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教案

时间:2025-04-05

《长征》教案(通用12篇)

《长征》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认识“礴”、“丸”、“岷”3个生字,会写“丸”、“崖”“岷”这3个生字。

  2、理解诗句,体会红军战胜种种艰难险阻,完成二万五千里长征的革命英雄主义和乐观主义精神。

  3、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首诗。

  教学过程:

  一、预习探究

  1、导入课题

  同学们,七十多年前,中国革命史上发生了一件气吞山河的大事,就是红军进行的二万五千里长征。

  2、了解长征

  (1)对于长征,你有哪些了解?

  (2)请同学们看着大屏幕,听老师来介绍一下。

  (3)了解七律,读好课题。

  二、合作交流

  1、出示整首诗,指名读,把诗读正确。

  2、读诗,不仅要读通,还要读懂。请同学们快速地默读课文,想想每句诗的意思,遇到不懂的就做上记号。

  3、理解诗意。我们一起来交流有下,你刚才在理解诗歌时,有不懂的地方吗?

  4、读通了诗,又有了初步的理解,谁能说说这首诗主要写什么?

  (引导学生说出:长征非常艰难,但是红军不怕艰难。)(板书:艰难不怕难)

  5、哪两句诗直接写出了这个意思?(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三、品读感悟

  1、学习句子: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①你从哪些词语中读懂了红军长征很难?

  A、万水千山B、远征难

  ②你能读出长征的遥远与艰难吗?

  ③那你又从哪里读懂了红军战士不怕难呢?(只等闲)

  你能把这种感受读出来吗?(指名读→齐读)

  2、请同学们仔细地读读这首诗后边的六句话,用“——”划出描写长征艰难的词语或句子,再用“﹏﹏”划出描写红军战士不怕难词语或句子,细细体会。

查看全文

《长征》教案(精选13篇)

《长征》教案 篇1

  一.教学目标

  1.通过词语的品析,朗读的触摸感受,体会诗句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中国工农红军战胜种种艰难险阻,完成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2.通过资料的适时呈现和学生的朗读想象,加深对诗歌的领悟,以期引领学生走进长征的深度空间。

  二.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词语的品析,朗读的触摸感受,感受中国工农红军战胜种种艰难险阻,完成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三.推荐读物

  《万水千山》、《长征》、《百年历史回眸》

  四.教学过程:

  一.回忆文本——知晓“长征难”

  1.红军长征翻过一座座山,又涉过一条条水,表示山水很多,用什么词?(万水千山、

  千山万水)

  2.红军长征除了万水千山的障碍,天上每天有几十架敌机侦察轰炸,地下有几十万敌军围追堵截,遇到了许许多多艰难险阻。表示艰难险阻很多,也可以用什么词?(千难万险)

  要战胜这千难万险,红军该吃多少辛苦,又可以用什么词?(千辛万苦)

  小结:要越过这万水千山,红军历尽千难万险。

  3.这说明要进行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长征怎么样?用一个字概括。(描红:难)

  4.但红军用自己的双腿走过来了,你们说远征难,红军怕不怕?(描红:不怕)响亮地回答。诗中毛主席用一个词进一步写出了红军战士不怕难,把万水千山看得很平常?(描红:等闲)

  5.指导朗读: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6.这首诗要赞颂的就是“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的英雄气概,这两句是全诗的总领句,再读一遍。

查看全文

《长征》教案(精选14篇)

《长征》教案 篇1

  【教材分析】

  《长征》是毛主席饱含胜利的喜悦和革命热情所创作的一首七律。作者以直白的词汇、豪迈的语势,概括出红军不畏艰难险阻、勇往直前的革命主义气概。短短四句诗成为了一幅浓缩红军长征壮阔历程的总览图。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

  2、认读三个生字,理解重点词的意思,了解诗歌的大意。

  能力目标:继续培养抓住诗眼去品悟诗歌语言的精妙,从而体会思想感情。

  情感目标:体会红军长征战胜种种艰难险阻,感受毛泽东和红军将士大无畏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英勇豪迈的气概。

  【教学重点、难点】

  1、感受红军的大无畏精神、英勇豪迈的气概。

  2、理解二、三句诗的意思并体会蕴含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今年是20__年,75前的10月,中国这片红色的土地上,发生了一件气吞山河的壮举。这就是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在一年的时间里红这跋山涉水、翻山越岭,经受无数次考验,当胜利即将到来的时候,毛泽东写下了《长征》这首壮丽的诗篇。

  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七律长征》这首诗。

  二、范读诗句。

  三、看图。配诗、解意。

  给画配诗(颔联和颈联),说一说每句诗的含义。

  播放“飞夺泸定桥”电影片段,感受诗句表达的思想感情。

  四、品读课文,悟诗情

  学习诗歌更重要的是要品读诗歌,感悟诗歌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怎么样去体会作者的感情呢?抓住重点词语去体会和感悟。

查看全文

《长征》教案(通用12篇)

《长征》教案 篇1

  一、课程标准:

  讲述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故事,体会红军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认识中国革命历程的 艰难曲折。

  二、学习目标和要求

  1、知识与技能:红军四次反“围剿”胜利、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原因;遵义会议

  2、过程与方法:充分挖掘课内 外课程资源,加深对长征的了解和认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热爱党、热爱人民军队、热爱祖国,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三、学习重点、难点、知识点

  1、重点:中央红军的长征

  2、难点 :遵义会议

  四、学法指导:读课文概括本课主要内容

  本课主要讲述了几个问题:               、                    、                

  一、敌兵围困万千重

  1、原因:根本原因是                             ;直接原因:                   

  (1)在中国 共产党人创建的革命根据地中,影响最大的是毛泽东、朱德领导 开辟的   

查看全文

《长征》教案(精选19篇)

《长征》教案 篇1

  《七律?长征》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通过词语的品析,朗读的触摸感受,体会诗句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中国工农红军战胜种种艰难险阻,完成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2.通过资料的适时呈现和学生的朗读想象,加深对诗歌的领悟,以期引领学生走进长征的深度空间。

  二.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词语的品析,朗读的触摸感受,感受中国工农红军战胜种种艰难险阻,完成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三.推荐读物

  《万水千山》、《长征》、《百年历史回眸》

  四.教学过程:

  一.回忆文本——知晓“长征难”

  1.红军长征翻过一座座山,又涉过一条条水,表示山水很多,用什么词?(万水千山、

  千山万水)

  2.红军长征除了万水千山的障碍,天上每天有几十架敌机侦察轰炸,地下有几十万敌军围追堵截,遇到了许许多多艰难险阻。表示艰难险阻很多,也可以用什么词?(千难万险)

  要战胜这千难万险,红军该吃多少辛苦,又可以用什么词?(千辛万苦)

  小结:要越过这万水千山,红军历尽千难万险。

  3.这说明要进行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长征怎么样?用一个字概括。(描红:难)

  4.但红军用自己的双腿走过来了,你们说远征难,红军怕不怕?(描红:不怕)响亮地回答。诗中毛主席用一个词进一步写出了红军战士不怕难,把万水千山看得很平常?(描红:等闲) 

  5.指导朗读: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6.这首诗要赞颂的就是“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的英雄气概,这两句是全诗的总领句,再读一遍。

查看全文

《长征》教案(通用22篇)

《长征》教案 篇1

  一.教学目标

  1.通过词语的品析,朗读的触摸感受,体会诗句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中国工农红军战胜种种艰难险阻,完成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2.通过资料的适时呈现和学生的朗读想象,加深对诗歌的领悟,以期引领学生走进长征的深度空间。

  二.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词语的品析,朗读的触摸感受,感受中国工农红军战胜种种艰难险阻,完成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三.推荐读物

  《万水千山》、《长征》、《百年历史回眸》

  四.教学过程:

  一.回忆文本——知晓“长征难”

  1.红军长征翻过一座座山,又涉过一条条水,表示山水很多,用什么词?(万水千山、

  千山万水)

  2.红军长征除了万水千山的障碍,天上每天有几十架敌机侦察轰炸,地下有几十万敌军围追堵截,遇到了许许多多艰难险阻。表示艰难险阻很多,也可以用什么词?(千难万险)

  要战胜这千难万险,红军该吃多少辛苦,又可以用什么词?(千辛万苦)

  小结:要越过这万水千山,红军历尽千难万险。

  3.这说明要进行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长征怎么样?用一个字概括。(描红:难)

  4.但红军用自己的双腿走过来了,你们说远征难,红军怕不怕?(描红:不怕)响亮地回答。诗中毛主席用一个词进一步写出了红军战士不怕难,把万水千山看得很平常?(描红:等闲)

  5.指导朗读: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6.这首诗要赞颂的就是“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的英雄气概,这两句是全诗的总领句,再读一遍。

查看全文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