猜一猜教案

时间:2025-04-05

《猜一猜》教案(精选12篇)

《猜一猜》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喜欢猜谜活动,并根据谜面提供的线索猜出谜底。

  2、探索谜语和儿歌的区别,了解谜语特性。

  3、积极地参与猜谜、遍谜活动,大胆地表达自己的见解。

  4、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5、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活动准备:

  1、知了、荷花图片。

  2、创编谜语需要的图片(西瓜、电风扇、伞)。

  活动过程:

  一、回忆猜谜经验,激发幼儿猜谜的兴趣。

  1、小朋友都玩过猜谜的游戏,怎么才能猜出谜底呢?

  我们都是通过谜面提供的线索猜出谜底的。

  二、集体猜谜语,能够根据谜面特征猜出谜底。

  1、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则谜语的谜面,请小朋友仔细听,猜猜谜底是什么?

  2、教师念谜面。(说鸟不是鸟,躲在树上叫,自称啥都知,其实全不晓)小朋友你们知道谜底是什么吗?

  3、出示谜底图片,引导幼儿理解谜面的字面含义。

  你是怎么知道谜底是知了的?引导幼儿分析谜面的含义和谜底的关系。

  知了会飞但是它不是鸟,而且喜欢躲在上叫知了知了...…听起来好像什么都知道,其实它什么也不知道。

  4、教师朗诵另一则谜语的谜面,请小朋友也来猜一猜。并引导幼儿分析谜面的含义和谜底的关系。

  5、教师朗诵谜面。(池中有个小姑娘,从小生在水中央,粉红笑面迎风摇,只坐绿船不划浆。)

  6、小朋友你们知道谜底是什么吗?你是怎么知道的?教师出示荷花图片。

  三、通过讨论,探索谜语和儿歌的区别,节谜语的基本特征。

查看全文

《猜一猜》 教案(精选13篇)

《猜一猜》 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积极参与活动,体验探究水果外形、气味和味道的乐趣。

  2、能够运用多种感官感知水果,发展感知能力。

  3、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自己的发现。

  活动准备

  各种水果实物或模型、黑色袋子若干、各种水果图片、各种水果切面图片、各种水果块、小碗、牙签。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教师请幼儿说一说,自己认识了哪些水果,它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二、探索体验。

  1、摸水果。

  ——教师将装有各种水果的黑色袋子摆放在桌子上。

  ——师:你们看,今天老师带来了很多水果宝宝,不过呀,水果宝宝很害羞,你必须摸一摸它,说出它的名字,它才会出来跟大家见面。

  ——教师请幼儿到前面摸一摸其中的一个黑色袋子,请幼儿说一说自己摸到了什么。

  ——教师神秘地将水果从袋子里拿出来,确认答案,继续游戏。

  2、看图说水果。

  ——(神秘出示一块西瓜图片)师:你们看一看,它是谁啊?

  ——教师出示其他水果切面或水果块图片,请幼儿说一说,它们分别是什么水果。

  ——教师将完整的水果图片和水果切面图片分别贴在黑板上,上下两排,上排为完整水果图片,下排位水果切面图片,请幼儿进行连线游戏。

  3、闻气味说水果。

  ——教师将不同的水果块分别放进小碗里,选择一个小碗,然后用手将碗口捂住,留一条小缝,请一名幼儿闭上眼睛,来闻一闻,它是什么水果。

  ——请两名幼儿,每人分别拿一个装有水果块的小碗,请对方闻一闻自己碗里的水果块,说一说它是什么。

查看全文

《猜一猜》中班教案(精选13篇)

《猜一猜》中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在猜猜、想想、看看、数数的游戏中复习5以内的数数,序数和排序。

  2、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提高幼儿对计算活动的兴趣。

  3、趣味识字:橘子、葡萄、梨子、苹果、西瓜、桃子、草莓香蕉等。

  活动准备:

  1、 贴绒水果娃娃5个(背后贴有水果),颜色不同的卡车5辆,二进制游戏图片一张,各种水果拼图20张。

  2、每组1----5数字卡片若干。识字卡:橘子、葡萄、梨子、苹果、西瓜、桃子、草莓、香蕉等。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出示水果娃娃,引起兴趣。“今天,老师请来了水果娃娃,我们来看看都有些什么水果?”(橘子、葡萄、梨子、苹果、西瓜、桃子、草莓、香蕉)我们来数数,一共有几种水果娃娃呢?

  二、基本部分

  1、猜数和排序

  (1)猜数水果娃娃要和小朋友玩个猜数的游戏,每个水果娃娃背后都藏有一个数字,你们想知道是数字几吗?

  ①梨子娃娃说;“我比2多1”,谁知道这个数字是几呢?

  ②葡萄娃娃说“我比5少1”

  ③橘子娃娃说“我是1-----5数字中最小的那个数,是数字几呢?

  ④你们看看1----5数字中还剩下哪两个数呢?那西瓜娃娃和苹果娃娃谁是2谁是5呢?西瓜娃娃说:“我的数字比苹果娃娃大,谁能告诉大家是几?那苹果娃娃是数 字几?

  (2)巩固现在老师看看你们记住了没有,加以验证。师指认每个水果娃娃,让幼儿说出背后的数字。

  (3) 猜猜少了哪个数?

  现在老师任意拿走一样水果,问少了几,是什么水果,重复指认水果和数字。

查看全文

猜一猜教学设计(精选6篇)

猜一猜教学设计 篇1

  教学目标:

  1、初步感知推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一些简单的推理方法。

  2、通过观察、猜想、验证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推理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3、让学生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推理,学习简单的推理方法。

  教学难点:学会简单的推理方法。

  教学准备:挂图、人物图片、游乐项目价格表、盒子和西红柿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上课铃声响过,还有一男一女两名学生没有回来。(教师事先安排好的)

  师:上课了,还有两名同学没有回来,他们是谁?(学生回答)我们来猜猜他们谁先回来,谁后回来怎么样?

  学生积极踊跃地猜测,可能会有以下想法:

  男生先回来;女生先回来;不敢猜……

  师:你为什么说他(她)先回来?

  学生阐述自己的观点。

  师:我看到他们回来了。先回来的是男生,大家再猜猜先回来的是谁,后回来的是谁?

  学生积极的发表自己的观点,而且学生这时的回答非常的肯定。

  师小结:同学们可真聪明!我们接着来玩猜一猜的游戏好吗?(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师:谁愿意到前面来玩猜一猜的游戏?(指名参加)老师这里有三本书,分别是数学书、语文书和写字书,我把书分别交给这三名同学,请大家通过他们说的话猜一猜他们手中拿的是什么书?

  生1:我拿的是语文书。

  生2:我拿的不是数学书。

  生3:我拿的不知道是什么书。

  学生独立思考,汇报。教师指名说明自己判断的理由,并引导学生互相评价。

查看全文

请你猜一猜(儿歌)

什么东西呷呷叫,

你像小船两头翘,

小船翘,水上漂,

两支小浆不停摇?

什么东西嘎嘎叫,

好像蓬船水上摇,

白船弯弯耸桅杆,

一盏桅灯高高照?

公  鸡

什么东西喔喔叫,

绿的尾巴红的帽,

每天打鸣早早起,

对着太阳唱歌谣?

什么东西喵喵叫,

白天倦身爱睡觉,

夜晚捉鼠是能手,

亮眼利爪鼠难逃?

什么东西汪汪叫,

身上穿着绒丝袍,

见到客人有礼貌,

扭扭身子尾巴摇?

小 山 羊

什么东西咩咩叫,

年纪虽小胡须飘,

喜爱吃草跑山坡,

“妈妈妈妈”爱撒娇?

知  了

什么东西喳喳叫,

张开翅膀飞得高,

夏天一到树上躲,

唱着歌儿说“知道”?

什么东西嗲嗲叫,

呼哧呼哧鼾声高,

吃了就睡睡着长,

全身上下都是宝?

小  鸡

什么东西叽叽叫,

身上穿着黄绒毛,

拉着蚯蚓拔起河,

你拉我拖好热闹?

什么东西吱吱叫,

嘴巴尖尖门牙翘,

偷油偷肉又偷粮,

夜里做贼最怕猫?

青  蛙

什么东西呱呱叫,

绿色警车田间跑,

捕捉害虫功劳大,

声声吹起冲锋号?

什么东西哞哞叫,

爱吃青草上山包,

挤出奶水多营养,

拉起犁头田间跑?

蜜  蜂

什么东西嘤嘤叫,

生来就是爱勤劳,

飞来飞去忙采花,

采来花粉把蜜造?

什么东西嗷嗷叫,

不马不骡个子小,

生来就是性子急,

急得拉碾转着跑?

什么东西呢喃叫,

驮着春天飞来了,

衔泥筑巢在檐下,

爱捉害虫护禾苗?

蟋  蟀

什么东西嘘嘘叫,

调着弦儿琴声高,

一弹弹到大天明,

弹的琴儿跑了调?

纺织娘

什么东西嗡嗡叫,

整夜忙把纺车摇,

空摇纺车到天亮,

不见身穿花衣袄?

鸽  子

查看全文

猜一猜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和7个会认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了解课文中讲的自然现象。培养学生初步抓住特点认识事物的能力。
教学重点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了解课文中的自然现象,培养学生初步抓住特点认识事物的能力。
教学难点:了解课文中的自然现象,培养学生初步抓住特点认识事物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谜语导入,激发兴趣。
    你们喜欢猜谜语吗?老师这有一个谜语,想不想猜一猜?
    一种花真奇怪,到了冬天开起来。
    每年不留花种子,年年花开飘世界。
    学生猜出的谜底是(雪花)。
    过渡:老师看你们对猜谜语挺感兴趣,谁能告诉老师猜谜语有什么好处?等学生说完后,老师接着说:“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9课,猜一猜。”
    板书课题:9 猜一猜
    同学们比一比谁最会动脑筋,最聪明,最先能猜到谜语的谜底,而且能摸到猜谜语的规律,今后能猜出更多的谜语。请同学们打开书89页这是一个谜语,想不想读一读。
  二、借助拼音,读好课文。
   1.借助拼音读谜语,边读边画出生字和会认的字。画出的生字和会认字多读几遍。
   2.自己借助拼音读谜语,注意读准字音。
   3.同桌小伙伴互读,听听是不是把字音读准确了。
   4.抽读生字和会认字的卡片。
  三、理解句子,猜出谜语。
   1.教师范读,学生听听老师是怎么读的?
   2.自己练习朗读,指名读。
   3.理解句子,猜出谜语。
    (1)再读课文,找出谁见它怎么样?把“谁”用“—”线画出来。

查看全文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