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中班教案

时间:2025-04-05

幼儿春天中班社会教案(精选2篇)

幼儿春天中班社会教案 篇1

  [设计意图]

  在组织实施此次活动前首先对原教材进行了认真地分析:这首儿歌简单、易懂、情景性强,非常适合小班幼儿表演,因此活动目标定位在:在朗诵、理解儿歌的基础上,能用多种方法大胆表现儿歌。另外为了让儿歌更有结束感,对原儿歌又进行了修改,在儿歌的最后又加了一句"美丽的春天来到了!"

  在新授儿歌的过程中,我始终本着"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人"的理念,努力使幼儿达到"主动地学、有兴趣地学、理解地学"的目的。

  [活动目标]

  1、理解儿歌内容,享受说儿歌的乐趣。

  2、能使用身体语言表达儿歌内容。

  3、能用集体、分组等方法朗诵儿歌。

  [活动准备]

  1、师幼共同制作的花、草、青蛙、小鸟、蜜蜂头饰。

  2、春天的背景图及活动的教具。

  3、花、草、青蛙、小鸟、蜜蜂的家各一个。

  4、小魔棍一根

  [活动过程]

  一、幼儿欣赏图片说:"春姑娘帮老师请来许多她的好朋友,请你们看看都有谁?"(花儿、小鸟、小草、蜜蜂)

  二、引导幼儿了解儿歌内容并学说儿歌。

  1、"春姑娘送给我一根小魔辊,它的本领可大了,只要

  先说一句魔语,再轻轻一点,就会变出神奇的东西。如果老师用魔棍点一下花儿、草儿、青蛙、小鸟,他们会怎样呢?"允许幼儿充分想象后,边说魔语"花儿笑"边点击并揭开花心,露出笑眯眯的花儿。

  请幼儿说魔语用同样的方法揭开另一朵花心。

  2、"如果用魔棍点击草儿呢?请注意听老师说的是什么魔语?草儿怎样了?"幼儿想象后老师边说"草儿摇"边自己在后面晃动小草。请幼儿说魔语点击小草。

查看全文

原创综合活动:表现春天——中班主题

活动目标:
1、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来合理布置画面,表现春天的变化。
2、能用连贯完整的语言来描述春天,并运用上描述性词语。
3、能大胆、主动地参与活动,初步获得合作的体验。
活动准备:
1、各种白纸、皱纸、蜡光纸、瓦楞纸供幼儿选择。
2、油画棒、颜料供幼儿选择。
3、每组一张大的铅画纸(供布置用)、《杨柳青》及抒情音乐。
4、本次活动要在幼儿有一定的“春天”知识储备基础上进行。
活动过程:
一:画春天
1、导入:“春天来了,我们小朋友真高兴,今天,老师为你们提供许多材料(介绍材料),我们一起动手把春天搬到我们的画纸上。”

查看全文

实用的中班教案模板汇编(精选6篇)

实用的中班教案模板汇编 篇1

  中班游戏教案:猫捉老鼠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互相协作的精神。

  2、发展幼儿动作的灵活性和协调能力。

  3、指导幼儿练习躲闪跑和钻的动作。

  活动准

  1、音乐:猫

  2、猫头饰每人一个,老鼠头饰若干,录音机和磁带,鼠洞(替代物)。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听《猫》的音乐学猫走来到活动场地,四散站立。

  二、展开

  1、听音乐做上肢运动(猫理胡子),

  手腕和脚腕活动(磨爪子),

  下蹲后跳起活动(捕鼠)。

  2、做两个模仿动作:大象走和小兔跳。

  3、快乐的小老鼠

  引导幼儿利用场地上的“老鼠洞”,练习钻和跑。

  提示幼儿在跑的过程中知道躲避,不和其他小朋友碰撞。

  4、游戏《猫捉老鼠》

  (1)教师讲解示范“猫捉老鼠”游戏的玩法:

  老鼠钻在洞里,猫在洞外的家里。

  听到游戏开始的信号后,

  老鼠要钻出洞到外面偷东西,不能一直躲在鼠洞口。

  被捉到的老鼠立即站在边上。

  (2)部分幼儿(10人左右)戴上老鼠头饰,然后游戏开始,同时播放音乐。

  教师巡回观 察、指导,随时提醒幼儿注意安全。

  游戏一遍结束后,教师讲评游戏情况,请2名幼儿示范钻的动作,并指出游戏中应改进的事项。

  (3)调换角色,由原扮猫的扮老鼠,进行第二遍游戏,教师巡回指导。

  5、每次游戏结束,教师小结:鼓励姿势正确、钻得迅速、跑得灵活的幼儿。

  三、结束

  教师进行讲评:小猫的本领练得真好,天快亮了,我们捉了一个晚上的老鼠,

查看全文

中班节气谷雨教案(通用6篇)

中班节气谷雨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在老师的帮助下,能通过四季的产生,知道节气的由来。

  2、知道“谷雨”节气的时间、由来及含义。

  3、能通过图片及老师的讲解明白谷雨节气的“三候”指的是什么。

  4、通过谚语的学习,知道谷雨节气适合种植哪些农作物;某些天气变化规律及其对农作物的影响。

  5、通过学习谷雨习俗,知道牡丹花是中国的国花;在老师的帮助下读懂古诗《牡丹图》。

  教学重难点:

  1、“节气”的由来。

  2、“谷雨”节气的含义。

  3、谷雨“三候”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课件展示学生熟知的四季图片,询问学生是否知道四季的由来。

  2、(添加转圈游戏)教师通过图片简单陈述地球公转,让学生明白四季是怎么产生的。

  3、通过四季产生的原理,过度到24节气的由来。

  4、设置数学大比拼环节(第一题由学生回答,第二题有难度,为节约时间,老师直接说答案)。

  (设计意图:节气知识与数学学科相结合,让学生开动脑筋,想一想,算一算,加深对节气的理解。)

  二、谷雨简介

  学生知道什么是24节气后,开始引入谷雨节气,告诉学生谷雨节气的大体时间,出示今年的万年历图片,学生通过观察图片,可以清楚地看到哪一天是谷雨。接下来,向学生介绍“谷雨”的意思。(篇幅有点长,如果老师读,学生不会动脑,也不感兴趣,所以此处让学生读。)

  三、学习关于“谷雨”节气的其他知识。

  1、学习什么是“三候”?学生如果不明白,可以简单介绍“三候”的意思,然后具体到“谷雨”节气的“三候”有哪些,学生通过具体实例,会对“三候”有初步的理解。相信在以后的学习中,学生会对这个陌生的.概念有更进一步的理解。

查看全文

中班最新《全日活动流程》(精选2篇)

中班最新《全日活动流程》 篇1

  班级:中班

  一、      入园,晨间活动

  1、热情接待幼儿及家长,鼓励幼儿向老师和同伴问早。

  2、乐意尝试各种运动器械,鼓励他们尝试各种玩法。

  3、引导幼儿跳轮胎,有兴趣地将器械组合着玩,有一定的创造性。

  4、及时观察幼儿的情绪变化,安慰照顾带药孩子及情绪不好的孩子。

  二、      生活活动目标:

  1、幼儿洗手时注意不弄湿衣物,洗完记住往水池里甩水。

  2、提醒幼儿拿自己的杯子喝水,及时补充水分;提醒流鼻涕的孩子及时拿纸擦鼻涕;

  3、入厕时自己穿脱裤子。

  5、午睡时鼓励孩子合作着穿脱衣物;

  三、      教育活动

  活动一:语言活动——借动物

  设计意图:

  在动物主题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孩子们对动物的主要习性和特点非常感兴趣,我刚好在一书上看到了故事《你想借什么动物》,该故事不仅可以巩固孩子对不同动物的主要习性和特点的认识和经验,又为孩子们创造性地讲述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孩子的语言是在运用中得到发展的,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有说的愿望,需要提供表达的环境更需要一些创造性的表达活动,这个故事可以能让幼儿敢说、愿说、乐说,只有都“说”了,孩子的语言能力才能在自己原有水平上得到提高才能满足孩子发展的需要,本次活动就由此而产生了。

  活动目标:

  1、能大胆表达个人见解,大方地讲述。

  2、能根据动物的特征及生活习性,联想动物能为人们做些什么事。

  3、感受帮助别人的乐趣,增进喜爱动物的情感。

查看全文

中班6的组成数学教案(精选4篇)

中班6的组成数学教案 篇1

  目标:

  1、学习、理解“6”的组成,懂得交换两个部分数的位置合起来总数不变的规律。

  2、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

  3、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

  4、培养幼儿边操作边讲述的习惯。

  准备:

  背景图一张,贴绒

  教具:

  小鸭子6个,数字卡:“1——6”若干,一袋糖果,玩具熊一个。

  学具:

  糖果与盘子,数字卡“1——5”每人一套,操作卡每人一套。

  活动过程:

  在音乐的伴奏下,老师抱着小熊开着汽车进课室。师:(出示小熊)小朋友们下午好,小熊听说我们班的小朋友可听话了,而且还特别的聪明能干,于是,小熊特意开着汽车给小朋友送来了一袋好东西,你们想不想知道小熊带的是什么东西呢?请一位小朋友来摸摸,不要出声,让他悄悄告诉下一个小朋友,依次类推,最后,请最后一个小朋友来告诉大家。

  1、游戏:分糖果请每个小朋友给自己的盘子里放6个糖果。然后,用两只手把这“6”颗糖拿在手里,有几种拿法(强调两只手里都必须有糖),大家都来试一试。请幼儿告诉老师是怎样分的?教师相应摆出“6”的分解式,重复的去掉。教师小结“6”的五种分解形式。然后演示并讲解两个数交换位置总数不变。巩固练习小熊说:中一班的小朋友真能干,它想和小朋友一起玩游戏。

  游戏1:“对口令”。小熊出示数字卡“1”,请幼儿拿出数字卡“5”,并念儿歌“你出1,我对5,1和5合起来就是6”。依次交换。

  游戏2:“听叫声”。教师学一声小猫叫,请幼儿学五声小猫叫。依次交换小动物的叫声。

查看全文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