丑小鸭教学设计

时间:2025-04-05

《丑小鸭》教学设计(精选15篇)

《丑小鸭》教学设计 篇1

  【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体会字里行间流露的思想感情。

  2、学习运用丰富的想象、幻想、夸张来塑造形象的写法。

  3、理解只要不懈追求,努力进取,即使身处逆境,也终能实现自己的理想的道理。

  【教学重点】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体会字里行间流露的思想感情。

  2、体味文章带给我们的深刻启示。

  【教学难点】

  理解丑小鸭形象的现实意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在你们成长的道路上,可能是阳光洒满心田,一路顺风;也可能是风雨不期而至,充满坎坷。那么在你遇到了意想不到的困难时,在你被别人耻笑轻视时,在你觉得难以面对现状时,你会怎样呢?你是不是以为上苍太不公平了,把所有的惩罚都给了你?其实,只要你不懈追求,努力进取,你就一定会成为一只白天鹅的。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安徒生笔下的丑小鸭是如何变成一只美丽的白天鹅的。

  板书课题:丑小鸭。

  二、整体感知

  1、介绍童话及作者。

  2、速读课文,思考:这篇童话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学生简单复述。

  3、四人一组讨论:丑小鸭“丑”吗?哪些动物认为它“丑”?用文中内容加以说明。

  (在鸡群和鸭群中,丑小鸭处处挨啄,被排挤,被讪笑;包括自己的兄弟姊妹妈妈在内的全体鸡鸭都不欢迎他;连喂食的女佣也用脚踢他。在沼泽地上,野鸭也不喜欢他,他还差点儿被猎狗抓走。在简陋的农家小屋,丑小鸭不断受到鸡和猫的奚落排挤。)

  4、为什么周围的动物都认为它丑?

查看全文

丑小鸭教学设计(精选13篇)

丑小鸭教学设计 篇1

  【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体会字里行间流露的思想感情。

  2、学习运用丰富的想象、幻想、夸张来塑造形象的写法。

  3、理解只要不懈追求,努力进取,即使身处逆境,也终能实现自己的理想的道理。

  【教学重点】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体会字里行间流露的思想感情。

  2、体味文章带给我们的深刻启示。

  【教学难点】

  理解丑小鸭形象的现实意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在你们成长的道路上,可能是阳光洒满心田,一路顺风;也可能是风雨不期而至,充满坎坷。那么在你遇到了意想不到的困难时,在你被别人耻笑轻视时,在你觉得难以面对现状时,你会怎样呢?你是不是以为上苍太不公平了,把所有的惩罚都给了你?其实,只要你不懈追求,努力进取,你就一定会成为一只白天鹅的。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安徒生笔下的丑小鸭是如何变成一只美丽的白天鹅的。

  板书课题:丑小鸭。

  二、整体感知

  1、介绍童话及作者。

  2、速读课文,思考:这篇童话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学生简单复述。

  3、四人一组讨论:丑小鸭“丑”吗?哪些动物认为它“丑”?用文中内容加以说明。

  (在鸡群和鸭群中,丑小鸭处处挨啄,被排挤,被讪笑;包括自己的兄弟姊妹妈妈在内的全体鸡鸭都不欢迎他;连喂食的女佣也用脚踢他。在沼泽地上,野鸭也不喜欢他,他还差点儿被猎狗抓走。在简陋的农家小屋,丑小鸭不断受到鸡和猫的奚落排挤。)

  4、为什么周围的动物都认为它丑?

查看全文

28丑小鸭教学设计(精选13篇)

28丑小鸭教学设计 篇1

  教材分析

  《丑小鸭》是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成长的经历”单元的一篇主体课文。课文讲述了一只丑小鸭变成白天鹅的故事。通过它的遭遇赞扬了丑小鸭不畏困难,向往、追求美好境界的精神,告诉我们不要仅仅因为外表丑陋而自卑,丑陋的外表掩盖不了美的本质,懂得成长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挫折和不幸。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体会丑小鸭的心情,理解丑小鸭的美好向往,懂得成长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挫折和不幸。

  3、练习用课文中的语句描写丑小鸭小时候和长大后的样子。体会对比的写法。

  教学重点

  体会丑小鸭受欺负时的心情和它追求美好境界的精神,有感情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体会丑小鸭的心情,理解丑小鸭的美好向往,懂得成长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挫折和不幸。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复习回顾

  1、揭题板书。

  2、检测字词,试着选择一两个,说一句和课文内容有关的话。

  3、回顾: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课文写的是一只丑小鸭变成白天鹅的故事。)

  二、感受形象,对比朗读。

  1、出示问题,自主尝试:丑小鸭刚出生的时候是什么样子?变成白天鹅后又是什么样子?画出描写他们的词语读一读。

  2、交流,板书词语,分类朗读。

  3、出示丑小鸭和白天鹅的图片,请学生试着用上这些词语,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丑小鸭和白天鹅的样子。

  4、出示相关语句,指导朗读。以指名读、对比读等形式读出丑小鸭前后的变化,在语感上形成对比,感受丑小鸭变化前后的心情,体会对比的写法。

查看全文

《丑小鸭》教学设计(通用16篇)

《丑小鸭》教学设计 篇1

  【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目标:积累课文中的生字生词;认识这篇童话作品的自传特色;分析文中丑小鸭的的形象及其社会意义;把握文章的主旨。

  2、过程和方法目标:反复朗读课文,理清层次;通过交流,理解丑小鸭这一形象的社会意义;通过复述课文,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认识丑小鸭是因为心中有梦想有追求,坚持不懈才变成了白天鹅;让学生在读中得到启示:只有不懈追求,努力进取,即使身处逆境,也终能实现自己的理想。

  【教学重点】

  1、理解丑小鸭对自己遭遇的态度以及他所做的努力。

  2、理解童话的思想意义。

  【教学难点】

  丑小鸭这一形象的社会意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上学期我们学习了安徒生的一篇充满趣味和睿智的童话,大家还记得是什么吗?(《皇帝的新装》)对,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另一篇作品——《丑小鸭》。

  二、分角色朗读,整体感知

  1、生字词注音,清除阅读障碍(小黑板展示,请学生上来注音)

  讪笑、吐绶鸡、灯芯草、铰链、迸出

  2、分角色朗读课文,感知内容,体会思想感情。

  (旁白、丑小鸭、丑小鸭妈妈、野鸭、老太婆、母鸡.......)

  3、这篇童话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一只又大又丑的小鸭子,一出生就伴随着别人的嘲弄和歧视,但是在经历过种种挫折和打击之后,他终于变成了一只美丽的天鹅。)

  三、问题探究

  分小组讨论

  1、贯穿整个故事的线索是什么吗?(以丑小鸭的流浪足迹为线索)

查看全文

《丑小鸭》教学设计(通用15篇)

《丑小鸭》教学设计 篇1

  《丑小鸭》教学简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1、自主学习,排除文字障碍,掌握并运用字词;

  2、了解安徒生的生平,理解丑小鸭的形象就是作者的自我写照。

  二、能力目标:1、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故事情节;

  2、揣摩语言,体味童话的艺术魅力。

  三、情感目标:

  引导学生理解丑小鸭形象的现实意义,激励他们坚韧不拔,勇敢面对生活中的各种困难,坚持不懈地追求自己的理想。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理解丑小鸭对理想的执著追求,把握丑小鸭这一形象的思想内涵,品味童话语言的艺术魅力。

  2、难点:揣摩关键语句,理解文章的深层内涵。

  教学方法

  阅读教学“七读”法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自读预习

  1、通读全文,排除文字障碍,了解课文内容

  2、搜集整理作者安徒生的生平及创作资料,

  思考:安徒生是怎样在逆境中成才的?

  3、现实生活中有没有“丑小鸭”这样的人?

  以上内容学生通过自读预习完成,并利用课余时间进行交流。

  一、导入  新课

  二、复读检查

  1、学生课间互相交流检查预习笔记本,课堂交流心得,掌握重点字词

  2、以连词成句的形式考查学生对词语的掌握和运用

  三、通读感知

  1、概括主要故事情节,填充表格

  小鸭的不幸遭遇

  丑小鸭的态度和行动

  例:在鸭群和鸡群中被排挤、讪笑

  觉得非常悲哀

  2、小结填空,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作者笔下这只可怜的小鸭,因为       ,处处受         ,受         ,受        。但它并没有         ,也没有         ,而是始终不屈地                       ,终于变成了一只         、        的天鹅。

查看全文

《丑小鸭》教学设计(通用13篇)

《丑小鸭》教学设计 篇1

  教材分析

  《丑小鸭》是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成长的经历”单元的一篇主体课文。课文讲述了一只丑小鸭变成白天鹅的故事。通过它的遭遇赞扬了丑小鸭不畏困难,向往、追求美好境界的精神,告诉我们不要仅仅因为外表丑陋而自卑,丑陋的外表掩盖不了美的本质,懂得成长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挫折和不幸。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体会丑小鸭的心情,理解丑小鸭的美好向往,懂得成长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挫折和不幸。

  3、练习用课文中的语句描写丑小鸭小时候和长大后的样子。体会对比的写法。

  教学重点

  体会丑小鸭受欺负时的心情和它追求美好境界的精神,有感情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体会丑小鸭的心情,理解丑小鸭的美好向往,懂得成长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挫折和不幸。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复习回顾

  1、揭题板书。

  2、检测字词,试着选择一两个,说一句和课文内容有关的话。

  3、回顾: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课文写的是一只丑小鸭变成白天鹅的故事。)

  二、感受形象,对比朗读。

  1、出示问题,自主尝试:

  丑小鸭刚出生的时候是什么样子?变成白天鹅后又是什么样子?画出描写他们的词语读一读。

  2、交流,板书词语,分类朗读。

  3、出示丑小鸭和白天鹅的图片,请学生试着用上这些词语,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丑小鸭和白天鹅的样子。

  4、出示相关语句,指导朗读。以指名读、对比读等形式读出丑小鸭前后的变化,在语感上形成对比,感受丑小鸭变化前后的心情,体会对比的写法。

查看全文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