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船教案

时间:2025-04-05

《乘船》,(精选7篇)

《乘船》, 篇1

  100以内的连减运算。教科书p76~p77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正确掌握连减笔算竖式的写法及能够准确计算100以内连减式题。

  2、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能正确掌握笔算连减式题。

  教学难点

  正确计算100以内的连减式题。

  教具准备

  主题图、投影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学前准备:

  1、口算下面各题。

  44+6 18-11 24+17 27-9 20-9

  96-16 18-9-7 20-5-10 16-4-9

  2、笔算下面各题:

  27 77 84 100

  +36 -39 -26 - 82

  二、探究新知:

  1、出示主题图,口述题意。

  一年级的小同学去游玩,一共有92人,乘坐两艘船,一艘船最多乘26人,另一艘船最多能乘44人,有几位小朋友不能上船?

  2、独立探索,解决问题。

  (1)列式:92-44-26=22(人)

  92减44是什么意思?再减26是什么意思?

  (2) 92 48

  -44 -26

  48 22

  (3)列式:44+26=70

  44加26是什么意思?92减70是什么意思?

  92-70=22

  三、巩固练习:

  1、算一算 89-36-27= 100-54-38=

  2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下面各题。

  77-33-28= 96-39-45= 100-91-9=

  3、看统计表回答问题。

  (1)哪个班订的报刊最少?

  (2)二班订了多少份儿童报?

  (3)三班订了多少份小画报?

  (4)四班的小画报有多少本?小故事有多少本?

  三、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100以内的连续减法,我们在计算时可以用第一个数依次分别减去后两个数,也可以把后两个数加起来,再用第一个数一起减。

查看全文

《乘船》,(通用6篇)

《乘船》, 篇1

  100以内的连减运算。教科书p76~p77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正确掌握连减笔算竖式的写法及能够准确计算100以内连减式题。

  2、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能正确掌握笔算连减式题。

  教学难点

  正确计算100以内的连减式题。

  教具准备

  主题图、投影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学前准备:

  1、口算下面各题。

  44+6 18-11 24+17 27-9 20-9

  96-16 18-9-7 20-5-10 16-4-9

  2、笔算下面各题:

  27 77 84 100

  +36 -39 -26 - 82

  二、探究新知:

  1、出示主题图,口述题意。

  一年级的小同学去游玩,一共有92人,乘坐两艘船,一艘船最多乘26人,另一艘船最多能乘44人,有几位小朋友不能上船?

  2、独立探索,解决问题。

  (1)列式:92-44-26=22(人)

  92减44是什么意思?再减26是什么意思?

  (2) 92 48

  -44 -26

  48 22

  (3)列式:44+26=70

  44加26是什么意思?92减70是什么意思?

  92-70=22

  三、巩固练习:

  1、算一算 89-36-27= 100-54-38=

  2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下面各题。

  77-33-28= 96-39-45= 100-91-9=

  3、看统计表回答问题。

  (1)哪个班订的报刊最少?

  (2)二班订了多少份儿童报?

  (3)三班订了多少份小画报?

  (4)四班的小画报有多少本?小故事有多少本?

  三、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100以内的连续减法,我们在计算时可以用第一个数依次分别减去后两个数,也可以把后两个数加起来,再用第一个数一起减。

查看全文

《乘船》,

 100以内的连减运算。教科书p76~p77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正确掌握连减笔算竖式的写法及能够准确计算100以内连减式题。
2、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能正确掌握笔算连减式题。
教学难点
正确计算100以内的连减式题。
教具准备
主题图、投影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学前准备:
1、口算下面各题。
44+6 18-11 24+17 27-9 20-9
96-16 18-9-7 20-5-10 16-4-9
2、笔算下面各题:
27 77 84 100
+36 -39 -26 - 82
二、探究新知:
1、出示主题图,口述题意。
一年级的小同学去游玩,一共有92人,乘坐两艘船,一艘船最多乘26人,另一艘船最多能乘44人,有几位小朋友不能上船?
2、独立探索,解决问题。
(1)列式:92-44-26=22(人)
92减44是什么意思?再减26是什么意思?
(2) 92 48
-44 -26
48 22
(3)列式:44+26=70
44加26是什么意思?92减70是什么意思?
92-70=22
三、巩固练习:
1、算一算 89-36-27= 100-54-38=
2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下面各题。
77-33-28= 96-39-45= 100-91-9=
3、看统计表回答问题。
(1)哪个班订的报刊最少?
(2)二班订了多少份儿童报?
(3)三班订了多少份小画报?
(4)四班的小画报有多少本?小故事有多少本?
三、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100以内的连续减法,我们在计算时可以用第一个数依次分别减去后两个数,也可以把后两个数加起来,再用第一个数一起减。

查看全文

乘船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使学生正确掌握连减笔算竖式的写法及能够准确计算100以内连减式题
能力目标: . 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良好习惯。
内容分析
教学重点:能正确掌握笔算连减式题。
教学难点: 正确计算100以内的连减式题。
教学准备
主题图
教 学 流 程
个性化设计
一、 学前准备:
1、口算下面各题。
44+6 18-11 24+17 27-9 20-9
96-16 18-9-7 20-5-10 16-4-9
2、笔算下面各题:
27 77 84 100
+36 -39 -26 - 82
二、 探究新知:
1、出示主题图,口述题意。
一年级的小同学去游玩,一共有92人,乘坐两艘船,一艘船最多乘26人,另一艘船最多能乘44人,有几位小朋友不能上船?
2、独立探索,解决问题。
(1)列式:92-44-26=22(人)
92减44是什么意思?再减26是什么意思?
(2) 92 48
-44 -26
48 22
(3)列式:44+26=70
44加26是什么意思?92减70是什么意思?
92-70=22
三、 巩固练习:
1、算一算 89-36-27= 100-54-38=
2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下面各题。
77-33-28= 96-39-45= 100-91-9=
3、看统计表回答问题。
(1)哪个班订的报刊最少?
(2)二班订了多少份儿童报?
(3)三班订了多少份小画报?
(4)四班的小画报有多少本?小故事有多少本?
三、 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100以内的连续减法,我们在计算时可以用第一个数依次分别减去后两 个数,也可以把后两个数加起来,再用第一个数一起减。
教学反思
教学中,我鼓励学生在具体活动中进行思考,发表自己的意见,并与同伴进行交流。在思考和交流的过程中,教师提供适当的帮助和点拨,选择教材和生活中有价值的问题与学生展开讨论,以寻找问题的答案。同时培养学生表达和倾听的习惯,学会与他人进行合作交流。

查看全文

乘船(数学)

有益的学习经验:
1、感知平衡的意义。
2、学习用增减数量达到平衡的目的。
准备:
1、塑料(或木制)小船一只。
2、大盆一个,盆里装满水。
3、石子若干。
4、作业卡。
活动与指导:
1、全体幼儿围在水盆边。教师指水盆:“这是公园的湖,湖上有小船,今天天气好,没有风和大太阳,小石子要乘船去玩。我们看一看,它们应该怎么坐船才安全,才不会掉到湖里。”接着示范:把石子摆到船的两边,使之倾斜,逐个移动石子,直至达到平衡。教师要边讲边示范,使幼儿明白道理和方法。

查看全文

《世说新语》二则——乘船(精选15篇)

《世说新语》二则——乘船 篇1

  22. 《世说新语》二则——乘船

  授课日期:  年    月       日      

  一、 教学目标:

  二、 课文字词(分发,不然教学进度来不及)(按其在课文中出现的顺序)(板书出字词)

  华歆huà:

  俱:一起(与时俱进   与日俱增)

  欲:想要(随心所欲)

  辄:当即(浅尝辄止)

  难:感到为难(同《论语六则》中哪个字的用法是一样的?不耻下问:认为可耻)

  舍:shě扔掉 ,抛弃(舍生取义、舍己为人、舍近求远  舍本逐末);shè房屋(客舍青青柳色新)

  本:原来,先前

  所以:……的原因  

  疑:犹豫不决(犹疑不定)

  耳:罢了 

  宁:难道  nìng

  邪  yé:相当于“吗”,表示疑问。

  遂:于是,就 

  拯zhěng:救助。

  古今异义:

  依附:古义: 顺便借光; 今义:附着、依赖、从属。

  贼:古:作乱的人,今:有偷窃行为的人

  所以:古:……的原因,今:表结果

  耳:古:罢了;今:耳朵

  宁:古:难道,今:宁可

  可以:古义:可以因为;今义:表示同意、许可。

  一词多义:

  之:歆辄难之:它:指这件事;

  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相当助词“的”

  此:本所以疑,正为此耳。指代后贼追至;

  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指代上面所述的事

  三、 课文朗读:

  四、 课文导语:

查看全文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