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高了教案

时间:2025-04-05

我 长 高 了(通用11篇)

我 长 高 了 篇1

  教学内容:P36。

  教学目标 :1、通过实际活动,加深学生对厘米和米的认识,巩固用刻度尺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2、巩固统计的知识。

  教学重点:进一步建立长度观念。

  教学难点 :能准确测量,收集数据。

  教学准备:刻度尺(米尺、厘米尺)

  教学过程 :

  一、谈话引入。

  1、小朋友,我们已经认识了常用的长度单位。(复习常用的长度单位。)

  2、学习了怎样用刻度尺来测量物体的长度。(复习刻度尺使用方法)

  3、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用我们手中的尺子来测量我们身边的物体。你想测量什么东西的长度呢?(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二、小组活动要求。

  1、小组合作选择你们感兴趣的四样东西进行测量。

  2、组长做好记录工作。

  (教师巡视指导)

  三、小组开始活动。

  四、汇报、记录数据。

  1、把测量的数据汇报记录在黑板上。

  2、完成学生身高统计表。

  3、讨论、交流:看统计表了解到一些什么内容?

  五、课堂总结。

我 长 高 了 篇2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三册38—39页

  教学目的:1、在活动中学生进一步巩固对厘米、米的认识;

  2、学生掌握正确的量物体长度的方法,会进行简单的测量活动,初步形成对周围一些事物的量化概念;

  3、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渗透简单的统计思想。

  教学重点:学生掌握正确的量物体长度的方法,会进行简单的测量活动。

  教学难点 :在活动中渗透简单的统计思想。

查看全文

我长高了(精选7篇)

我长高了 篇1

  教学内容:P36。

  教学目标 :1、通过实际活动,加深学生对厘米和米的认识,巩固用刻度尺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2、巩固统计的知识。

  教学重点:进一步建立长度观念。

  教学难点 :能准确测量,收集数据。

  教学准备:刻度尺(米尺、厘米尺)

  教学过程 :

  一、谈话引入。

  1、小朋友,我们已经认识了常用的长度单位。(复习常用的长度单位。)

  2、学习了怎样用刻度尺来测量物体的长度。(复习刻度尺使用方法)

  3、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用我们手中的尺子来测量我们身边的物体。你想测量什么东西的长度呢?(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二、小组活动要求。

  1、小组合作选择你们感兴趣的四样东西进行测量。

  2、组长做好记录工作。

  (教师巡视指导)

  三、小组开始活动。

  四、汇报、记录数据。

  1、把测量的数据汇报记录在黑板上。

  2、完成学生身高统计表。

  3、讨论、交流:看统计表了解到一些什么内容?

  五、课堂总结。

我长高了 篇2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三册38—39页

  教学目的:1、在活动中学生进一步巩固对厘米、米的认识;

  2、学生掌握正确的量物体长度的方法,会进行简单的测量活动,初步形成对周围一些事物的量化概念;

  3、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渗透简单的统计思想。

  教学重点:学生掌握正确的量物体长度的方法,会进行简单的测量活动。

  教学难点 :在活动中渗透简单的统计思想。

查看全文

大班科学《长高了,长胖了》

一、教材分析:

    这个活动选自幼儿园大班上学期的第一个主题活动《我长大了》,从前面的活动中孩子们基本上已经感受到了自己升入大班以后身体上、行为习惯上的发展。为了让孩子们进一步了解自己的成长变化,我将此次活动的目标定位在探索不同材料进行测量的科学探索活动。其主要目标是学习用绳子、毛线等测量工具进行正确测量,学会简单的比较和记录方式,从而感受测量的乐趣。

二、幼儿经验方面:

在开展此活动之前,幼儿对测量的基本方法已经有了了解,并不是教授测量的方法,而是将重点放在提供多种材料、多种方式引导幼儿进行探索方面。

三、活动思路:

活动的开始从激发幼儿“长大了”的自豪感出发,从满足幼儿的情感需求直接导入课题。活动中,我注重通过创设自由的探索空间、努力通过幼儿的自主探索、小组合作、同伴交流等方式,引导幼儿在操作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幼儿的发散思维和经验水平,从而满足幼儿的探索需求。每个活动环节后的教师小结是帮助幼儿总结经验、提升思维的重要内容。

   四、活动准备:

1、同等长度的软材料:尼龙绳、毛线、丝带、彩带等。

2、轻音乐、书、毛线、记录身高测量高度的大板纸

3、各种记录表、彩笔、铅笔 、各种尺子(卷尺、布尺、皮尺、直尺等)

五、活动过程:

    (一)教师带领幼儿走直线,引导幼儿安静的进入活动。

    “来小朋友们,让我们的脚跟对脚尖,慢慢地走,走到自己位子的小朋友可以轻轻的坐下……”

查看全文

实践课:我长高了

教学目标:
会选取适当的长度测量工具,进行相应长度的测量。
在测量的过程中让学生体验成长的快乐。
培养学生用数学作数学的意识
重点:数据的写法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小朋友,不知不觉我们已经一年多了,在这期间,我们不但学到了很多知识和本领,我们的身体也在快快的生长着,长高了多少呢?量量就知道了。
二、活动要求: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轮流测量记录,让每个学生都有测量的机会,测量的项目有:身高、步长、臂长、黑板长、桌子高和宽度。

查看全文

我 长 高 了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三册38—39页
教学目的:1、在活动中学生进一步巩固对厘米、米的认识;
         2、学生掌握正确的量物体长度的方法,会进行简单的测量活动,初步形成对周围一些事物的量化概念;
         3、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渗透简单的统计思想。
教学重点:学生掌握正确的量物体长度的方法,会进行简单的测量活动。
教学难点 :在活动中渗透简单的统计思想。
教学准备:身高测量器一台,身高尺5个,卷尺若干,CAI课件。
教学过程 :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能不能比划出1厘米大约有多长?1米大约有多长呢?
    猜一猜讲桌大约有多长?窗户的宽大约是多少?
    二、活动
    1、验证猜想,总结方法。
    ①分组测量讲桌长,窗户宽。
    ②汇报测量结果。
    ③师:为什么结果会不一样?学生分析原因。
    ④小结量物体长度的正确方法:把尺的“0”刻度对准物体的一端,尺要拉直放平,再看物体的另一端对着刻度几,就是我们测量出的结果。
    2、测量身高,渗透统计思想。
    ① 猜猜同桌的身高。
    ② 他的身高到底是多少呢?
    ③ 介绍测量工具。

查看全文

数学教案-我 长 高 了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三册38—39页
教学目的:1、在活动中学生进一步巩固对厘米、米的认识;
         2、学生掌握正确的量物体长度的方法,会进行简单的测量活动,初步形成对周围一些事物的量化概念;
         3、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渗透简单的统计思想。
教学重点:学生掌握正确的量物体长度的方法,会进行简单的测量活动。
教学难点 :在活动中渗透简单的统计思想。
教学准备:身高测量器一台,身高尺5个,卷尺若干,CAI课件。
教学过程 :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能不能比划出1厘米大约有多长?1米大约有多长呢?
    猜一猜讲桌大约有多长?窗户的宽大约是多少?
    二、活动
    1、验证猜想,总结方法。
    ①分组测量讲桌长,窗户宽。
    ②汇报测量结果。
    ③师:为什么结果会不一样?学生分析原因。
    ④小结量物体长度的正确方法:把尺的“0”刻度对准物体的一端,尺要拉直放平,再看物体的另一端对着刻度几,就是我们测量出的结果。
    2、测量身高,渗透统计思想。
    ① 猜猜同桌的身高。
    ② 他的身高到底是多少呢?
    ③ 介绍测量工具。

查看全文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