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太丘与友期行教案

时间:2025-04-05

陈太丘与友期行教案(通用9篇)

陈太丘与友期行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顺畅翻译全文,并能用现代汉语复述故事。

  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学习评价人物,领悟故事情节所包含的积极意义。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引导学生领悟诚信是为人处世的重要原则。

  【教学难点】

  1.个别重点词句的翻译。

  2.本故事所包含的诚信道理在今天市场经济社会中的意义。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介绍作者及作品

  刘义庆(403-444),南朝宋文学家。彭城人。宋宗室,袭封临川王,曾任南兖州刺史。爱好文学,招纳文士。

  《世说新语》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古代小说所记大多是传闻、轶事,以短篇为主,在写法上一般都是直叙其事。《世说新语》全书原8卷,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等36门,《咏雪》选自“言语”一门,《陈太丘与友期》选自“方正”一门。

  二、朗读

  1.放录音(或师范读)。

  2.指名学生朗读课文,师正音,辨形。

  三、质疑讨论活动(师预先准备,与学生的质疑相结合)

  1.四人小组结合课文注译进行翻译,并派代表向其它小组质疑。

  2.师明确这则译文及重点词。

  3.友人末到,陈大丘就独自走了。你是陈大丘,你会怎么做?

  (可以选择陈大丘那样“舍去”,因为友人不守时,也可以选择再等等或打电话问明情况,表现你的态度)。

  4.哪些言行表现了陈元方的明白事理和落落大方?

  (当父母问年仅七岁的元方“尊君在下”,元方不是简单的回答“已去”,而是详细地回答“待君久不至,已去”。当友人怒斥其父“非人哉,与人其行,相委而去”时。元方义正严辞地进行驳斥:“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这些都表现了元方的明白事理和落落大方。)

查看全文

陈太丘与友期行(七年级上册)(网友来稿)


东方实验中学:曹荣华

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词语;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2、分析人物形象,获取情感体验。

3、学习古人懂礼知义的优秀品格。

教学重难点

诵读课文,积累文言词语。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  。

我们学校要求同学们不仅要学习文化知识,而且要成为具有高尚、高雅气质的人,并计划为同学们开设礼仪课。今天呢!我们就来学习和这方面有关的一则古代的故事。

二、整体感知

(一)疏通课文

1、自读课文,借助字典,初步疏通课文,并圈画出不能解决的文言字词。

2、学生提出不懂的字词,并通过交流解决问题。

明确:

学生先自主阅读课文,发言提出一些不能独立解决的问题,老师引导学生讨论解决,并总结一些解决字词的方法和途径等,如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组词法等。

1、多媒体显示一些需要重点掌握的字词。

1)、与友期行:约定。

2)、期日中:约定的时间。

3)、太丘舍去:舍,舍弃;去,离开。

4)、尊君在不:通“否”,读“fǒu”

5)、相委而去:委,丢弃;去,离开。

6)、下车引之:拉。

7)、入门不顾:回头看。

8)、去后乃至:才。

之:下车引之(代词,代指元方。)

  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3、一学生朗读课文,考虑如何用现代语言复述。

4、学生复述课文;对比复述,补出课文省略的部分。

明确:

多媒体显示老师的补充省略部分的意见,作强调。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友)不至,太丘舍(友)去,去后(友)乃至。元方时年七岁,(于)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元方)答曰:“(家君)待君久(君)不至,(家君)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人)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君)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君)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一学生复述课文,其他的学生听,提出不同的意见,老师指导点拨,明确统一意见,再请一同学复述,加强理解。

查看全文

《陈太丘与友期》译文(精选15篇)

《陈太丘与友期》译文 篇1

  选自《世说新语》

  陈太丘与友期

  作者:刘义庆

  文 本

  译 文

  原 文

  文 本

  陈太丘和朋友预先约定好一起出行,预定在中午时分,约定的时间过了朋友却没有到,陈太丘便不再等候友人而离开了。当他离去以后,他的朋友才来到。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陈太丘的儿子陈元方当时年仅七岁,正在家门外做游戏。违约的客人问他:“你的父亲在家不在?”陈元方回答说:“父亲等待您很长时间而您却没有来到,已经离去了。”客人便发怒说道:“不是人啊!和人家约好一起出行,却抛弃人家而离去。”陈元方说:“您与我父亲约定在中午时份见面,中午了您却没有到,这就是没有信用;对着小孩子的面骂他的父亲,这便是没有礼貌。”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客人感到惭愧不安,忙下车前来拉元方表示好感。元方径直走入家门,根本不回头看那失信无礼的人。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陈太丘与友期》

  2002/11/11

《陈太丘与友期》译文 篇2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积累常用文言词语,全面正确评价人物

  能力目标:培养运用所学过的知识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学习中华民族优秀文化

  情感目标:了解古代聪明机智少年的故事,学习中华民族守信、有礼等传统美德

查看全文

阅读《陈太丘与友期》的答案(精选15篇)

阅读《陈太丘与友期》的答案 篇1

  随着社会发展对学生阅读能力要求的提高,现代文阅读在高考语文试卷中的比重加大,分值提高,位置提前,对考生的影响很大。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陈太丘与友期》阅读训练题目及其参考答案,供各位同学参考和学习,希望通能帮助同学们提高阅读能力。

  陈太丘与友期

  陈大丘与友期①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②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导读:陈元方虽年小,对“无信”“无礼”的人正色批评,令人敬畏。有其子必有其父,从元方的年幼不凡可以看到陈太丘的为人和修养。

  注释 :①期:约定时间。②元方:陈太丘的儿子,字元方,名纪。

  阅读题:

  一、解释加点的词

  1.太丘舍去(   ) 2.尊君在不(   )3.下车引之(   ) 4.元方入门不顾(   )

  二、翻译

  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三、写出下列句中省略的内容

  过中不至:______

  去后乃至:________

  四、阅读上文后,你明白了一些什么道理?

  陈太丘与友期 参考答案:

  一、1.放弃   2.同“否”    3.拉    4.不回头

  二、真不是人哪!和别人约好一起走,把别人丢下就走了。

  三、那朋友 太丘 那朋友

查看全文

《陈太丘与友期》教学简案(精选17篇)

《陈太丘与友期》教学简案 篇1

  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积累“期”“舍”等常见的文言词语,能结合注释疏通文意,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并争取能背诵。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能有理有据地评价人物。 

  3、情感与态度:认识诚实守信和尊重他人这些传统美德的价值。 

  活动一:疏通文意 

  (一)读课文 

  1、默读。不懂的音、节奏,做上句号。  

  2、听范读。读准字音,揣摩人物语气。  

  3、齐读。 

  4、品读,提疑问,写评注。 

  要求:○1读书声音要洪亮。 

  ○2养成圈点勾画的习惯。重点词语下画着重号,疑难句子下画线,疑难问题写上评注。 

  (二)自读检测:解释加点的文言词语  

  1、与友期(约定)行          门外戏(玩耍) 

  2、太丘舍(放弃)去          相委(丢下、舍弃)而去 

  3、尊君(对别人父亲的尊称)在不(通“否”)?   

  待君(对对方的尊称)久不至      

  君与家君(对自己父亲的谦称)   

  4、下车引(拉)之          入门不顾(回头看)       

  5、则是无信(信用)     则是无礼(礼貌) 

查看全文

《陈太丘与友期》教学设计(通用13篇)

《陈太丘与友期》教学设计 篇1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积累常用文言词语,全面正确评价人物

  能力目标:培养运用所学过的知识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学习中华民族优秀文化

  情感目标:了解古代聪明机智少年的故事,学习中华民族守信、有礼等传统美德

  过程与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教学重点

  1、课文的朗读、背诵

  2、文言词语的积累

  3、把握人物性格,全面正确评价人物

  教学难点

  1、自主阅读文言文,自行提出并解决问题

  2、感悟守信、有礼等美德的现实意义,反思自身日常行为

  课时安排

  一课时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CAI课件学生:预习课文,查阅相关资料

  教学步骤

  一、导入引趣

  CAI课件:播放出自《世说新语》里的成语故事——《道旁苦李》,展示七岁少年王戎的聪明;引出《世说新语》一书(教师出示实物书),简介此书作者、特点,并向学生推荐阅读;引起学生学习《世说新语》里同样也是表现七岁少年聪颖机智的另一则故事——《陈太丘与友期》的`欲望

  二、熟读悟趣

  1、(听一听)教师范读学生边听边找应注意读音的字词,清除字词障碍

  2、(想一想)学生自由朗读,整体感知课文思考:课文写了哪几个主要人物?课文用什么描写方法来描写人物?(语言描写)想一想人物的对话应该怎样读?

  3、(试一试)学生找出人物对话的语句并随意模仿文中人物语气自由朗读文中人物对话

  4、(品一品)CAI课件:播放课文Flash动画、朗读录音,帮助学生把握朗读语气并初步理解课文大意

查看全文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