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教学设计

时间:2025-04-05

《南京长江大桥》教学设计(精选16篇)

《南京长江大桥》教学设计 篇1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进一步学习比喻句,体会比喻的好处。

  2.了解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介绍大桥的,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一自然段。

  (二)能力训练点

  1.训练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

  2.培养学生有顺序仔细观察事物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让学生了解南京长江大桥的雄伟壮丽和建桥的意义,体会我国劳动人民有着无穷的智慧和力量,增强学生的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

  二、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一)重点、难点

  1.了解南京长江大桥的外观、结构和作用。

  2.弄清课文第一、二自然段的叙述顺序和句与句之间的联系。

  (二)解决办法

  1.充分利用录像、投影,并和语言文字相结合,让学生了解大桥的外观、结构和作用。

  2.在理解一、二自然段时,通过谈、看、画、想、议等,先弄懂每句话所表达的意思,再引导学生理解叙述顺序,看清句与句是怎样联系起来的。

  三、课时安排 3课时。

  四、学生活动设计

  (一)在教师引导下按由近及远的顺序观察。

  (二)学生自学生字词,初读课文。

  (三)结合导读与课后思考题,找出不懂的问题作上记号,相互讨论交流。

  (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一自然段。

  五、教具准备

  (一)介绍南京长江大桥的录像片及投影片。

  (二)配有音乐的朗读课文的磁带。

  (三)电视、录像机、录音机、投影仪。

查看全文

《南京长江大桥》教学设计之一


佚名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进一步学习比喻句,体会比喻的好处。
2.了解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介绍大桥的,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一自然段。
(二)能力训练点
1.训练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
2.培养学生有顺序仔细观察事物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让学生了解南京长江大桥的雄伟壮丽和建桥的意义,体会我国劳动人民有着无穷的智慧和力量,增强学生的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
二、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一)重点、难点
1.了解南京长江大桥的外观、结构和作用。
2.弄清课文第一、二自然段的叙述顺序和句与句之间的联系。
(二)解决办法
1.充分利用录像、投影,并和语言文字相结合,让学生了解大桥的外观、结构和作用。
2.在理解一、二自然段时,通过谈、看、画、想、议等,先弄懂每句话所表达的意思,再引导学生理解叙述顺序,看清句与句是怎样联系起来的。
三、课时安排 3课时。
四、学生活动设计
(一)在教师引导下按由近及远的顺序观察。
(二)学生自学生字词,初读课文。
(三)结合导读与课后思考题,找出不懂的问题作上记号,相互讨论交流。
(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一自然段。
五、教具准备
(一)介绍南京长江大桥的录像片及投影片。
(二)配有音乐的朗读课文的磁带。
(三)电视、录像机、录音机、投影仪。
六、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师生谈话,导入  新课。
你见过大桥吗?说说自己见过的大桥的样子。(学生自由发言)今天,我们来看一看我国著名的南京长江大桥。(板书课题后放录像)

查看全文

《南京长江大桥》教学设计之二


佚名


教学目的要求:
1.学会本课的17个生字及其组成的词语,理解其他新词语。
2.结合插图,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作者观察事物的方法。
3.以第1自然段为例,指导学生着重理解句子之间的联系。
4.引导学生理解比喻句和引用诗句。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指定的课文。
6.了解南京长江大桥的雄伟壮丽和建桥意义,激发学生对祖国建设成就的自豪感,培养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本课的教学重点,一是结合插图和重点词句理解南京长江大桥的雄伟壮丽,二是着重弄清课文第1自然段中句与句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 是理解引用诗句的含义。
教学思路:
本文的教学步骤 是:初读课文,掌握生字读音,了解全文的大体内容;细读课文,具体理解词句的意思及各段课文内容;精读课文,概括全文的主要内容并体会思想感情;综合训练,熟读课文并背诵第1自然段,掌握生字字形并读写有关词语。
细读、精读课文这两步,运用“读——议——导——练”的方法,引导学生积极思考,理解词句与自然段的意思及其联系。
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引导学生结合插图理解有关词句和课文内容,获得真切的认识。
对于意思相近的词语,如“挺立”、“耸立”,采用比较法理解;对于难懂的词语,如“天堑”、“通途”,运用对比法理解。
教学各段课文注意防止平均用力。要以第1自然段为例,引导学生在理解句子意思的基础上,分析句子之间是怎样联系起来的,以突出连句成段的训练重点。
教学资料:
南京长江大桥,位于江苏南京市下关和浦口之间,跨越长江,是我国自行设计和建造的铁路公路两用的双层铁桁梁桥。铁路桥全长6772米,双轨。公路桥全长4589米,宽19.5米。正桥长1577米,有10孔钢梁,跨度除江北第1孔为128米外,其余均为160米。江中桥墩9个,高约80米,扎根在江底岩盘上。正桥两端各有桥头堡一对,高70米。公路桥两侧人行道各宽2.25米,两岸公路引桥由富于民族特色的双曲拱桥组成。1960年初动工,1968年底全部建成通车。它连接津浦、沪宁两铁路以及苏南苏北的公路,加强了我国南北的交通联系,在政治、经济和战略上都具有重大意义。

查看全文

《南京长江大桥》教学设计之三


佚名


教学目标 
1.阅读课文,了解大桥的雄伟壮丽和建桥的意义,激发学生对祖国建设成就的自豪之情。
2.了解作者介绍大桥的叙述顺序,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
3.学习本课生字、词,让学生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4.联系上下文理解句意,弄清句与句之间的联系,进而读懂自然段。
5.朗读课文,背诵第1自然段。
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南京长江大桥的外观、结构和作用。
2.弄清课文1、2自然段的叙述顺序和句与句之间的联系。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学生通过查字典自学生字、词,弄懂词义。
(二)初读课文,初步了解主要内容。
二、教学重点、难点
学生查字典自学生字、词,理解词义。
三、教学过程 

(一)看图导入  新课。
1.出示挂图。
2.提问:谁去过南京长江大桥?请去过的同学给大家介绍一下。
3.谈话导入  。
雄伟壮丽的南京长江大桥位于南京市下关和浦口之间,跨越长江,是我国自行设计和建造的铁路公路两用双层桥梁。大桥1960年初动工,1968年全面建成通车。南京长江大桥的建成,加强了我国南北交通的联系,在政治、经济和战略上具有重大意义。
(二)学生初读课文,自学生字、词。
1.学生自读课文,标画出文中生字、词及自然段序号。
2.学生通过查字典认识生字,并用填表法按要求完成自学。
例:

(三)检查自学。
1.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
2.注意纠正读音。
(1)“塑像”的“塑”读sù,不要读成sǔ。
(2)“穿梭”的“梭”读suō,不要读作shuō。

查看全文

《南京长江大桥》教学设计之四


佚名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
1、认识南京长江大桥,初步感受大桥雄伟壮丽的特点。
2、学会15个生字及新词,2个多音字。练习给多义字据词定义。
3、通读全文。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练习据词定义。学习积累一些词语
教学准备:课文朗读录音,课件
教学过程 :

一、谈话激情,引导学生入文
(1)说说中国最长的江名称.
(2)简介:中国人们南北交流,要过长江,自古以来都用了哪些方法?
(3)在所有长江大桥中,南京长江大桥是让中国人们最感骄傲的一座桥。
看图,观赏体验。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边听课文录音,边看录象:游览南京长江大桥。
2、说说自己的感受:这是怎样一座桥?
三、自读课文,学习字词
1、要求:(1)读准生字,读通课文。(2)有重点的分析字形,记忆字形。
2、学生自学。
3、检查生字学习情况:
A读音难点:多音字:铺、扁(piān)舟倾征
B.字形重点:媚、铺、倾、滔、
4、练习检查。
A.多音字
扁 biǎn( ) 铺 pū( )
piān( ) pù( )
B.形近字
倾( ) 饿( ) 俄( )
顷( ) 蛾( ) 峨( )
义( ) 仪( ) 仗( )
蚁( ) 议( ) 杖( )
5、读课文中词语。
练习课后2:据词定义。

1 明媚 ①谄媚、逢迎; ②美好、可爱。
2 挺立 ①笔直; ②撑直; ③量词。
3 顶端 ①端正,不歪斜; ②东西的一头 ③用手平整地拿着。
4 检阅 ①看、察看; ②经历。

四、通读全文
指名分节朗读
光荣题:拓展练习:积累词语(学有余力的可拓展)
惊涛骇浪 无孔不入 滔滔不绝 波澜壮阔 光彩夺目
倾家荡产 南征北战 穷途末路 海阔天空 旗开得胜

查看全文

《南京长江大桥》教学设计之五


佚名


教学要求:
1、认识南京长江大桥,了解祖国的建设成就,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了解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介绍南京长江大桥的,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
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体会课文中的比喻句。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学习按一定顺序、有重点、并展开合理想象的观察事物的方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软件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过程 :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新课:
(演示图)图上画的是什么?这座桥叫什么名字?
板书课题,齐读。
二、预习课文。
1、提示观察方法和观察重点,提出默读课文的要求。
2、学生按要求观察、默读,自学生字读音。
三、检查预习。
1、出示生字,检查读音。
2、指名按自己的观察顺序讲述图意。
3、指名朗读课文。
四、教师按课文描写顺序指导看图。
五、让学生再次默读课文。说说这一课共有几个自然段,每个自然段讲的是什么?

第二课时
一、理解第一自然段。
1、指名朗读。
2、提问:(1)这一段共有几句话,每句讲的是什么?
(2)哪几句话描述了大桥的样子?
3、再次观察图画,从图上找出桥墩、正桥、引桥、火车道、公路、人行道。
结合观图,理解“明媚”“连接”“来来往往”等词语的意思。
4、练习朗读第一段。
5、默读后四句,启发学生说说作者按什么顺序观察大桥的。
6、让学生对照板书复述大桥的样子。
二、对照图,理解第二自然段。
1、指名朗读。
2、提问:(1)这一段共有几句话,每句讲的是什么?
(2)这一段描述发哪些事物?
3、让学生从挂图中找出这一段所描写的事物。结合看图,理解“耸立、笔直、顶端”的意思。

查看全文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