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算乘法教学设计

时间:2025-04-05

《笔算乘法》教学设计(通用13篇)

《笔算乘法》教学设计 篇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培养学生类推迁移的能力和口算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使学生在小组内经历笔算乘法计算的全过程,掌握算理和计算的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让每一个学生在合作学习、汇报展示、课堂互动交流中体验到学习带来的喜悦,培养学生认真计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使学生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正确计算。

  教学过程:

  一、提出学习目标

  1、创设情境:同学们,老师一看咱班的学生,就知道你们非常聪明、能干。计算能力很强,请同学们展示一下,先来口算几道题。

  (1)口算:12×3  500×7  15×4  60×70 350×2(师口述题目)

  (2)估算:师:大家看(板书:197×5≈),这道题的要求是什么?

  (3)笔算。师:大家看这道题,板书横式45×12得多少呢?

  请拿出练习本,开始笔算吧。(请一名学生板演)

  师:他计算的结果正确吗?师生共同检查竖式……

  师:谁能说说怎样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

  生:(说)

  师:看来同学们对以前学习过的乘法的口算、估算和笔算,掌握得非常好。这节课,我们就来进一步研究乘法的计算方法(板书:笔算乘法)

  【设计意图:复习计算知识,为学习新课作准备。】

  2、提出学习目标:请同学们想想,有哪些问题值得我们研究呢?

  让学生先说一说,再出示学习目标:

  (1)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正确计算。

查看全文

《笔算乘法》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培养学生类推迁移的能力和口算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使学生在小组内经历笔算乘法计算的全过程,掌握算理和计算的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让每一个学生在合作学习、汇报展示、课堂互动交流中体验到学习带来的喜悦,培养学生认真计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使学生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正确计算。
教学过程:
一、提出学习目标
1、创设情境:同学们,老师一看咱班的学生,就知道你们非常聪明、能干。计算能力很强,请同学们展示一下,先来口算几道题。
(1)口算:12×3  500×7  15×4  60×70 350×2(师口述题目)
(2)估算:师:大家看(板书:197×5≈),这道题的要求是什么?
(3)笔算。师:大家看这道题,板书横式45×12得多少呢?
请拿出练习本,开始笔算吧。(请一名学生板演)
师:他计算的结果正确吗?师生共同检查竖式……
师:谁能说说怎样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
生:(说)
师:看来同学们对以前学习过的乘法的口算、估算和笔算,掌握得非常好。这节课,我们就来进一步研究乘法的计算方法(板书:笔算乘法)
【设计意图:复习计算知识,为学习新课作准备。】
2、提出学习目标:请同学们想想,有哪些问题值得我们研究呢?
让学生先说一说,再出示学习目标:
(1)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正确计算。
(2)养成认真计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二、展示学习成果

查看全文

《锐角和钝角》教学设计(通用16篇)

《锐角和钝角》教学设计 篇1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37~39页。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能在直角的基础上辨认锐角和钝角,能用自己的语言准确地描述锐角和钝角的特征。

  2.经历观察、比较、操作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分析能力和抽象能力,进一步建立空间观念,丰富学生的形象思维。

  3.会用相关的工具画出直角、锐角和钝角,通过看、说、折、画、拼、评价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学会与他人合作和交流,学会提出问题并运用一定的策略解决问题,初步形成评价意识,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

  4.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建立自信心;通过生活情境的创设,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难点:能辨认锐角和钝角;能正确区分锐角、钝角和直角的特征。

  教学准备:

  1.教具准备:cai课件,三角板。

  2.学具准备:练习纸、三角板、活动角、小棒、粘纸等。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课件出示:小精灵和上海杨浦大桥的画面)

  小精灵:小朋友,还认识我吗?我是你们的好朋友聪聪,今天我要带大家去游览上海的杨浦大桥,听说每根斜拉的钢索和中间制成的柱子之间的角度可有讲究了,是许多工程师智慧的结晶啊!

  师:原来造大桥还要用到这么多有关角的知识,你能找出桥上的角吗?

  [设计意图:创设小精灵“聪聪”带学生游览上海这一生活情境,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求知欲。]

  二、探索新知

查看全文

《小数的意义》教学设计(精选12篇)

《小数的意义》教学设计 篇1

  教学内容:

  教材32页内容。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理解小数的意义。

  2.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小数的计数单位及相邻两个单位间的进率.

  3.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推理能力.

  教学重、难点:

  理解小数的意义。

  教学准备:

  每个学生空白正方形、平均分成了十份的正方形和平均分成了一百份的正方形纸各一张。

  教学方法:

  引导操作、观察分析、推理归纳。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1.三年级的时候我们认识了小数,同学们都记得吧?小数与我的生活息息相关,随处可见,请同学们说说生活中的小数。(课件出示)

  师:像这样的小数,还有很多,观察可以分类吗?

  小数点后面有一个数字叫一位小数,小数点后面有两个数字叫两位小数,小数点后面有三个数字叫三位小数。

  同学们,你们说了这么多,老师说几个,你们愿意吗?

  师:板书:0.1 0.01 0.001

  这里的0.1、0.01、0.001表示什么意思,他们之间的进率又是多少?引出课题《小数的意义》

  二、探究意义

  (一)教学0.1

  1.如果我们用一张正方形表示1的话,请你估计一下,0.1该有多大,用手比划一下。请将你心目中的0.1在这张纸上用颜色涂出来。(电脑演示正方形纸、1)

  2.(展示、汇报)说说你是怎么表示出0.1的。小结:要想准确地表示出0.1,我们应该先把这个正方形平均分成十份,再涂出其中的一份,就是0.1。还可以用什么数来表示?

  3.取出一张平均分成了十份的正方形,准确地表示出0.1。

查看全文

《买矿泉水》教学设计(精选12篇)

《买矿泉水》教学设计 篇1

  买 矿 泉 水教学目标:1、理解并掌握连乘式题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2、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逐步培养估算的意识和能力。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连乘式题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教学难点: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逐步培养估算的意识和能力。教学用具:幻灯、挂图、小黑板。教学设计:一、情境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和饮料吗?今天我们一起去买一些饮料,希望大家帮帮老师。二、探索新知:1、请学生独立思考,先自己结合“买饮料”这个具体情境进行估算。2、小组中说一说各自的想法,解释各自的估算过程。3、汇报算法:(1)一箱饮料大约70元,两箱饮料大约140元。(2)一箱饮料超过60元,两箱饮料就超过100元,但不到200元。

  还可以怎样算?4、学生独自解决“共花了多少钱?”。 5、小组内交流各自算法。6、汇报算法:(1)24 × 3 = 72(元)    72 × 2 = 144(元)(2) 24 × 3 × 2    =       × 2    =       (元)三、拓展应用1、15 × 4 × 7    125 × 8 × 6    102 × 4 × 52、估计你们学校大约有多少人?3、哪道题的得数大?画“√”。0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 0 × 1 × 2 × 3 × 4 × 6 × 7 × 8 × 9  (    )4、 15 × 6 × 8           36 ÷ 9 × 12    32 + 17 × 3           (15 + 35)× 6    5 × 18 × 7           105 × 2 × 55、我每分大约打41个字(1)小明5分能打多少个字?(2)一篇稿件共325个字,5分后还剩多少个字每打完?(3)再打3分,能打完这篇稿件吗?6、杨树168棵,今年种的松树是杨树的5倍。(1)今年钟松树多少棵?(2)杨树和松树共有多少棵?四、小结:在这节课中,你学会了什么?五、作业:作业本上的作业。课后反思:

查看全文

《认识东南西北》教学设计(通用12篇)

《认识东南西北》教学设计 篇1

  教学过程:

  一、课前游戏,激发学生兴趣

  活动一:分清左右

  今天姚老师非常高兴来和小朋友一起上课,让我们一起来玩个游戏,看看谁的反应快。听口令:伸出你的左手,伸出你的右手,女生请高高举起你的右手,男生举起左手。

  看来我们班的小朋友非常聪明,一定能学好这一课。

  活动二:揭示课题

  师:你知道今天有哪只小动物也来上课吗?

  生:喜洋洋。

  师:刚怎么没找到啊!

  生:因为喜洋洋在我的后面

  师:请你向后转,现在喜洋洋在你的哪面?

  生:在我的前面。

  师:今天我们要学个新本领,说说喜洋洋所在的方向。(板书课题:认识方向)

  二、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活动三:教室中认识东南西北

  师:今天懒洋洋也想和小朋友一起上课,可他迟到了。原来贪玩的懒洋洋在来的路途中跑到野外去了,不知不觉迷失了方向,这可怎么办呀?还好有太阳帮忙,瞧!它来了。

  师:小朋友,你知道太阳是从哪里升起的吗?

  生:太阳从东方升起。

  师: 在我们教室中喜洋洋所在的位置就是教室的东面。太阳就是从东面升起来的。(手势)你还知道哪些方向?

  生:南、西、北

  师:灰太狼和红太郎偷偷地跟进了教室,灰太狼埋伏在教室的南面等待着抓懒洋洋,红太郎在对面等待着。

  师:谁愿意帮老师把西,北两个方向的卡片贴在教室相应的位置上,请选择一张贴一贴。这两位小朋友在贴的时候其他小朋友要睁大眼睛看,看他们贴得对不对。

  师:谢谢你们,现在请小朋友仔细观察我们的教室,说说那只小动物在教室的东面?南面,西面,北面各有什么?(教师边指边提问。)

查看全文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