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歌行教案

时间:2025-04-05

《长歌行》优秀教案(精选16篇)

《长歌行》优秀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新词。

  2、借助注释,理解诗意,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3、朗读诗歌,读出感情。

  教学重点:

  1、借助注释理解诗意,体会思想感情。

  2、朗读、背诵课文。

  具准备:

  小黑板,MP3

  教学过程:

  一、 谈话激趣

  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这样一句话:“我们的生活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哪位同学能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请同学样闭上眼睛,想想我们的校园里有哪些美的存在?(从小草,小树叶,到桃花…)然而秋天的到来会带走许多美好东西,季节的交替我们无法阻挡。其实每个人都会从少年走向老年,那么在这短暂的人生路上我们该怎么做,才能使自己不留下遗憾呢?古诗《长歌行》里面提到了一点,非常重要。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学习(板书课题,读题,释题)

  二、感知诗意

  小学阶段我们接触了不少的古诗,谁能说说平时你是怎么学习古诗的?(读通,释意,查找资料,根据古诗的内在联系)

  1、自学古诗(出示自学要求:读准字音;读懂诗意;写下体会)

  检查自学情况:指名,朗读,说说自己对诗的理解和发现的问题。

  2、这首诗中描绘了许多美好的事物,请大家从诗中圈出,并说说你的理由。

  3、这一首诗展示了许多美好的事物,那么这首诗只是在展示这些吗?(看文中的插图,看着奔腾而去的流水,你们会想到什么?)它表达了怎么的思想感情的?又是怎么表达的?(出示小黑板,前后桌的同学互相讨论。)

  美好的东西虽然很快地消失了,可他们留给大地的是美,是生机与活力,它们没有辜负短暂的生命。人生也一样,只要我们珍惜时光,让一生活得有价值,到了白发苍苍时,我们就可以坦然地面对那句歌词,最美不过夕阳红。

查看全文

《长歌行》教案(通用16篇)

《长歌行》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长歌行》,了解诗句的意思,对同学进行顾惜时间的教育,使同学学会珍惜时间,知道时间的珍贵;会认、会写本课生字。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使同学学习体会到时间的珍贵。

  在理解诗句的基础上,背诵《长歌行》。

  认识本课生字,能够读准对音字“长、少、行”,会写本课生字。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电脑课件

  教学过程:

  课前导入,猜一猜:

  师:课前我们先来猜一个谜语,猜猜它是什么?

  看不见。摸不着,跑得快,又没脚。

  一去永远不回头,千金万金买不到。

  师:谁能说说,为什么时间一去永远不回头,千金万金买不到?

  师;小结:时间是非常珍贵的的,过去了就再也回不来了,它是用多少钱也买不到的。

  新课学习:

  (一)初读诗文,学习生字:

  1.听老师朗读《长歌行》,

  调查:谁听过这首诗,谁又会背这首诗,谁又了解它的`意思。

  师:看来这首诗非常有名,很多同学早就知道它,还有同学都能背诵下来了,我相信,我们能够通过这节课,把这首诗学得更好。

  点评:了解同学对本诗的掌握情况,使下面的学习能够做到因材施教,更好地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2.请同学们自身小声读读这首诗,把你不认识的字标出来;

  会读的同学请你把这首诗再读一读,看看哪个字你还掌握的不够好。

  3.合作学习生字:

  1)用你喜欢的方式认字;

  2)再把课文读一读。

  4.检查识字情况:

  老师出示生字,同学朗读;

查看全文

有关《长歌行》优秀教案(通用14篇)

有关《长歌行》优秀教案 篇1

  教材分析:

  本课是我国古代乐府诗中的名篇《长歌行》,讲的是时间如流水,要珍惜时间,努力上进,教育人们要趁着年轻多努力,其中的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是家喻户晓的名句,也是少年励志的座右铭。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会读会写生字葵、晞、焜字。

  情意目标:体会古诗中告诉我们的惜时的道理,激发努力学习做事的情感。

  技能目标:体会诗句的感情,有感情地读诗。

  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通过学习使学生体会到时间的珍贵。

  课前准备:

  对联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猜谜语,导入新课。

  看不见,摸不着,跑得快,又没脚,一去永远不回头,千金万金买不到。

  师:谁能说说,为什么时间一去永远不回头,千金万金买不到?

  (指名说一说)

  小结:时间是非常宝贵的,过去了就再也回不来了,它是用多少金钱也买不到的。

  古今中外,凡是能有所成就的人都懂得珍惜时间,并能用好宝贵的一分一秒,今天我们学习一首古诗,诗人也正是告诉我们要学会珍惜时间。

  板书课题:长歌行

  教师讲解:行是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长歌行》是一首汉代乐府民歌。今天,老师为同学们的学习设了四道关,在闯关中表现优秀的选手,老师可有礼品相送哦!

  二、初读古诗,学习生字词。

  老师为同学们设的第一道关是识字大比拼,现在,让我们进入轻松第一关。

  请同学们各自放声读一读,把字音读准,句子读通顺。

查看全文

长歌行教案汇总(精选15篇)

长歌行教案汇总 篇1

  【教学目标】

  1、有感情朗读诗歌,理解诗歌内容,背诵诗歌。

  2、反复品读古诗,品析诗歌借物喻人的艺术手法,理解全诗主旨。

  3、教育学生珍惜时间,努力学习。

  【相关链接】

  “乐府”作为古代掌管音乐的官署,秦及西汉武帝时都设有“乐府令”,汉武帝时的乐府规模较大,其职能是掌管宫廷所用音乐兼采民间歌谣和乐曲。魏晋以后将汉代乐府机关所搜集演唱的诗歌统统称为乐府诗。

  行,古诗的一种体裁。歌行体的特点是格式节奏上没有严格要求,也不讲究平仄,字数五七

  言为主,可参差不齐,可变韵。第六单元将学习杜甫的《兵车行》。

  【写作背景】

  东汉后期,人们开始重新审视人的本来价值。许多人生问题,成为人们探讨的目标。同时,人们也再度感慨人生短促。在对待人生的这一问题上,有两种截然相反的态度,一种是以《西门行》为代表的及时行乐的.消极态度;一种是以《长歌行》为代表的奋发有为、有所建树的积极态度。

  【自主探究】

  一、了解感知

  1、大声朗读两遍诗歌,注意字音和节奏。

  2、听读录音,听准字音和节奏,并把节奏划在书上。

  3、默读诗歌,结合注释和背景资料,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诗歌所展现的画面。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葵:

  晞:

  翻译: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布德泽:

  翻译: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秋节:

  焜黄:

  翻译: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翻译: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徒伤悲:

查看全文

《长歌行》教案(精选12篇)

《长歌行》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认读8个生字词,会写7个字,学习一个多音字。

  2、读古诗,感知诗歌的韵律,初步了解时间的重要性。

  3、通过理解诗意,观察图画,培养学生理解、想象的能力。

  4、背诵古诗。

  教学重、难点:

  1、认读生字词,学习一个多音字。

  2、理解诗意,并从中受到珍惜时间的教育。

  教学手段:

  教学挂图、生字卡片、指导阅读

  教学方法:

  讲读、小组合作学习法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谜语导入,质疑揭题

  1、出示谜语:看不见,摸不着,跑着快,又没脚,一去永远不回头,千金万今买不到。

  2、学生猜出后,老师借机板书:时间。

  3、质疑:你们知道时间是什么吗?你们听过有关时间的故事吗?

  4、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关于珍惜时间的诗,板书课题:长歌行。

  5、认读生字歌,学习多音字长。

  二、图文结合,自渎课文

  1、选自己喜欢的内容自渎课文。(根据自己选择看图和读课文的顺序)

  2、提示:

  (1)看图,要仔细观察图中画的是什么地方?他们在干什么?

  (2)读文,可以借助汉语拼音,把字音读准。

  (3)图文结合,理解诗句的意思。

  3、选自己喜欢的方式自渎课文。

  (1)谁来当小老师带领大家把这些字读一读。

  (2)谁来当小老师带领大家把这些词读一读。

  (3)谁愿意来把整首诗读一读。

  4、放录音,让学生进一步感受诗歌的节奏及韵律特点。

  5、你们也想读一读吗?(要求读出诗歌的节奏及韵律来。)

查看全文

长歌行教案(通用15篇)

长歌行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认读8个生字词,会写7个字,学习一个多音字。

  2、读古诗,感知诗歌的韵律,初步了解时间的重要性。

  3、通过理解诗意,观察图画,培养学生理解、想象的能力。

  4、背诵古诗。

  教学重、难点:

  1、认读生字词,学习一个多音字。

  2、理解诗意,并从中受到珍惜时间的教育。

  教学手段:

  教学挂图、生字卡片、指导阅读

  教学方法:

  讲读、小组合作学习法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谜语导入,质疑揭题

  1、出示谜语:看不见,摸不着,跑着快,又没脚,一去永远不回头,千金万今买不到。

  2、学生猜出后,老师借机板书:时间。

  3、质疑:你们知道时间是什么吗?你们听过有关时间的故事吗?

  4、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关于珍惜时间的诗,板书课题:长歌行。

  5、认读生字歌,学习多音字长。

  二、图文结合,自渎课文

  1、选自己喜欢的内容自渎课文。(根据自己选择看图和读课文的顺序)

  2、提示:

  (1)看图,要仔细观察图中画的是什么地方?他们在干什么?

  (2)读文,可以借助汉语拼音,把字音读准。

  (3)图文结合,理解诗句的意思。

  3、选自己喜欢的方式自渎课文。

  (1)谁来当小老师带领大家把这些字读一读。

  (2)谁来当小老师带领大家把这些词读一读。

  (3)谁愿意来把整首诗读一读。

  4、放录音,让学生进一步感受诗歌的节奏及韵律特点。

  5、你们也想读一读吗?(要求读出诗歌的节奏及韵律来。)

查看全文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