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装》教案(通用17篇)
《包装》教案 篇1
目标:
1、尝试运用颜料涂染、剪贴等方式大胆地装饰冷饮包装袋。
2、感受冷饮包装袋上图案造型、颜色所表现出的休闲性、凉爽性及与冷饮本身形象的对应性。
3、体验创作的乐趣。
准备:
教具:幻灯片《冷饮包装袋》。
学具:
1、已做好的冷饮造型。
2、水粉颜料每组三瓶,油画笔。
3、贴好双面胶的作业纸人手一张,各种冷饮包装的字头或图案六篮。
过程:
1、放映幻灯片,引起幼儿活动兴趣。
――依次放映幻灯片,请幼儿欣赏包装袋。
――这是什么冷饮?你是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冷饮的图案或名字在包装袋的什么地方?
――这张冷饮包装袋上有不同的颜色,大家看看他们总体上看是什么颜色的?为什么用这个颜色,这个颜色看上去有什么感觉?
――再看看包装袋上的图案有什么特点?为什么要画上这些图案?
2、提出活动要求。
――上次我们做了许多漂亮的冷饮,谁来说说你做的是什么?
――你想也来做一个漂亮的冷饮包装袋呢?首先请你到旁边的玩具橱上选择你需要的字或图案,贴在作业纸的合适地方;然后你可以到桌子上用水粉颜料把你的包装袋装饰地更漂亮;最后画好的小朋友把你的包装袋上的胶纸撕掉卷折起来就可以包在你的冷饮外面了。
3、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帮助幼儿正确地使用双面胶将图案或冷饮的名称贴在包装袋上。
――鼓励幼儿大胆地运用色彩表现冷饮的特征,体验制作的乐趣。
4、展示幼儿作品。
――请做好的幼儿将包装袋套在冷饮的外面展示在冷饮架上,并猜猜别人做的是什么冷饮。
《包装》教案(精选16篇)
《包装》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运用粘贴、印章画等技能为自己制作的"饼干"设计包装袋。
2、乐意在集体面前介绍自己的作品。
活动准备:
1、印章画。
2、PPT:饼干包装袋欣赏。
3、第一次活动完成的饼干(图形),白色包装信纸里。
4、操作背景音乐。
5、操作时的擦手毛巾。
活动过程:
一、激发兴趣。
2、小结。
二、欣赏PPT
2、小结语:原来,里面是什么饼干,包装袋上就有图案表示出来。这样,我们仔细看,就能知道里面装的饼干是什么形状的?什么味道的了?
三、幼儿操作
四、评价
活动延伸:
《包装》教案 篇2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对食品标志的兴趣,初步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
2、通过观察、比较,了解包装袋的作用及不同种类。
3、引导幼儿观察食品包装袋上各种各样的标志,了解它们的含义。
4、发展目测力、判断力。
5、能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见解,体验观察的快乐。
重难点:
重点:认识包装袋上的主要标志,增强环保意识。
难点:理解各种标志的含义。
活动准备:
1、请家长协助收集各种食品包装袋。
2、ppt课件、各种标志的图片幼儿人手一套。
3、场景布置:食品包装展览会、乐乐小超市。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创设情境:参观食品包装展览会。
师:小朋友们,你们好!欢迎大家来到食品包装展览会,在这里,你将会看到很多漂亮的食品包装袋,请大家自由参观,但是请你在参观的时候仔细观察一下,你都看到了哪些食品?它的包装袋上都有什么?
《包装》教案(通用3篇)
《包装》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能力目标:能根据“包装”的有关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学会用竖式计算小数乘法,并培养估算能力。体会小数乘法在实际中的应用。
过程方法:通过解决学生生活中的包装问题,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利用知识的迁移掌握算理和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发展数学思维。
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综合应用的能力。
教学难点:探索小数乘小数的一般竖式计算方法及估算能力。
教学重点:让学生体会两个乘数共有几位小数,积就有几位小数。
教学准备:课件、卡片。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本单元的第四课时。学生已经学习了小数乘法意义,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规律,以及初步讨论了积的小数位数与两个乘数小数位数的关系。这为本节课学生理解小数乘法的竖式计算打下了基础。本节课让学生探索小数乘小数的一般计算方法,即将小数乘法转化为整数乘法进行计算,然后根据乘数扩大的倍数,将积缩小相同的倍数。使学生体会到:两个乘数共有几位小数,积就有几位小数。
教学过程:
一、课前导入:
1、板演:
2 6×8= 0.85+2.4=
(注:找学生板演同时口算。)
2、口算:0.2×3= 5×0.01= 3.2+2.3= 10-5.5=
2.5×10= 32.6÷10= 3.25×0= 4.8+1=
(提问:0.2×3= 2.5×10= 怎么算的? 5×0.01= 算式意义。)
3、检查板演并导入:今天我们学习小数乘小数。
4、出示课题:《小数乘法》。
二、新授过程:
包装装潢设计(精选2篇)
包装装潢设计 篇1
一、课型:工艺课
二、课时安排:两课时
三、教学对象:初中二年级学生
四、教具准备:范画、示范包装盒若干
五、教学目标 :
1.使学生了解商品的包装装潢的作用和包装的几种主要形式。
2.让学生将已学的装潢美术知识作一次应用性的练习,提高学生对装潢美术的设计能力和欣赏能力。
3.培养学生对装潢美术的兴趣与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六、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本课重点在于讲清包装盒的构造特点和用途。
2.难点:在于如何使学生从平面设计转化到立体设计,并达到内容与图形相统一,解决造型符合陈设环境统一的问题。
七、教学具体措施:
1.教师在课外收集资料,以扩大学生知识面。
2.当堂示范以讲清包装盒的构造方法。
3.举例子说明图形,色彩和环境的关系。
4.让学生积极提意见和动手创造,提高学生创造能力。
八、教学过程 :
[第 一 课 时]
(一)组织教学
1. 检查学生的学习用品。(每位学生在课前准备小剪刀、铅笔、直尺,橡皮等工具,40cm×30cm白卡纸两张)
2. 讲述上节课的作业 情况。(总结前几节课的平面设计知识)
(二)讲解新课
1. 出示包装盒,导入 新课。说明每一面的平面设计图案,总结学习装饰画的目的在于应用。 现在怎样把平面设计应用到包装盒上。
2. 商品包装的定义与作用
商品包装是产品与消费者的媒介,它起着保护商品、介绍商品、美化商品、指导消费、便于储运、 销售、计量等方面的作用。
《包装》教学设计(通用13篇)
《包装》教学设计 篇1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解决包装问题,体验策略的多样化,发展优化思想。
能力目标:体验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和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利用表面积等有关知识,探索多个相同长方体叠放后使其表面积最小的最优策略。
【教学重点】
应用表面积等知识来讨论如何节约包装纸。
【教学难点】
引导观察、比较、交流、反思,得出节约包装纸的最佳策略。
【教学准备】
课件、磁带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五月的第二个星期日是什么节日吗?(母亲节)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最无私的爱。再过几天就是母亲节了,你准备怎样为妈妈庆祝她的节日呢?
生:利用压岁钱买妈妈最喜欢的礼物送给她。……
师:送礼物前我们会把礼物包装起来,怎样才能把礼物包装得既美观又节约包装纸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从节约的角度来研究一下包装中的学问。
板书:包装的学问
二、提出问题:合作探究
1.师:老师把自己想对妈妈说的话录到了这盒磁带里,准备把它包装起来寄给远方的妈妈,请你们当设计师帮老师计算一下至少要用多少包装纸?(不计接口处)
生:不计算粘贴处的话,磁带盒的表面积就是我们所需要的包装纸的面积。现在请拿出老师让你们准备的一盒磁带,(长11厘米,宽7厘米,高2厘米)算出磁带盒的表面积。
3.现在我们就知道一个磁带盒的'表面积是226平方厘米,也就是包装一盒磁带最少要用226平方厘米的包装纸。那么如果要把两盒完全相同的磁带包装在一起,会有几种包装方式?每种包装各需要多少包装纸?哪种最省纸?这个问题由小组来合作解决。
《食物包装上的信息》(精选6篇)
《食物包装上的信息》 篇1
课题3·7 共 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食品包装袋上的信息,知道我们可以从食品包装袋上获取很多有关食物的信息。2.能根据食品的保质期、配料表等信息,正确选择适合的食品。 3.指导学生收集信息的方法,培养学生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教学重点教学难点能根据食品的保质期、配料表等信息,正确选择适合的食品。指导学生收集信息的方法,培养学生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教学准备1.学生在课前每人收集3—5种食品包装袋和包装盒;2.食品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的记录表、牛奶饼干的配料表。
教
学
过
程1.引入。 说说你带来了哪些食品的包装袋和包装盒。你从包装袋上了解到了什么内容? 2.观察包装袋上的信息。 (1)观察活动:仔细观察包装袋上的介绍,你能从中获得哪些信息? 小组观察、交流、汇报。 (2)讨论:一般的食品包装袋上的信息有哪几类? (2)找出表中你熟悉的配料名称,推测它们在食品中所起的作用。 (3)找出表中你不熟悉的配料名称,猜猜它们是什么东西? 汇报并请学生板书。 . 提问:你从这些信息中能了解些什么?你想研究些什么? 3.比较五种食品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 (1)小组活动:记录五种食品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 (2)观察比较:你从记录的五种食品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中发现了什么问题? 引导学生找出最近和最早生产的食品、最新生产的食品、保质期最长和最短的食品。 (3)小组讨论:选择保质期最短和最长的两种食品,是哪些原因影响了食品的保质期? 引导学生从两种食品的特点、包装和保存的方法、配料等方面去寻找原因。 (4)如果是同一种食品,你选择保质期长的食品,还是选择保质期短的食品? 4.了解食品的配料。 修改意见