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项目计划书

时间:2025-04-04

创新项目计划书(精选6篇)

创新项目计划书 篇1

  为做好我单位20xx年双创工作,根据生产科下发的双创相关文件要求,结合我单位实际情况,特制订本计划,目的是为了提高内部双创管理,并明确20xx年双创工作目标,调动起调度室全员的积极性,共同做好这一项工作。

  一、成立创新领导小组

  组长:马俊卿

  副组长:唐挑气张国建权斌

  成员:调度室全体职工

  双创负责人由权斌兼任。

  二、20xx年创新计划如下:

  1、首先成立QC小组,并定期举行QC创新活动。

  2、根据生产科下发的文件,并结合我调度室实际情况,对创新工作进行分工,每季度要求监控组提供1项技术创新项目,1项五小管理创新项目,调度组和司机组分别每月提供一项管理创新项目和一项五小创新项目或QC研究成果。

  3、每月定期组织会议,通报上一阶段创新工作所取得的成果,并研究下一步工作开展方案。

  4、根据矿外派学习计划,积极推荐我单位同志外出学习,并要求学习人员认真记录学习的东西,并写学习心得体会。为创新工作提供人才保障。

  5、开展内部献计献策

  活动,对于有意义或好的意见或建议,经领导小组研究通过后,成立QC小组进行立项研究。并对提出建议者奖励100元。

  三、奖励机制

  调度室领导小组本着公平公正,按劳分配的原则对双创奖金进行分配,同时,为了鼓励调度室职工积极参与到双创工作中来,调度室职工提出的好的建议或者论文发表、创新项目获奖等,调度室将内部进行额外嘉奖。

创新项目计划书 篇2

  一、企业研发机构建设项目

  鼓励有条件的企业积极建立研发机构,全面提高企业科技创新能力。20xx年全区本土大中型工业企业建立市级以上企业研发机构,3年内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全部建立市级以上企业研发机构。到20xx年,新增市级以上研发机构16家,攻克2项关键技术难题,重点推进10项科技成果转化,培育省级高新技术企业2家,认定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产品10项。(责任单位:区发改经济局、区科技局、区财政局、区人保局、区统计局)

查看全文

2025创新项目计划书(通用4篇)

2024创新项目计划书 篇1

  为做好我单位20xx年双创工作,根据生产科下发的双创相关文件要求,结合我单位实际情况,特制订本计划,目的是为了提高内部双创管理,并明确20xx年双创工作目标,调动起调度室全员的积极性,共同做好这一项工作。

  一、成立创新领导小组

  组长:马俊卿

  副组长:唐挑气张国建权斌

  成员:调度室全体职工

  双创负责人由权斌兼任。

  二、20xx年创新计划如下:

  1、首先成立QC小组,并定期举行QC创新活动。

  2、根据生产科下发的文件,并结合我调度室实际情况,对创新工作进行分工,每季度要求监控组提供1项技术创新项目,1项五小管理创新项目,调度组和司机组分别每月提供一项管理创新项目和一项五小创新项目或QC研究成果。

  3、每月定期组织会议,通报上一阶段创新工作所取得的成果,并研究下一步工作开展方案。

  4、根据矿外派学习计划,积极推荐我单位同志外出学习,并要求学习人员认真记录学习的东西,并写学习心得体会。为创新工作提供人才保障。

  5、开展内部献计献策

  活动,对于有意义或好的意见或建议,经领导小组研究通过后,成立QC小组进行立项研究。并对提出建议者奖励100元。

  三、奖励机制

  调度室领导小组本着公平公正,按劳分配的原则对双创奖金进行分配,同时,为了鼓励调度室职工积极参与到双创工作中来,调度室职工提出的好的建议或者论文发表、创新项目获奖等,调度室将内部进行额外嘉奖。

2024创新项目计划书 篇2

查看全文

创新项目计划书(精选6篇)

创新项目计划书 篇1

  一、企业研发机构建设项目

  鼓励有条件的企业积极建立研发机构,全面提高企业科技创新能力。20xx年全区本土大中型工业企业建立市级以上企业研发机构,3年内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全部建立市级以上企业研发机构。到20xx年,新增市级以上研发机构16家,攻克2项关键技术难题,重点推进10项科技成果转化,培育省级高新技术企业2家,认定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产品10项。(责任单位:区发改经济局、区科技局、区财政局、区人保局、区统计局)

  二、科技创业服务中心建设项目

  围绕“现代服务业强区、生态宜居新区、文明和谐城区”目标,突出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大学生创业企业集聚区等产业特色,汇集一批一流研发机构和服务机构,建立一批高度协作的特色产业创新服务平台,培育一批全国知名企业、产品和品牌,引领区域创新经济发展。总投资1.2亿,建设科技创业服务中心。到20xx年,培育现代服务业企业超50家,民营科技企业达20家。产值超20亿,占现代服务业产值的25%以上。(责任单位:区发改经济局、区科技局、区招商局、区人保局)

  三、依托高校助推地方创新项目

  与工程学院和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建立战略合作联盟,在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黄河校区建设淮海创意设计谷,重点培育新材料、动漫设计与制作、创意设计等科技服务业。园区建成后,入驻企业超100家,建成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责任单位:区发改经济局、区科技局、区招商局、区人保局)

  四、大学生创业工程项目

  依托驻徐高校,面向国内外广泛开展招商引智,鼓励和扶持自主创业,集聚人才,孵化企业,转化科技成果,努力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新兴企业群和大学生创业基地。到20xx年,全区大学生创业企业达900家,集聚大学生5000人。(责任单位:区人保局、区科技局)

查看全文

2023创新项目计划书(精选5篇)

2023创新项目计划书 篇1

  一、企业研发机构建设项目

  鼓励有条件的企业积极建立研发机构,全面提高企业科技创新能力。20xx年全区本土大中型工业企业建立市级以上企业研发机构,3年内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全部建立市级以上企业研发机构。到20xx年,新增市级以上研发机构16家,攻克2项关键技术难题,重点推进10项科技成果转化,培育省级高新技术企业2家,认定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产品10项。(责任单位:区发改经济局、区科技局、区财政局、区人保局、区统计局)

  二、科技创业服务中心建设项目

  围绕“现代服务业强区、生态宜居新区、文明和谐城区”目标,突出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大学生创业企业集聚区等产业特色,汇集一批一流研发机构和服务机构,建立一批高度协作的特色产业创新服务平台,培育一批全国知名企业、产品和品牌,引领区域创新经济发展。总投资1.2亿,建设科技创业服务中心。到20xx年,培育现代服务业企业超50家,民营科技企业达20家。产值超20亿,占现代服务业产值的25%以上。(责任单位:区发改经济局、区科技局、区招商局、区人保局)

  三、依托高校助推地方创新项目

  与工程学院和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建立战略合作联盟,在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黄河校区建设淮海创意设计谷,重点培育新材料、动漫设计与制作、创意设计等科技服务业。园区建成后,入驻企业超100家,建成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责任单位:区发改经济局、区科技局、区招商局、区人保局)

  四、大学生创业工程项目

  依托驻徐高校,面向国内外广泛开展招商引智,鼓励和扶持自主创业,集聚人才,孵化企业,转化科技成果,努力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新兴企业群和大学生创业基地。到20xx年,全区大学生创业企业达900家,集聚大学生5000人。(责任单位:区人保局、区科技局)

查看全文

社会治理创新项目方案(精选5篇)

社会治理创新项目方案 篇1

  为接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进一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目标和基本原则

  (一)总体目标

  通过开展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行动,全面接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逐步解决农村“脏乱差”易反弹问题,不断健全完善村庄环境长效管护机制,持续培养农民群众清洁卫生习惯,进一步增强环境保护、卫生健康意识,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更加干净、整洁、有序、美观。

  (二)基本原则

  条块结合、协调联动;政府引导,群众主角;统筹谋划,分档整治;内外兼修,标本兼治。

  二、主要内容

  (一)常态化开展“三清一改”村庄清洁行动。

  以村为单位,持续开展“清理农村生活垃圾、清理村内塘沟、清理畜禽养殖粪污等农业生产废弃物,改变影响农村人居环境的不良习惯”的“三清一改”村庄清洁行动。各村每月开展1次以上的集中整治活动。(牵头部门:农业服务中心;责任单位:各村)

  (二)深入开展农村爱国卫生运动为主要内容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五清理一活动”专项行动。

  1、清理“蓝棚顶”。对于农民群众搭建的功能设施性质的“蓝棚顶”,可采取改建坡屋顶等方式进行风貌塑造。对于私搭乱建的“蓝棚顶”,逐步依法依规进行整治。(牵头部门:镇规建办,责任单位:各村)

  2、清理无人居住废旧房。对长期无人居住的破旧房屋开展摸排,引导房主进行归整。在充分尊重房主意愿的前提下,鼓励农户对破旧房屋通过流转、退出宅基地进行复垦等多种形式加以盘活利用。(牵头部门:镇规建办,责任单位:各村)

查看全文

社会治理创新项目方案(通用6篇)

社会治理创新项目方案 篇1

  根据上级河长制、路长制的工作要求,推进城乡人居环境管理常态化,全面提升我镇城乡人居环境水平,进一步夯实乡村振兴的环境基础,结合我镇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政府主导、部门联动、村(社区)主体、属地管理、群众参与”的工作原则,按照“垃圾不落地、城乡有秩序、环境无乱象”的目标要求,突出农村垃圾清理、生活污水治理和村容村貌提升等工作重点,明确管理重点,细化管理标准,压实管理责任,着力建立城乡人居环境管理长效机制,确保全镇人居环境持续改善、稳步提升,争创全市人居环境示范乡镇。

  二、整治标准

  1、机关、部门、企业:维护好单位周边20米范围内的环境卫生,及时清理门前屋后、道路两侧以及绿化带内垃圾、杂草;全面清扫内部环境卫生,保持窗明几净、干净整洁,无蜘蛛网,无污垢,院内无堆积物、无果皮屑、无砖瓦土石、无污染积水;垃圾容器密闭,垃圾日产日清;沟渠管道保持畅通,务必做到食堂“四防”(防蝇、尘、鼠、腐)设施齐全,有卫生许可证;无旱厕,粪便要实行无害化处理。

  2、侯旨亭、回龙铺集镇:门店做到经营有序,无店外经营、无流动摊贩;坚持“一店一牌”原则,无违规设置招牌、落地灯箱、立体广告、立式电子屏等;车辆停放入位,车头朝向一致,无乱停乱靠现象;农贸市场管理规范、功能分区、整洁有序,无暴露垃圾,无乱堆乱放,保持沟渠管道畅通,畜禽隔离销售,厕所卫生干净整洁;垃圾桶、下水道盖板等市政基础设施完善无缺失、破损;垃圾清运及时,无爆满、堆积现象;居民生产生活垃圾每日上午9点前完成清运(雨天和冰冻天气除外);每日对集镇进行洒水降尘,保持街面清洁。

查看全文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