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的认识教学设计

时间:2025-04-05

《倍的认识》教学设计(精选12篇)

《倍的认识》教学设计 篇1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结合具体情境,利用旧知迁移,理解“倍”的意义,建立“倍”的概念;

  (二)过程与方法

  在观察、比较、变化、抽象中,让学生经历建构倍的直观模型学习过程,把握理解“倍”的本质。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培养学生操作、推理、迁移及语言表达能力,发展基本数学素养,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几倍”的含义,初步建立“倍”的概念。

  教学难点:初步建立“倍”的模型,理解“倍”的含义。

  三、教学准备:课件,实物图片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旧知回顾

  师:同学们,昨天我们已经见过面了,但是老师没有告诉大家今天我们要学习什么知识。请看大屏幕,读一读。今天老师就带领大家走进数学王国,去认识一个新朋友“倍”。在学习新知识之前,同学们先来解决几个小问题。(出示课件)

  1、列式计算。

  2、课件出示图片,让学生看图表述(用“几个几”)说出图中的物品: 2个4。

  3、先观察再说一说。

  ⑴这是几个几?(5个3)

  ⑵3表示什么?5表示什么?

  ⑶要求5个3是多少应该怎样计算?

  3、拍手游戏。

  ⑴老师拍几下,学生拍2个老师拍的那么多。想一想,你该拍几下。

  ⑵老师拍几下,学生拍2个老师拍的那么多。但是要让大家听出你拍的是2个几,注意停顿。

  【设计意图】利用学生熟悉的实物图片,增强了简单情境创设的动感,拉近与学生的距离。通过图片复习旧知“几个几”,与新知“倍”形成知识的对接,做好表示“几个几”的乘法意义和“倍”概念意义的先前储备,为沟通两者的联系做好铺垫。

查看全文

《倍的认识》教学设计(精选16篇)

《倍的认识》教学设计 篇1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结合具体情境,利用旧知迁移,理解“倍”的意义,建立“倍”的概念;

  (二)过程与方法

  在观察、比较、变化、抽象中,让学生经历建构倍的直观模型学习过程,把握理解“倍”的本质。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培养学生操作、推理、迁移及语言表达能力,发展基本数学素养,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几倍”的含义,初步建立“倍”的概念。

  教学难点:初步建立“倍”的模型,理解“倍”的含义。

  三、教学准备:课件,实物图片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旧知回顾

  师:同学们,昨天我们已经见过面了,但是老师没有告诉大家今天我们要学习什么知识。请看大屏幕,读一读。今天老师就带领大家走进数学王国,去认识一个新朋友“倍”。在学习新知识之前,同学们先来解决几个小问题。(出示课件)

  1、列式计算。

  2、课件出示图片,让学生看图表述(用“几个几”)说出图中的物品: 2个4。

  3、先观察再说一说。

  ⑴这是几个几?(5个3)

  ⑵3表示什么?5表示什么?

  ⑶要求5个3是多少应该怎样计算?

  3、拍手游戏。

  ⑴老师拍几下,学生拍2个老师拍的那么多。想一想,你该拍几下。

  ⑵老师拍几下,学生拍2个老师拍的那么多。但是要让大家听出你拍的是2个几,注意停顿。

  【设计意图】利用学生熟悉的实物图片,增强了简单情境创设的动感,拉近与学生的距离。通过图片复习旧知“几个几”,与新知“倍”形成知识的对接,做好表示“几个几”的乘法意义和“倍”概念意义的先前储备,为沟通两者的联系做好铺垫。

查看全文

《倍的认识》教学设计(通用4篇)

《倍的认识》教学设计 篇1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结合具体情境,利用旧知迁移,理解“倍”的意义,建立“倍”的概念;

  (二)过程与方法

  在观察、比较、变化、抽象中,让学生经历建构倍的直观模型学习过程,把握理解“倍”的本质。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培养学生操作、推理、迁移及语言表达能力,发展基本数学素养,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几倍”的含义,初步建立“倍”的概念。

  教学难点:初步建立“倍”的模型,理解“倍”的含义。

  三、教学准备:课件,实物图片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旧知回顾

  师:同学们,昨天我们已经见过面了,但是老师没有告诉大家今天我们要学习什么知识。请看大屏幕,读一读。今天老师就带领大家走进数学王国,去认识一个新朋友“倍”。在学习新知识之前,同学们先来解决几个小问题。(出示课件)

  1、列式计算。

  2、课件出示图片,让学生看图表述(用“几个几”)说出图中的物品: 2个4。

  3、先观察再说一说。

  ⑴这是几个几?(5个3)

  ⑵3表示什么?5表示什么?

  ⑶要求5个3是多少应该怎样计算?

  3、拍手游戏。

  ⑴老师拍几下,学生拍2个老师拍的那么多。想一想,你该拍几下。

  ⑵老师拍几下,学生拍2个老师拍的那么多。但是要让大家听出你拍的是2个几,注意停顿。

  【设计意图】利用学生熟悉的实物图片,增强了简单情境创设的动感,拉近与学生的距离。通过图片复习旧知“几个几”,与新知“倍”形成知识的对接,做好表示“几个几”的乘法意义和“倍”概念意义的先前储备,为沟通两者的联系做好铺垫。

查看全文

倍的认识教学设计(通用4篇)

倍的认识教学设计 篇1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结合具体情境,利用旧知迁移,理解“倍”的意义,建立“倍”的概念;

  (二)过程与方法

  在观察、比较、变化、抽象中,让学生经历建构倍的直观模型学习过程,把握理解“倍”的本质。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培养学生操作、推理、迁移及语言表达能力,发展基本数学素养,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几倍”的含义,初步建立“倍”的概念。

  教学难点:初步建立“倍”的模型,理解“倍”的含义。

  三、教学准备:课件,实物图片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旧知回顾

  师:同学们,昨天我们已经见过面了,但是老师没有告诉大家今天我们要学习什么知识。请看大屏幕,读一读。今天老师就带领大家走进数学王国,去认识一个新朋友“倍”。在学习新知识之前,同学们先来解决几个小问题。(出示课件)

  1、列式计算。

  2、课件出示图片,让学生看图表述(用“几个几”)说出图中的物品: 2个4。

  3、先观察再说一说。

  ⑴这是几个几?(5个3)

  ⑵3表示什么?5表示什么?

  ⑶要求5个3是多少应该怎样计算?

  3、拍手游戏。

  ⑴老师拍几下,学生拍2个老师拍的那么多。想一想,你该拍几下。

  ⑵老师拍几下,学生拍2个老师拍的那么多。但是要让大家听出你拍的是2个几,注意停顿。

  【设计意图】利用学生熟悉的实物图片,增强了简单情境创设的动感,拉近与学生的距离。通过图片复习旧知“几个几”,与新知“倍”形成知识的对接,做好表示“几个几”的乘法意义和“倍”概念意义的先前储备,为沟通两者的联系做好铺垫。

查看全文

《倍的认识》教学设计意图及教学反思(精选2篇)

《倍的认识》教学设计意图及教学反思 篇1

  我执教的是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倍的认识”第一课时。本单元共分三课时,分别是“倍的初步认识”、“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本课时的教学任务是在操作等活动中获得“倍”概念的直观体验,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几倍”和“几个几”的联系,建立“倍”的概念。

  首先,我想解释一下为什么选择讲这部分知识。按照教学进度应该讲到第三单元“测量”。但是千米和吨的认识离学生的认知比较远,必须让学生亲自体验。这样一来,空间和教具的使用都要受到限制。第四单元“万以内的加减法”第一课时主要讲解笔算加法,难度不大。而第五单元“倍的认识”是教学中的一个很大的难点,因为“倍”的概念虽然与学生学过的“几个几”相类似,但它涉及到两个量之间的比较,十分抽象、不易理解,所以这部分知识的教学比较有代表性。

  不得不提的是学生学习“倍”的困难在哪里。它需要让学生的认知结构发生质的变化。在学习“倍”之前,学生头脑中建构的是加法结构,是数量的合并于多少的比较,未曾学习两个量之间的比率关系。比如当出示胡萝卜与白萝卜的数量之后,如果让学生提出问题,那一定是“两种萝卜一共有多少根?”或“胡萝卜比白萝卜少多少根?”等类似的加减法解决的问题,。对两个量或多个量之间的比率关系问题的真正理解需要在学生的头脑中建构起乘法结构,而“倍”的学习正是建构乘法结构的伊始。认知结构的转变是学生学习的最大困难,因此小学生学习“倍”存在困难就很容易理解了。

查看全文

《倍的认识》教学设计(精选13篇)

《倍的认识》教学设计 篇1

  教学内容:

  西师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倍的认识》,82页例1、例2

  教学目标:

  1、初步建立“倍”的意义,能用“倍”的意义叙述两个数的倍数关系;

  2、通过观察、动手操作、小组讨论,对“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能作出分析、解释,培养学生分析推理能力。

  3、培养学生认真思考、融会贯通的能力,激发学生求知欲。

  教学重难点:

  理解倍的意义,学会描述两个数的倍数关系。

  教学过程:

  比较引入,揭题

  师:会读这个字吗?(板书:比)

  生:比

  师:会比吗?

  生:会

  师:比一比,老师左、右手里的铅笔支数,你有什么发现?

  生:同样多

  师:左手有3支,右手也有3支,我们就说3和3同样多。

  那,再来比一比?

  生:左手比右手少2支

  师:还有不同的说法吗?

  生:右手比左手多2支

  师:也就是说5比3多,3比5少

  过渡:我们知道两个数相比,会产生谁多、谁少、同样多的关系,其实,两个数相比,还会产生另一种关系倍(板书:倍),今天我们就要来认识倍。(板书:倍的认识)

  小棒是我们的好朋友,它常常帮助我们学习新的知识。今天,我们也需要它的帮助。

  二、认识“2倍”等,建立概念

  1、学习“倍”的意义:

  (1)、摆一摆,圈一圈,说一说

  师:我们先在第一排摆3根小棒

  生摆,老师把同学们摆的画出来;我们把3根小棒圈起来,看作1份,以3根为1份;我们在第二排摆2份,会吗?

  生:会,学生摆

  师:哪位同学上台将它画出来?其余同学画在题单上。

查看全文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