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规教案

时间:2025-04-05

抓常规,重过程 提高教学质量(精选2篇)

抓常规,重过程 提高教学质量 篇1

  各们领导老师们,上午好。很高兴能有这么一个机会和广大教育同仁们探讨交流初三政治教学问题。

  2004年中考已经结束,今年我又继续担任初三政治课教学任务。现就去年教学工作的反思和今年教学实践中的一些感悟和大家一起交流一下。

  大家可能都听说了,今年中考的新变化。一是从考查方式上实行闭巻考试,再就从提高分值。这无疑是一个好消息,但是闭卷考试绝不会恢复到以前的直来直去的问答式。对学生能力和创造思维的考查仍是今后命题的方向,所以我们还要继续培养学生的开放性思维,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答题技巧。

  纵观近几年来各地的是考试题,在命题上表现出了如下几个特点:

  1、试题立意突出素质教育和能力方面的要求,淡化了对知识的机械记忆要求。

  2、简化题型,形式多样,逐步增大对主观性试题的比重,更多地采用表格、漫画、数据、文字材料等形式,试题灵活,寓意更深刻。

  3、试题立意多元,答案开放。有些地方增设了“探究与实践”这一新的题型,答案坚持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结合,鼓励学生创新。

  4、从取材上来看,材料更加突出社会重大热点问题和家乡的实际生活,具有时代性;同时更贴近学生的生活,符合学生的特点,强调实践性。着重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认识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既体现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又从不同的侧面体现了时政化、生活化和乡土化。试题的时代性,教育性,实践性,题源的时政化,生活化,乡土化,仍将是今后中考试卷的一大亮点。

查看全文

教育随笔-用黑色的苹果打破“常规”思维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大量的水果上市。为了加深孩子们对秋季水果的认识,我们班进行了绘画“秋天的果园”,我在示范画上画了一棵大大的苹果树,上面结满了红红的苹果。在我讲解完绘画基本要求后,孩子们都高兴地画了起来。伴随着一声声的“老师,我画好了”我们进入了讲评阶段。一个个孩子带着自己的作品来到前面展示,并不时伴随着小朋友的热烈掌声,轮到枞阳小朋友了,他刚举起自己的画,就引来了孩子们的声讨声:“涂坏了,涂坏了,苹果不是黑色的,是红色的。”我定睛一看,可不是,只见大大的果树上,竟然有一个大苹果被涂成了黑色。这孩子是不会犯这样的错误的,因为他的画每次都是最好的,我看了看枞阳,只见,这时的他好像被小朋友们的气势吓到了、呆立着、眼里含着泪花。我忙走过去蹲下来轻轻地问:“枞阳,你告诉老师,为什么这个苹果是黑色的?”他看了看我,小声的说:“这个苹果是坏掉的,是个烂果子”。我一把搂住了这孩子,孩子的想象力是多么的丰富啊!“枞阳,你是最棒的!”他笑了,随之,孩子们也报以热烈的掌声。
  是的,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当幼儿的思维有悖于我们的“常规”思维,他们的想象超乎常理时,我们或者不问青红皂白引导他们顺应我们;或者武断地加以纠正,以至于使某些幼儿再也不敢在老师面前大胆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从而扼杀了他们自主性的萌发,因此在工作中,我们要经常自我反思,尽量减少我们的主观臆断对幼儿发展的负面影响。

查看全文

如何建立良好的班级常规

    在幼儿园,我们都知道良好班级常规的形成是一项重要的内容,并且需要不断地巩固。今年我们大一班有10名小朋友加入,大都数是从别的幼儿园转过来的,其余孩子都是从中一班直接升入大班的,孩子们已经接受了1年及2年的幼儿园教育,已经适应了班级常规生活,班级规则制定了,孩子们也都接受了,如何长期保持呢?这是我们工作中的难点,我们在实践中得到了一点启示:

  首先教师要时时以身作则,班上两位老师的要求要一致,配合默契,给予幼儿规范的形象熏陶。如每天给孩子一个干净的教室,两位教师带头,发现地上有垃圾,就扫干净,包装袋、果皮、纸屑等垃圾及时放于垃圾桶,渐渐地,让孩子在这种示范中得到影响。

当然我们也利用日常生活活动时间进行随机教育、晨间谈话让孩子们进行讨论及集体教育活动时间进行保护环境的教育,过了一段时间我就发现孩子们比较爱干净,有好几次,我发现李洁会主动把别人手工剪下的废纸收拾干净,还有何波也会主动把别人掉下的饼干屑捡干净等等,当然我发现这一良好的事情,我会及时鼓励孩子,并在班级及时肯定表扬孩子,慢慢我班孩子看见垃圾,不管是谁掉下的都会捡干净,我们的教室变得干净,给孩子们一个良好的干净的环境,孩子们也从中学会整理,收拾垃圾,培养了自我服务能力,及为他人服务的意识。不过人多,孩子们接受能力不同,班级中也会有“这不是我掉下的”“我没有扔”等话,要等老师提醒了以后再捡干净,还需要不断巩固。

  其次,教师要用心观察不断改进,发现问题及时提醒教育,比如孩子袜子乱放,有一次我在床上发现有一只袜子,我问孩子这只袜子是谁的,但是都没人要,我发现孩子没把脱下的袜子放整齐,我就找了一个看图讲述《一只袜子》,教育孩子们脱下的袜子别乱扔,现在午睡是我班孩子比较好的一个环节,除了李奋飞、王瑞两个孩子需要坐在他身旁才能睡着,其余孩子都能将衣裤和鞋摆放整齐后有秩序地上床,自觉闭眼睡觉,上床时不带各种小玩具,大都数孩子保持正确睡姿,侧卧或仰卧;不蒙头睡,不趴着睡,不玩棉被、草席,不影响同伴等,醒来后,不说话,不影响别人,起床后,先穿好衣服,叠好被子,穿好鞋子,起床后不随意到处乱跑,应整理好自己的服饰,这当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需要老师们多次提醒及教育,并及时表扬鼓励孩子,给孩子们树立良好的榜样。

查看全文

教育随笔:每天该做哪些常规性的工作?

1.巡视校园

       每日坚持三巡。上班后、下班前和择机而巡,围着幼儿园转一转,看一看校园每一个角落的安全和卫生,甚至是周边环境;看一看教职工的工作状态;看一看孩子们的活动情况。通过巡视观察,也许能发现幼儿园管理上的漏洞,能知道幼儿园的哪些设施尚需完善,哪些制度尚需调整,哪些责任尚需明确。通过巡视,帮助自己发现问题,从而解决问题,加强管理,促进幼儿园的发展。其实,幼儿园的很多决策、计划及措施,都是自己在巡视校园的过程中不知不觉自然萌发的。

2.走进活动室

       活动室,是师幼活动的主要场所;教育教学,是幼儿园的基本工作。幼儿园的一切工作,应该以教育教学为中心。所以要随时提醒自己多巡视活动室,走进活动室,有计划有目的地听课、评课,了解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能力、教学效果,教学理念、教改状况;了解孩子的学习习惯、师生互动、班级常规等情况,掌握第一手教育教学信息,为工作决策提供依据。

3.走近教师

       教师是幼儿园之本,实施幼儿园管理必须坚持以教师为本,树立民主管理的思想,创设教师参与幼儿园民主管理的条件和氛围,充分挖掘教师的潜能和智慧,这需要自己多走近教师,去了解教师的所思所想,去倾听教师的呼声和要求,去征询教师对幼儿园管理的意见或建议,去和教师一起讨论幼儿园的发展规划,和教师一起交流工作体会,充分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4.走近孩子

查看全文

教育教学常规计划

小(2)班教育教学常规

一、让幼儿喜欢我们的幼儿园,能高高兴兴来园,能愉快地和家人道别。

二、让幼儿学会简单的的礼貌用语,如:老师早、你早、你好、再见、谢谢等,遇到熟悉的人会问好。

三、能与其它小朋友和睦相处,不争抢玩具,懂得爱护玩具和日用品,不摘花,不把玩具带回家。爱护园内的公共设施。

四、学习洗手、漱口的方法,懂得水的宝贵,会节约用水,在洗手的时候,不玩水,不把别人和自己的衣服弄湿。会识别自己的物品,会用自己的毛巾、杯子,学会独立入厕,不随地大小便。

五、让幼儿愿意用普通话交流,清楚地说出自己的名字。六、愿意和老师、同伴交谈交往,体验交往及共同生活的乐趣,愿意听老师和同伴讲话。

查看全文

教育笔记:以游戏抓常规

   幼儿的一日生活以游戏为主,因此,在各个环节中,教师都是以游戏来过渡的。尤其是在常规工作中,教师尤其应该以游戏来吸引幼儿的注意,使幼儿在游戏中养成良好的常规习惯,也避免了不必要的等待。    每次孩子们洗完手准备吃饭了,总是看见有些小朋友在回自己的座位后,小手爱摸摸这,碰碰那的,结果,刚洗干净的小手就又脏了,老师提醒了又提醒,但到处乱摸的现象还是存在。有一天,我突发奇想,用游戏的方法试试!于是,我对孩子们说:“咱们今天来用小手做一个游戏,看看谁的小手能像渔网一样紧紧地连在一起,捉小鱼,不让小鱼跑掉了。”原本以为,孩子们还是像以前一样,我刚把话说完,就见小朋友都把手紧紧地扣在了一起。从那以后,小朋友洗完手不再乱摸乱碰,能保持手的干净了。    通过这件事,使我了解到游戏对年龄小的幼儿的教育意义与影响力,因此,在日常生活抓常规的时候,我们应该巧妙地以游戏的方式。

查看全文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