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的根本——诚信”班会课教案设计
活动目标:
1、知道诚实守信的基本含义.懂得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现代社会更需要诚实守信。
2、愿意做诚实守信的人,鄙视虚假和不守信用的行为,对自己不诚实和不守信用的行为感到不按和歉疚。希望通过此次班会,能纠正同学们的错误行为,做一个诚信的小公民。
3、 增强学生自信,使学生努力做到说话做事事实在在、表里如一。,做一个诚信的小公民。
活动要点:
1、讲故事。
2、诚信调查,制定诚信调查表,对学生的诚信行为进行调查。
3、联系实际,指导行动。
4、总结班会,纠正同学的错误行为,增强学生诚信意识,深化班会主题。
活动过程:
首先,由班主任通过对最近班级学校内发生的钱物失窃案的叙述,并对此进行分析以及让同学们引起注意后,引入正题,然后让同学们讨论“这件事反映了什么问题?”、“应该怎样对待此类事件?”。之后通过总结同学们的发言,解释什么是诚信——诚信,既是诚实,又是守信用,是最根本的道德品质。每个人都必须具备这个品质,才是一个纯粹的人。
接着,举出一些体现中学生一些缺乏诚信的问题——不按时完成作业,而后抄袭他人作业、撒谎等等恶习。让同学们对此发表议论,“应该怎样克服这种坏习惯,是否能改正”,“如果是别的同学向你借去‘参考’,你该怎样做?”,针对有这一情况的同学进行提问,让他们深刻了解自己所犯的错误,以及下定改正的决心。 由此引入班会主题“诚信”,开始班会活动步骤:
7、我们和诚信在一起(精选2篇)
7、我们和诚信在一起 篇1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收集自己身边或社会生活中关于诚信的事例,使学生明白现代人要做到诚实守信,现在社会更需要诚信。
2、教育学生为人诚实,表里如一,遵守诺言,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品质。
教学准备:
1、《曾子杀猪》和《诚实节是怎么来的》的录音故事。
2、关于诚信的名言谚语,每生一张“诚信卡”。
3、课前指导学生收集身边的或社会生活中有关诚信的人和事。
第一课时
一、故事会。
1、出示“信”字: 同学们,请你仔细观察一分钟,说说你从这个“信”字中知道了什么?
2、找找身边的诚信榜样: 说说我们班上的诚信人和诚信事。
3、一个人要做到诚信,一个集体也需要诚信,说说我们班集体在哪些地方表现出诚信?
4、你认为怎样做才算是一个诚信的小学生呢?你自己做得怎样呢?联系自身的实际填写“诚信卡”并交流。
5、学诚信名言谚语。
如:宁可丢失钱袋,也别违约失信。 口言之,身必行之。 信用是无形的财产。
二、发言台。
1、听《曾子杀猪》的故事,讨论:听了这个故事,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小组交流、集体交流)
2、诚信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也有许多关于诚信的故事,我们来说说吧!(讲故事,谈感受,明道理)
3、听《诚实节是怎么来的》录音故事,说说让你最感动的地方?
三、展示台。
1、现在许多学校正在开展“创建诚信校园”的活动,我们学校也不例外,相信你一定有很多的想法和建议吧,用你喜欢的方式告诉大家吧!(发倡议书、画宣传画、设计标语等)
坚守诚信的绿洲(精选2篇)
坚守诚信的绿洲 篇1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社会生活中诚实的复杂性,学会处理诚实与隐私的关系,学会区分“善意的谎言”与弄虚作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具备诚信的智慧,学会在复杂的社会生活中坚守诚信。
【教学重点】:日常琐事“点评”
【教学难点】:如何处理拒绝谎言和保留隐私的关系,学会区分“善意的谎言”与弄虚作假。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主动探究、模拟情境、启发、引导、创设情境、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课型】:新授课
【教学过程】
●小菊的遭遇
设计意图:“小菊的遭遇”分为三个情境,由教师逐个出示,使学生逐步了解社会生活中诚实的复杂性,学会处理诚实与隐私的关系,学会区分“善意的谎言”与弄虚作假。具备诚信的智慧,学会在复杂的社会生活中坚守诚信。
出示情境一:
小菊活泼开朗,说话直爽。那天她对小茜说:“你太胖了,穿这件白色连衣裙不好看,简直像一只白熊。”
小菊的同桌小舟的父母离异,小舟不愿意对别人提这件事,小菊偶然知道了。一次,全班填写社会调查表,有“是否单亲家庭”一栏,小舟空着没填,小菊当众大声问:“你爸妈不是离婚了吗?”
点评:不管怎么说,小菊说的总是实话。
你同意以上点评吗,你怎么看待小菊的行为?如果你是小茜、小舟你会怎么想?
设计意图:使学生学会处理诚实与隐私关系的行为,体会诚实守信的重要性、复杂性,探讨如何做诚实守信的人。
出示情境二:
小菊的爷爷得了癌症,生命即将走到尽头,但他自己还不知道自己得的是不治之症。病床前,当爷爷问起自己的病情,小菊的妈妈说:“您的病并不严重,只要自己有信心就一定能治好。”站一旁的小菊听了,不禁纳闷:“老师说做人不能弄虚作假,可妈妈为什么要骗爷爷呢?”
第十课 诚信做人到永远(精选3篇)
第十课 诚信做人到永远 篇1
第十课 诚信做人到永远
1、什么是诚信
我们为人处事,与人交往,要讲究诚信,即诚实守信。“诚”就是诚实无欺、诚实做人、诚实做事,实事求是;“信”即有信用、讲信誉、守信义、不虚假。
2、“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的涵义:“君子一言,驷马难追”,这一古训是说,人在理智状态下一旦许下诺言,就要忠实地履行承诺
3、“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的的涵义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意思是:做人不讲信用,不知他怎么可以立身处世。为人诚实,言而有信,能得到别人的信任,也是自身道德的升华。
4、不诚信的危害:
①交往中不兑现自己的承诺,失信于人,就会产生信任危机。
②不讲诚信的人可以骗人一时,不能骗人一世,一旦被识破,他就很难在社会上立足,其结果既害了别人,也害力自己。
③敷衍了事、弄虚作假,什么事也做不成。
5、诚信的原因是什么?
①交往中不兑现自己的承诺,失信于人,就会产生信任危机。不讲诚信的人可以骗人一时,不能骗人一世,一旦被识破,他就很难在社会上立足,其结果既害了别人,也害力自己。敷衍了事、弄虚作假,什么事也做不成。
②为人诚实,言而有信,能得到别人的信任,也是自身道德的升华。为人讲信用,能使我们立身处世。
6、对人守信,对事负责
(1)基本要求:对人守信,对事负责,是诚信的基本要求。恪守信用落实到具体行动上,即表现为一种积极负责的态度。
(2)人们崇尚的行为准则:“做老实人,办老实事”是人们崇尚的行为准则,实实在在做事是个人得以立足、事业得以成功的保证。
诚信的回报(通用2篇)
诚信的回报 篇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明白诚信的含义。
2.教育并引导学生明确诚信的重要性。
3.引导学生做一个诚信的人。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做一个诚信的人。
教学准备:关于诚信的小故事。
教学活动:
一、导入
1.教师朗读教科书第4页的课文。
2.请学生谈谈自己的理解。
二、案例分析
1.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负责一个故事,分别进行讨论:
在这个故事中,主人公为诚信付出了什么样的代价,又得到了什么样的回报?
2.学生活动,教师巡视并且给予知道帮助。
3.教师要特别帮助学生整理分析的结果,按照“代价”和“回报”分别列出观点。
三、全班交流
每个小组选派代表向全班介绍分析结果。教师在黑板上记下各组发言的要点。
四、教师总结
1.坚持诚信,经常是需要付出代价的,但是也会得到回报。怎样看待这些代价和回报呢?刚才同学们进行了很好的讨论,我们总结一下。
2.教师引导学生根据板书总结,再请学生就最后“进一步的思考”展开短暂的讨论。
3.布置家庭作业。
诚信的回报 篇2课题:品格的试金石教学目标:1.使学生明白品格的含义,了解什么是诚信. 2/逐步培养学生健全的品格和诚实的做人态度.教学重难点:逐步培养学生健全的品格和诚实的做人态度.教学准备:小故事的资料教学过程:(要注意体现“四动”模式,注意教学的有效性,要体现新课程理念)第一课时教师的教学活动: 一/导入新课,教师讲解: 爱德华·施林(edward thring)在一篇论教育的演讲辞里说:“有力的休闲时刻深具大能。……休闲时光实在是所有问题当中,最应当重视的一个大问题,因为它深深地影响一个人的性格。……真正的教育取决于休闲时刻。” 这位教育界的伟大教师把高贵的品格与生命的真理视为首要之事,技艺和能力的训练则居第二位。他明白一个老师可以有尊贵的信仰并认真工作,多多地藉言语和行为来激励、引导学生,然而每个学生性格的形成却在乎他自己。在脱离约束与监视的休闲时刻里,真正在学生里面居首位的是什么就会显出来了。正因为这样,爱德华·施林视休闲时刻为极重要、最具能力的关键点,可以成就真正的教育。 二\学生读书中的小故事---<一张假币> 三/学生讨论,主题”如果你遇到这样的事情会怎样做? 四/读<一颗棋子>的故事/. 五/学生背诵”人无信不立”等格言.学生的学习活动:板书设计:(选用)作业设计: 教学反思:(选用)课题:诚信的回报教学目标:1. 使学生明白诚信的含义.2. 教育并引导学生明确诚信的重要性.3. 引导学生做一个诚信的人.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做一个诚信的人.教学准备:关于诚信的小故事教学过程:(要注意体现“四动”模式,注意教学的有效性,要体现新课程理念)第一课时教师的教学活动:导入新课
诚信做人到永远(精选13篇)
诚信做人到永远 篇1
第十课
1、什么是诚信
我们为人处事,与人交往,要讲究诚信,即诚实守信。“诚”就是诚实无欺、诚实做人、诚实做事,实事求是;“信”即有信用、讲信誉、守信义、不虚假。
2、“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的涵义:“君子一言,驷马难追”,这一古训是说,人在理智状态下一旦许下诺言,就要忠实地履行承诺
3、“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的的涵义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意思是:做人不讲信用,不知他怎么可以立身处世。为人诚实,言而有信,能得到别人的信任,也是自身道德的升华。
4、不诚信的危害:
①交往中不兑现自己的承诺,失信于人,就会产生信任危机。
②不讲诚信的人可以骗人一时,不能骗人一世,一旦被识破,他就很难在社会上立足,其结果既害了别人,也害力自己。
③敷衍了事、弄虚作假,什么事也做不成。
5、诚信的原因是什么?
①交往中不兑现自己的承诺,失信于人,就会产生信任危机。不讲诚信的人可以骗人一时,不能骗人一世,一旦被识破,他就很难在社会上立足,其结果既害了别人,也害力自己。敷衍了事、弄虚作假,什么事也做不成。
②为人诚实,言而有信,能得到别人的信任,也是自身道德的升华。为人讲信用,能使我们立身处世。
6、对人守信,对事负责
(1)基本要求:对人守信,对事负责,是诚信的基本要求。恪守信用落实到具体行动上,即表现为一种积极负责的态度。
(2)人们崇尚的行为准则:“做老实人,办老实事”是人们崇尚的行为准则,实实在在做事是个人得以立足、事业得以成功的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