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美术欣赏《吹肥皂泡的少年》
设计思路:“吹泡泡”是孩子们熟悉和喜欢的游戏,它能给孩子们带来身心的愉悦。选择名画“吹肥皂泡的少年”进行欣赏活动,容易把幼儿带入画中的意境,能引起幼儿的共鸣,从而丰富孩子的美术欣赏能力。 活动目标:1.体验欣赏活动的乐趣,感受作品中休闲、愉悦的情感。2.乐于想象作品的意境,大胆地表达自己对作品的认识和感受。3.能用绘画的形式来表达表现自己欣赏作品后的感受。活动准备:ppt课件《吹肥皂泡的少年》,吹泡泡的工具若干,蜡笔、画纸等作画工具、录音机、磁带。活动过程:(课前感知制作“肥皂水”以及了解用吸管蘸着肥皂水来吹泡泡的过程。)一.体验活动:吹泡泡。1. 老师和幼儿一起吹泡泡。师:来,你和好朋友一起玩“吹泡泡”。2. 请幼儿谈谈吹泡泡的感受。师:刚才你和谁一起吹泡泡?感觉怎样?你是怎样吹泡泡的?二. 出示《吹肥皂泡的少年》,引导幼儿讨论欣赏。师:今天我们来欣赏一幅画,请你仔细看,你从画中看到了什么? 三.引导幼儿进一步欣赏和感知画面内容。1、讨论画中人的衣着、身份和姿态,感知画面柔和的线条给人带来的感受。(线条)师:画中有什么人?他在干什么?引导幼儿从线、形方面来感知作品所表达出来的愉悦与休闲。小结:弯弯的柔和的线条,能让我们有一种舒服、休闲的感觉。2、赏析作品中的背景,感知人与背景在色彩上的朴素美、和谐美。师:画中人的衣服是什么颜色?给你什么感觉?背景用了什么颜色?衣服和背景相近的颜色给你一种什么感觉?小结:相近的颜色作画,能让我们有一种很舒服、很和谐的感觉。四.整体欣赏作品,较深入地讨论对作品的感觉。师:你喜欢这幅画?为什么?这幅画给你什么感觉?请你给作品起个名字吧!为什么会给它起这个名字呢?五.老师表达对作品意境的理解,介绍作品的名称及作者。1. 作品意境:这是平民家庭里的孩子。这一天,哥哥带着小弟弟在家里玩起了“吹肥皂泡”游戏,哥哥正趴在窗口旁边,向窗外吹着肥皂泡,他聚精会神地、小心翼翼地将泡泡越吹越大,越吹越大,小弟弟正踮起脚、扒着窗台使劲地向外观看……“哥哥,再吹大点,再大点……” 虽然他们没有华丽的衣服,也没有漂亮的玩具,但他们玩着喜欢的游戏,过得休闲、愉快!2.作品名称和作者:这是一幅油画,名字叫《吹肥皂泡的少年》。画家的名字叫夏尔丹,是18世纪法国著名的画家,他最喜欢画的就是平民的生活形象,表现人们日常生活中休闲、愉悦的活动情景,让人感到亲切、自然。六. 幼儿用绘画的形式表现自己的理解和感受。1.师:待会请小朋友自己画一幅画,画出你们吹肥皂泡的样子。希望小朋友画画时也能用不同的动作、线条、色彩把画画得更好。把自己心里快乐的感觉画出来。 2. 幼儿分组进行绘画创作。七.作品评价。 展示幼儿的作品,互相欣赏,可以请幼儿找出自己喜欢的作品进行评价,说出喜欢的理由。
肥皂泡(通用16篇)
肥皂泡 篇1
教学目标:1、学会12个生字(其中3个多音字“和”、“扇”、“散” )及新词,认读11个字。2、抓住关键词语,联系生活实际,想象吹肥皂泡的情景,体会其中的乐趣和作者的情感。3、体会作者描写肥皂泡时用词的恰当、准确。4、从3—5自然段中选择两段背诵。教学重点:抓住关键词语,想象吹肥皂泡的情景 。教学难点:通过品读文章,抓住重点词语,体会吹肥皂泡带来的乐趣和作者的情感。教学时间: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利用各种方式学会本课的12个生字,认读11个字,并能解释不懂的生字生词。2、联系实际想一想吹肥皂泡的情景。教学重点:初步了解课文内容,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教学难点: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解释词语。教学过程:一、导入:大家都吹过肥皂泡吗?你喜欢吗?谁愿意简单的介绍一下你吹肥皂泡时的情景?二、新授:(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不丢字,不加字。)2、指名读。(纠正学生的字音,指导三个多音字的读音,能够读出自己的语气。)。3、小组互相读一读,进行评议。4、默读课文,边读边想你对课文中的哪部分感兴趣?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画一画。5、汇报,师适时指导学生理解词语的意思。(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二)学习生字。1、指名读一读本课的生字、词语。2、在预习中,你认为哪些字比较难,记起来有困难?自由发言。3、指导“碗”的书写。4、试着把本课的生字都写一写,着重练习写“碗”。(三)听写本课生字。加强生字的掌握。(四)练习朗读课文。多种形式读:小组读,评出好的读,自选段落读……三、作业:写生字生词,练习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朗读课文,能够抓住关键词联系实际,体会吹肥皂泡的情景,体会其中带来的乐趣和作者的情感。2、体会作者描写肥皂泡时用词的恰当、准确。3、在熟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从3—5自然段中选择两段背诵。教学重点:有感情朗读文,抓住重点词语,想象吹肥皂泡的情景,。教学难点:体会吹肥皂泡带来的乐趣和作者的情感。教学过程:一、导入: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肥皂泡这篇课文,体会小主人公们的乐趣。二、新授:1、自由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能够读出自己语气。)2、默读课文,想一想,肥皂泡都有哪些特点?在书上画一画。3、汇报:(1)指导朗读:体会吹肥皂泡时的快乐的情感和乐趣。(2)那么你认为哪些词语最能表现肥皂泡的特点呢?(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如:“五色的浮光”、“轻清透明”,先理解词语的意思,再结合自己观察肥皂泡的样子进行想象和联想,体会这两个词语准确地写出了肥皂泡的特点,体会作者兴奋的心情。(3)教师指导。(4)你也吹过肥皂泡,那么当时你的心情是什么样的,说一说。(5)试着背诵课文。三、作业:背诵课文。摘抄你喜欢的词句。
《肥皂泡》教学设计(精选12篇)
《肥皂泡》教学设计 篇1
《肥皂泡》 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肥皂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正确认读本课六个生字,正确书写十一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儿时的作者是怎样玩“吹肥皂泡”的游戏的。
3.联系自己的游戏体验,以现实生活为依托进行口语交际及小练笔的练习,提高综合语文素养。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品词析句学习作者真实具体的描写,品味本文语言文字的生动性。使学生各种形式的反复朗读中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作者对游戏过程描写得有序及细致,并体会作者由“玩吹肥皂泡”的游戏产生的美好想象。
教学重难点
体会作者对游戏过程描写得有序及细致,并体会作者由“玩吹肥皂泡”的游戏产生的美好想象。
教学准备
1.让学生课前吹肥皂泡。
2.老师、学生准备吹泡泡用的工具。
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课前活动:带着学生吹泡泡,感受其中的乐趣。)
一、创设情境,师生交流,激趣导入
同学们刚才我们玩吹泡泡的游戏,你们感觉怎么样?(高兴)像你们这么大的时候,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家冰心奶奶也自己做过泡泡水,而且她吹得肥皂泡可不一般,那小小的、不起眼儿的肥皂泡,经过她的手,她的眼,以及她的心,吹出了童年的情趣,也吹出了冰心奶奶的梦想!想知道冰心奶奶是怎么吹肥皂泡的吗?出示课题《肥皂泡》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1.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文,遇到生字词看准多读两遍,遇到不认识或不理解的字词标上记号。(可以运用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进行理解)
《肥皂泡》教案(精选12篇)
《肥皂泡》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知道洗澡的主要步骤。
2.培养观察能力,能用语言表达出画面上的主要情节。
3.知道洗澡能让自己变得干净和舒服,体验洗澡带来的乐趣。
活动准备
课件《肥皂泡泡》
动画音乐《我爱洗澡》
泡泡液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图片导入,激发兴趣
教师:小朋友们看看,这是什么啊。这么多的泡泡好看吗?今天啊,老师也带来了一本关于泡泡的书,名字叫《肥皂泡泡》。
二、观察画面,理解故事的主要情节。
1.观察封面
问“在这幅图上,你们看到了什么”“那你们猜猜看,小猪在干什么?你们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2.观察第一页
“今天天气非常好,小猪想洗个热水澡。看看,小猪手里拿着的是什么?你们洗澡的时候都会用到什么呢?”
3.观察第二页:
问:“小猪在干什么?共有几个泡泡?我们一起来数一数吧。”
“小猪邀请了他的两个好朋友一起来家里洗澡,现在老师来说一说这两个朋友的特征,我们大家一起来猜猜看他这两个好朋友是谁吧”。描述动物特征,让幼儿猜测。
4.观察第三页
“我们来看看你们猜对了吗。哦,你们都猜对了。现在,小猪,小兔,小熊开始愉快的洗澡了”
4.播放《我爱洗澡》,和幼儿一起做运动,并询问幼儿洗澡的时候都洗到了我们身体上的哪一个部位。
5.观察第四、五页。
问:“洗完澡,小熊、小猪、小兔变得怎么样了?”
6.观察第六页。
问:“洗完澡了,小熊、小兔、小猪在干什么?”
肥皂泡(精选14篇)
肥皂泡 篇1
教学目标:1、学会12个生字(其中3个多音字“和”、“扇”、“散” )及新词,认读11个字。2、抓住关键词语,联系生活实际,想象吹肥皂泡的情景,体会其中的乐趣和作者的情感。3、体会作者描写肥皂泡时用词的恰当、准确。4、从3—5自然段中选择两段背诵。教学重点:抓住关键词语,想象吹肥皂泡的情景 。教学难点:通过品读文章,抓住重点词语,体会吹肥皂泡带来的乐趣和作者的情感。教学时间: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利用各种方式学会本课的12个生字,认读11个字,并能解释不懂的生字生词。2、联系实际想一想吹肥皂泡的情景。教学重点:初步了解课文内容,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教学难点: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解释词语。教学过程:一、导入:大家都吹过肥皂泡吗?你喜欢吗?谁愿意简单的介绍一下你吹肥皂泡时的情景?二、新授:(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不丢字,不加字。)2、指名读。(纠正学生的字音,指导三个多音字的读音,能够读出自己的语气。)。3、小组互相读一读,进行评议。4、默读课文,边读边想你对课文中的哪部分感兴趣?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画一画。5、汇报,师适时指导学生理解词语的意思。(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二)学习生字。1、指名读一读本课的生字、词语。2、在预习中,你认为哪些字比较难,记起来有困难?自由发言。3、指导“碗”的书写。4、试着把本课的生字都写一写,着重练习写“碗”。(三)听写本课生字。加强生字的掌握。(四)练习朗读课文。多种形式读:小组读,评出好的读,自选段落读……三、作业:写生字生词,练习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朗读课文,能够抓住关键词联系实际,体会吹肥皂泡的情景,体会其中带来的乐趣和作者的情感。2、体会作者描写肥皂泡时用词的恰当、准确。3、在熟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从3—5自然段中选择两段背诵。教学重点:有感情朗读文,抓住重点词语,想象吹肥皂泡的情景,。教学难点:体会吹肥皂泡带来的乐趣和作者的情感。教学过程:一、导入: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肥皂泡这篇课文,体会小主人公们的乐趣。二、新授:1、自由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能够读出自己语气。)2、默读课文,想一想,肥皂泡都有哪些特点?在书上画一画。3、汇报:(1)指导朗读:体会吹肥皂泡时的快乐的情感和乐趣。(2)那么你认为哪些词语最能表现肥皂泡的特点呢?(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如:“五色的浮光”、“轻清透明”,先理解词语的意思,再结合自己观察肥皂泡的样子进行想象和联想,体会这两个词语准确地写出了肥皂泡的特点,体会作者兴奋的心情。(3)教师指导。(4)你也吹过肥皂泡,那么当时你的心情是什么样的,说一说。(5)试着背诵课文。三、作业:背诵课文。摘抄你喜欢的词句。
《肥皂泡》教学设计
《肥皂泡》 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肥皂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正确认读本课六个生字,正确书写十一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儿时的作者是怎样玩“吹肥皂泡”的游戏的。
3.联系自己的游戏体验,以现实生活为依托进行口语交际及小练笔的练习,提高综合语文素养。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品词析句学习作者真实具体的描写,品味本文语言文字的生动性。使学生各种形式的反复朗读中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作者对游戏过程描写得有序及细致,并体会作者由“玩吹肥皂泡”的游戏产生的美好想象。
教学重难点
体会作者对游戏过程描写得有序及细致,并体会作者由“玩吹肥皂泡”的游戏产生的美好想象。
教学准备
1.让学生课前吹肥皂泡。
2.老师、学生准备吹泡泡用的工具。
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课前活动:带着学生吹泡泡,感受其中的乐趣。)
一、创设情境,师生交流,激趣导入
同学们刚才我们玩吹泡泡的游戏,你们感觉怎么样?(高兴)像你们这么大的时候,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家冰心奶奶也自己做过泡泡水,而且她吹得肥皂泡可不一般,那小小的、不起眼儿的肥皂泡,经过她的手,她的眼,以及她的心,吹出了童年的情趣,也吹出了冰心奶奶的梦想!想知道冰心奶奶是怎么吹肥皂泡的吗?出示课题《肥皂泡》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1.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文,遇到生字词看准多读两遍,遇到不认识或不理解的字词标上记号。(可以运用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进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