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市教案

时间:2025-04-05

《超市》教案(精选16篇)

《超市》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复习10以内数的加减运算,会用算式列题。

  2.通过讨论知道有些文具是一年级小学生必备的,而有些文具是今后才会用到的。

  3.能大胆的发表自己的见解。

  活动准备:

  1.用幼儿和老师共同收集的文具布置“小小文具超市”。

  2.幼儿每人一份钱。(钱的数目从5~10)、每组一个塑料筐,计算用的纸和笔。有关“文具”的文字卡片若干。

  活动过程:

  一、超市买文具

  1.教师:“再过不久,我们小朋友即将读小学一年级,上学时需要文具,今天,请小朋友到”文具小超市“买你们需要的文具。”

  2.每位小朋友从塑料框那那一份钱,请你用手中的钱去买文具,要求买的文具的总价格就是你手中的钱的数字。

  3.幼儿根据各自不同的数字购买文具,并用算式列出所购买的文具式题。

  4.请个别幼儿说说:我买了……文具,算题是……。

  二、讨论:哪些文具是一年级所必须准备的?

  1.每组小朋友把买来的文具都集中在一起,大家看一看,这些文具是不是一位一昙缎⊙

《超市》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参与超市购买游戏,通过解决购买中“一共用去多少钱?”或“还剩下多少钱”的问题,掌握10以内的加减运算。

  2、喜欢数学活动,体验数学在生活中的用处。

  3、激发幼儿在集体面前大胆表达、交流的兴趣。

  4、教幼儿养成细心、认真的学习态度。

  活动准备:

  1、课件《文具小超市》。

  2、布置场景“文具小超市”,在架子上摆放各种文具,贴上1-10元的价格标签。(标签在课件“打印材料”中)

查看全文

《超市》优秀教案(通用14篇)

《超市》优秀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复习10以内数的加减运算,会用算式列题。

  2.通过讨论知道有些文具是一年级小学生必备的,而有些文具是今后才会用到的。

  3.能大胆的发表自己的见解。

  活动准备:

  1.用幼儿和老师共同收集的文具布置“小小文具超市”。

  2.幼儿每人一份钱。(钱的数目从5~10)、每组一个塑料筐,计算用的纸和笔。有关“文具”的文字卡片若干。

  活动过程:

  一、超市买文具

  1.教师:“再过不久,我们小朋友即将读小学一年级,上学时需要文具,今天,请小朋友到”文具小超市“买你们需要的文具。”

  2.每位小朋友从塑料框那那一份钱,请你用手中的钱去买文具,要求买的文具的总价格就是你手中的钱的数字。

  3.幼儿根据各自不同的数字购买文具,并用算式列出所购买的文具式题。

  4.请个别幼儿说说:我买了……文具,算题是……。

  二、讨论:哪些文具是一年级所必须准备的?

  1.每组小朋友把买来的文具都集中在一起,大家看一看,这些文具是不是一位一昙缎⊙

《超市》优秀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复习10以内数的加减运算,会用算式列题。

  2.通过讨论知道有些文具是一年级小学生必备的,而有些文具是今后才会用到的。

  3.能大胆的发表自己的见解。

  活动准备:

  1.用幼儿和老师共同收集的文具布置“小小文具超市”。

  2.幼儿每人一份钱。(钱的数目从5~10)、每组一个塑料筐,计算用的纸和笔。有关“文具”的文字卡片若干。

  活动过程:

查看全文

开超市教案(通用6篇)

开超市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乐意学习儿歌《小兔子开超市》并能以游戏的形式进行表演。

  2、学习句子"我想买…我还想买…",并积极运用"我想买…我还想买…"表达自己的愿望。

  3、能正确掌握儿歌中出现的一些量词,并在游戏中学习接触新的量词,练习完整讲述。

  4、引导幼儿细致观察画面,激发幼儿的想象力。

  5、大胆地参与讨论,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与想法,发展求异思维。

  活动重难点:

  会说儿歌。

  运用"我想买…我还想买…"表达自己的愿望

  活动准备:

  1、售货厅,儿歌中所需的用品以及其他一些物品

  2、小猫、小老鼠、小牛、小鸡头饰。

  3、儿歌录音磁带一份

  活动过程:

  一、情景表演,幼儿熟悉儿歌内容。

  白:在一座大森林里,小兔子开了一家超市。(边说边拉开帷幕,幼儿看见的是小兔子在超市里。)

  小兔子:小朋友们好,我是小兔子,今天新开了一家超市,欢迎大家光临。

  (师出场):哇!小兔子家开了超市,苏老师带大家去看一看,超市里有些什么东西。(转身向兔子,指着小汽车)这是什么东西?一共有多少?(请幼儿回答,学习正确使用量词:两辆小汽车)(再指着巧克力)这一排是什么?共有几个?(请个别能力较差的幼儿练习:三块巧克力)(教师转身对兔子)小兔子,这布娃娃子也卖吗?

  兔子:卖,当然卖咯!

  师:哎,我看这布娃娃挺漂亮的,小朋友们看看超市里有个布娃娃?(指导幼儿正确运用量词:个)

  (师拿起水彩笔)你们看漂亮吗?我们来数数一共有多少,然后告诉大家。(指导幼儿学习用"盒"这个量词)

查看全文

坚持原则,合理引导,让孩子抵制超市里的种种诱惑

以前,和一起出来玩的时候,每次总是要以逛逛超市为结束。一方面,是因为家里的日常生活嘛,总是需要柴米油盐的,或者就顺便从超市买点熟食回家,省的做饭了。另一方面,也要给买上一点小小的零食什么的。渐渐的,我发现,迷恋上了逛超市,而且几乎每天总是要习惯的说上一句:去超市逛一逛贝,然后,再得到一点点的零食。
    一段时间以后,我逐渐的发现了一些问题,其一,以逛超市为习惯,也就养成了每天买东西的习惯。这个习惯让我很别扭,小孩子嘛,怎么可以这样呢,难道觉得买东西是天经地义的?其二,有的时候,在超市里面,看到吃的,喝的什么,总是会顺手的就拿过来往嘴里放,搞的我最后总是拿着一堆的包装纸去结帐。我问他怎么能这样呢?就会理直气壮的回答我:那我渴了呀,或者说:别的孩子也这样呢。
    我决定一定要改掉这个坏毛病。
    为此,我决定从三个方面着手:
第一、只允许周末去超市
    这个是我和第一个约定,平时每天从幼儿园回家的时候,可以在外面玩,可以到市场去买点新鲜的水果之类的,但是不能去超市。
    问我:那什么时候可以去超市呢?
    我告诉他:不上幼儿园的时候就可以去超市。
    一开始,明显的很不适应,总想着要往超市跑。我极力的控制他,不让他去。一来二去一天两天的,就适应了,平时再也不说去超市的事情了。
第二、不能随便的买东西
    小孩子到了超市,面对着琳琅满目的商品,总是会觉得十分的好奇,碰到好看的或者好吃的东西,也总是伸手想要。在超市,我们经常能看到这样的场景:家长推着满满一车的商品在排队交钱,而这一车的商品中,大部分是买给孩子的,或者是吃的,或者是玩的,总之,应有尽有。我自己很不赞成这样的做法,也因此拒绝这样做。为此,每次去超市之前,我总是要和约定好,可以买什么,不可以买什么,并且,我很严肃的告诉两点:一、答应的事情一定要做到,无论是孩子,还是大人;二、答应的事情不能随便的更改。

查看全文

学习活动:娃娃超市开张了

【设计思路】

本次活动是“逛街”主题背景下的一个数活动,根据幼儿与爸爸妈妈去超市购物的生活经验,让孩子们通过亲身参与娃娃超市开张的实践活动,进行自主的选择、自由的活动,在与人合作交往中,学习使用钱币,初步理解数与人民日常生活的关系,从而提高孩子们学习数的兴趣,促使幼儿的能力、情感、智力得到和谐的发展。

【活动目标】

学习使用钱币去超市购物,巩固10以内数的组成和加减。

尝试合作游戏,并能独立解决

【环境创设】

带领幼儿参观超市,具有去超市购物的初步经验。

2、小超市场景:物品按类摆放(水果、蔬菜、糖果糕点、服装、水产等)分别贴上标价、数字卡片、塑料袋、模拟方向盘。

【活动过程】

一、进货

1、娃娃超市要开张了,请大家都来帮忙运货。

小朋友刚才接到娃娃超市的电话,他们有一批货还没运来,谁愿意来帮忙?(请出六位小朋友)

2、依据方向盘上出现的数字来确定运什么货。

请你看一下方向盘上的数字是多少,那么今天你运的两种货物的价格加起来就是这个数字。

3、幼儿分角色进行游戏

一部分幼儿扮货物(胸前戴上数字卡),六位“驾驶员”选出两位数字合起来与自己方向盘上数字相同的“货物”,然后向大家介绍自己运了什么,是怎样选的。

二、购物

1、分配角色:(三分之一是收银员,其他为顾客)

“娃娃超市终于开张了,我们先要招聘算帐又快又准确的营业员。”

2、顾客们每人领十元钱

小朋友拿十元钱到超市买2—3样东西,买好后把钱交给收银员,检查后将东西放入小包带回家。

3、分角色展开游戏

查看全文

《学说量词——动物超市》教学反思

 
《动物超市》是小动物们去超市购买东西,正确使用数量词的活动课。其目标:1引导幼儿学习使用正确的量词。2丰富幼儿词汇,提高幼儿口语表达的准确性。3丰富幼儿生活经验,提高学习语言的乐趣。

依据以上目标,我设计了如下教学流程:1观察图片:看看图片上有几只小动物?它们在超市里都买了些什么?2学习量词:使幼儿知道不同的物品应该使用不同的量词。3找找看:生活中还有哪些物品可以使用这些量词。

在活动过程中,幼儿能仔细观察图片,说出小动物的名字和所买的东西,在运用量词表述时,幼儿时常出错,针对存在的问题,我结合生活实际设法扩大幼儿量词量,通过生活中与幼儿的口头交流,使幼儿更好地在实际的语言中理解量词,我还采用多样化的方法,如:听话找错法、描述事物法等,在自然情景中让他们多说、多练,逐渐学会运用量词。同时还与家长联系,共同为孩子提供听、看、说的机会,以丰富幼儿的量词量,我把词汇游戏《开火车》渗透到了幼儿的一日生活中。通过上述方法,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达到了一定的效果。

查看全文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