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点教案

时间:2025-04-05

正确使用标点

教学建议
本考点高考已连续五年没有单独设题,但在作文中却有明确的要求,再说,标点符号在文章中具有独特的表情达意的作用,所以仍应引导学生加以重视。当然,在指导重点上应侧重于运用。
本专题各个栏目都围绕“运用”设题。使用中要引导学生注意以下几点:
1、掌握各种标点的规范用法,尤其应掌握冒号、引号、破折号的用法和表达作用。
2、掌握标号与点号的连用规律。
3、能够体会标点在文章中的表情达意的作用(标点的活用)。
4、掌握标点符号的书写规范,作文时能正确书写。(这一点的有关知识已在“备课资料汇编”中列出。)
要求学生平时阅读时留意标点符号的用法,能够揣摩一些活用的标点在文中所表达出的情和意。(本专题中许多题目采用了许多课文的例子,目的就在于此)要求学生作文时,能认真地对待标点符号的使用,做到规范使用,正确地借助标点表达思想感情。

问题磁场使用指导
    一、使用指导
本栏目选择了三个思考题,分别从标点的规范使用、标点的连用和标点的活用角度设题。特表是第1个问题该不该用问号,典型并有一定的难度,很有思考的价值;第3个问题,从学生熟悉的课文中出题,思考标点的活用,相信学生会有兴趣的。
二、问题磁场
    1.想一想下句话中的括号处应填上什么标点?为什么?
研究月亮,首先要回答这个问题(  )为什么月亮有盈亏现象(  )为什么太阳没有这种现象(  )
                                     

查看全文

标点练习

1.引号(“”‘’)
   (1)表示直接引用的话。例如:①它一下子就令人记起杜甫的诗:“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2)表示突出强调。例如:②包身工没有“做”或“不做”的自由。
   (3)表示讽刺和否定。例如:③“还要让它‘留芳’百世吗?”   ④有几个“慈祥”的老板到菜场去收集一些菜叶,用盐一浸,这就是他们难得的佳肴。
   (4)表示特定称号。例如:⑤“芦柴棒”着急地要将大锅子里的稀饭烧滚。
   (5)有时用来引用成语、谚语、歇后语等。例如:⑥“如浴春风”,唔,让人开怀令人奋发的春风呵!
   使用引号应注意:引文之内又有引文时,外边的一层用双引号,里面一层用单引号;若单引号之内又有引文,那又要用双引号。
2.破折号(——)
    (1)表示破折号后面是解释说明的部分。例如:①带工老板或者打杂的拿着一叠叠的名册,懒散地站在正门出口——好像火车站剪票处一般的木栅子前面。
    (2)表示意思的递进。例如:②每年——特别是水灾、旱灾的时候,这些在日本厂里有门路的带工……
    (3)表示意思的转换,跳跃或转折。例如:③“好香的干菜——听到风声了么?”赵七爷站在七斤的后面七斤嫂子的对面说。  ④我本来不想去,可是俺婆婆非叫我再去看看他——有什么看头啊!

查看全文

标点集束复习

点号用在句末,有句号、问号、叹号3种,表示句末的停顿,同时表示句子的语气 点号用在句内,有逗号、顿号、分号、冒号4种,表示句内的各种不同性质的停顿。

标号的作用在于标明,主要标明语句的性质和作用。常用的标号有9种,即:引号、括号、破折号、省略号、着重号、连接号、间隔号、书名号和专名号。

4.用法说明

4.1句号

4.1.1 句号的形式为“。”。句号还有一种形式,即一个小 圆点“.”,一般在科技文献中使用。

4.1.2 陈述句末尾的停顿,用句号。例如:

a)北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

b)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C)亚洲地域广阔,跨寒、温、热三带,又因各地地形和距离海洋远近不同,气侯复杂多样。

4.1.3 语气舒缓的祈使句末尾,也用句号。例如:请您稍等一下。

4.2 问号

4.2.二 问号的形式为“?”。

4.2.2 疑问句末尾的停顿,用问号。例如:

a)你见过金丝猴吗?

B)他叫什么名字?

C)去好呢,还是不去好?

4.2.3反问局的末尾,也用问号。例如:

a)难道你还不了解我吗?

b)你怎么能这么说呢?

4.3 叹号

4.3l 叹号的形式为“!”。

4.3.2 感叹句末尾的停顿,用叹号。例如:

a)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而奋斗!

b)我多么想看看他老人家呀!

4.3.3 语气强烈的祈使句末尾,也用叹号。例如:

a)你给我出去!

b)停止射击!

4.3.4语气强烈的反问句末尾,也用叹号。例如:

我哪里比得上他呀!

4.4 逗号

4•4•1逗号的形式为“,”。

4.4.2 句子内部主语与谓语之间如需停顿,用逗号。例如:

我们看得见的星星,绝大多数是恒星。

查看全文

做标点题的几个小窍门

 

河北省承德县一中 张永俊

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了几个,自觉经济实惠,在此说出,但愿能有“引玉”之功。

窍门一:图示法解决句末标点在引号内外的问题

例⑴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做好一件事往往需要一个长期的积累过程,写作更是“路漫漫其修远兮。”

用图示法表示为“--------------。”①------------,-----------“-------------。”②

①句引号内独立成句,故句号应在引号里;②句,如果认可引号内的句号,那么全句就没有了句末标点,不伦不类,所以,句号应在引号外。

窍门二:层次分析法确定顿号、逗号、分号

例⑵ 美国的纽约、洛山矶、①日本的东京、②法国的巴黎、③英国的伦敦、④中国的北京、上海,都是世界上著名的大城市,都有申办奥运会的实力。

例⑶ 季羡林先生的饮食十分简单:早餐一杯牛奶、一块面包、一把炒花生米;①午餐和晚餐则多以素菜为主。

在例⑵我们可以看出各国家之间应是并列关系,属于并列词组作主语的现象,可是有的词组内部又有小并列,如美国、中国,如果一味用逗号,则层次不明,这样就必须把①②③④处的顿号改为逗号,这样就清晰多了。

例⑶中的①处用了分号,可是,全句连一个逗号都没有,怎么会有分号的出现呢?一定是用错了,分号属于越权了呀,所以要将此处的分号改为逗号。

窍门三:成分分析法确定逗号、顿号

例⑷ 中国台湾与大陆,同根同源、同文同种,为了民族的利益,两岸应尽快携起手来。

查看全文

高考标点符号教案一等奖(通用9篇)

高考标点符号教案一等奖 篇1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认识、积累字词;读句子,并学会扩写句子;认识标点,并正确使用标点。

  2、能力目标:通过读、背积累知识。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主动识字、词兴趣;培养学生正确阅读的兴趣。

  教学重点:

  认识、积累字词;读句子,并学会扩写句子;认识标点,并正确使用标点。

  教学难点:

  认识、积累字词;读句子,并学会扩写句子;认识标点,并正确使用标点。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积累字词;读句子,并学会扩写句子;认识标点,并正确使用标点。

  2、激发学生主动识字、词兴趣。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趣味识字。

  1、学生自由读生字。(教师正音)

  2、教师范读词语,学生跟读。

  3、从这些字词里你们有什么发现?(每一行都是不同种类的东西,都和夏天有关)

  3、小组比赛读。

  4、集体齐读词语。

  二、字词句运用。

  1、教师范读,学生自由读。

  2、这三句话有什么不同?(扩写句子)(谁做什么,谁在哪里做什么,谁怎样的在哪里做什么)

  3、学生独立完成练习

  4、认识标点“,!?。”,了解其使用。

  5、学生独立完成标点练习学生汇报。

  五、课堂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生活中识字。阅读、背诵、积累语句。

  2、培养学生阅读兴趣。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展示台。

查看全文

《标点符号》教案(通用12篇)

《标点符号》教案 篇1

  B、保护视力要做到三注意 一 看书和写字时 眼睛与书本距离一尺远 二 看书一小时后 要休息几分钟 三 字要写大些 要清楚整齐

  C、这时 我不禁想起了生活的强者 张海迪大姐姐 尽管她瘫痪 不能下地像正常人那样行走 不能和小伙伴们一起去上学 但是她仍然刻苦自学 有时 身子不能动弹 她就把书放在枕头边 利用镜子的反照 继续学习 我还想到了奥斯特洛夫斯基 他虽然下肢瘫痪 双目失明 但仍然以超人的'毅力忍受着巨大的痛苦 写下了一部伟大的作品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它鼓舞着全世界人们顽强地与命运斗争 我想了许多许多

  1、学生自由练习。

  2、同桌之间互相检查批阅。

  3、出示原文,校对。

  4、说说你帮同桌查出了什么错误,帮他改对了吗?(校对后发现了什么错误,现在明白了吗?)

  八仙过海

  正因为标点在生活奇妙作用,才使得的表达形式各异,匠心独具,让人深感中国文学句法之精妙,接下来让我们来看一个关于标点的趣味故事:

  1、相传徐文长到朋友家里去,适逢下雨,主人写了一个条子跟他开玩笑,上面写的是“下雨天留客 天留我不留”,他可没这样读,他读出来的意思正好和住人的相反,你知道他是怎么读的吗?

  2、学生取出练习纸,尝试给这个句子添加标点。

  3、交流“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这样就和主人的意思相反了。

  4、其实这一句可以有好多种说法,除了以上两种之外还有好几种,你能加出来吗?

  “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查看全文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