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论文开题报告

时间:2025-04-04

博士论文开题报告

  一、开题报告的目的、意义

  博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是开展学位论文工作的基础,是保证学位论文质量的重要环节。

  开题报告是博士生在导师指导下撰写并由导师审查批准的学术文件。准备开题过程是导师对博士生进行课题指导的重要步骤,也是师生在所选课题范围内共同切磋,整理、确定论文思路及主线的重要科学活动。

  开题报告是博士生向由本学科专家组成的评审小组汇报博士学位论文的选题依据、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案等,即汇报博士学位论文“为什么做?做什么?怎么做?”。由本学科专家进行集体审议,检查学位论文选题是否正确、研究内容是否恰当、研究方案是否合理,同时也检查博士生对拟进行的研究题目理解是否深入、对相关研究领域研究现状了解是否全面、为进行课题研究所做的主观与客观上的准备是否充分等。在此基础上,评审专家还将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对论文的科学思路、研究方法等重要问题提供咨询、建议和帮助,使论文工作的方向、内容和方案更为合理。

  二、开题报告工作安排

  1、博士生必须将学位论文开题报告书面材料提交导师审阅,经导师同意后,方可进行口头报告。

  2、由各博士点组织本学科及相关学科的博导、教授5~7人,组成开题报告评审小组,听取博士研究生的口头报告,并对报告内容进行评议审查。

  3、博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的时间由博士生导师根据博士生工作进度情况确定,但一般应于入学后的第三学期结束前完成,最迟应于第四学期结束前完成。

  三、开题报告的内容

  1、课题来源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查看全文

2019汉语言文学博士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一、文献综述:

  《说文解字》是东汉许慎在收集经传的基础上对小篆所做的全面研究,是我国第一部字典,学术价值极高,研究者代不乏人,著作如林。据阳海清等编撰的《文字音韵训诂知见书目》说,《说文解字》及其研究性著作共计1849种,其著录部数之多,令人叹为观止。有清一代,对《说文解字》的研究非常盛行,并且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其中特别突出的是段玉裁、桂馥、朱骏声、王筠说文四大家,王筠《说文释例》、《说文句读》重于形,桂馥《说文义证》偏于义,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侧重于声,独段氏注形音义三者并重。近XX年来,《说文解字》的研究,有综合性研究、词义研究、“六书”研究、历史文化研究、体例研究、比较研究、方言研究和许慎《说文解字》研究等8 个方面的新成就,本时期《说文解字》研究显示出重视普及性研究和学科转向渐趋自觉等新特点。

  礼学研究可分为四类:以礼经以及其它儒家经典中记载的礼为对象的礼经学,主干是三礼学,涉及对其它儒家经典(“十三经”)中记载的礼的研究;以仪制的撰作和仪制的研究为对象的礼仪学;对礼的本质、价值、功能和历史作用等问题进行理论性的论证和阐发的礼论;由礼在中国的泛化现象滋生的泛礼学。礼学研究在20世纪50年代之前一直是显学。孙诒让《周礼正义》是中国传统礼学研究的集大成之作,也宣告了传统礼学时代的终结。经过三四十年的沉寂后,礼学研究在我国学界逐渐得到复苏和重振,推出了一些相当分量的成果。特别是曹元弼、沈文倬、陈戍国师生三代,前后相续,成为20世纪以后礼学传承中引人注目的一脉。复旦大学杨志刚教授认为,现代礼学研究有以下特点:一是从比较早的时候起,就注意到从文化的角度审视中国古礼。“文化”概念的导入,给礼学研究这门传统学问注入了新的研究意识,二是形成了一种多学科、多方位的研究态势,拓展了现代礼学的研究领域,三是注重古代文献资料与新发现的考古资料、古文字资料以及民族学资料的互相印证,四是以沈文倬、杨宽等为代表,初步建立起新的研究范式。

查看全文

博士论文的开题报告写作的步骤

  今天,谈谈博士论文的开题报告写作问题。博士生入学即可以选题,但开题报告是有要求的。通过经验总结,同时也参考其它高等院校博士论文的开题要求。现在再强调三点:

  一 规范操作

  规范操作要讲究程序,博士论文开题应遵从以下四个步骤操作:

  (一)写开题报告的条件

  可以写开题报告其基本要求包括两个方面,从教学方面讲,要修完所学课程,学习成绩要合格;从科研方面讲,要有阶段性研究成果,所写问题必须是自己熟悉的,并且是深思熟虑的,对相关资料的占有是丰富的。

  (二)开题报告的形式与结构

  着重注意四点:1明确立意。即要交代自己为什么写这个问题?从何时开始研究此问题?研究的意义何在?等等;2国内外研究的现状。即你所作的论文应该是在此基础上的提高,是对此问题的进一步说明;3研究的新意。即你的独创、贡献是什么?有什么新成果?4研究计划。即在开题报告中要讲清研究计划,并要具体翔实。

  (三)开题起点与基础

  写开题报告的起点问题,也就是在什么基础上进行研究。应该是对国内外研究的现状进行评述,然后在此基础上加深。确立起点的原则是:是在现有基础上提高。而现实的起点则应对导师的有关学术观点加以评述,并以此做为接力点,踩在别人的肩膀上往前走。导师此问题的研究终点应该是你们的起点。

  (四)开题报告的重点

  一言以蔽之,就是创新。这是最引人入胜的地方,也应该是你们文中最精彩的华章。有的同学的开题报告恰恰在这部分从略,是不合适的。这部分应该是你们着笔墨最多的地方,是你超越前人,亮出自己观点,最打动人的地方。

查看全文

博士论文的开题报告写作详解

  今天,谈谈博士论文的开题报告写作问题。博士生入学即可以选题,但开题报告是有要求的。通过经验总结,同时也参考其它高等院校博士论文的开题要求。现在再强调三点:

  一 规范操作

  规范操作要讲究程序,博士论文开题应遵从以下四个步骤操作:

  (一)写开题报告的条件

  可以写开题报告其基本要求包括两个方面,从教学方面讲,要修完所学课程,学习成绩要合格;从科研方面讲,要有阶段性研究成果,所写问题必须是自己熟悉的,并且是深思熟虑的,对相关资料的占有是丰富的。

  (二)开题报告的形式与结构

  着重注意四点:1明确立意。即要交代自己为什么写这个问题?从何时开始研究此问题?研究的意义何在?等等;2国内外研究的现状。即你所作的论文应该是在此基础上的提高,是对此问题的进一步说明;3研究的新意。即你的独创、贡献是什么?有什么新成果?4研究计划。即在开题报告中要讲清研究计划,并要具体翔实。

  (三)开题起点与基础

  写开题报告的起点问题,也就是在什么基础上进行研究。应该是对国内外研究的现状进行评述,然后在此基础上加深。确立起点的原则是:是在现有基础上提高。而现实的起点则应对导师的有关学术观点加以评述,并以此做为接力点,踩在别人的肩膀上往前走。导师此问题的研究终点应该是你们的起点。

  (四)开题报告的重点

  一言以蔽之,就是创新。这是最引人入胜的地方,也应该是你们文中最精彩的华章。有的同学的开题报告恰恰在这部分从略,是不合适的。这部分应该是你们着笔墨最多的地方,是你超越前人,亮出自己观点,最打动人的地方。

查看全文

文科博士论文开题报告撰写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博士论文写作有四个重要关节点,开题、中期报告、预答辩和正式答辩,关于开题报告撰写应注意的问题本人已有专文进行了阐述。这里从分析博士论文写作的阶段性特征入手,阐明中期报告、预答辩和正式答辩的功能差异,探讨答辩会的组织者、评议专家组和答辩博 士生应如何利用答辩会这个学术平台,有效推进博士论文的写作。

  (1)从开题到中期报告是博士论文写作过程中较为顺畅的一段。经过开题阶段的系统构思和反复斟酌,多数论文能在开题后顺利起步,并取得一些初步成果。从思维活动的特点看,这段研究是从聚焦走向发散的过程,其间一些不甚成熟的“创意”或想法不断“涌现”,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也逐步显露。经过一段的发散思维之后,博士生一般面临两大困惑,一是在众多的“新想法”、“新观点”面前难做取舍;二是对遇到的矛盾或问题找不到突破的方向,研究工作即将进入最困难的时期。中期报告会上,评议专家或导师组的主要任务,一是进一步理清主线,校正研究方向,使博士生发散的思维定向、聚焦;二是对那些能够最终形成创新点的“创意”进行识别,并提示其深化、拓展的方向;三是分析矛盾和问题的症结所在,提出建设性的解决方案。

  由于开题之后的研究是一个思维高度发散的过程,在“创意”不断产生的同时,迷惘和困惑也屡屡出现,这个阶段博士论文写作最常见的现象就是偏离主题或产生变换选题的想法。一般来说,换题应十分慎重。对于那些“跑偏”的博士生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有的进行适当校正,就可正常回归,还有的可能需要因势利导,进而培育出新的学术生长点。

查看全文

博士论文开题报告模板

  一、选题依据(包括国内外研究动态、选题的理论意义或应用情景以及选题依据)

  1 国内外研究动态

  西方学者对跨国并购的理论研究也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慢慢热起来,bajrr0s&cabral(1994)、collie()、cowan(1989)、head&ries(1997)、faj叮el&shapiro(1990)、hom&levinsohn()、riehardson(1999)、saggi&肠ldiz()、丫idiz()等都从不同的角度对跨国并购问题进行研究。目前西方学者对跨国并购问题研究的重点主要集中于跨国并购的盈利可能性、东道国政府对跨国并购的规制问题以及跨国并购与贸易自由化的关系等领域。unctad的《XX年世界投资报告:跨国并购与发展》(冼国明译,)对跨国并购问题进行了详尽的剖析。

  对于跨国公司在我国的并购问题进行专门研究的学者很多。刘文通(1997)、陈朝阳(1998)周小知(1999)、殷醒民(1999,)、王一()、蒋泽中()、张秋生()、吕薇(加02)、李光荣()、魏江()、王长征()、魏成龙()等学者的著作从不同的角度对并购问题的各个角度进行分析。尤其需要提到的是:《中国并购报告》()、《中国并购报告》()以及《中国并购报告》()的出版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史建三(1999)对跨国并购、刘恒()对外资并购中的法律规制问题、韩世坤()对20世纪90年代的跨国并并购购浪潮等直接与跨国并购相关的问题进行了专题研究,在研究中对跨国公司在华并购问题进行了探讨(全球并购研究中心)的资料汇集与系统研究对理解并购(跨国并购)具有重要的价值。

查看全文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