尝葡萄教案

时间:2025-04-05

大班艺术教案:《尝葡萄》(通用5篇)

大班艺术教案:《尝葡萄》 篇1

  活动目标

  1、让孩子们知道葡萄的特征。

  2、学会用瓶盖制作葡萄。

  活动准备 再利用瓶盖,木工胶

  活动过程

  【导入】

  1、通过猜谜语的方式向孩子们介绍葡萄。

  - 我是紫色的水果。

  - 我把一个一个小圆球聚在一起变成一串儿,我是谁呢?

  [展开]

  1、谈谈葡萄。

  - 你吃过葡萄吗?

  - 葡萄尝起来怎么样?

  - 你吃葡萄的时候心情怎么样?

  2、说说葡萄的特征。

  - 葡萄长什么样子?

  (葡萄树是藤本植物,所以如果不时常修理的话它的藤可以长到17米长。叶子是交错的,长得像手掌一样,边缘是锯齿的形状。)

  - 吃葡萄有什么好处呢?

  (葡萄对我们的身体很好。它可以有效的排除身体内的废弃物,破坏有毒的细胞。)

  - 我们从什么时候开始吃葡萄的呢?

  (我国葡萄栽培已有20__多年的历史,相传是汉代人引入国内。)

  - 吃葡萄的时候,葡萄籽和葡萄皮也要吃吗?

  (吃葡萄皮是有益的,因为和葡萄肉一起吃的话会产生唾液帮助咀嚼,而且葡萄皮还有很多的营养成分。如果可能的话连葡萄籽一起吃是最好的,因为葡萄籽里面有丰富的脂肪质,可以提供所需的生命力。)

  3、制作装饰出葡萄并且研究材料。

  - 如果要装饰出葡萄需要哪些材料?

  - 用瓶盖怎样制作出葡萄呢?

  4、用瓶盖制作葡萄。

  ① 准备好各种瓶盖。

  ② 在图画中葡萄的位置涂上木工胶,然后把瓶盖一个一个粘上去。

  ③ 给白色的瓶盖涂上漂亮的颜色。

  ④ 不要露出空白,紧密地粘好瓶盖。

查看全文

音乐舞蹈:尝葡萄(精选2篇)

音乐舞蹈:尝葡萄 篇1

  音乐舞蹈——尝葡萄

  活动目标: 

  1、幼儿感受秋天水果丰收的喜悦,通过自身的动作表达自己的情绪感受。 

  2、幼儿体会维吾尔族舞蹈热情、活泼的风格,学习维吾尔族舞蹈的典型动作。 

  活动准备: 

  1、准备音乐磁带、录音机。 

  2、了解葡萄是藤状植物,生长在棚架上,新疆是我国产葡萄最多的地方;维吾尔族人家家户户在自己的院子里都种满了葡萄。 

  活动过程: 

  1、律动入室:根据《快乐的小乌龟》的音乐模仿“小乌龟”的动作进入教室。 

  2、出示挂图,引导幼儿欣赏新疆的民族风俗: 

  3、教师讲述歌词内容,引起幼儿倾听和学习的兴趣: 

  4、引导幼儿完整地欣赏音乐,了解乐曲的结构,感受乐曲的风格: 

  5、引导幼儿学唱新歌: 

  (1)欣赏教师演唱歌曲,听完后说说歌曲唱了些什么,初步了解歌曲旋律与内容。 

  (2)幼儿再次欣赏教师范唱并尝试拍打切分节奏,体会维吾尔族音乐的活泼风格。 

  (3)组织幼儿讨论:“用什么样的动作来表现这首歌曲可以帮助我们记住歌词?” 

  (4)让幼儿听歌曲自由探索用动作记住歌词的方法。 

  (5)引导幼儿尝试边做自己创编的动作边学唱歌曲,将歌词与动作相匹配。 

  6、请幼儿与教师一起边唱边表演自己创编的舞蹈,教师注意引导幼儿同伴间相互学习动作表演,以丰富幼儿的新疆舞蹈动作。 

查看全文

大班歌曲欣赏《尝葡萄》

目标:1、让孩子欣赏、感受新疆维吾尔少数民族的歌曲。

      2、体验维吾尔族特有的旋律、节奏与舞姿,并借助道具表现。

重点:欣赏歌曲,唤起幼儿与乐曲想适应的想象,并用语言表达

难点:表达与表现

准备:多媒体课件“尝葡萄”;新疆维吾尔舞蹈的相关图片;

          装扮用品:帽子及辫子、手铃、铃鼓、……水果:新疆葡萄,果盘若干

          长头发的女孩事先辫好小辫子、穿裙子过程:

一、组织教学

1、用“去郊游”直接进场。“我们的祖国是个多民族国家,共有几个民族?具体有哪些民族呢?我们又是什么民族?好,今天刘老师就和你们一起去其他的少数民族走一走,玩一玩好吗?跟着音乐的节奏,我们出——发”。(放音乐:去郊游)

2、“我们来到了一个地方,这儿的人民要给我们这些远方来的客人献上美丽的哈达。这是什么民族呢?请小朋友用好听的歌声告诉大家。”——复习《北京的金山上》

(1)小小合唱队。师当指挥,引导幼儿有感情的演唱。

(2)多形式演唱歌曲 a、分形式唱 b、衬唱(引导幼儿要跟指挥、同伴合作配合,注意眼神的交流)

(3)舞蹈《北京的金山上》

3、过度:我们再去其他少数民族走走看看好吗?我们出——发(放音乐)场地内走一圈

二、基本部分——欣赏少数民族歌曲《尝葡萄》

1、“现在我们到了哪个少数民族呢?”(幼儿泛谈,师放歌曲录音)“我们来听一首这个民族的歌曲。” 提示幼儿仔细听。“说说歌曲给你们的感受是怎样的?”(第一遍)

查看全文

音乐舞蹈:尝葡萄

  活动目标:

  1、幼儿感受秋天水果丰收的喜悦,通过自身的动作表达自己的情绪感受。

  2、幼儿体会维吾尔族舞蹈热情、活泼的风格,学习维吾尔族舞蹈的典型动作。

  活动准备:

  1、准备音乐磁带、录音机。

  2、了解葡萄是藤状植物,生长在棚架上,新疆是我国产葡萄最多的地方;维吾尔族人家家户户在自己的院子里都种满了葡萄。

  活动过程:

  1、律动入室:根据《快乐的小乌龟》的音乐模仿“小乌龟”的动作进入教室。

  2、出示挂图,引导幼儿欣赏新疆的民族风俗:

  3、教师讲述歌词内容,引起幼儿倾听和学习的兴趣:

  4、引导幼儿完整地欣赏音乐,了解乐曲的结构,感受乐曲的风格:

  5、引导幼儿学唱新歌:

  (1)欣赏教师演唱歌曲,听完后说说歌曲唱了些什么,初步了解歌曲旋律与内容。

  (2)幼儿再次欣赏教师范唱并尝试拍打切分节奏,体会维吾尔族音乐的活泼风格。

  (3)组织幼儿讨论:“用什么样的动作来表现这首歌曲可以帮助我们记住歌词?”

  (4)让幼儿听歌曲自由探索用动作记住歌词的方法。

  (5)引导幼儿尝试边做自己创编的动作边学唱歌曲,将歌词与动作相匹配。

  6、请幼儿与教师一起边唱边表演自己创编的舞蹈,教师注意引导幼儿同伴间相互学习动作表演,以丰富幼儿的新疆舞蹈动作。

  6、活动小结:讲评幼儿学习新歌及创编动作的情况。

  7、律动出室:根据《快乐的小乌龟》的音乐推出教室。

查看全文

音乐舞蹈—尝葡萄

音乐舞蹈——尝葡萄
活动目标: 
1、幼儿感受秋天水果丰收的喜悦,通过自身的动作表达自己的情绪感受。 
2、幼儿体会维吾尔族舞蹈热情、活泼的风格,学习维吾尔族舞蹈的典型动作。 
活动准备: 
1、准备音乐磁带、录音机。 
2、了解葡萄是藤状植物,生长在棚架上,新疆是我国产葡萄最多的地方;维吾尔族人家家户户在自己的院子里都种满了葡萄。 
活动过程: 
1、律动入室:根据《快乐的小乌龟》的音乐模仿“小乌龟”的动作进入教室。 
2、出示挂图,引导幼儿欣赏新疆的民族风俗: 
3、教师讲述歌词内容,引起幼儿倾听和学习的兴趣: 
4、引导幼儿完整地欣赏音乐,了解乐曲的结构,感受乐曲的风格: 
5、引导幼儿学唱新歌: 
(1)欣赏教师演唱歌曲,听完后说说歌曲唱了些什么,初步了解歌曲旋律与内容。 
(2)幼儿再次欣赏教师范唱并尝试拍打切分节奏,体会维吾尔族音乐的活泼风格。 
(3)组织幼儿讨论:“用什么样的动作来表现这首歌曲可以帮助我们记住歌词?” 
(4)让幼儿听歌曲自由探索用动作记住歌词的方法。 
(5)引导幼儿尝试边做自己创编的动作边学唱歌曲,将歌词与动作相匹配。 
6、请幼儿与教师一起边唱边表演自己创编的舞蹈,教师注意引导幼儿同伴间相互学习动作表演,以丰富幼儿的新疆舞蹈动作。 
6、活动小结:讲评幼儿学习新歌及创编动作的情况。 
7、律动出室:根据《快乐的小乌龟》的音乐推出教室。

查看全文

摘葡萄教案(精选6篇)

摘葡萄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发展向上跳的能力和平衡能力。

  活动准备:

  挂绳两根悬挂高低不一的纸葡萄,小动物头饰,玩具筐三至四个活动过程:

  1、小动物们做操幼儿戴上头饰做一套律动,活动身体。

  2、游戏:摘葡萄帮助老奶奶摘葡萄。两腿用力瞪伸向上跳,把葡萄摘下来。

  3、结束游戏,老奶奶谢谢大家,请大家吃葡萄。

  活动目标:

  1、知道小动物和小朋友们一样都有自己的妈妈,增进幼儿与妈妈的情感。

  2、勇敢的用简单的语言表达自己对妈妈的爱。

  活动准备:

  1、各种布制、毛绒、同类动物玩具大小各一个到两个。

  2、每个小朋友妈妈的单人照片一张;"开火车"、"摇篮曲"音乐磁带,小孩哭声的录音带。

  活动过程:

  一、轻松活动(营造轻松的心理氛围)

  1、游戏"开火车"进活动室。

  2、让幼儿自由选择一个喜欢的动物玩具玩。

  3、播放摇篮曲,让幼儿抱着玩具休息一会儿。

  二、认识妈妈和宝宝。

  (音乐中断,传出一阵哭声)师:咦?谁在哭啊?(找一找)哦,是猴宝宝在哭(老师从录音机后面拿出猴宝宝)。猴宝宝你为什么哭呀?哦!你找不到妈妈了,你的妈妈是谁呀?哦,是大猴,猴妈妈在哪里呢?小朋友帮找一找好吗?(大家一起找)找到了,猴宝宝的妈妈是大猴,猴宝宝是小猴,小朋友,你看看你抱的是什么动物?是妈妈还是宝宝呢?你怎么知道的?(幼儿自己观察、比较)

  小结:妈妈大,宝宝小。

  三、游戏"找妈妈"。

  1、引导幼儿帮动物宝宝找到自己的妈妈。

查看全文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