (1) 棱柱的所有侧棱长相等。

  (2) 棱柱的上下底面完全相同且都是多边形。

  (3) 棱柱的侧面都是长方形。

  (4) n棱柱有两个底面,n个侧面,共(n+2)个面;3n条棱,n条侧棱;2n个顶点。

  3、 分类

  按照底面多边形的边数分类,底面几边形就是几棱柱。

  三、图形的构成元素

查看全文

初一数学下册教学反思范文(精选3篇)

初一数学下册教学反思范文 篇1

  反思一

  担任七年级数学教学工作半年来,在不断地摸索和学习中进行教学。认真回顾这半年的教学工作,现对自己的观点和做法进行重新思考,将反思所得总结如下:

  第一,摒弃旧的教学观念,建立全新的教学理念。

  在教学中,改变了自己在以往在课堂教学中的主角角色:将要讲述的内容为自己编好“剧本”,然后自己在讲坛上尽情演绎,将知识灌输给学生。而现在是给学生编好“剧本”,为学生创设学习的情境,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当主角,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演绎,自主、合作地获取知识。

  第二,教师应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与共同研究者,要让学生演好主角的角色就必须为学生设计好适合学生演绎的剧本。因些,本人认真钻研教材,为集体备课和学习材料的设计做好充分的准备。

  第三、尊重个体差异,面向全体学生“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是新课标努力提倡的目标,这就要求教师要及时了解和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承认差异,要尊重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差别,不挖苦、不讥讽,相反在问题情境的设置、教学过程的展开、练习的安排中,都要尽可能让全体学生能主动参与,使学生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有所为和有所不为或有能者有大作为,小能者有小作为的练习。如在七年级第二学期,学完“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后要求学生完成一些给出方程编写联系实际的应用题,并让学生交流评议,这样有能者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理解不深者也可以仿照例题的背景通过借鉴书本完成。

查看全文

初一数学(精选12篇)

初一数学 篇1

  初一数学(第3周)

  【教学内容】

  第二章 2.1 正数与负数  2.2 数轴

  【教学目标】

  1、会判断一个数是正数还是负数,理解负数的意义。

  2、会把已知数在数轴上表示,能说出已知点所表示的数。

  3、了解数轴的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能画出数轴。

  4、会比较数轴上数的大小。

  【知识讲解】

  一、本讲主要学习内容

  1、负数的意义及表示             2、零的位置和地位

  3、有理数的分类                  4、数轴概念及三要素

  5、数轴上数与点的对应关系        6、数轴上数的比较大小

  其中,负数的概念,数轴的概念及其三要素以及数轴上数的比较大小是重点。负数的意义是难点。

  下面概述一下这六点的主要内容

  1、负数的意义及表示

  把大于0的数叫正数如5,3,+3等。在正数前加上“-”号的数叫做负数如-5,-3,- 等。负数是表示相反意义的量,如:低于海平面-155米表示为-155m,亏损50元表示-50元。

  2、零的位置和地位

  零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但它是自然数。它可以表示没有,也可以在数轴上分隔正数和分数,甚至可以表示始点,表示缺位,这将在下面详细介绍。

  3、有理数的分类

  正整数、零、负整数统称为整数,正分数、负分数统称为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为有理数。

查看全文

苏教版初一数学(通用3篇)

苏教版初一数学 篇1

  【教学内容】

  第一章 1·4公式    1·5简易方程

  【教学目标】

  1、能运用公式解决比较简单的实际问题,并对简单公式的导出方法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2、会解简单的方程及会利用简易方程解实际问题;

  3、初步了解抽象概括的思维方法及特殊与一般的辩证关系。

  【知识讲解】

  一、本讲主要学习内容

  1、公式;      2、方程中的有关概念;      3、解方程的依据。

  下面讲述这几点的主要内容:

  1、公式

  用字母表示数的一类重要应用就是公式,在小学,我们已经学过许多公式。

  如:(1)s=vt(路程公式), (速度公式), (时间公式)

  (2)梯形面积公式:

  (3)圆的面积公式:

  (4)s圆环=

  2、方程中的有关概念

  (1)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

  (2)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方程的解。

  (3)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解方程。

  3、解方程的依据

  (1)方程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适当的数。

  (2)方程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适当的数。

  二、典型例题

  例1、图示是一个扇环,外圆半径是r,内圆半径是r,扇环的圆心角为n,写出扇环的面积公式,并计算当r=8cm,r=4cm,n=60°时的扇环面积( 取3.14,结果取一位小数)。

  分析:扇环面积可以看作是环形面积的一部分,因为环形的圆心角是360°,所以圆心角是n的扇环面积是环形面积的 。

  解:   当r=8cm  r=4cm  n=60°时,

查看全文

初一数学寒假作业答案(精选2篇)

初一数学寒假作业答案 篇1

  1、 =-0.5 =2

  2、略

  3、略

  4、-1.50062×10^4

  5、-0.00203

  6、-1/(1+2a) -3/(2ab (x-y)

  7、<-2.5

  8、扩大5倍

  选择题 ABC

  12、 (1)=b/(a+b) (2)=3/(x-1) (3)=【(x-y)/xy】×【xy/(x+y)】 = (x -2xy+y )/(x +2xy+y ) (4)=(32x^7)/(9 y^3)

  13、 x-12=2x+1 x=1

  14、(1) x带入原式= (-2/5 – 2k)/-6/5k = 8/5 k=-5

  (2)原式=x /(x +x) 当x=-1/2时,原式=-1

  15、原式的倒数=3(x +1/x -1)=-9/4

  16、原式=(a+ab+abc)÷(a+ab+abc)=1

  17、设小李x,小王x+2。 60/(x+2)=48/x x=8 x+2=10

  1、(1)右 4 下 5 下 5 右 4 点A′ 点B′ ∠C′ 线段B′C′

  (2)相同距离

  (3)相等 相等 相等

  (4)形状

  (5)距离

  (6)略

  2、图自己画啊

  (1)一个定点 这个定点

  (2) 旋转中心 相等 相等 相等

  (3)大小 形状

  (4)略

  3、图自己画

  (1)180° 另一个图形 两个图形 这点 两个图形成中心对称 对称中心 交点

  (2)初始 旋转中心 旋转角 0°<α<360°

  (3)180° 初始图形 对称中心

  (4)略

  4、图自己画

  (1)成轴对称 直线

  (2)相等 相等 相同 不变

  (3)两对对应点 中点的垂线

  (4)相互重合 轴对称图形 直线

  (5)过圆心的直线 无数 边中点的中垂线 3 4 2

  (6)略

  5、 C 90° 点A 点E 线段CA 线段CE ∠A AC中点Q上 等腰直角

  1、 画图全都自己画吧

  2、 画图略 (2)顺时针旋转119°或逆时针旋转241°

  3、 画图略 (1) 平移 AB与A′B′,AC与A′C′,BC与B′C′

查看全文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